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若欲搜尋佛法問答的內容,請至佛法問答的網頁搜尋

水月閣


法藏法師專欄

法務活動

法海一滴

僧團共住理念

僧團影相館

沙彌教育

佛教兒童教育施行要點

通俗佈教

線上佛法問答

線上佛法開示

佛法開示講義

線上請求師父晚課回向


線上法會牌位登記

覺性關懷——臨終照護

佛號下載

來電答鈴

世界佛教通訊

供養功德

問卷調查
 
 
【法海一滴】 天台學淨土學戒律學佛教史無量壽經會本經論選錄其他
 
 

其他菩提心修要講綱( 上) ◎釋法藏

   
 

   「菩提心」乃大乘 ( 含密乘 ) 佛法最主要的關鍵所在,大小乘的分野雖可從多方面 ( 空性見、慈悲、福德、善巧 …… 等等 ) 來加以區別,然而其間最大也最根本的差異,正是以菩提心的有無來加以評判。因此,一個初發心的大乘行者,一項很重要的核心功課,就是要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努力地認清、發起並增長自己的菩提心。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一個不了解菩提心的人,雖自認為是大乘人,行大乘法、修大乘行,那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昧見罷了。今日的臺灣,到處有所謂的菩薩道,建設人間淨土 …… 等等之類高超的佛教口號,相對地,菩提心、菩薩行的根本正見也就更為重要了。一個不了解菩提心正確義涵的人或團體,當然不能引發正確的大乘因行,既不能引發大乘的因行,而卻希求大乘的果覺,豈非緣木求魚?經云:「勤苦修行,非涅槃因」,正此之類!

   所謂菩提心,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稱,直譯作「無上正等正覺心」,簡而言之,即是「願與一切眾生共成究竟佛道」的堅固誓願之心。此心依《解深密經》說,又分為世俗 ( 相對 ) 菩提心及勝義 ( 究竟 ) 菩提心兩種,前者是指一種因地的利他之心願或菩薩的六度萬行而言,後者則是指果地中道實相的體證。以漢、藏兩系的大乘佛法而言,漢傳佛法對勝義菩提心的講解與實踐,較為深刻而明確 ( 尤以台、賢二宗最為完整而善巧 ) ,然於世俗菩提心的說明與誘發方面,則稍嫌不足。因此向來漢地的佛教徒,除了有修證功夫的人以外,對於「菩提心」的理解,往往僅止於「願心」的層次,而不知菩提心其實可以獨立為一種具體的「修心 ( 觀 ) 」法門。相對地,藏傳佛教在後弘期時,由於阿底峽尊者 (982 ∼ 1054 ,東印度孟加拉地區一小王國的王子,為西藏佛教的重建者 ) 將傳承於金洲 ( 今印尼蘇門達臘 ) 法稱大師的菩提心教授傳入了西藏。從此之後,不但西藏各派皆傳習此法,更且開展出許多善巧而確實可行的菩提心修持法。從而使得大乘經典中處處所強調的菩提心,成為一個所有凡夫皆可具體修持的目標與方法。透過菩提心的切實修習,不但可以迅速地淨除業障 ( 純粹利他發心之故 ) ,而且經由菩提心的念念薰種,則行者的一切所做所修,皆能時時任運地滋長成佛之功德、莊嚴成佛之國土。尤有進者,因為菩提心的修習重點,乃在以強而有力的徹底利他之觀想,來轉化自身的無明。因此能根本地減低行人的我、法二執、趨向中道實相的法界體性,從而使行者快速地證入圓滿佛慧 ( 即勝義菩提心 ) 。這是不共於聲聞、緣覺行果的「獨菩薩法」,正是一種最典型且重要的大乘修持法門!

