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天台宗綱要三十五 #d法藏法師 #C終 天台宗第155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宗入門 各位比丘 各位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早安 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 上到了戊二 就是隨一經之文 //而消釋的部份四悉檀 那麼所謂的四悉檀 上次就大意上 //跟大家講 悉檀 悉者遍也 檀者施也 所謂悉檀者 //就是遍施的意思 也就是佛陀講經說法 他不會是選眾 他不是這樣 他看對象 什麼人講什麼話 只要你敢來 我就講給你聽 他是有教無類的 只是佛陀沒有這麼說 佛陀是大慈大悲嘛 廣化眾生 那麼既然是這樣子 那我請問你 你能夠跟小孩子 //講大人的事嗎 沒有辦法 你能夠跟大人 你跟一個大人說 跟他講吃飯要洗手 你有沒有洗手 你上廁所有沒有洗手 你何必要問他這個事呢 不必 是不是 你跟他談其它的事 所以不同的對象 你有不同的談法 那不同的談法 在佛門裡頭也是這樣子 不同的對象 //也有不同的談法 那麼佛陀對四類大人 對四種 為了四種目的 為了應不同的眾生 他有不同講法的目的 這就是所謂悉檀的意思 比如說我要讓你起信 我不管你是誰 我要讓你起信 我所運用的講法 就是世界悉檀 我要讓你 //全部都不懂佛法 然後講得讓你懂 這就是世界悉檀 你比如說 佛陀講很多禪定的修行 講那個什麼 //須彌山的道理 這都是世界悉檀 為什麼 當時對外道 外道他們有須彌山 //的觀念 他們有修四禪 //四空定的概念 所以佛陀會跟他們 //講這個道理 這個在佛法裡頭 //並不是非得要的 怎麼會不要呢 修禪定很重要 那聲聞佛法 //從印度早期的時候 他們的背景是如此 所以聲聞佛法 //很強調這一些 但是那是屬於世界悉檀 當然那也是對治悉檀 對於我們心很躁動的人 確實也需要定功 也需要 但是那不一定 //是第一義諦悉檀 你看看六祖大師 六祖大師開悟之前 從來沒有打過坐 他開悟的時候 是在樁米的時候開悟的 是這樣子的 那他的師父 五祖 那個誰呀 黃梅五祖嘛 那個弘忍 四祖道信 五祖是弘忍 弘忍他要大家 //呈一個偈過來 並不是大家去著作 //來呈偈的 那麼我們中國 //很多的祖師 禪宗的祖師尤其也這樣 不要說什麼 慧思大師也是這樣 他不是在定中的 他是一直經行 一直經行 有一天很累了 頭靠牆壁 已經快解夏了 頭靠牆壁開悟了 那你看香嚴擊竹 那個香嚴禪師 他就是在那裡挖土 他挖土去挖到一塊什麼 瓦片 那個瓦片彈到竹子上 又彈回來 彈到他的腳 開悟了 你看那個虛雲老和尚 他是在禪坐當中 但是不是在禪坐當中 //開悟的對不起 他在什麼時候 早上行茶的時候 還記得不記得 行水的時候 行水的時候 大概大家剛睡醒吧 還是他有點累 那個茶水沒有拿的很好 沒有拿的很好 人家那個行茶的燈 //不是很亮的 就這麼一倒呢 倒在他的手上 很燙 杯子一破 破在地上開悟了 所以你要是 //在洗澡的時候 摔了一跤 也可能開悟 好好的參一參 像這樣 像這些都是不同的 像這種概念 //就是屬於什麼呢 對治悉檀義的 就是說 //不一定是對什麼人 不一定是對 不一定是講甚深的佛法 就是你有什麼病 //我講什麼法 是對治悉檀 各各為人悉檀是什麼呢 就是你好樂聽什麼 你現在是演戲的人 我教你怎麼演戲來修行 這個是各各為人悉檀 所謂世界悉檀是什麼 對著你從來沒學佛的人 我講一個你原有概念 //能理解的東西 譬如你是科學家 我用科學的角度 //來跟你講佛法 這樣懂嗎 這個叫世界悉檀 對什麼人講什麼話 那目的就是讓你 //進入佛法 那麼捨這三大類 世界悉檀讓你什麼 生喜益 那麼各各為人悉檀 //讓你生善益 那麼對治悉檀 //讓你產生斷惡益 斷惡的利益 是這樣子 所以世界悉檀你看 看那個文 依世間之認知概念 //而釋佛法 使令眾生聞能易解 生喜益 有沒有看到 生歡喜之益 那麼各各為人悉檀 //是依各別眾生之根器 而說相應於彼入等根機 //之佛法 譬如對聲聞人說聲聞法 對大乘人說大乘法 佛乘人說唯一佛乘法 像這樣子的意思 這叫生善益 符合他的根機 是不是這樣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這就是 //所謂的生善益 對同學也是這樣 是不是這樣 那弟子就是喜歡請佛像 是不是 那你就不要叫他說 你不要請了 浪費 沒有辦法 