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藏法師略傳】—法介介法師簡介略傳法影法語文集

 
 

一、在俗簡歷:

法師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北投,俗姓陳,祖籍關西客家人,因家貧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獄等因緣,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領養,養父姓梁,安徽合肥人,養母潘氏為台灣人。大學前分別就讀於北投國小、新民國中及師大附中;小學五年級時,立志作物理學家,高中時擔任學校儀隊及空手道社社長,並代表附中參加校際辯論比賽。大學時於讀書及兼家教之餘,參加國術社(螳螂拳)及國樂社(古箏),並負責學系迎新活動。大二參加東方哲學社,開始學佛、皈依並茹素,大三、大四擔任佛學社幹部及社長,多次負責舉辦校內外大型佛學講座、寺院參訪、朝山、佛七及校際佛學營等活動。大三上學期春假期間,因養父中風乃於醫院中照顧旬日,因見老、病、死之無奈,遂發出離心。一九八五年於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後,旋即入伍服義務士官役。在軍中繼續茹素,並發心持午,每日早晚兩堂功課外,更利用假日於軍營中及應當地大專院校與居士之邀請,隨緣做佛學演講。

出家前大學時代,主要親近蓮因寺上懺下雲長老,對於日後僧格之養成影響甚深。復以蓮因寺齋戒學會之因緣,得以親近上顯下明長老(任侍者),學習《教觀綱宗》等天台教理,自覺與天台教理宿有因緣。大學期間又陸續親近(依序)過:智諭長老、白雲長老、星雲長老、煮雲長老、聖嚴長老、廣欽老和尚等尊宿大德。並利用寒暑假等時間,參加各地道場之學佛營、齋戒會、朝山、講經、佛七、觀音七、禪七、受菩薩戒、三步一拜、齋僧、普渡及助念……等活動,於漢傳佛教傳統自利利他之行多有涉略。

八七年空軍義務役畢,是年秋出家於台中清涼寺上慧下顗長老座下(為上煮下雲長老於大陸普陀山之同參,後於長老座下重新出家之弟子),是年(1987)冬,於台北臨濟禪寺受三壇大戒(上白下聖長老為得戒和尚、上悟下明長老為羯摩和尚、上了下中長老為教授和尚)。

二、參學經歷:

法師學佛乃至出家以來,曾先後親近(依序)過:

智諭長老(最初佛法之接引及淨土信仰之開蒙)、

懺雲長老(僧格養成影響最深)、

顯明長老(天台教理之啟蒙、天台行者之典範,亦是受天台第四十六代法脈之法師父)、

白雲長老(禪學思想之開啟)、

星雲長老(處眾圓融,心量廣大之薰陶)、

煮雲長老(精進佛七之學習及淨土信仰之堅定)、

聖嚴長老(禪教一致、化眾善巧之學習)、

廣欽老和尚(難行苦行之示現,道行成就之典範)、

白聖長老(教會工作之苦心及得戒和尚之成就)、

道海長老(於南普陀親近、共住三年,戒法圓融之教導)、

了一長老(無我自在之典範,受天台第四十六代法脈之法師父)、

廣化長老(悲願忍志之示現)、

妙境長老(聽學《法華》,學者風範)、

慧岳長老(天台教史及弘宗護教之學習)、

文戒長老(叢林規矩與道格風範之薰陶)、

心田長老(護法護教之精進與堅定)、

淨心長老(教會工作之發心與善巧)、

寬裕長老(圓融處事、提攜後進)、

廣慈長老(漢傳梵唄之傳持)、

夢參長老(堅忍卓決、不畏權勢、精進修持)、

壽冶長老(刺血書《華嚴經》而隱居市囂之典範)、

乃至仁俊長老、敏智長老、印海長老、幻生長老、妙峰長老、水月長老等。使法師得以廣泛學習出家道格、天台教觀、戒律開遮、淨土信仰、禪修基礎、梵唄唱誦、懺儀行止、道人處事、弘法利生、護法衛教乃至僧團事務等,各種教理及實踐法門

三、出家簡歷:

<1987至1992>於台中清涼寺

受具戒已,回寺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五年(1988至1992),學習南山律學,並於佛學院講解《小止觀》、《二課合解》、《大愛道經》、《南山在家備覽》、《戒本疏》、《淨心誡觀法》及《不淨觀》(自編講義)等經論。 法師在寺六年期間 : 對內,建立學院解行及生活規矩,除講課教學、處理行政事務 、投入生活管理 及協助常住必要的經懺佛事外,每月又定期領眾薰修<大悲懺法>不輟。對外,則參加 圓光佛學院 第二屆佛學院院務會議,發表論文《完整佛學院體制之嚐試提出》,參加佛光山「第三屆佛學院教務會議」,並於學院聯合會議上,發表講題為:〈關於尼人八敬法之實踐教育〉之演說;擔任正法輪弘法團之總幹事,舉辦第三、四兩 屆「僧伽講習會」,分別邀請 道海 長老、聖嚴長老、淨心長老、日常長老等為講師。乃至前往中國大陸,協助促成如法比丘僧團之成立;至北美東西八州巡迴演講一個月(其間於舊金山萬佛城開示「八敬法」)。並於1991年創辦《僧伽》雜誌(季刊)至今。

<1992至1996>於崑崙山茅蓬

於清涼寺淨土專宗佛學院帶領兩屆畢業後,遂往谷關住山自修,前後四年(1992至1996)。期間曾往 馬來西亞巡迴演講二週;往燕巢悟光精舍,第三次開講《大愛道經》一個半月;參加台中慈善寺第五屆僧伽講習會,並發表演說:〈宗教立法的新思考〉;參加高雄光德寺「第六屆僧伽講習會」,於會上發表題為:〈從台灣到大陸—談中國僧青年的僧涯規劃〉專題講演。參加 慈善寺「第四屆佛學院院務會議」,並發表論文:〈常住即佛學院的體制初探〉(1994)。並參學藏傳佛教的淨土法門,進行兩次閉關專修。此外,更於埔里正覺精舍兩年的結夏安居中,親近上道下海長老學習戒律,並聽聞上妙下境長老講解《法華經》。安居中除聽經外,自於埔里法華茅蓬中誦持《法華經》,並開始校、註《法華三昧懺》經年始畢。之後乃倡印《法華三昧懺法輔行集註》、《法華三昧懺法儀軌校訂本》,發願以禮拜《法華懺》、誦持《法華經》、《般若經》等為功課。第二年夏安居期間(1994.5),於正覺精舍開山長老上了下一老和尚座下,受天台第四十六代之法卷,後即隨緣於各地領眾禮拜<法華三昧懺法>。

<1996至1999>於台中南菩陀佛學院

住山末後近半年,照顧母親(法妙比丘尼)至往生(1996),遂以此因緣於全台七處道場打佛七(始自高雄光雲寺,終於汐止廣修禪寺)。繼而受上廣下化老和尚之命,擔任台中南菩陀寺三壇戒會之尊證及戒會講師,同時並出任南普陀寺佛學院教務主任(1996至1999)。詎知開學前 老和尚竟示寂於戒會期間,因此乃戒會結束後,排除萬難多次領導闔寺大眾,一同禮請正覺精舍退居住持上道下海長老來寺擔任住持兼院長(1996)。亦以此因緣,得以再次親近、依止海公長老。任教務主任期間,一方面主理教育行政及學僧解行管理,二方面則努力建立南普陀寺的各種規約制度,另外則致力於講學。主要講解:《得戒教育》、《沙彌律儀要略》、《沙彌教育的精神與要義》、《天台宗入門》、《法華三昧懺儀軌》、《菩提心修要》、《南山律行事鈔–敘緣發起》、《佛七精要》等課程。對外,則至逢甲大學教職員佛學社開設:《天台宗入門》略講,與《法華三昧懺儀軌》略講等系列講座;至蓮因寺男生齋戒會上講《出家功德經》,北部女生齋戒會,講《沙彌五德十戒》,北部居士齋戒學會講《無量壽經要疏》等;慈光禪學研究所講《彌陀要解》略講、《淨土生無生論》略講等課程。並於第一屆禪學會議上,發表論文: <天台禪法的特質—兼論《法華三昧懺儀》之修持> 。 此外,更與海公長老及日常長老一同前往北印度達蘭沙拉 ,參加藏傳佛教對於比丘尼傳承之討論會議,海公長老於會中代表漢傳佛教,發表由法師所整理,關於漢傳佛教比丘尼傳承考察的二萬多言報告書。