   中國佛教自從唐、宋各宗派的輝煌發展之後,即逐漸地走向衰微,尤其近百年來,各種內外因素的交參,更使得中國佛教的法脈存若游絲。依著近十年來臺灣佛教經濟充沛的條件,其他各系、各地區的佛教正強力地輸入臺灣,值此之際,過度物質化與浮面化的中國大乘佛教末流,相形之下則顯得光茫暗淡、聲音微弱。尤其缺乏實修實証內涵而又過度世俗化傾向的所謂菩薩道,往往為聲聞根性者所詬病,從而亦使「大乘非佛說」的偏見甚囂塵上。因此,在維繫大乘法脈的大目標下,加強中國傳統佛法的義解與實修固為治本之道,然而綜合性地介紹一些與傳統中國佛教不相違背的大乘修習法門,應不失為一個必要而有效的治標之法。這也正是此一講座中,會用不少的篇幅介紹藏傳菩提心修習法的原因。畢竟中國佛教的繼往開來,除了傳統的繼承之外,對於他系佛法長處的吸納,更是中國佛教再興與發煌的必經過程。

將釋此法,大科分三:壹 • 序分 — 甲一是;貳 • 正宗分 — 甲二至甲十是;參 • 流通分 — 甲十一是。今初:

壹 • 序分

甲一 • 前言 分三 : 

乙一 • 以菩提心之有無而分大小乘: 

乙二 • 菩提心之功德略說 分三 :  

丙一 • 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中,任運滋長功德。  

丙二 • 《入菩薩行論》(寂天菩薩造)云:「發菩提心已,睡眠放逸時,功德亦不斷,其量等虛空。」  

丙三 •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乙三 • 菩提心之重要略述:為修行大乘、成就佛道之根本;亦急速滅除業障、開發智慧、轉化習氣最有效之法門!

貳 • 正宗分

甲二 • 總說 分三 : 

乙一 • 何謂菩提心 分二 :  

丙一 • 漢傳:堅定立誓欲令自他同證究竟圓滿佛果之心。(無上正等正覺心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分四 :   

丁一 • 《法華經》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丁二 • 《智度論》云:「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卷四十一)   

丁三 • (一)菩提心灱以菩薩最初正願為其「自性」。         

   (二)以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為其「行相」。  

   (三)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其「所緣」。         

   (四)以能盡一切有情處所三業功德相應為其「功德」。

   (五)以超越一切世出世間義妙善正願為「最勝」。   

丁四 •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云:「菩薩發心以大悲為根本,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為求彼故),以無上乘為所乘,以菩薩戒為所住,以起異乘心為難,以增善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諸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  

丙二 • 藏(印)傳:為欲利益一切有情,我當誓取無上佛果之願。  

〔檢別〕 — 為欲利益一切有情,而卻不曉得要求取佛果,但名「大悲心」,不名菩提心。欲誓取佛果,而卻不發利益有情之心,只是「自利心」,則不與佛乘相應,只至化城非到寶所。 

乙二 • 菩提心之分類 分二 :  

丙一 • 世俗(相對)菩提心 分二 :(為一種「修習」的願心與行動,是愛心與慈悲的培養)。   

丁一 • 願菩提心 分二 :    

戊一 • 文殊 — 龍樹系(空宗):願得圓滿佛位之意欲。    

戊二 • 彌勒 — 無著系(有宗):為利益一切眾生故,自己必取圓滿佛果之誓願。

丁二 • 行菩提心 分二 :    

戊一 • 文殊 — 龍樹系:已在成佛之道上,實地踐行。(已表現為一種「行動」)

戊二 • 彌勒 — 無著系::誓願學習並實踐成佛之因 — 六度波羅密多。(仍只是行動的「願心」)    

註:《往生要集》上末言及「緣事菩提心」,即四弘誓願,亦為世俗菩提心之類。(漢傳說法)

丙二 • 勝義(絕對)菩提心 分二 :(為一種「禪觀」的內容與結果,是安住不動、當下直了心性本質的禪觀)   

丁一 • 漢傳說法分三:    

戊一 • 心體:心住於「中道實相」觀中(真、俗、中三諦圓融),而任運流露之等流大悲心。    

戊二 • 所謂中道實相:《法華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方便品〉)又云:「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安樂品〉)實相無相(空)而無不相(有),非空非有而即空即有(中);離能所,離斷常,離生死與涅槃而不壞生死與涅槃,離眾生與諸佛而不捨眾生與諸佛 …… 等等,乃至離一切真、俗二邊戲論,而住於如實相(中諦)。    

