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天台宗綱要三十一 #d法藏法師 #c終 天台宗入門第151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宗入門 各位比丘 各位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淨人 各位居士 大家午安 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提到了 //性具的思想的一個意涵 現在我們再談談己二 //性惡說的意義 什麼是性惡說呢 這天台有個性惡說 性中有惡 那是什麼道理呀 事實上庚一有提到 它說為性具思想的延伸 性中具足一切萬法 那萬法當中 //就是善惡無記嘛 如果你把清淨法 //也算是善法的話 那麼就是說 就簡單的分成善惡無記 無記也不必提 那麼性中 佛也具性惡 這種概念就被提出來了 佛為什麼具性惡呢 因為性惡非惡 這個惡法呀 在一念三千的概念 //裡頭來講 這是法界中一切訊息 一切相貌 法界中一念 當中就有一念的三千 而這一念三千 //即是中道的實相 所以既然是實相的話 那麼它當然是 //一切具足的 既然是一切具足 那麼惡法善法同時具足 那麼佛其實也具足 但是他具的是性惡 而不是修惡 是法性中之惡 法性中之惡 //有什麼意涵呢 能夠利用這個惡法 來利益眾生 所以佛菩薩具有性惡 為什麼能夠利用惡法 //來度眾生呢 你譬如說 釋迦佛示現投胎 出胎 長大 學射箭 然後結婚 那麼生小孩 這些都是 尤其是結婚生小孩 這示現同凡夫嘛 他要不具有這種能耐 他就不能夠示現 //這樣子一個 一個示現的行為 他如果不能夠示現 //這樣子的行為 他就無能 在這個娑婆世界 被看成一個正常的人 //去修道 他就高來高去的嘛 突然間從石頭縫裡 //蹦出來 然後對著他的老婆肚子 //這麼一指 他老婆的肚子 //就自然脹大 然後就生小孩子了 這個中國祖師 有的解釋釋迦佛生小孩 //是這樣講的 他說這個太子不行淫 只有用手這麼一指 他老婆的肚子就大了 這個也未免 //太那個了一點 太小家子氣了 他行淫又怎麼樣呢 他是性惡嘛 他是示現 他是用性惡來示現什麼 示現與眾生同行嘛 同行善知識嘛 是不是 所以他不是一指 如果真的一指就這樣 那糟糕了 那天下的女子 //他這麼一指一指 就可以生小孩 那還得了 是不是呀 當然不是這樣子 即使釋迦佛 在做悉達多太子 //行淫去生小孩 這個都是一種示現的 他本質上沒有惡 也不骯髒齷齪 他為了度化我們 他才要示現這樣 是不是 律上說 這個釋迦佛 //為了告訴我們戒法呀 所以他才講出這個什麼 戒律上有些不好聽 //的名詞 淫欲什麼這樣子的名詞 因為佛連淫欲這二個字 他都不願意講 但是為了講說戒法 他才把這種文辭 從他的嘴裡唸出來 弘一大師 //有人請他寫什麼呢 寫字典 他寫的字很漂亮 人家希望他 //按照字典裡頭的字呀 他把它描一遍 以後就變成 //弘一大師文字字典 這樣子 他本來答應了你知道嗎 後來他又不答應了 為什麼 人家問他為什麼 裡頭有很多不好的字 什麼姦啦淫啦 這個我不想寫 還有那種字他就不想寫 你看看 是不是 那這是清淨法嘛 但是他為了示現 他不得不講出這種話來 是不是呀 那麼好了 這為什麼 好,庚二我們看一下 為顯普門示現 觀音應化普攝群機 //之理體而特別顯 正是圓教之特色 今有文字之徒 誤認此非天台大師 //之原意 亦是謬見 有人說性惡之說 是湛然大師之後 //才提出來的 其實這是他的發揮 那種的思想 必然會推論出 //這種結論出來的 就好像學生 //懂得老師的意思 就知道老師的背後 其實還有那種意思 //是可以推論的 以此類推 這樣 還是不離開智者大師 //創天台的認知 性具的思想 其實就是這樣 普門示現就是什麼 就是示現惡法 他要示現惡眾生 乃至於示現地獄的眾生 