<1999至2002>於車城青龍寺

南普陀寺佛學院三年辦學畢(1999),復與福嚴佛學院院長大航法師一同禮請 海公長老至車城青龍寺,傳授三壇大戒;並與諸道侶留住彼處三年,首度成立比丘僧之共學團體。期間,除修治寺院內外環境,並繼續領導修持「法華三昧懺」外,更講《僧團共住理念》(2002)以建立僧團共住之核心價值與共識,重講《淨心誡觀法》(第三次)以加強大眾共住之道心。至鹿谷淨律寺講《中國佛教史》,復於第二、第三屆禪學學術研討會上,分別發表論文: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的統一 ---以天台思想為核心>及<從天台圓教之建立試論圓教止觀之實踐>。

<2003至2006>於滿州千華寺

二○○○年,因一慧比丘尼捐獻千華寺(滿州鄉)與僧團之緣,乃先建設「永淨精舍」以安置之,同時亦為僧團日後退居之所。並於○三年起,僧團即由青龍寺遷往千華寺常住。期間除領導大眾整修寺院外,法師尚宣講《天台小止觀》(第二次)、《在家佛教兒童教育》、《二課貫述》、《中國佛教史》(第二次)及《大乘起信論》等。○四及○六年春,前往福建平興寺,分別講演《法華三昧懺儀》及《天台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本願即心念佛之提出》。○四年夏季,為避免政府不當宗教法之立法,乃整理各方意見, 閱讀大法官第573號解釋文,深受啟發,乃撰寫《宗教界對當前「宗教立法」議題應有的了解與共識》等論文(按:收錄於宗教法相關論文集中),其後數月則為<宗教法>立法事而奔走南北各地。另於○四及○六年春,兩度前往美國紐約州覲見顯公老和尚,除於莊嚴寺領眾薰修「法華三昧懺」及禪修外,並於○六年講演《始終心要》及針對西方人士介紹天台宗,甚得老人讚許。遂於該年冬(2006.11)更飛美東,於華盛頓特區的禪學講堂,老人慈悲授予傳持天台第四十六代之法卷。

<2006 ~ >於楠西萬佛寺

鑑於共住僧俗的增多,及僧團大眾解行教育的提升之需要,千華寺的空間及因緣已不敷使用,因緣和合故,遂於2006年仲春,有圓靚比丘尼,發願將已建設近二十年之楠西鄉萬佛寺,無條件供養于僧團。法師乃與僧團大眾,於該年解夏後移錫於此,繼續共同進行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至今。(原千華寺以其環境幽靜,氣候宜人故,則立為僧團久修比丘的靜修或老年退居自修之道場)

其間除繼續於僧伽林教育院(移至萬佛寺續辦)講授佛學、至國內各大學院校作佛法通識教育演講外,亦擔任台灣各三壇戒會之三師和尚傳屆講戒、大陸佛學研究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並先後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演講佛法,及澳洲,北美加拿大大學,歐洲維也納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德國哥庭根、萊比錫大學、法國東方語言大學等學術機構,發表論文及演講交流。

於2008年創辦僧伽林萬佛寺善緣慈善會,及護生善緣(慈善)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社會慈善事業,不遺餘力。

法師早於1998年,即受教內諸位長老、法師之推請,協助關心宗教自由人權及宗教立法問題,並撰文呼籲宗教界應關心並監督政府的宗教立法態度。2016年始,再次投入對政府所制定之宗教相關管理法案的研究與關心,其間除2017年6月於萬佛寺舉辦針對政府草擬之「宗教團體法」草案的研討會外,更於2017年7月23日帶領佛教僧俗四眾弟子前往凱達格蘭大道,以遊行方式表達對政府有違憲疑慮之「宗教團體法」的反對聲音,同時於凱道旁進行宗教人權的街頭演說(見YouTube,https://tinyurl.com/y22928hshttps://youtu.be/wIYjsAC5MCU )。此後為了長期推動國家對宗教人權的重視與法制化保障,乃結合教內外所有關心此事的各宗教人士、專家、學者等,共同籌組「台灣宗教聯合會」(見部落格:https://relig-freedom.blogspot.com/ ),並著手與相關的宗教人權學者、各宗教人士,本於憲法第13、23條及聯合國人權兩公約之精神等,共同擬定《宗教基本法》草案。更於2018年底以跨黨派超過40位立委連署的態勢,在第九屆立法院內成功立案進入一讀程序。後雖因部分有心人士利用媒體刻意曲解草案原意,造成不必要的混淆,以致草案未能正常進入討論程序而功虧一簣。