戊三 • 修入(以天台教為依):於緣起性空(析空、體空二觀)見中(此乃「定中修空觀」),緣念現前介爾一念妄心,即性具三千性相(有觀),從而住於此一即空即有的本然心性中,再深細體會觀察,更知此一念法界心,非內非外、非有非無,寂而常照(有,法界儼然)、照而常寂(空,一法不得),如是復又寂照雙遮雙泯,自然趣入不思議中道實相正觀(三諦圓融)之中。此正「勝義」菩提心之心體所在。   

丁二 • 藏傳說法 分二 :    

戊一 • 於定中了知一切事物皆為自心所幻化,實無本體。進而檢視此一「能生」之心性亦了不可得,從而體證「無生」之理。    

戊二 • 直接將心性自然地安住在佛性 — 諸法之真實本質 — 中,清明而不散漫,無所攀緣,妄想起時任其去來,而覺性如如不動,自然明析。 

乙三 • 菩提心之品位 分三 :(雖分三品,然皆成就為菩提心之量)  

丙一 • 下品心:如國王發心 — 自取佛果位後,廣化一切眾生。(自先、生後)  

丙二 • 中品心:如渡者發心 — 當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道。(自、生同時)  

丙三 • 上品心:如牧人發心 — 願令一切眾皆成佛後,方乃成佛。(自後、生先)

甲三 • 教法所依分二:漢傳則散見各處大乘經典,藏傳主要原由金洲(印尼蘇門達臘)大師(即法稱大師)傳與印度阿底峽(九八二 — 一 ○ 五四)尊者,後傳入西藏。 

乙一 • 正依之處 分四 :  

丙一 • 《修心七要》:切喀瓦(阿底峽尊者之第五代弟子)所著,說明發菩提心的種類,次第、方法、戒條與學處等。《土觀宗義》推許為最勝之菩提心教授(引入「自他換」修法故),與《菩提道燈》同為西藏各派必修之書。  

丙二 • 《修心八頌》:朗日塘巴(尊者第四代弟子)所著,說明如何對境修習菩提心。分世俗菩提修習的三類:ヾ對一般人ゝ對秉性惡者ゞ獨處生惱時(知母);及勝義菩提心修習的一類:直觀空性與實相。  

丙三 • 《大乘菩提心簡修法》:未詳作者,出西藏龍廣寺印版。(見《修心七要》一書,台北 • 寶鬘印經會。)  

丙四 • 其他漢、藏經論:如《瑜伽師地論》、《勸發菩提心集》(唐 • 慧沼撰)、《勸發菩提心文》(清 • 省庵大師撰)、《普勸僧俗發菩提心文》(唐 • 斐休)。

乙二•依學之由 分四 :(指藏傳而言)

丙一•傳承與依據勝

丙二•貼切與實踐勝

丙三•整埋與次第勝

丙四•輔助與融合勝

乙三•漢傳教法 分四 :

丙一•經論未顯(隱說)

丙二•提倡不廣

丙三•整理不足(深廣)

丙四•傳承不明 (方法)

乙四 • 漢、藏各有優劣,漢傳於勝義菩提心之說明與實踐較詳,唯世俗菩提心之修習較隱而未顯;藏傳則反是。今當取長補短,配合傳統中國佛教之教理(如天台、華嚴)與行門(如禪宗),做一整體性的融合與應用。

甲四 • 菩提心生起之因緣 分四 : 

乙一 • 發起世俗菩提心之因緣分四:(依《十法經》)  

丙一 • 見發菩提心的功德而發心  

丙二 • 對如來發生誠摯的信心而發心  

丙三 • 看見眾生的痛苦而發心  

丙四 • 因善知識的導化而發心 

乙二 • 發起勝義菩提心之因緣分三:  