酒鬼 然後去跟他們 //生活在一起 度化他們 那你要沒有這種性惡 //的本能 難道你就修惡嗎 修惡就真的投入了 去造惡 難道諸佛菩薩會這樣嗎 那如果不這樣按照緣起 不壞緣起的 佛出現在世間 //也不壞緣起 那他要有行那個惡法 他沒有緣 他怎麼行惡法呀 是不是呀 那憑什麼行 他有性惡 性具理惡 理中之惡 理中之惡 三毒有理毒 理中之毒 那麼這個理惡 這個理中之惡法示現呀 他才能夠運用這個惡法 //去利益眾生 所以普門示現 //是這樣子示現的 我們沒辦法 我們連善法 //都示現不了呀 我們還能示現惡法嗎 我們沒辦法 所以這要真的 所以我們常常講說 有些人搞不好 //他是菩薩行那個惡法 這你不要隨便講這種話 你又知道了 要真的做到這樣的話 我看是菩薩再來 才有辦法這樣 天台家講的彌殺彌慈 愈殺人愈慈悲 這怪了怎麼會這樣 這是惡法 惡法本身具足什麼 具足性善之內涵 為什麼呢 是性惡的顯現 不是修惡 修惡就是說 修造而來 因為無明而修造 //而取出的 這叫修惡 修惡 那麼性惡是什麼呢 本性中理體之惡 這理體之惡就是說 我們用凡夫的角度來看 //它是惡 所以說是理惡 理惡就是性惡 他因為有這種惡法 殺盜淫妄的惡法 他才能夠示現 //凡夫的眾生 也怎麼樣 也行淫生小孩度眾生 然後怎麼樣 然後才出家 出家 那麼甚至於 //有大乘的經上說 這個央掘摩羅也是什麼 也是菩薩示現 示現殺的惡業 然後來怎麼樣 來修行成道 這都是他性惡的表現 很多的菩薩示現鬼王身 來什麼 來利益眾生 所以說一切的眾生 //都是不可思議 你今天看到他毀壞佛法 搞不好他要毀壞佛法 佛法才有重生的契機 //也說不定 所以說一切 //都是不可思議的 佛法也不會滅的 所以為了怕佛法滅 而在那裡歇斯底里的 這麼護法心切 我覺得也不必了 就是說你可以護法心切 但是不必歇斯底里 不必要你死我活 弄得你死我活 那倒也不必 所以那個韓國人 韓國那些和尚竟然 //只是為了搶奪當住持 他們就大打出手 還要引火自焚 還要把人推下樓 //去讓人摔重傷摔死了 真的是怪異哦 出家人怎麼會幹這種事 這些出家人 //平常是在幹什麼 他們坐禪 //是坐什麼東西的 韓國不都是禪法很興嗎 還是最大的廟 還是最大的禪宗的本山 搞成這樣 那他們以下的人 //是在幹什麼呢 那以下的人怎麼樣 那你可想而知了 是不是 八百萬信徒的道場 我相信是比佛光山還大 是不是這樣子呀 怎麼扯成這樣呢 你看看那個照片有沒有 衣服脫下來 那個汽油往頭上一潑 你就不要把他想成性惡 這是修惡了 這不是性惡了 是不是 不過當然也是不可思議 他將來還是成佛的 那他的性惡還是沒有壞 他的性善也是沒有壞 好 那麼性惡之說 其實是性具說 //的一個延伸 他也是諸佛菩薩 利益一切眾生 //的一個因緣 的一個根本 要是諸佛菩薩 //沒有了性惡 諸佛菩薩 //無法示現地獄餓鬼畜生 也無法示現惡人 難道他還要去造惡 才能變惡人嗎 那惡人有惡人的因緣嘛 是不是這樣子呀 難道他要造惡嗎 沒辦法 他不能夠造惡呀 造惡就變修惡去了 難道他要做惡人 他要先去殺人 殺完人才能做江南大盜 才去下地獄 然後才去度 //地獄的眾生嗎 當然不是這樣 他直接就投胎 //到地獄去了 他憑什麼能這樣做 投胎到地獄 也要投胎地獄的因緣嘛 是不是 我是指投胎 我不是指說 以佛菩薩的身份到 神通力到地獄裡頭 //去度眾生 不是這樣子 是說他進去地獄 //就被人家看出來 被人家看到的是 //地獄的眾生相 不是說去的時候 看到 這個地藏王菩薩來了 大家趕快拜 死 那不是這樣子 那他這樣 //還是保持地藏菩薩身份 我們說以什麼身該度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 是要現那個身 大德,是不是這樣子呀 不是還保持高來高去 //的那個佛身 我們這個時代呀 要真有佛出世的話 我看也很累 很累 很恐怖的 他長得比我們高一倍 那個手還有膜 還有薄膜 