你要是叫他不要請 他是很彆扭 很彆扭這樣 那他就是要怎麼樣 各各為人悉檀 再介紹他到那裡安金 //比較便宜 他就感覺主任跟我適合 都知道我的口味 開玩笑 比如說這個意思 你要知道 眾生的性 我常常講 訓獸師都能跟老虎 //一起過日子 為什麼人 //不能跟人過日子 這就是我們過度的 //以自我為中心 不是以他為中心 你要了解 是這樣子的 以前跟幾位同學 //一起共住 有的人 有的人就是邋遢不衛生 那有的人就是特別乾淨 他們二個人無法同住 我要告訴他 邋遢的人要為對方想 乾淨的人 //也要為對方想 自己走在中間一點 沒有辦法 所以比丘很難走在一起 //就是這樣 他要這樣想 我都已經出家了 我的爹我的娘 //我都不要了 我還甩誰呢 我偏要這樣 我看他不爽 他也看我不爽 大家算了 那就各住各的 這個眾生 //就是這樣的可憐 就是不會懂得 //各各為人悉檀 你想想看 你要行菩薩道 不然你也為他想想 這也是生喜益 生善益對不對 你應該順他的意之後 他才轉他 有一次 我們要到印度朝聖 //有沒有 那麼輔導長的爸爸來 請他的爸爸去 請他的爸爸來對不對 說要我跟他的爸爸講 那我就開始 //跟他的爸爸聊天 輔導長說奇怪 我請主任跟我的父親講 並不是要跟他聊天 應該是要扎下去才對呀 但是他不知道 我應該先跟他聊天 後來輔導長怎麼樣 //你知道嗎 忍不住了 看三句 //沒有投中中心而已 他就馬上靠過去說 爹呀你要知道 從情聽說 他就給他講一些什麼 你年紀老了 不趕快念佛就來不及了 他的父親一定會這麼想 臭小子 你是叫我快一點死嗎 我不過才活到 //七十幾歲而已 我還要活到九十多歲耶 怎麼說來不及了 你不可以講這一些 你應該怎麼樣 你應該先用世界悉檀 講一些什麼種菜 生活很那個 怎麼樣怎麼樣了 從那裡開始講 講到他高興 你去試探他 試探他喜歡講什麼話 那你就從那邊 //一直的切入 一直的切入 講到最後 這個師父是跟他同一國 現在師父跟他同一國了 //對不對 那你再稍微的 //跟他講一下什麼 他要聽了 你要一直繞 那要繞著講好幾回 要度一個人不是這樣呢 並不是說娘 妳坐下來我跟妳講 妳要知道 不要一天到晚 //只知道煮好吃的 去西方極樂世界 //才會好吃 她不曾信佛 你告訴她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叫她死 你是不是這樣 她正好這麼想 這個臭小子 學佛學到後來 一回來就跟我講死 這樣她不高興 不高興你知道嗎 是不是這樣 所以這就是為人悉檀 我們在一起生活 //也是要這樣 佛陀 佛陀在律上有講到 律上有講到說 如果二個比丘 //互相觸惱了對方 那麼一定要有比丘 這二個人 一定要自己去想辦法 再去讓對方歡喜 講話讓對方歡喜 不然犯突吉羅小罪 你去冒犯到他了 //你知道嗎 觸惱比丘 他並不一定是故意的 但是他不爽 我弘願就是不高興 不高興了 那你就要怎麼樣 阿雄就要去跟他說 不要這樣子啦 不好意思啦 那你要去討好他 討好到他歡喜才可以 要弄到他歡喜才可以 那是要這麼講的呀 所以我們每次誦戒完了 //不是大眾和合怎麼樣 解脫快 是不是這樣子 為什麼和合要解脫快 是不是解脫快 對呀 大眾和合解脫快 大眾和合無違諍對了 最後誦完戒的時候 不是有個什麼解脫快嗎 安樂快還是那個快對不對 這個意思就是說 你要和合你才好修行的 律上是這麼講的 就是這種道理 所以各位要了解 就是各各為人悉檀 平常你生活就要這樣 所以你要是冒犯了 //什麼人 觸惱了誰 你趕快想辦法 不要這樣啦 好了 不好意思啦 昨天不是故意的 昨天剛好 //我的心情不太好 要這樣子 是不是這樣子呀 就是這樣子 對治悉檀怎麼樣 對治悉檀 //是你是他的師父 或者你真的跟他很熟 你才能夠對治他 你懂嗎 你講話他才願意聽 不然你跟他說 這個本輝 你這個沙彌都做不透 你想要做比丘 那他呢 那是他願意聽呀 這樣跟他講他才聽得懂 你看一般的沙彌 他想早一點做比丘 是不是這樣 你這樣跟他講 他會怨嘆你 怨嘆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你想要跟他對治 不但對治不了 你還被他治 是不是呀 這是不行的 這樣了解嗎 所以對治法 //不太容易能用 這要看人 好,放掌 那第一義諦悉檀 //就無所謂 第一義諦悉檀就是 他因緣到了你就該講 那麼如果不因緣到的話 你講是犯菩薩戒的 菩薩戒有說到 菩薩戒是不對那個什麼 非受菩薩戒的人 除非國王大臣以外的人 不受菩薩戒如木石無心 不能說 沒有佛種 是不對他說菩薩戒的 比如是這個意思 所以第一義諦悉檀 //要看人講 他心已經到那個程度 你不講有罪 心不到那個程度 //講了也有罪 有小罪 不應機說法 而且讓他謗第一義諦 糟了 謗第一義諦 //將來是遮止大乘 遮止大乘 乃至會使他得將來 //受菩薩戒都困難 你們在受菩薩戒 你們在受三檀戒的時候 這個懺悔 第二堂懺悔的時候 有說誹謗經典這件事 就是這個誹謗第一義謗 在高僧傳裡頭 //誹謗第一義諦的人 他就是小乘師的論師 他在堂上講罵大乘法 罵完了之後 地上就裂一個洞 他就直接下地獄去了 不用等到死你懂嗎 直接坐那個什麼 超值速的什麼 電梯就下去了 就跟那個什麼 跟那個蓮香比丘尼一樣 寶蓮香比丘尼嘛 寶蓮香比丘尼是不是 那個那個誰呀 那個是楞嚴經上面的 這位比丘尼大姊 她示現的這一招 是不是 直接下去 聽說玄奘大師 //後來也看到那個洞 有看到那個洞 如果說玄奘大師 //看到那個洞 換一句話說 玄奘大師出國之前 已經看過楞嚴經了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如果說楞嚴經 //寫有那個洞的話 那楞嚴經會不會是偽經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這個證明了 那除非你說 //玄奘大師亂講 對不對 那你要去評論 你要去分析 玄奘大師的人格 你才還要再分析 玄奘大師小時候 //是不是因為住在廟上面 被培養亂講話的習慣 他去考據出來 //再跟我們說 不然我們得相信 玄奘大師 //是不會講妄語的 對不對 為什麼 因為他走過那個沙漠 //沒有死 他如果講妄語的話 大概就會死了 因為持戒不清淨 對不對 所以這是我的論證 因此我說楞嚴經是偽經 //還是真經 真經 對 你們每一個人都一百分 好,那麼就是這個意思 第一義諦悉檀 //不可以誹謗 但也不能隨便講 也不能隨便講 這樣了解嗎 OK 好,就這樣了 這是因緣釋 就是隨那個 //你需要的因緣 你來解釋佛法的 所以說你要說阿含經 阿含經你可以講得 //像法華經一樣 可以的 你懂意思嗎 他講四念處 你講完四念處之後 你就跟他講四念處 這個四念處 //其實是這樣這樣 真正的是這樣這樣 這就把他帶入圓教去了 那麼法華經呢 法華經 你不能把它講成阿含經 下下可以隨成上上 你上上不能講成下下 這樣就誹謗經了 這是不行的 這樣懂意思吧 那麼下下 //為什麼可以講成上上 因為愈低層的經 是由最高級的思想 //所含攝出來的 它隱藏著的而已 所以你可以把深義 //表達出來 可是很深義的經典 你把它講得很淺的話 那就是把深法講淺 那不適當 那這樣人家會不了深法 所以不太適合這麼做 這樣了解嗎 這個是四悉檀的意思 //就是這樣講完了 接下來己二約教釋 所謂約教是指的什麼 約什麼 約四種教 所謂四種教就是說 現在不管什麼因緣了 佛陀正在以什麼教 //的態度講這一部經 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懂嗎 藏通別圓四種教 如一心.四諦.六度 //及十二因緣等等 皆依藏通別圓四教 而有不同之解釋 而有不同 以前我們談過一個一心 //有沒有 有沒有 是不是這樣子 那個一心在藏教裡頭 //談的是什麼呢 談的是那個心 談的那個心 //是指的那個第六意識心 第六意識心 那麼談到了這個 然後再談到通教的時候 是講這個什麼呢 好像是講阿賴耶識心 還是什麼心 我們特別提了 //這樣子的一個 這個道理 下次再翻給你 現在不知道 //放在那兒去了 這個一心的概念 像四諦的概念也是這樣 我們以前都有那個表格 我們以前談過了 那麼四諦 比如藏教講生滅四諦 通教講無生四諦 別教講無量四諦 圓教講無作四諦 什麼叫生滅四諦 四諦有苦就有樂 苦生起了 樂就死了 就滅了是不是 那麼樂生出了 苦就滅了 是生滅的 那麼通教講無生四諦 //就是說 一切苦跟樂當下皆空 緣起性空 當下是空 當下是空 所以無生嘛 所以苦跟樂本自無生 那麼別教講無量四諦 //是指什麼呢 因為眾生心性無量 這個無量的心性 //有無量的苦集滅道的相 所以就從空出假了 從無生又出無量 現在再講無作是什麼呢 就是非無生非無量 即無生亦無量 雙遮雙遣 雙遮雙立 雙立雙破 所以這樣叫做無破 什麼叫無作 不假造作 不假造作 所謂一切苦的跟樂 當下都是什麼 當下都是中道實相 不可說為苦 不可說為樂 所以叫無作 講到了十二因緣 就變成不思議 //不生滅十二因緣 講到圓教 講到了六度 就叫稱性六度十度 這些道理 以前我們都講過了 你們應該再去聽錄音帶 錄音帶我已經帶過來 都做好了帶過來了 你們去補聽 那麼再來這個是約教釋 你懂的名辭叫約教釋 所以我們去靈鷲山 //是要看什麼 是要看垂跡佛 //還是看本地佛 