丙一 • 由聽聞佛典而開發菩提心  

丙二 • 由修習定慧而開發菩提心  

丙三 • 由現量證悟而開發菩提心 

乙三 • 《勸發菩提心集》引《瑜伽發心品》云,有四緣、四因、四力發菩提心 分三 :  

丙一 • 四緣 分四 :   

丁一 • 見佛菩薩不思議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而發心。   

丁二 • 雖不見聞,於菩薩藏聞已深信而發心。   

丁三 • 雖不見聞及聽法,然見菩薩法欲滅,為令正法久住而發心。   

丁四 • 見諸眾生受諸苦惱,不信大乘法故而發心。  

丙二 • 四因 分四 :   

丁一 • 具足菩薩種性。   

丁二 • 佛、菩薩及善友攝受。   

丁三 • 於諸眾生起悲心。   

丁四 • 於極長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異。  

丙二 • 四力 分四 :   

丁一 • 由自功力,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   

丁二 • 由他功力,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   

丁三 • 宿習大乘相應法,以串習力故,今日依緣觸發,而能速疾發心。   

丁四 • 於現世中親近善士,聽聞久薰,以此加行而發心。 

乙四 • 《勸發菩提心文》云,有十因緣,發菩提心 分十 :  

丙一 • 念佛重恩故。  

丙二 • 念父母恩故。  

丙三 • 念師長恩故。  

丙四 • 念施主恩故。  

丙五 • 念眾生恩故。  

丙六 • 念生死苦故。  

丙七 • 尊重己靈故。  

丙八 • 懺悔業障故。  

丙九 • 求生淨土故。  

丙十 • 為正法久住故。

甲五 • 菩提心之修習 分三 :(依《修心七要》為主,輔以《修心八頌》及其他經論與教授) 

乙一 • 前行法 分三 :  

丙一 • 離四種執著:(當思惟)     

貪戀此生非行者 貪戀輪迴非出離     
耽於自利非菩提 執取生起非正見 (生滅)  

丙二 • 皈依、發心與供養 分五 :   

丁一 • (四)皈依:(三遍)      

皈依上師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丁二 • 皈依發心:(三遍,此亦「願菩提心」之觀修,為阿底峽尊者所作)

   諸佛正法與聖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眾中尊)    
我之善行及功德 迴向眾生願成佛  (我以所行施等善 為利眾生願成佛)   

丁三 • 懺悔:(普賢懺悔偈,三遍)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今日佛前求懺悔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懺悔            
         一切罪根皆懺悔   

丁四 • 發四弘誓願與四無量心 分二 (各三遍):    

戊一 •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戊二 • 四無量心:       

(慈)願一切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       

(悲)願一切有情永離苦惱及苦惱因       

(喜)願一切有情永不離失無苦之樂       

(捨)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丁五 • 獻供:      
   觀想一切人天上妙珍貴飲食、衣物、床座、金銀、珍寶、妙音、鮮花、燈燭、水果、奇禽、異獸、七珍、八寶等,如須彌山、四大洲一樣大、一樣多,虔誠供養上師、諸佛菩薩、一切僧伽乃至護法龍天等。  

丙三 • 禮讚祈請 分二 :   

丁一 • 漢傳 分二 :    

戊一 • 禮讚三寶及道場主       
 (禮佛)稱唱:一心敬禮 南無十方常住佛         
        默觀: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十方諸佛影現中
           我身影現諸佛前 頭面接足皈命禮       
    (禮法)稱唱:一心敬禮 南無十方常住法         
        默觀:真空法性如虛空 常住法寶難思議          我身影現法寶前 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稱唱:一心敬禮 南無十方常住僧         
        默觀:同「禮佛」,唯「諸佛」二字改為「僧伽」有異。
  (禮道場主)稱唱:一心敬禮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默觀:同前,唯「文殊師利」及末句「為發菩提心故禮」有異。

戊二 • 祈願:       
   是諸聖眾,願悉證明。我於今日,欲為十方一切六道眾生,修行大乘無上菩提心,誓取究竟圓滿佛果。故於今日一心精進,如說修行。唯願一切諸佛菩薩,文殊師利大師,本願力故加持冥祐。令我所行,生起同體大悲之心,普入一乘平等大慧,無上菩提心堅固現前,如經所說。 

