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海一滴】 天台學淨土學戒律學佛教史無量壽經會本經論選錄其他
 
 

其他最原始的佛法─ 禪宗 ◎慧廣

   
 

一、緣由

 中國的大乘佛教,在實修實證方面,自明清以降,可以說逐漸的走下坡了。台灣這幾十年來,表面上,大乘佛教極為旺盛,但在修證方面仍然是不足的,佛教徒談到修行,大多勸以唸佛求生淨土為要。於是,不少年輕佛子,在探求不得修證方法之下,紛紛轉往南傳佛教、修習南傳佛法,並認為他們修學的是正確的原始佛法。大乘佛教的思想與修法,由於不見載於佛教原始經典《阿含經》中,而被排斥為非佛說或外道法。這種觀念,在近十年來的台灣佛教界,可以說相當普遍。對此,個人有些話想說。  

二、佛教的「原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以來,從歐美、日本的佛教學者開始發動對原始佛法的研究,用意在於探尋佛教的真面目。用意是很好的,由於印度佛教流傳至今已二千五百多年,從印度南傳至東南亞: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國,也從印度北傳至中國、西藏等國,再由中國傳至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後來更傳至歐美等耶教國家。在經過那麼久遠的不同時空環境之後,各地區的佛法,是否還和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說的一樣,得確是值得關心與探討的。佛法是用身心修證,以達到斷除生死煩惱為目的,方法不正確,目標將遙遙無期,徒勞無功。

  經過一個世紀以來的探討研究,印度佛教史面貌大致已底定,印度佛教由原始(根本)佛教演變成部派、大乘、密乘等佛教,已被佛教學術界所認同,要講印度佛教歷史,就難以否定它。

  以大乘佛教為主的台灣,有些年輕佛子,發現了原始佛教的樸實、和注重修行的可貴,紛紛捨棄某些學問式的大乘佛教,轉而修學南傳佛法。

  他們依南傳佛教修四念處、修內觀,認為他們的佛法是原始的,不同於某些變質的大乘佛法。問題是:從修證上來說,有個四念處可修,有個內可觀,已是妄上加妄,這還是原始嗎?修觀修止,不失為方便,那是以妄止妄的方法,但以妄止妄,妄始終還是妄,是不是?在經教上可以說,阿含經是佛教的原始經典,但從修證上來說,阿含已是文字,怎麼會是原始呢?

  文字上對原始佛教的探討已歷一世紀,大家還要只停留在文字上的原始嗎?文字上的原始怎會是原始呢?被認為原始佛教的修行:四念處、內觀,也不是原始。那麼,什麼才是原始佛法呢?

三、禪宗的「原始」

  什麼才是原始佛法呢?這就要談到足以代表中國佛教的禪宗了。

  禪宗產生於中國,而且,禪宗的出現,離佛已千年,但禪宗的祖師,自認已證得了佛所證,他們自稱是「佛心宗」。它的宗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是禪宗的初祖。釋迦牟尼佛傳法給迦葉時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為什麼要「不立文字」?文字一立,能所即現,分別妄想隨即而生,此即妄心。禪宗修行直探心源,不立階梯,所以要「不立文字」。同時,禪宗開悟的內容,是不能以文字語言傳述的,只能以心傳心,以此而說不立文字。

  為什麼要「教外別傳」?禪宗心法既然是不立文字,它的傳承也就不能依靠文字,所以它捨棄了佛法教說,不依經典修行,不修觀、不修止亦不觀心。六祖說:「不論禪定解脫,唯談見性」,也就是直指人心。

  什麼是「直指人心」?就是《六祖壇經》記載的:「慧能對惠明說:『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行由品第一)。禪師直接指出你的本心,就是你修行所要到達的目標,令修行人省掉了許多不必要的摸索。

  再來,什麼是「見性成佛」?

  先談「見性」。一般人會認為有個本性可以讓你見到,那就錯了。黃蘗禪師《傳心法要》載:「問:如何是見性?師云: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見於性」。 大珠慧海禪師於《頓悟入道要門論》亦說:「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 本性是不能被見到的,被見到的只是對象,對象怎麼會是你的本性?所以,本性是能見的體性。

  大珠慧海禪師又說:「問:如何見性?答:見就是性,無性不能見」,「行住坐臥是你性用,什麼處與道不相應? 若不隨外境之風,性水常自湛湛。 」 換句話說,只要不隨聲色相貌生解,自然無事去。《金剛經》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

  「見性」的含意如上。

  有許多人信奉了阿含教說之後,一聽到禪宗談自性、佛性。這些名詞是阿含經典沒有談到的,在他不解自性的含意之下,就把禪宗所說的自性誤解成常見,甚至附會成神我、梵我,說禪師證悟自性是證得了婆羅門教的梵我。這是很大的誤解!