身上還放光 立刻會被人家怎麼樣 全世界的最高武器 就來抓住他 然後拿去怎麼樣 拿去做解剖化驗 這是什麼怪人 就變這樣 娑婆世界的眾生 //顛倒妄想 所以他怎麼可能這樣 他要今天出現的話 他絕對不會用佛身 //來示現給我們看 他一定怎麼樣 投胎呱呱落地 生出來的時候 也是該生病的就去生病 該打球的打球 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該跳舞就跳舞 然後慢慢才開悟 或是怎麼樣 就是這樣子 他要跟我們一樣的 他一定弄得跟我們一樣 他不會突然間 //跟我們不一樣 不是這樣子 感覺很不一樣 //是那一類人 你知道嗎 那些沒有往生 但是過去世是有修行 他發菩提心 //再來這裡投胎的 那有一半是隨業力 有一半是隨願力 這樣來的 他也迷糊掉了 然後來的時候 他看起來有點不一樣 他習氣所追 是這樣 有點不一樣 像這樣子 //都不是功夫高桿的了 功夫高桿的 裝得你都看不出來 是不是 示現的你都看不出來 那就是性惡的體現 這一段就是在講 //這個意思 好不好 約略知道就可以了 這一方面的道理 //討論多的 是在四明尊者才討論到 湛然尊者 //就已經討論到了 在天台的根本論點裡頭 //是沒有說這一些事 好 再來是丁三 佛身佛土論 就是佛身的論點 佛身跟佛土呢 天台宗也有一些看法 他認為佛身佛土 //也有什麼看法 就是天台之佛陀觀 分三科 戊一就是本跡二種佛觀 這法華經上說到 釋迦佛是跡佛 無始劫來 這無量點塵劫以來 大通智勝王佛的時代 都有十六王子佛是不是 十六王子佛 當時就有釋迦佛 //在那兒了 是不是這樣子 那就是之本佛 糟糕怎麼會有本佛 這個本佛是對跡佛說的 所謂本就是過去已成佛 所謂跡是什麼 現在再來示現成佛 我已成佛再來示現成佛 那個再來示現謂之跡 這樣知道吧 那麼我過去無量劫以來 已經成佛謂之本 這個本不是說 十方諸佛都是以這尊佛 //為出生的 母佛 根本佛 那死了 那弄到那裡去 日本人就有一派 不知道是那一派的 就這樣講 它密宗的 它說那是根本母佛 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生一切佛 死了死了 真是的 大日如來 三身佛 在我們天台的概念裡頭 //是無二無別的 它認為法身佛最高 你立一個法身佛最高 你的境界就不夠高 要三尊佛都一樣 法.報.化三身都一樣 那才高 大家都一樣那才高嘛 這本跡二佛 法華經裡頭 //就有這種概念 是不是 第十六品 壽量品有提到這個概念 好 還有呢 戊二是什麼 三德祕藏所依之法報化 //三身佛 就是法身德.般若德 還有什麼呢 解脫德 解脫就是化身佛 那麼般若德就是報身佛 那法身德就是什麼呢 就是法身佛 三德祕藏 三德祕藏 還是於一心中得 法報化三身佛 有這種概念 什麼是法身佛呢 你說法身怎麼會是佛呢 什麼叫法身 就是一切宇宙諸法 他都具有什麼 他都具有這個法性的 那麼用一個法性的角度 //來觀察它 它就是法性儼然在那裡 空假中三諦圓融 所以觀一念三千 //皆三諦圓融 是不是 可是你要知道 這個能觀的是你的心 既然觀它是三諦圓融 所觀即是你的心 那能觀能成佛 那所觀的難道不成佛嗎 能所是一致的嘛 所以說情與無情怎麼樣 同圓種智嘛 都能成佛 因為你說的無情 也是你妄想中的無情 它就是有情 所以我常常說 觀音菩薩能示現 //一個井 一個天橋 乃至將來示現一顆炸彈 也說不定 是不是 那這個是什麼原因 那就是色心不二 色心不二 所以這法身是佛 所以你飛到 //太陽系裡頭去 飛到那裡去 其實你都在佛身裡頭繞 這個不是概念的 這真實是這樣 那概念就是理具 真實是這樣子 是事造 那報身佛 般若德 說他是很高很高了 是幾百由旬高怎麼樣 這是怎麼樣 他要講經說法的時候 他要把身縮小到 在法身以內 縮小到什麼 縮小到那個大身的菩薩 身體很大的菩薩 //才能看得到 那這種佛身 只有什麼呢 只有佛跟菩薩 //才能見得到 