丁二 • 藏傳 分六 :(依《大乘菩提心簡修法》錄出)    

戊一 • 禮敬上師:       

我以虔敬心 生生世世頂禮皈依諸上師 及文殊師利尊者之

戊二 • 禮敬善知識:       

頂禮諸善知識足 彼等如實以悲心 教授無瑕清淨道 袪除輪迴涅槃過

戊三 • 禮敬金剛薩埵菩薩:       

願曼達主攝護我 如淨空中迷人虹 不離滅諸戲論境 化現無量本尊眾

戊四 • 禮敬金剛手菩薩:       

因我頂禮大力護 持諸智咒之大師 集總金剛所言宣 諸密旨於一身者 魔眾今皆應諦聽

戊五 • 禮敬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耶 諸佛唯一母 智慧之寶藏 喜悅之一瞥 能分別賜贈 殊勝之禮物 令受者證悟 諸佛之深意 聞此我常依 尊者為本尊 誓永不捨離 尊者蓮花足 除尊者之外 我無皈衣處 文殊師利耶 請滿我所願

戊六 • 禮敬大悲心:       

清淨三學修覺心 宏揚聖教砟十方 住持正法頂莊嚴 敬禮無等上師足 三世佛子共行道 出生利樂大寶藏 由善弟子諸勸請 謹依師語而開顯

乙二 • 正行法 分二 :  

丙一 • 思惟四共加行 分四 :(「加行」者,修法之前方便,為正修而作之準備,以便加速其圓滿成就。「共」者,共勝義與世俗二菩提心,乃至共一切修法之加行也)   

丁一 • 人身難得   

丁二 • 死歿無常   

丁三 • 生死過患   

丁四 • 業果不爽  

丙二 • 正修菩提心 分二 :   

丁一 • 修習勝義菩提心 分三 :    

戊一 • 加行 分四 :     

己一 • 皈依     

己二 • 發心     

己三 • 祈求上師     

己四 • 七支供養 分七 :(漢傳中於「禮敬諸佛」另開「稱讚如來」,於「普皆迴向」更開「常隨佛學」、「恆順眾生」而成「十大願王」)      

庚一 • 禮敬諸佛      

庚二 • 廣修供養      

庚三 • 懺悔業障      

庚四 • 隨喜功德      

庚五 • 請轉法輪      

庚六 • 請佛住世      

庚七 • 普皆迴向    

戊二 • 正行 分四 :(當再參考甲二、乙二、丙二之說明,將身心調直,數息二十一次,將心靜慮下來,而作如下觀察與安住)     

己一 • 將心安住於無分別之狀態中 分三 :(經由對治而令心無分別)     

庚一 • 思惟一切諸法如夢如幻,不取不著。      

庚二 • 觀心性非實有,不住外、不住內,無有來處亦無有去處,捨一切金尸竹別(以無心能分別故),安住於無分別心識中。      

庚三 • 觀身、心俱空是對治分別,亦是妄念,應當捨離而不執著此對治法。

己二 • 令心清明而不散漫,心無所緣,任念頭之來去而了了分明,不迎不拒,不為心念所動,將心安住於法爾體性之中。(直爾安住心體)     

己三 • 在無分別法爾體性之中,更起不可思議妙觀察智,了知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從而住於此一無生無滅的體性中。(前者但寂無照,今則寂照同時)

己四 • 修一心三觀(空、假、中)之智,證一念三千之法界心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雙遮雙遣,入不思議中道實相觀)    

戊三 • 結行:依座中所修實相觀之定、慧患習力,於座與座之間,四威儀中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空而不空,有而非有,任運寂照,作水月之佛事而不失正觀。

丁二 • 修世俗菩提心 分二 :    

戊一 • 願菩提心之觀修 分三 :     

己一 • 晝夜六時,恆常思惟:「為利益一切有情,令同證無上菩提故,當誓取圓滿佛果位。」     

己二 • 或更思惟:「願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後,方乃成佛。」(上品發心)