是依垂跡看本地 是不是呀 他垂跡在那裡嘛 我們才知道他本地有 //在那裡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 我們要用我們的心 //去感受 那我們回來的感覺很好 那就是本地佛 久遠劫來早已成佛 今常住不滅 所以他常在 //靈山會上講法 是不是 我們去的時候 雖然只看到石頭 還有人感冒 還有人還沒誦經 //就被抬下來了 是不是 是不是 那有點累是不是 還好沒有怎麼樣 但是怎麼樣 我們感覺很好 那就是因為 //他沒有入滅的關係 你看那張相片照的 //大家笑得特別開心 我看華師父還有亮師父 笑得像小可愛一樣 你有沒有看到那張照片 那一張照片很好看 照得很好看 太陽光照下去 非常亮 最主要是我那台照相機 //好的關係 開玩笑 這就是所謂的本地佛 是這樣子 OK 好,這是本跡釋 本跡釋要怎麼釋呢 就是說你要這樣講 這是佛陀示現的 所以佛陀講這一句話 所以就佛陀的 //本來的立場 他是要我們這樣這樣 這是用本跡釋的道理 就是這種講法 這樣懂嗎 好,再來己四是什麼 什麼釋 觀心釋 一百八十頁的觀心釋 觀心釋 觀心釋裡頭說到 修道之重點就是在這裡 我們唸一下好不好 來,大家一起唸 即於佛所說法義 作為觀心之對境 //與自我檢省之依準 由觀己心之深廣 //而漸入實相之妙理 若只覓本尋跡 論教乃至討緣 則跡廣從自疲勞 本高遙不可及 教繁難以總持 緣雜不能一貫 誠所謂入海算沙 說數他寶 於解脫何益 故當反觀自心 作修持想 方能與道相應 說得多好你看看 所以說天台的人 別人我不清楚 天台的人講經說法 對他來講就是怎麼樣 就是怎麼樣 就是修行 天台的人聽經聞法 //就是怎麼樣 就是修行 所以我記得我曾經 //在發心啟行講過說 聽經要怎麼聽 那個說法就是這個東西 只是我隱藏了 //那個說法而已 你去發心啟行上聽看看 就是這個 就是講這個 所以聽經聞法 //會聽得全身毛骨悚然 也會聽得痛哭流涕 也會聽得怎麼樣 汗流夾背 他會有反應的 就是因為你聽了 //身心就跟著轉 跟著轉 所以以前的人 佛陀講完經就有人什麼 歡喜信受得法眼淨而去 證初果二果 乃至證三四果而去 聽經聽完了他就證果了 不用再修 真是好用 所以我們要懺悔 有時候我們說 懺悔此身業障重 佛出世時我沉淪 那麼這個今世 //我不見如來的金色身 原因就是這樣子 是不是這樣子 我出世時佛入滅 不見如來金色身 有這個偈子對不對 真是這樣 你不要以為 //如來金色身是很好看 好像在看那個明星 不是這樣子 是你看了之後 你會得大利益 你聽他聽經說法 你身心柔軟 他放光加持你 你完全的放下自我 那個經法就入你的心 入你的心入你的心 那麼一入你的心 你的心就跟著轉跟著轉 他講完了 你的心轉完了 你證果了 是這樣子的 很多這種人 這種心情 好,這是觀心釋 即於佛所說法義 作為觀心之對境 //與自我檢省 這要唸省ㄒㄧㄥˇ 不是省ㄕㄥˇ 檢省之依準 他正在講的法義 法義 你要作為觀心的對境 我是這樣嗎 是這種道理嗎 自我檢省 我對錯 我的看法是這樣 不對了 佛陀說這樣子 那麼由觀己心之深廣 //而漸入實相之妙理 你慢慢看他講一心三觀 他講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 我這一念那裡 覓心不可得 但是不可得當中 有無量無邊的境界 這個境界是心呢 還是心是境界呢 那麼到底境界是我呢 還是我是境界呢 了不可得 他邊講你就邊這麼思惟 邊感覺 他講一句你就進入一句 他講二句你就進入二句 這樣一路帶上去 就進入實相妙理 所以這就是誦經的方法 誦經是誰在對你講法 誰 佛在對你講法 所以誦經不需要多念頭 你只要隨文起觀 //就可以了 你不要硬去想什麼道理 隨文唸 隨文看 隨文唸 隨文看 乃至瞌睡了 //也起慚愧心 這樣就可以了 你不要再多懊惱 多一個煩惱心在那裡 我怎麼打瞌睡 我怎麼那個怎麼樣 你管它的 打瞌睡睡它的嘛 你修你的嘛 是不是 這肉體是顛倒 無量劫以來就這樣了嘛 是不是這樣子 這樣聽懂意思吧 這以前有個比丘 他老是晚上呢 漏油 晚上漏油 漏機油 漏來漏去 他有一天起來 就拿一根刀子在那裡磨 他想要把他的什麼 把他漏油的那個栓子 //把它給封掉 然後觀世音菩薩就出來 在夢中就跟他講說 它漏它的嘛 你修你的嘛 你管它的 他說有這回事呀 是呀 這樣沒犯戒呀 你只要不起淫念的話 這沒有犯戒的問題嘛 你去管它的 它漏它的 你儘管修 他就這樣一路修下去 就不理會它了 他一路修修修 不但沒事還開悟 在高僧傳 //還是那個傳記上 法苑珠林 //就講到這個故事 所以你何必這麼 //懊懊惱惱的 頭上安頭呢 