  禪宗所說的「自性」,有時又說成「本來面目」,如六祖慧能對惠明說的「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所以「自性」也就是「本來面目」。

  自性既是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是我們心的原來樣貌。那麼,大家都有生命,這點沒有人會反對吧?如此,生命的本來是什麼呢?明白了它、體證了它,這在禪宗的名詞,就叫做「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安住於生命的本來狀態,就叫做見性成佛,經教叫作證無生法忍。

  同樣的,每個人都有心,是不是?你可以說你沒有心,心是虛妄的。好!這個會說沒有心、心是虛妄的,我們就把它假名稱作「心」。我們當前的心好複雜,思前想後,心念一刻也不能停。由念想引發不少煩惱痛苦,有自覺的人,相信不會滿意這樣的心。那麼,「心」的本來是怎樣?本來的心應該是怎樣呢?一旦你明白、體證了它,就叫作開悟、或親證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

  在這本來面目裡,沒有貪瞋癡煩惱,沒有束縛,亦無生老病死,這就是原始佛教所說的「涅槃」境界。

  所以,自性或見性,當你清楚了它的含意,就找不出理由來反對它,因為它就是生命的本來狀態、就是心的本來面目。只要你有生命、只要你有心,就無法否定生命或心的本來。

  最後,談到「成佛」。

  為什麼「見性」就是「成佛」呢?這要看「佛」的含意是什麼了。如果「佛」是指「解脫」,那麼「見性」者已解脫,當然「見性」就「成佛」了;如果佛是指具有四禪八定、六種神通,且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麼,見性就不是成佛。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是指前者。也就是說,已得佛體,功用未圓。但得本何愁末,只要修,功用必當圓成;若未得體,就算具有四禪八定、六種神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不能稱為佛。所以,禪宗一直很肯定「見性」就是「成佛」。

四、禪宗的修行

  從禪宗所標榜的宗旨:「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可以看出禪宗的修行,有別於佛教一般修行。禪宗採取最直接、最貼近原始的方法。這當然是有理論根據的,六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每個人的自性、生命的本來面目,都是清淨的。清淨的,你還要修什麼?原本清淨的,就不需修了,只要不污染它就好。什麼是污染?分別執著是污染,妄想煩惱是污染 …… 。但,你有想到嗎?修行也是污染,凡有造作,都是對清淨自性的污染。所以,禪宗祖師說:擬義即非、動念即乖。如果說禪宗有修行,那是:不用修行,但莫污染。修觀修止、念佛持咒,都是污染,禪宗所不取。

  大家會想要修行,是覺得心裡不清淨,有妄想、煩惱、情緒、執著等,這些把心裡污染了,於是拿個抹布來把這些污染擦掉。可是,污染(妄念等)總是不斷產生,難道要拿抹布不斷的拭擦嗎?這樣好累呀!這種修行就如神秀說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我們知道,五祖弘忍並不認同神秀的修行,他說:「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 ……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所以禪宗不是如此用功。禪宗的用功見解,就如六祖慧能說的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直接點出了神秀的錯誤。神秀錯把馮京當馬涼了。神秀把妄心當作真實來修,而無明未破,妄心如何止息?

  佛教一般的修行,不管大小乘,都如神秀般的用功。認為妄想煩惱不好,於是起個心來修觀修止,要斷除煩惱。

  可是,請想想,妄想煩惱是真實的嗎?不是!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你卻還要起個心念去斷除它,這不是妄上加妄嗎?認為有妄想煩惱已是錯,把虛妄的認為真實,然後再起個心念要去斷除,更是錯上加錯。

  禪宗不會如此用功,它先去識取本來清淨自性,明白真心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接就可以成佛了,沒有那麼多曲折。

  舉個比喻:

  凡夫看到滿天雲霧,就把雲霧當作天空、當作自己,認為雲霧不好,就不斷的掃除它,希望天空清朗些。開悟的人,他看到天空,知道自己是天空,不是雲霧。天空無相、不動、清淨,不受污染,雖有雲霧,天空依然清朗,不受影響 。既然如此,你說他會如何看待、對待雲霧呢?

