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海一滴】 天台學淨土學戒律學佛教史無量壽經會本經論選錄其他
 
 

其他:四預流支 ◎法恆

   
 

第一章 前言

釋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目的如法華經所說的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所謂佛之知見,即是緣起中道正見,乃依八支正道而修行證入。八聖道是一切聖者所共由的,所以經中稱之為「古仙人道」。而契入聖者之流,有其必備之條件,經中說是「四預流支」。如南傳《相應部》 ( 五五 ) 「預流相應」云:  

「諸比丘!有四預流支,何等為四?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註 1

  又《雜阿含經》卷四十一云:

「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註 2

  由此可知,四預流支的提出,乃是釋尊度眾之善巧,方便吾人對於修行次第、原則的掌握。這種教學規劃的價值,在於使佛弟子能經由此共通的理則而證得法性。因此,如何掌握修學之次第,更進一步依此次第悟悟入聖流,乃本人寫此篇文章之目的。

第二章 四預流支之義涵

 第一節 定義

四預流支,又稱四須陀洹道分。所謂流主,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劉者,謂八聖道。」 註 3

支,是支分。故此四預流支,乃預入聖流 ( 八聖道 ) 之支分,依此支分能趣入正性離生 註 4 ,成就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

如上所說四預流支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何謂親近善士等四呢?今依《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二 註 5 呀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七 註 6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十三 註 7 、《瑜伽師地論》卷十四 註 8 、《成實論》卷十六 註 9 所云,列表如下:

§表 ( 一 ) 四預流支定義之引文出處對照表


出處

引文

預流支

法蘊足論

集異門足論

毘婆沙論

瑜伽師地論

成實論

親近善士

於佛及弟子,親近承事供養

同左

親近佛、佛弟子是也

於說法 師及 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

 

聽聞正法

謂所親近供養善士未顯了處為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其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若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履艱險徑,涉邊表路,遊平坦道,皆無忌難。為熟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陰音,發勝爾識。

同左

聞隨順涅槃方便法

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

聞慧

如理作意

謂從善士,聽正法已,內自慶慰,歡喜踴躍,……引攝其心,隨攝等攝,作意發意,沈正觀察深妙句義。

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全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沈正思惟心警覺性。

自修正行,觀生死是過患,觀出要是善利。

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

思慧

法隨法行

謂彼旋環如理作意,沈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蘊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內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堅習增上加行。

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

次第行法得於勝忍,順忍者,謂順諦忍也。

成辦所修

修慧

  由上表可知欲證入育流果,先要親近善士,於佛及佛弟子,親近承事恭敬供養。次於善士處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這不外乎四諦,如此能成就「聞慧」。再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觀生死是過患,觀出要是善利,能成就「思慧」,依此聞、司、修三慧的進修而見諦證預流果。」

另《阿毘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四 註 10 提到舍利弗為給孤獨長者分別四預流支十種義,即信、戒、捨、聞、慧、正思惟、正勝解、正見、正解脫、正智。各各尊者對此四預流支之十種義有不之分別,列表如下:

§表 ( 二 ) 四預流支之十義分別

預流支

分別者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思惟

法隨法行

彼等流果

脅尊者

10 義

10 義

10 義

10 義

10 義

望滿

正見

餘七

 

妙音

信、戒

正見

餘六

 

阿毘達磨諸論師

信、戒

聞,慧

正見

餘五

 

世友

信、戒、捨

聞、慧

正見

餘四

 

左受

信、戒、捨

正思惟
正勝解

慧、正見

正解脫
正智

覺天

信、戒、捨

聞、慧

正思惟

餘四

 

上表所列,顯示親近善士,重點在信,戒、捨;聽聞正法著重於聞、慧;如理作意則注重在正見、鄭思惟;法隨法行則以正思惟、正勝姐 ( 與定相應 ) 為主,然皺解脫與正智亦包含在內。這與表 ( 一 ) 所舉《成實論》卷十六所說聽聞正法是聞慧,如理作意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之含義不謀而合。

 第二節 四預流支之施設

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二云:

「若能親近供養善士,便聞正法;聞正法已,便能儒理觀身妙義;如理觀深妙意已。便能進修法隨法行,醬精進修法隨法行,便得趣如正性離生。如山頂上,天雨霖霪,先溪澗滿,溪澗滿已,小溝瀆滿;小溝瀆滿已,大何滿;大何滿已,大海滿;大海如是漸次方滿。聖道大海,亦復如是。」 註 11