但法師仍本於為台灣奠定尊重、保障宗教信仰之善心法治基礎的初衷,繼續與各界宗教人士、專家學者共同研商,與各層政治代表、社會各階層人士、立法委員等,進行草案解說與善意互動。2020年10月基於關心宗教人權發展之考察,法師更與諸專家學者共同撰成〈ICCPR _ ICESCR 兩公約2021第三次國家報告—宗教團體平行報告〉書(現收錄公布於法務部資料庫:https://tinyurl.com/yxo59p7u ),將於2021年透過法務部轉交國際人權學者進行考察瞭解。希望也能藉此助緣,讓目前正積極準備推動精簡化之第二版《宗教基本法》草案,得以早日立法通過。

四、住持弘化:

法師出家以來,一直以住持道場及僧伽教育為己任,並以「教學天台、行尊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為住持道場、自利利他之宗旨;以「歸敬三寶、發菩提心、敦倫盡份、福慧雙修」,為化導信眾、成熟眾生之根本。早期除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及教會負責人之外,平時則常受邀至國內、外(美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大專院校等)各地演講、領眾薰修「法華三昧」。法師一向堅信並且強調:僧伽對於大乘佛法的真解實修,以及此類真解實修之僧伽的人數增加,且都能依律而如法的和合共住,樹立解行並進、自他兩利的清淨僧團幢相,才是佛法住持與興盛的最根本保證!

為了實踐以上的理念,因此僧團近幾年來,除了道場必要的後續建設,需要善巧繼續予以完成之外, 主要則是以僧團內部的自我教育及解行修持增上,為法師及僧團大眾共同而首要的努力目標。

 

五、曾 任:

1、淨土專宗佛學院教務主任(1988 1994

2、正法輪僧伽聯誼會總幹事(1989 1992

3、《僧伽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1991 1994

4、南普陀佛學院教務主任(1996 1999

5、屏東車城青龍寺副住持(2000 2003

6、中國佛教傳佈協會會長(2000.2 2008.2)

 

六、現 任:

1、《僧伽》雜誌 發行人(1991 ∼)

2、佛教僧伽林教育院 院長(1999 ∼)

3、悟光尼眾佛學院 院長(2018∼)

4、僧伽林文教基金會 負責人(1999 ∼)

5、僧伽林文化事業出版社 負責人(2002 ∼)

6、楠西萬佛寺 管理人、方丈(2006 ∼)

7、屏東滿州千華寺、永淨精舍 住持(2003 ∼)

8、南化 聖天宮寺 住持(2018∼)

9、台中 觀善寺 董事長(2018∼)

10、高雄 悟光精舍 導師(2018∼)

11、佛教衛星慈悲電視台 台長(2003 ∼)

12、台灣宗教聯合會(發起人) 執行長(2017∼)

13、護生善緣(慈善)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2010∼)

14、萬佛寺善緣慈善會 創辦人(2008∼)

15、(台灣)中國佛教會 顧問(2020∼)

七、理 念:

以 教學天台、行尊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 為總綱;
以 痛念生死、發菩提心、三學總持、信願持名 為宗旨;
以 廣學多聞、隨緣作務、懺悔業障、觀心修德 為助行;
以 盡壽學戒、定慧等持、恆課不斷、閉關專修 為目標。

八、著 作:

1、書籍類

《戒學入門》(講義)

《得戒教育》(講義)

《水月抄》

《法華三昧懺輔行集註》

《法華三昧儀軌》

《天台入門》(講義)

《彌陀要解五重玄義講記》(第三增修版)

《淨土深義》

《佛七精要》

《信願念佛》

《彌陀攝生三願》(以上三部目前僅有大陸簡體字初版流通過)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一)、(二)、(三)》

《普賢十大願講記》

《以佛法談企業的善良本質與實踐》(2015北京大學企業家成長高層論壇)

《僧伽教育》(編輯中)

《傳戒改良芻議》(編輯中)

《從互助政教關係談宗教基本法的意義(論文集)》(書名暫定,編輯中)等書。

2、各類教團評論文章及論文(大部份發表於《僧伽》雜誌上)。

3、各類弘法、演講影、音光碟。(https://www.youtube.com/user/buddhismnet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所有著作由楠西僧伽林萬佛寺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所有著作
超出此條款範圍外的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2.5/tw/查閱。本網站(或頁面)的文字允許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和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下修改和再使用。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