它已經這樣 你就起慚愧就好了 懂意思吧 懂意思吧 那回去再怎麼樣 用螺絲起子鎖緊一點 要不然機油就漏光光了 就這樣子 那麼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就是這樣 若只覓本尋跡 就是本跡釋 論教乃至於討緣 論教就是論那個什麼 他是釋教的那一教啊 討緣就是說 他是因緣釋 不 他是那個世界悉檀 對治悉檀 還是什麼悉檀 去扯那一些 則則 你會怎麼樣 跡廣徒自疲勞 佛陀的跡好廣 他要是現跡 你要去那裡講清楚呢 本高遙不可及 本高遙不可及 那佛陀的本心 佛陀的本懷 那麼高遠你怎麼知道呀 你沒有證悟你怎麼知道 那麼教繁難以總持 是不是這樣子呀 四教這個那個這個的 你怎麼去抓呀 所以緣雜不能一貫 是不是這樣子呀 是緣呀 是不是呀 那麼論教討緣 乃至討緣 緣雜不能一貫 誠是所謂入海算沙 說數他寶 數人家的財寶 入了海裡去算沙子 //有幾粒 那太累了 於解脫何益 你修這個沒有什麼意思 所以聽經聞法 講經說法都應當怎麼樣 反觀自心 作修持想 方能與道相應 所以他有觀心釋 你注意看他的觀心釋 他就講你的自心 //怎麼修的 好 那麼這個道理 //已經講完了 現在看一百八十一頁 那麼這樣了解 //這個道理之後 接下來所有的教門 我們也就講完了 我們講完了 這也就是前面的丁 還沒有講完 丁四的部份 所謂的什麼呢 所謂的依經論 //的研究方法論 經論的研究方法論 //講完了 現在它的丙一裡頭 //那個丁五呀 第五科就是果位分別論 為什麼要講果位分別論 不然你會誤以為 //你開悟了 誤以為你成佛了 乃至於藏教人 //也自認為說 他跟佛陀 //是看到一樣的法性 他也是佛 佛不過是大阿羅漢而已 那麼你問他說 那請問你們阿羅漢 //跟佛有什麼差別 沒有差別 我們這個阿羅漢 只是神通 //比佛少一點而已 我說不是少一點 少很大一點 那個佛的神通 //像白天的太陽 那麼阿羅漢的神通 //像晚上的火金姑 火金姑知道吧 火金姑呀 螢火蟲呀 現在提倡台語呀 對不對 所以要講火金姑 對不對 是不是 那這怎麼能比呀 是不是 所以不能比 他不知道 他濫聖你懂嗎 這就是濫聖 雖然阿羅漢也是聖 但這個聖是小聖 是不是這樣子呀 小聖人 那大聖人 //他完全不能理解的 可是在法華經上面 連舍利弗都還這麼說 我跟佛陀同見法性 我何必如此呢 後來聽了法華經才知道 懊惱說 原來是這樣 我沒學的東西太多了 佛陀要他講般若經 他說我雖然是講般若經 但是我講的出來 //我不想修 我覺得太累了 我已經所作皆辦 梵行已立 不受後有 我何必再講這些 我年紀也大了 我疲累了 於大乘法 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一念都不願意生 你看看 好厲害 就是偏激 過度偏激 可是他是示現的 我們不能輕視聖人 他示現 那麼這就了解 所以果位一定要分別的 你要讓他知道 你要自己知道 我證這個阿羅漢 //不算什麼 我再往上衝 你才不會得少為足 //是不是 所以果位分別論很重要 全天底下 從密教 從南傳佛教 從北傳佛教的任何宗派 都沒有一個果位分別論 只有天台果位分別論 //這麼的嚴密 所以天台到今天 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它 所以這個法門 這個範疇絕對是什麼 是未來二十一世紀 很熱門很熱門 //的一個範疇 只是沒有人去弘揚 不知道而已 憑著將來中國的勢力 //愈來愈強大 學中文的人愈來愈多 將來的人 他研究漢傳的佛教 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 //必然的風潮 你看著辦好了 你看著辦好了 現在北京的圖書館 人家已經有二百萬頁 //的中文書上網路了 上網路了 它今年要做到三千萬頁 三千萬頁 三千萬頁多少本書 十五萬本書上網 將來一定大藏經什麼 //都是在網上面的 外國人一定要研究它的 你說學日本 日本已經開始走末路了 沒有什麼用場了 為什麼 沒有什麼好研究 七研究八研究 他終究要找中國的 那你說研究南傳 南傳就是那幾部經 你要怎麼研究呢 經大陸研究完就沒有了 是不是 那你要研究北傳 研究藏傳 也是很顯學 可是真正要講判教 它們沒有 它們沒有 它們各自有各自的 各自一套 融合不起來 那麼這一套呢 這一套果位分別論 是對歐美人士最好用 為什麼 就是圖畫嘛 你怎麼走過去 怎麼跳過去 怎麼跳過來都有 這樣好 那麼這個方法 //是怎麼樣呢 來看一下 四教修因證果之比較 (以六即說為最重要) 什麼是六即說呢 今天沒辦法 這個講次 這個入門講次裡頭 是沒辦法 //跟大家講得很清楚的 之前我有講 現在我只簡單的告訴你 所謂即者當下就是 所以說真正的果位 我請問你 如果你現在就是佛 那我請問你 你還有什麼果位好說 你已經是佛了 那還有什麼果位好說 只有那個非了解 //這個道理的人 才需要講果位的 在圓教裡頭 //是不講果位的 講即 他不講位 為什麼 你現在就坐在 //總統位上面 你還有什麼職位好分 但是你知道的情形 //深或淺 那就有即的問題了 這樣知道意思嗎 理即.