己三 • 於每次修持前,皆至誠誦念「發菩提心祈願文」三遍(如甲五、乙一、丙二、丁二所示,或其他任選一種)    

戊二 • 行菩提心之觀修 分三 :     

己一 • 眾行 分七 :(做為「根本」修之前導與輔助,並藉此以積聚資糧)

庚一 • 修習斷惡之心:願一切自害、害他之惡法,皆悉斷除不再復生。

庚二 • 修習利他之心:願一切功德、資財、受用等,皆迴向利樂眾生。

庚三 • 修習淨障之心:願一切修道功德迴向自身持戒清淨、三障淨除。

庚四 • 修習四無量心 分四 :       

辛一 • 捨無量心 分三 :        

壬一 • 對一切怒仇捨棄瞋恚,對所有親友捨棄貪愛,對十方一切有情眾生沒有親疏、愛憎,普皆平等對待,謂之捨無量心。《八大人覺經》云:「怨親平等」,亦如《龍樹誡王經》云:「假使以大地,盡搓成棗丸,其數難匹敵,為母之數量!

壬二 • 於四無量心的修習中,必先修「捨」,否則慈、悲等將有所偏失而不清淨。

壬三 • 比喻:如仙人筵散,一切終將「平等」散去,無有真實差別可得。

辛二 • 慈無量心 分三 :        

壬一 • 予一切眾生如法之安樂,謂之慈無量心。        

壬二 • 生緣慈:緣念一切眾生而生慈生 — 初心菩薩。           
    法緣慈:緣念如實法理而生慈(客觀存在)心 — 已入菩薩行之圓初信菩薩。   無緣慈:離一切緣想而任運生慈心 — 已證無生之圓初住菩薩。

壬三 • 比喻:如母鳥養雛。慈惠對待一切眾生,一切舉動與運心皆柔和異常。

辛三 • 悲無量心 分三 :        

壬一 • 拔除一切眾生之苦難,謂之悲無量心。        

壬二 • 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釋如前)        

壬三 • 比喻:如無手之母見子落水。見一切眾生沉溺苦海中,自雖無力救濟,惟至心祈請三寶加持。《說觀世音證境經》云:「若具此法,則一切佛法皆如置掌中。何者此法?大悲心是也。」       

辛四 • 喜無量心 分三 :        

壬一 • 於一切眾生所得之功德、福報、聲名、財利等,不生起嫉妒,而能真心隨喜,謂之喜無量心。        

壬二 • 不因對手失敗而歡喜,不因仇敵痛苦而高興。        

壬三 • 比喻:如駱駝母失子而復得,見一切眾生形色、名聞、財利、功德殊勝,衷心為彼歡喜,並願其更增上圓滿,直至成佛。      

庚五 • 知母、念恩與報恩 分三 :(當先修四無量 — 尤其是「捨」無量心,以使「知母」清淨)       

辛一 • 知母:如前《誡王經》所云,當思惟法界一切有情,皆曾是自己無數世之母親。       

辛二 • 念恩:以一切眾生皆是我無量劫之母親故,一切眾生皆於我有大恩德。 

辛三 • 報恩:一切眾生既於我有大恩德,當廣修一切善及菩提淨法,以迴向、協助彼等同成無上佛道。      

庚六 • 修習六度(萬行)波羅蜜 分六 :       

辛一 • 布施波羅蜜(調伏眾生故)       

辛二 • 持戒波羅蜜(隨其所願故)       

辛三 • 忍辱波羅蜜(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具足故)       

辛四 • 精進波羅蜜(具足一切諸事故)       

辛五 • 禪定波羅蜜(心當得善調伏故)       

辛六 • 智慧波羅蜜(知一切諸煩惱故)      

庚七 • 其他助行(出《裴休勸文》所引《悲華經》) 分十三 :       