我們這種凡夫見不到 非常非常的大 因為他們的心量大 所以身量也大 那麼這就是什麼呢 般若德 很大的身體 化身就是解脫德 為什麼解脫 來解脫眾生的 解脫德就是化身佛 那化身就不一定了 應化身 眾生什麼樣 他就應化什麼樣 應以何身得度 即現何身 這就是所謂的化身佛 天台宗有這三種概念 這三種概念 我覺得很有意思 你說為什麼有法身 //還有報身 如果沒有報身的話 那些菩薩聽經 //要向那兒聽呀 菩薩的境界 //還沒有佛的境界高 他怎麼能夠看到法身佛 他看不到 而且法身佛 //是佛的自受用 報身佛又分二類 自受用.他受用 才分二類 他還沒有報身佛 這個他沒辦法度化眾生 不 他沒辦法度化菩薩 好,這是二身跟三德 祕藏的三身佛 那麼佛土是怎麼分呢 戊三略依四教 //而別之四種的佛土 那四種佛土呀 第一種是什麼 凡聖同居 第二方便有餘 第三實報莊嚴 第四呢 常寂光土 什麼叫凡聖同居 這四個土 其實在同一個地方呀 我們這個地方 對我們來說是凡聖同居 可是對那個阿羅漢來講 //是方便有餘 對菩薩來講是實報莊嚴 對釋迦佛來說 //是常寂光土 所以說 釋迦佛在世的時候 這個舍利弗 //就問釋迦佛說 你的大地怎麼 你的國土 //怎麼這麼難看 人家沒有藥師佛 //琉璃光如來這麼莊嚴 晶瑩剔透 可以靠近一點 再靠近一點看都沒關係 那麼你的國土 //就是要遠一點 再遠一點 很遠一點才能看 那為什麼呢 佛陀說 這是你自己心量小 看不出來 你要不信的話 現在你坐好 我弄給你看 他就怎麼 他就大姆指 //往地上點三下 他一看 山不見了 河不見了 海不見了 全部晶瑩剔透 就可以很靠近的看 那是為什麼 所以說這就是 //他的常寂光淨土嘛 是你自己的心惡 你才會感覺南普陀難住 是不是這樣呀 對不對 要不然好住得很 對不對 你看我們納骨塔那裡 那些眾生呀 那些居士呀 他們住得很好 是不是這樣呀 對不對 晚上都放光 開玩笑 這都是各人的因緣嘛 是不是這樣 各人的因緣嘛 對不對 他們的那個牌位呀 說不能隨便動呀 因為前一棟跟後一棟 那個價位差很多 前一棟是太平洋建設 後一棟是私人建設 是不是這樣 中間隔一條大巷 大走廊 大的馬路 你把它這樣挪一下 他回來找不到門牌了 他進不去了 每個人有一家 有一棟房子 他的那一個牌位 //就是一棟房子 是這樣子的 你不能隨便動他的 上次有個同學 妄想妄想妄想 拿的時候掉了 有沒有 後來到中國醫藥學院 //莫名奇妙的躺了三天 對不對 那醫生也莫名奇妙 檢查了全身 檢查了沒有一點病 我們幫他迴向 //誦完地藏經 他就自然好了 回來了 你看 為什麼 那就是他的什麼 那就是他的凡聖同居土 所以你可不要以為 四種土在那裡 //那裡那裡 就在這裡 那你說極樂世界呢 那極樂世界不離方寸 可是也不壞在西方 //十萬億佛土之外 因為那是佛說的了 那就是什麼 因為他方也有世界 那倒是真的 我只是說 就四種土來講 任何一個地方 //都可能有四種土 而我們這個地方 //正是如此 你譬如說 //我們現在馬上就要去的 釋迦佛講法華經的地方 靈鷲山 他老人家一直在靈鷲山 乃至在其他的地方 //一直在講經說法 對他來講 那就是他的常寂光土 什麼叫實報莊嚴 那是菩薩的 實報莊嚴土 為什麼是實報 因為已經破除無明 所以實報 真實的果報 那麼莊嚴的 可是還不是究竟 還不寂滅 那不常寂 所以不能叫做常寂光 還不究竟 所以只是實報莊嚴而已 什麼叫方便有餘 方便修聲聞法 讓他還證得有餘涅槃 有餘涅槃 所以他所入的土 就是方便有餘土 方便有餘土 那什麼叫凡聖同居土 就是咱們這種人 龍蛇混雜 凡聖同居 是不是 我看我們班上 //有聖人再來 你也不曉得 再來人你也不曉得 是不是這樣子呀 但是我們都是凡夫眼 豬羊眼 看人家也是豬羊 是不是呀 是不是這樣子 那我說過 //那個五比丘的故事 住在那個奇萊山上 他能夠夢中給人托夢 叫人家上去奇萊山 那後來就是因為 //聽說要建鐵塔 還是什麼改變航道 或是他們住的地方 //上空經過 