名字即.觀行即 //相似即.分證即 乃至於究竟即 就是說 理即 你什麼都不知道 你只是道理上知道 不 你什麼都不知道 包括道理你也不知道 就是外面那些豬狗貓羊 地上爬的 天上飛的 牠們都是佛 理上是佛 牠們已經是佛 但是牠們不知道 牠們從來就不是眾生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從來就不是眾生 可是牠自以為是畜生 所以狗要吃屎 貓要抓老鼠 男人要找女人 女人要找男人 老年人找名 中年人找財 年輕人找色 就自以為自己是畜生嘛 才會做這種事 你懂嗎 你要不自認你是男人 你就不會找女人 妳要不自以為 //妳自己是女人 妳就不會去做美容 是不是這樣子 就這麼簡單 但是你自以為是這樣 所以你不知道 這是理即 接下來聽經聞法知道 我是佛 我有佛性 名字即 阿羅漢還不是名字即 對不起 阿羅漢不了自性 是不是 阿羅漢是理即而已 他走入偏路去 他走入去證阿羅漢果 //不受後有 我沒事了 結果人家在玩遊戲 要繼續玩成佛的遊戲 他跳到遊戲之外去了 在那邊涼快了你知道嗎 這樣看起來他很涼快 沒有錯 不受後有是很涼快 但是怎麼樣 那個趣味他沒有玩到 成佛他沒有機會 所以他不是名字即 他是偏入理即裡去而已 就停在那裡 他有神通 他出三界 但是他是理即 這樣知道吧 好 那麼名字即了自心 有佛性名知名字即 那再來觀行即 開始修實相法了 一直觀行嘛 那麼修一修有味道了 感覺真的像是佛耶 這是相似即 再來證得了 證得到分證即上去 //的時候已經是什麼呢 已經是三賢位 圓教三賢 用別教來判的話 接它的三賢位 好,這樣子 好 別教來判不是三賢位 別教來判是它的十地位 好 那麼到了 //它的圓教的時候 是什麼你看看 圓教到分證即裡頭 十位.十行.十迴向 //十地.等覺都是聖因 都是聖因 它是合在一起的 它沒有辦法分別 它不再分什麼 十住.十行.十信 信.住.行.向.地 //這五十二位它沒有分 圓教是不分的 藏教你看到 分證即 再來是究竟即 我們看上面那個究竟即 究竟即是究竟的見佛性 究竟即 就是妙覺位成佛 那麼如果是藏教的話 剛剛講的是圓教 我剛剛講圓教 我們再看看圓教 圓中 圓教裡頭你看 圓教裡頭 //講的理即是什麼 圓中 名字即呢 名字即跟觀行即 //都是什麼 名字即是聞解 觀行即呢 五位品 然後相似即是什麼 十信位的凡 這個是還可以的 可是到分證即直接進入 //到破無明見法性的時候 已經沒辦法分隔階位了 把十信.十住.十行 //十迴地.十地.等覺 全部畫在一起叫做聖因 他一直的什麼 他一直看一直看 他沒有所謂的 //一位一位的這樣 他幹嘛 他一心三觀 一念頓證 一頓證就直了成佛了 那裡還慢慢來 這樣懂我的意思吧 是不是 所以沒有階位好說了 只有即 他一直在分證即當中 一直在分證即當中 是這樣子 一入就進去了這樣 是這樣子 然後究竟即就是妙覺位 但是我們再看看藏教 藏教它就不同了 你看看 它的理即是偏真之理 它的名字即呢 我說過藏教人 剛剛說沒有名字即 這是就圓教來說的 圓教不了自性 不了真常 不了真如自性 不了中道實相 所以它沒有名字即 但是就藏教本身 有它們自己的名字即 什麼叫名字即你知道嗎 就是聽聞了法的意涵 了解了那個道理 叫做學名字 有沒有看到 有沒有看到 什麼叫學名字 就是學那個名與字 名跟字就是文句 就是名相的意思 我們現在講的名相 //的意思 懂嗎 字者相也 名者名也 是這樣 名相的意思 那觀行即是什麼 它開始修了嘛 就是五停心.別相念 //總相念對不對 所以你們都學過了 //是不是 好 那麼到了相似即是什麼 四加行位 四加行 //就是煖.頂.忍.世第一 煖.頂.忍.世第 這個都在修五停心觀 //別相.總相 但是到了煖位 //就是怎麼樣 要出味了 那頂 上去到不能再上去了 修到這裡觀不淨觀 你已經觀到極至了 觀那個無常觀 你觀到極至了 你快要成就快要成就 剎那煖.頂.