辛一 • 多聞 — 得無礙辯才故。       

辛二 • 福德 — 一切眾生之所需故。       

辛三 • 思惟 — 成就斷疑故。       

辛四 • 聽法 — 成就滅五蓋故。       

辛五 • 出世 — 捨除一切世間故。       

辛六 • 阿蘭若 — 滅不善業故。       

辛七 • 隨喜 — 增長善根故。       

辛八 • 念處 — 分別身、受、心、法成就故。       

辛九 • 正勤 — 離一切不善,行一切善法故。       

辛十 • 如意足 — 成就身心輕利故。       

辛十一 • 五根 — 摧滅一切煩惱故。       

辛十二 • 七覺支 — 覺如實法故。       

辛十三 • 六和敬 — 調伏一切眾生令清淨故。     

己二 • 根本(自他換) 分二 :      

庚一 • 漸次修取、捨二心:取者,取眾生之煩惱魔害等苦報,由我代受。捨者,將我三世所集之善根功德、快樂、喜悅、智慧、錢財、生命全惠施給眾生,令其增長安樂妙善。         
例:先修知母念恩         
   她曾無數世作過我的母親,皆以慈眼悲心愛護我,令我不飢、不冷,從住胎、出生、養我、育我之中,受盡艱苦,冒著罪苦惡名,如是守護我,數利於我,而今她仍在輪迴中,我今欲報母恩,當除其苦。如是思惟,觀母親其被苦、集所害,由我承擔此苦。觀想母之業報,化作黑氣,全流入我的心中,而我見到母親是如此輕安,我內心有無比的喜悅。又將我三世一切善功德,全無吝惜的施給母親。  
   這些善功德流入母親心中後,看到母親立即現前安樂,具足一切修法順緣,當下即身成佛,我內心立刻充滿著猛利喜樂。         
   再次觀六親,亦如是修。         
   再次觀朋友、怨仇。         
   再次觀一切眾生。      

庚二 • 定中修二息觀:定中吸氣時觀 — 十方一切眾生的罪業、惡報、災難、過失與痛苦等等,像一縷黑煙般,由我鼻孔吸入,溶入我自性心中,並在我身上成熟,從而令彼等遠離了一切苦厄。呼氣時觀 — 我三世所積之一切功德、善行、財富、名聞、身體等資糧與利益,像皎潔的月光般由鼻孔出去,溶入法界一切眾生的身心之中,無分別地供養無數劫中的父母及一切眾生。見他們皆滿足而喜悅地,護得了我的供養,更令這些資糧、利益在他們身上結果,讓他們當下開悟,成就圓滿佛果,而我亦十分隨喜、讚歎。         

註:依阿底峽所傳,此法為菩提心最殊勝之修法,具大功德、大威力,能疾速淨除業障,成就佛果。      

庚三 • 輔行分四:於座與座之間,當以下列四項作意思維。       

辛一 • 轉念:貪念起時,當觀想:「願我承受一切眾生的貪毒慾念,願其因善業功德由貪執中解脫清淨,直至開悟成佛。」       

辛二 • 攝取一切眾生之惡:思惟六道眾生,如我一般於苦、樂等三境中,生起三毒造身、口、意三種惡業而受苦。他們將不堪其猛利苦報,因此願彼等一切三毒,都流入我身中,令彼具足無貪等三善根,受無量福報。       

辛三 • 於四威儀中誦習自他換:於一切時中,以猛利益樂之心,恆常誦念:「願眾生一切罪苦,都成熟於我身;願我一切樂、善,都成熟於眾生。」      

辛四 • 於已攝取生決定信:當自思維:「發展對眾生拔苦與樂的能力操之在我,如果現在我能攝取自己當來所生的一切罪苦,則透過自他換等心力的訓練,也能(漸漸)攝取他人身上的種種罪苦(如阿底峽尊者的老師之一 — 慈瑜伽論師 — 一般),而真正為眾生拔苦、除畏。  
   
   
  點擊此處或最上處“其他”標題,即可回到其他總綱
 



■楠西萬佛寺:台南市楠西區照興里興北73之5號 電話︰06)5751800#111  傳真︰06)5751411 郵撥帳號:31552013 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