此文所說四預流支之次第,正如前表 ( 一 ) 引《成實論》卷十六所云「聽聞正法是聞慧,如理思惟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之義,表示其乃依聞慧→思慧→ 註 12 修慧之修行次第而施設,這與三學及八正道之施設次第亦一致,試列表如下:

 §表 ( 三 ) 四預流支與三學、三慧、八正道之關係表



又若以四依來說明四預劉支之修學次第,則親近善士→聽聞皺法表示「依法不依人」;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是「依義不依語」;而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末後法隨法行→正性離生則須「依智不依識」。其義如下表: 註 13

 §表 ( 四 ) 四預流支與四依關係表



第三章 四預流支之二類行法

修四預流支而入道者可依二種方式,一種是隨信行,一種是隨法行,略述如下:

 第一節 隨信行

信行人的特徵,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四云:

「何故名為隨信行?答由彼依薪隨信行故名隨信行。謂依有漏信隨無漏信行,依有縛信隨解脫信行,依有繫 [ 信隨離繫信行,由信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信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商賈,或應事王,或應習學書算印等種種伎藝以自存活,亦不思察。廣說乃至,聞已便作,或聞他勸汝應出家亦不思察。為應出家不應出家,為能出家不能出家,為能持戒不能持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他勸已即便出家,既出家已,若聞他勸汝應誦習,彼不思察,為應誦習不應誦習,為能誦習不能誦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為素怛纜,為毘奈耶,為阿毘達磨,聞他勸已,即便誦習。或聞他勸營理僧事,亦不思察,握圍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或聞他勸住阿練若亦不思察,我為應住為不應住,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往。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 ] 註 14

由上文所述可知,信行人之特性,即是少作思察,善依他人之指引,向順道而行,取得成就。

 第二節 隨法行

隨法行人之特徵同前《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四云:

「何故名隋法行?謂依有漏法隨無漏法行,依有縛法隨解脫法行,依有繫法隨離繫法行。由慧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慧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審思察已然後作之。餘廣如前隨信行說。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間名隨法行。」 註 15

法行人之異於信行人者,在於其於所聞法中,喜作思察,並藉由思察而決定行為,是慧信多之機性者。

 第三節 隨信行與隨法行之比較

  以下依《雜阿含經》卷三 註 16 、卷三十一 註 17 、卷三十三 註 18 、《中阿含經》卷五十二 註 19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四 註 2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四 註 21 、卷一百○三 註 22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 註 23 、《大智度論》卷四十 註 24 、《順正理論》卷六十四 註 25 所云:列表如下:

§表 ( 五 ) 隨信行、隨法行各經論之比較

總結上表可得以下之結論:鈍根者,信力增上,多親進善士,聽聞正法,由止熏心,以少慧觀察分別諸法,依觀得解脫者,為隨信行人;而利根者,慧力增上,多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由觀熏心,以增上智慧分別觀察諸法,依止得解脫者,為隨法行人。

   以下依表 ( 五 ) 經論之引文並配合四預流支,可得下列之結果:   

§表 ( 六 ) 四預流支二類行法比較表

預流支

行法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信行人

1.       信敬力
2.       多親近

1.       隨補特伽羅信 2.       多聞法

1.       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
2.       外信有情者

1.       由止熏心,得增上心奢摩他
2.       信為上首,慧為隨轉

法行人

1. 樂觀察

1. 於諸法不待他緣

1.       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 2.       內思正法者
3.       多思惟

1.       由觀熏心,得增上慧毘缽舍那 2.       慧為上首,信為隨轉
3.       多法隨法行

  至於二類行人之修行次第,若依《雜阿含經》卷十四 註 26 、卷四十七 註 27 、《中阿含經》卷十 (45 經 ) 註 28 ? (52 經 ) 註 29 、 (54 經 註 30 之所說 ) ,可陳表如下: 註 31

§表 ( 七 ) 四預流支二類行法於聲聞道上之判例


第四章 四預流支與四不壞淨

《雜阿含經》卷三十云:

「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程就四法,謂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註 32

由此可知,修習四預流支 ( 因 ) ,可成就四不壞淨 ( 果 ) 。四不壞淨又稱四證淨或四預流身 註 33 ,《大乘義 ' 章》卷十一云:

「若依成實,四不壞淨亦得名為四不壞信,以此四種皆是信故,通心名淨。若依毘曇此四正得名不壞淨,不得說為四不壞信。何故如是,彼宗所立前三是信,後一是界非是信故。」 註 34

所謂四不壞淨者,《雜阿毘曇心論》卷十云:

「不壞淨…有二種,謂信及戒。信者心淨,戒者四大淨。」 註 35

《大乘義章》卷十一云:

「依成實…信心精純離於疑濁故名為淨,淨信堅固不可傾動稱曰不壞。…若依毘曇…信戒精純名之為淨,是二牢固稱曰不壞。」 註 36

又《雜阿含經》卷三十亦云:

「四法成就,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記說彼人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註 37

由此可知四不壞淨市無漏的,是不可壞的,成就者可得初果須陀洹,不墮三惡道。

四不壞淨中,先見苦、集、滅三諦得法,界不壞淨,後見道諦再得佛、僧不壞淨,為何其次第為佛、法、僧、戒呢?關於此,《雜阿毘曇心論》卷十有云:

「佛知淨在前,佛是根本。以說故,問佛何所能,答曰覺法。問誰持法,答曰僧。問彼僧云何得一味,答曰聖戒。復次能說者為佛,何所說,謂法。為誰說,謂僧。誰持法,謂戒。復次良醫者佛,治病者法,看病者僧,藥者聖戒,是名次第說。」 註 38

《俱舍論》亦云:

「出觀位先信世尊是正等覺,次於正法毘奈耶中信是善說,後信聖位是妙行者。正信三寶猶如良醫及如良藥、看病者故。由心淨故發淨尸羅,是故尸羅說圍第四。…或此四種,猶如導師、道路、商侶及所乘乘。」 註 39

綜上所說,立四不壞淨次第為佛、法、僧、戒。

   至於四預流支與四不壞淨 ( 證淨 ) 之關係於《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四有說到「大德說曰,尊者舍利子,為給孤獨長者以三事十義分別四證淨」,及霧尊者以五事十義分別四證淨,茲列表如下: 註 40            

§表 ( 八 ) 四證淨之事義分別

證淨

事義

分別者

四 證 淨

舍利子
( 大德說 )

自性

等起

等流

信、戒

捨、聞、慧、正見、正思惟

正勝解、正解脫、正智

霧尊者

自性

相似

加行

隨順

信、戒

捨、正勝解

聞、慧

正見、正思惟

正解脫、正智

將表 ( 八 ) 四證淨之事、義分別與表 ( 二 ) 四預流支之十義分別相對照,可以發現其內涵十分相似,皆是以十義貫穿全程。不同的是四預流支是如道修行次第與原則,而四證淨事則是此次第從因到果之內容。如舍利弗分別四證淨,其自性是「因」,等起是「因的增長」,等流是「因所感得之果」。由此可知在修習四預流支時,因中即含有四證淨之氣分,是故感果時即得四證淨。其關係可能下表說明:

§表 ( 九 ) 四預流支與四證淨之關係

預流支

證淨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四證淨事義 ( 佛、法、僧、戒 )

信、戒、捨

聞、 ( 慧 )

正思惟
正見

正勝解
正解脫
正智

自性

等起

等流


第五章 菩薩乘所談之四預流支

前文所引是聲聞乘所談之四預流支,然菩薩乘所說之「四預流支」又如何呢攝?《攝大乘論說》到在悟入所知相時須具足四個條件,即是四力。 註 41 此四是因力、善友力、作意力、任持力。所謂「因力」,論中云:

「大乘多聞熏習相續。」

就是對於「大乘」教法曾經「多聞熏習」在心「相續」的賴耶中,熏成了清淨的熏習。這種熏習,是悟入法相的主因。次「善友力」者,謂:

「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

逢事,指「親近善知識」,恭敬供養、禮拜、讚嘆等。能逢遇諸佛為善知識,自然能聞法修行,漸次悟入法性。所以多多見佛聞法,是解脫的主要條件。云「作意力」者,謂:

「已得一向決定勝解。」

由多聞熏習,親近善友之力,再經「如理作意」,則對大乘 信心,能得「一向」堅固「決定」的「勝解」,而不為外境逆緣所動搖,破壞對大乘修習的信願。末「任持力」者,論云:

「已善積集諸善根故。」

所謂任持力,即承擔力。指對大乘教法,生了堅定不拔的信解後,進一步信求佛菩提,「法隨法行」,實行菩薩令度四攝自他二利的事業,如此即是「善積集諸善根」。

具備這四種條件,論中云,即是能成為悟入「善備福智資糧的菩薩」。 註 42

此論所說之「四力」,約次第說即是「聽聞正法, ' 親近善有,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與聲聞乘的次第先親近善士,再聽聞正法,表面上有所差別,實際上是一致的。因聲聞乘之能親近善士,必從聽聞皺法而來。而菩薩瘦既能親近善士,則自然有機會聽聞正法,故二者實無差別,皆是見道之因緣,皆能成就四不壞淨。如窺基大師《秒法蓮華經玄贊》卷三云:

「諸菩薩信力堅固者,初地以上得四種證淨。」 註 43

這是因為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即以信、戒為基,修諸善法,故能成就四不壞淨。如智顗大師著《菩薩戒義疏》卷上云:

「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次受四不壞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戒。」 註 44

即是此義。


第六章 結論

  四預流支的提出,雖只是修行原則的略述,然其內涵卻包羅萬象,他含概了從凡夫位到入道前的所有準備工作。不但適用於聲聞道,亦通於菩薩道的正行。且不分男女、在家出家的。歲信行人本此原則修行,隨法行人亦如此地修行。若在凡夫位,依眾生根性上來看,四預流支含攝各類不同根性的眾生;從度眾方便來看,它亦適合各種不同修行法門。

  瞭解此,則更能體會佛的慈悲善巧與博大胸懷,「一音演法,眾隨類解」,「不因一樹,而棄全林」。如此則參禪也好,修淨也好,持律也好,學密也好,聲聞乘也好,菩薩乘也好,信行也好,法行也好,乃至在家出家,男眾女眾都好,皆能循此而入聖道,依此而得解脫,賴此而證菩提。真是「家家歡喜人人讚好」、「僧家讚僧家」,和合無諍,清淨自在。

  故云此四預流支乃共通的原則,若能掌握此修行原則並深入其內涵,則於菩提道上的昇進必有末大助益的。


﹝註釋﹞

1 南傳十六下,頁三一四

2. 大正二,二九八下

3. 大正二,二一五中

4.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二,大正二十六,四五九下

5. 同上

6. 大正二十六,三九三上、中

7. 大正二十八,一七二上

8. 大正三十,三五○下

9. 大正三十二,三六六下

10. 大正二十七,四八七上、中

11. 大正二十六,四五九下 ~ 四六○上

12. 參見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頁二三二

13. 參見楊郁文著《阿含要略》頁六十三

14. 大正二十七,二七九上 ~ 中

15. 大正二十七,二七九中 ~ 下

16. 大正二,十六上

17. 大正二,二二四中 ~ 下

18. 大正二,二四○上 ~ 中

19. 大正一,七五二上

20. 大正二十八,頁一○三

21. 大正二十七,二七九下 ~ 二八○上

22. 大正二十七,五三四上 ~ 中

23. 大正三○,四二六下

24. 大正二十五,三四五中

25. 大正二十九,六九二上 ~ 中

26. 大正二,九十六中

27. 大正二,三四○下

28. 大正一,四八九上

29. 大正一,四八九下

30. 大正一,四九○中

31. 參見楊郁文著《阿含要略》頁三十三 ~ 三十四

32. 大正二,二一五中

33. 大正一,二二九上

34. 大正四十四,六八二下

35. 大正二十八,頁九五三

36. 同上

37. 大正二,頁二一五

38. 大正ㄦ十八,九五三中

39. 大正二十九,一三三下

40. 大正二十七,頁四八七

41. 大正三十一,一四二中

42. 參見印順法師著《攝大乘論講記》頁三一一 ~ 三一二

43. 大正三十四,七○五上 ~ 中

44. 大正四○,五六八下

﹝參考書目﹞

(1) 大正藏第一、二、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冊

(2) 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70 年 5 月出版

(3) 印順法師著:《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二月修訂一版

(4) 印順法師著:《華雨集》第二冊,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出版

(5) 楊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初版二刷

※本文曾發表於福嚴佛學院《第七屆學生論文集》

   
   
  點擊此處或最上處“其他”標題,即可回到其他總綱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