忍 到了快要成就的時候 會忍一陣子 那個二個 //是一剎那心而已 然後忍到一剎那 下一剎那 第三剎那就進入什麼呢 世第一 證初果 很快的 世第一的第十六後心 下一心就成就了 是一剎那 那中間四加行 //很快就過去了 是這樣 這是相似位 但是有人 //還是會停在那裡 修不淨觀 修不淨觀 還是什麼數息觀 他上去上去 去到了那裡 很累了再下來 有什麼事情 要蓋廟 就去蓋廟了 就忘了 跑光光了 就這樣子 進不了加行位 進入不了加行位 你入不了初果聖人的 好了分證前三果 咚就進去了 初果二果 你如果進入到初果 你進去初果位之後 初果相就可以了 你進了初果相你就什麼 差不多沒事了 怎麼講呢 飯都在你面前了 你早吃晚吃都是你的了 證初果之後 頂多七次往返人間 他一定要證四果 這樣懂嗎 為什麼有人證初果 他還要努力再修 他不想再來七遍 這樣懂嗎 所以這一路修下去 修到四果去 那如果你來七遍的話 還有可能結婚哦 這當中還可能結婚 就有人這樣子 在高僧傳裡有講到 有一個人證初果 然後他沒有證成 沒有證二果三果 下來的時候繼續怎麼樣 愛女人 為什麼 他見惑斷思惑未斷 我說過貪愛是一種思惑 所以沒斷 就都愛女人 而且怎麼樣 夜夜春宵 弄得他老婆都受不了 老婆受不了 //就跑去找一個祖師 那祖師有神通 他這麼一看 妳丈夫就是 妳丈夫就是初果 不可以講 妳沒有聽到 他就跟她說 我跟妳說呀 妳拿這個花瓶 花瓶 裡面裝一些屎 把它塞住 那個味道跑不出來 叫他擦 叫他擦 叫妳丈夫每天擦 擦到有一天 不不 是這樣 她來告狀 那個女人真是糟糕 跟丈夫的事情 竟然告到和尚那裡去 還跟和尚講 那位大師講 那個名字我忘記了 她講說 我要修行 師父我要修行 那師父說妳要怎麼修行 我丈夫每天都這樣 對我這樣 行淫這樣子 我覺得很苦 他說這樣子呀 這樣我幫妳看一看 一看 妳先生是這樣子的人 他知道她先生已證初果 妳回去跟他講一句話 就沒事了 我還教妳看女人 聽他講一句話 他說初果人 //怎麼可以這樣 就這一句話而已 好狠呀 一句話刺到他心裡頭去 她回去了 他太太那一天 //就打扮得很漂亮 在等他就是了 他又是靠過來了 靠過來的時候 //就告訴她丈夫 聽清楚 初果人怎麼可以這樣 她丈夫一聽 那個初果的人 //有隔陰之迷 到三果都還有 但是他被刺痛之後 就像那個彌勒菩薩 他也是這樣 他被刺痛之後 他會突然醒過來 對呀 從那一夜開始 //再也不碰他老婆了 換他老婆抓狂你知道嗎 又跑去找她師父說 師父呀 你那一句是什麼咒語呀 那怎麼一講了之後 他就不再碰我了 沒有辦法 他已經上路了 那麼這個上路的時候 換這個證初果人 //知道怎麼修了 知道怎麼修 那個太太就那個了 所以我們沒有娶老婆 //是正確的 她就很委屈 你都不摸我了 是什麼原因 換這個初果人 //就拿一個花瓶 他說 妳如果要我愛妳 妳就擦這個花瓶 //擦個幾天 那再說 她就每天擦 有一天擦得很亮 //很滑的時候 破了 破了 裡頭都是大便 好臭呀 尤其大便 //經過發酵之後更臭 怎麼樣 經過沈澱發酵更臭了 //你知道嗎 怎麼這麼臭就是了 然後那個初果人 //就跟她講說 妳看 這就是妳 外表這麼光潔鮮麗 當時我就是被妳騙了 妳的內在就是這些東西 因為初果人講話 //有攝受力 再來他是自己的丈夫 這麼認真的跟她講 這個人能夠跟初果人 //結為夫妻 可能也有善因緣 所以一念善心起來 就痛哭流涕 就出家去了 所以初果人會這麼做的 他會迷的 所以最好我們念佛往生 即使初果還是念佛往生 才好 但是初果七往返人間 他一定要證四果 是這樣子 到二果一往返 到三果不來 在天上直接證 那四果就沒有了 四果不入後有了 一入滅之後 //就到五不還天去 安安穩穩的坐在那禪定 沒事 沒事了 他也沒有要度眾生 沒事他也不會再來投胎 他就是沒事你知道嗎 很閒 閒閒的 「櫻櫻美黛子」 這樣子 好,就是這樣子 這就是它的究竟即 OK 好,我們這樣約略提 //就好了 好不好 那其它內容呢 我們就不必再提這麼多 譬如說通教是無生 它的名字即是幻化的 它進入乾慧地 是乾慧地不是乾 要乾慧 為什麼要乾慧 沒有法水的滋潤 所以說是乾慧 只是剛剛好 //了解那個道理 到了性地是凡位 從八人地一直到菩薩地 //都是聖因位 然後最後證得什麼呢 聖果是什麼呢 佛地 那個佛地是指辟支佛地 那麼別教的話是但中理 但中我以前講過了 //對不對 捨二邊曰中 有二邊可捨謂之但中 中只有一個 那麼這樣子 //它名字即是解義 到了觀行即能夠十信位 也就是誰呀 可以說還在外凡位 那麼到了相似即的時候 十住.十行.