  人們心中的妄想、煩惱、情緒、執著等,猶如天上的雲霧,只是一種緣起緣滅的現象,是虛妄的。既然知道妄想煩惱是妄,就不要再妄上加妄,要去斷它,只要不理它、不隨它就好了,「花自飄零水自流,既不相思也不愁」,妄想煩惱自然消散。

  其實也無消散可得,虛妄的本不生,若有生就不會虛妄。妄想煩惱之生,是眾生見病,如眼病之人妄見空中花,空中其實並無花,眼病好了就不見空中有花,然後說空中花消失了,其實空中何嘗有花生滅。

  重要的是:要知道妄心不是你,妄想、煩惱、情緒、執著只是現象。就跳過這些,認識本心吧。識得本心,妄執就會減少、淡薄、消失,五祖弘忍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五、禪宗無秘密

  學禪宗大致上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參公案、參話頭等參禪,在因緣成熟時破參開悟;第二種是透過明眼善知識,在他直指之下,悟見自性。第一種是現代學人常用的,第二種是禪宗初期,如六祖等諸大禪師常用,直接簡要。其他,有從讀經開悟的,有從其他修行中開悟的。

  開悟之後,形式上會去參訪明眼善知識,以為印證,但不是一定要。當學人開悟圓滿時,師父會將全部禪法傳予,這叫「以心傳心」,於是禪法就一代一代的傳下來了。但不要用世俗眼光來看此事,黃蘗禪師《傳心法要》說:

  「師云:『不得一法,名為傳心;若了此心,即是無心無法。』問:『若無心無法,云何名傳?』師云:『汝聞道傳心,將謂有可得也,所以祖師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

  所以,禪沒有秘密,若說有秘密,那是江湖計倆,扮老千騙人。六祖壇經:「惠明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如果硬要說禪有秘密,只能說,禪裡面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人們卻看不懂,這就是秘密。

六、「原始」的定義

  「原始」在禪宗就是指「本來面目」或「自性」,在大乘佛教名詞,就叫作「第一義諦」。第一義者離斷常、絕百非,不可言說,只可意會。語言文字,只是指月標,不是月;依指而見月,是語言文字的功用。

  雖然如此,許多言說,只是捕風捉影,把水中月當作月,不知月其實在天上。方向既錯,最後見到的只是月影,不見真月,這就問題大了。

七、緣起

  常看到信原始佛教者談「緣起」,都只知緣起,而不知其所以然。

  「緣起」是真心作用於相對世界的現象。人們的認知是依靠相對而存在的,相對就是互依||互相依靠。當真心作用時,能所即現,真如變為相對,接著因認知而分別,種種差別相續出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 …… ,互依互靠而存在。這就是「緣起」。大家認識了緣起,以為就是真理。其實,只知緣起,卻不識緣起背後的存在,還是「迷」。

八、無明與正見

  什麼是無明?

  對事情預設立場,即無明;對事情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即無明;對人事有喜有惡,即無明。

  為什麼呢?任何事情只是某段時空下的緣起,緣生無性,哪來是對、是錯,是這樣、是那樣?所以,對事情預設立場、觀點,甚至產生喜怒,與實相不符、不明實相故,所以說是無明。

  一個人心中沒有意見,日子很好過。這時的心是本心,空蕩自在。一旦對某個人事物有成見,罣礙就來了,有是便生非,有得就怕失。其實,世間一切並無好壞,好壞是自心分別;善惡只是假相,假相背後是無善無惡。

  所以,唯有正見能除無明。真正的「正見」是以「無見」為正見。也就是不見是非、善惡、正邪,是名正見。若還有見,見是見非,這是正見、那是邪見,即非正見。

  生命無我,無我還有意見嗎?一切法皆緣起緣滅,緣生無性,哪來是非、對錯、正邪?都是眾生妄見。實相無相,還要見什麼?所以,無見才是真正的正見。

九、結語

  禪宗的禪,常會被人說成無上的禪法。無上禪法,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是因為無「上」,很高,沒有法比它高嗎?不是!切莫誤會,「無上」不是這樣解釋。

  「無上」:沒有上,不是很高。禪,直指心源,是最原始的,哪有高下?原始的,很單純、很平常。 僧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說:「平常心是道。」 僧問:「如何是平常心?」長沙景岑說:「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僧問:「學人不會。」長沙景岑說:「熱即取涼,寒即向火。」

  馬祖道一禪師說:「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經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景德傳燈錄》卷 28 )

  禪,如此平常。

  但是,人心太複雜、想的太多了,執著許多的概念,於是變成沒有辦法去了解、與接受原始的東西。簡單、平常的禪宗受到排斥,被認為必須大根器的人方堪承受,反而複雜的修觀、修止、觀心等等法門大受歡迎。真是顛倒呀!

  會覺得難以接受禪法,原因在於:離「原始」已遠,現前的生命(心)不是本來的狀態,於是難以了解禪宗所談,或多所誤解。這都是各人以非本來面目的心態來理解所致。

既然如此,歷代祖師也不強人接受。六祖說:「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禪,如此謙虛,只要學人有個謙虛的心,並不難體會禪宗奧義。禪,無心者通,有心者得,有意見者自生障礙。

   
   
  點擊此處或最上處“其他”標題,即可回到其他總綱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