十迴向 //是相似即 分證即就是開始破無明 破無明見法身 十地跟等覺 是分證即 究竟即的話就是什麼呢 就是十地的佛果 十地的佛果 //還不是究竟的佛果 不過他可以示現成佛 //度眾生 到了圓教的話是圓中 即理是圓中 圓中的道理 他聽聞佛法 了解我們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就是你們啦 你們就是啦 你們就是名字即的一種 觀行即要修 //五品弟子位成功 才是到觀行即 所以我們大部份 //在名字即跟觀行即之間 但是有人 //用嚴刻的角度來說 是說理即到名字即之間 我們基本上還是理即 聽聞懂一些佛法 中道實相的道理而已 所以理即 //過渡到名字即之間 不過我把它跳一級 說你們就是名字即 這樣比較能 //安慰一下自己 那麼再來相似即是什麼 十信位 十信位相似即 再來分證位的話 就是剛剛講的 //信.住.行.向.地 住.行.向.地.等覺 //這幾個 為什麼它畫在一起 表示他開悟一剎那都過 他不需要經過這些階段 懂嗎 一剎那就過去了 頓證佛法 真是厲害了 但是你不可以起貪 好,這是第一種 //所謂天台四教六即表 這還算簡單的 來,看下面這一張 來看下去 一百八十二頁 這一張 這一張呀 一直到一百八十三頁 //才完成 才完成 這一張就複雜多了 是不是 這是戊二 天台四教斷證位次 //比較表 這個是引自顯明老法師 顯明老法師的那個講解 的講解 好像二十五方便講義 //還是那裡的 這個部份 那麼當時在佛學院裡頭 //彙集出來的 那麼這個東西 我們要不要講呢 當然是不講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太深奧了 牽涉的教理 //相當相當的多 不過是讓你秀一下說 //這個實在不得了 幹嘛 你不要認為天台很深 不會的 你努力看一下 還偶爾可以看得懂 你仔細看一下 那麼我們簡單的 //讓你看到 大概怎麼看法 圓教位次有沒有看到 我們看一下右上角 圓教八位次有沒有看到 圓教位次八 //應該是這麼講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對了 圓教位次八 圓教的位次有八樣 那麼依著圓教位次八樣 //列過來之後 左邊的上面那一行 譬如外凡位 什麼叫外凡呢 就是說 心游理外之凡夫 謂之外凡 什麼叫內凡 心游理內之凡夫 什麼叫理內 就是已經開悟了 //你知道嗎 已經悟了 你知道理就是在那裡 是不是這樣呀 你已經悟到佛性了 //知道嗎 所以說那一些什麼 //禪宗會開悟 除了像六祖大師 那個什麼 永嘉玄覺大師 那種是徹悟 已經是悟即是修 修即是悟的那種人以外 以外 一般人的所謂悟 一般人的所謂悟 包括現在韓國 //很多禪宗修禪的人 他們的所謂悟 我看他們的行禮行 //跟語言跟說法上 那個都屬於內凡位 就是心游理內 頂多是就樣而已 游在理之內 他看到了你知道嗎 很高興 講出來的話 //就比較跟人家不一樣 不過是這樣而已 他的行動 //還都是跟凡夫一樣 他不能一眼就看到什麼 有六根自在 他不能這樣 但是你誦法華經 你父母所生 //肉眼能看怎麼樣 能看那裡 能看八萬四千嘛 四萬二千 四萬二千 一半的 一半的那個因緣 他能夠看得那麼清楚 能夠看到十方世界 能夠看到十方的世界 能夠看到這樣 以父母所生的 //眼耳鼻舌身意 你能看十方的世界 這憑什麼 那個已經是入了什麼呢 入了那個內凡以後 //的什麼凡位 觀行即 已經結束一路的相似即 一路的相似即 也就是六根清淨位 入了相似即了 他能夠這樣子 所以這個不是禪宗 一般開悟能夠代替的 但是禪宗開悟入了內凡 能夠入內凡 好好 接下來看 那麼外凡位 剛好是五品弟子位 有沒有看到 這就是圓教八位次裡頭 //的五品弟子位 再來這個內凡位 //就是六根清淨位 我剛剛說錯了 內凡位是六根清淨位 是在六根清淨 我剛剛說錯 不是相似即 是內凡是六根清淨位 再來內凡一直到十住 十住位 十住位就是初住 //一直到二住 十住裡頭都有說到 那麼再來 一百八十四頁 好幾頁 一百八十四頁 一百八十一頁 對 到一百八十四頁 一百八十四頁 是十行.十向.十住 //等覺.妙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對啦 對啦 所以圓教八位次 是從外凡位.內凡位 //十住位.十行位 十向.十地.等覺.妙覺 //這樣子 那你說不對呀 圓教不是要講六即 怎麼還講位 那是用別教的位次 //來怎麼樣 來稍稍的分割 拿它的名來做分別 這樣懂意思吧 為什麼 因為它要跟其它教來比 圓教要跟別教.通教 //藏教來比 所以要藉用別教位次 //的名字來比 它真正講位次 //是講六即而已 這樣了解了嗎 是這樣子的 好 怎麼上這麼慢 今天就上到這裡 那麼下一堂課 我們繼續再上 向下文長 復於來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