他們就不見了 又換地方去住 換地方去住 像這樣就是凡聖同居 咱們台灣 //今天能夠這麼安穩 造業造這麼多 還能夠安穩 主要就是凡聖同居 有聖人有凡夫 凡夫盡量造業 那麼聖人大悲心 住持 好,有四種土 約略的知道名相 //就可以了 好不好 這天台的教法 實在也沒有辦法 //一下子這樣講完的 太浩瀚了 那好了 這就是佛身論 //跟佛土論的一個概念 再來下面一科是什麼 一大科什麼 什麼 應該是這麼講了 補二個字 丁四是研經方法論 研究經典的方法 這在上上二堂 上三堂課的時候 我就講過這種概念 現在我們不妨 專門來了解一下 //天台宗的研究經典 講說經典它有什麼辦法 下面括弧說是什麼 解釋佛法經文的方法 是不是 主要是解釋經文的方法 分幾科 分幾科 幾科呀 二科對不對 第一科是什麼 先談什麼 一經之大要與什麼 與總綱 這就是什麼呢 五重不要唸成五重 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 五重玄義又分幾科 二科 先談五重玄義 己一首先是七番共解 那麼己二才是什麼 才是五重各說 七番共解一般很少用 五重各說是比較簡料的 //是這樣子 那什麼意思呢 它說 那七番共解下面 //有一段話 於五重中怎麼樣 各有什麼 各有七番的解說 番就是輪 幾次 有輪七次的解說 以得五根五力之利用 這個利又錯 以得五根五力之力用 那個力是指力量的力 不對不對 是這個利沒錯 利益之用 對不起 利益之用 這個不是力量之用 那麼一般皆隱而不顯了 隱藏 一般都不太注意 //這些事情 也很少提到七番共解 //的概念 法華玄義裡頭卷一說 五心立 成五根 排五障 成五力 乃至入三脫門 在天台的概念裡頭 講經就是修行 那聽經也是修行 聽完了經就是修完了法 是這樣子的 那為了要讓你聽經 //聽得怎麼樣 就是能夠真正的修法 //修得成功 所以他講經很慎重 那你說慎重 當然慎重 還要請師 還要唱什麼 唱經開佛偈 開經偈 還要唱這個鐘聲偈 唱本師 這不叫慎重 這叫排場 懂嗎 這有時候必要這樣 來讓你的心 //能夠收攝起來 但這跟講經的實質內容 //是毫無關係的 是不是 是不是這樣子 那七弄八弄這樣子 那一講是亂七八糟 這樣子 沒有什麼意思嘛 那我曾經講過 我曾經講過說什麼 曾經講說 講經不判教 開口便亂道 那今天大部份 //講經不判教 通通是亂道 那要這樣的講下來 那現在的人講經 //是要怎麼辦 你就把他當成 //通俗演講嘛 那就好了嘛 是不是 那講是要判教 是什麼意思呀 就是把一部經的理論 //原理分別清楚 安排好 這樣你才不會錯亂 藏通別圓你才不會錯亂 那麼天台家 //特別對一部經 它要先把它定位 先將它在整個佛法中 //的位置給定下來 然後定下來之後再說 用這樣子的位置 //來講它的內容 我常常說的嘛 你就講八大人覺經 //你要用什麼道理來講 八大人 那大人是什麼大人 大人哪冤枉那個大人嗎 不是 要不然是那個大人 大人是什麼 倒倒 大人相對小孩而說 大人是什麼 大乘人 沒錯 大心量的人 沒錯 所以你不要把聲聞人 你不要把聲聞的概念 四念處什麼 這個苦空無常這樣 單獨這種概念 拿來解釋 //八大人覺經而已 那個佛絕對不會是 //阿羅漢而已 是不是 那是大人 大人覺經 那大人是發大心 //的大乘人 好了 它的基本立場 //應該立在菩薩藏 應該起碼要立在通教 藏通別圓的那個通教 通教 通大乘 好了 如果你看阿含經 看戒律 那麼你看到的佛 //就是什麼 就是搭衣持缽 講經就講經 也不會放光動地 脫了鞋不穿鞋子 那個行走天涯 托缽講經說法 一定跟你一樣 腳長了很多繭 乃至於腳都裂開來了 他也要剪指甲 也要上廁所 也要吃飯 他臨入滅的時候 //還腰酸背痛 聽說前一天 //才吃了白木耳 拉肚子 老年人家 不能消化拉肚子 你如果讀阿含經 你就要把佛想成那樣 但是你如果讀法華經 你把佛解釋成這樣 那撞牆了 你只管去撞牆 你不要再講下去了 撞牆 你一開始就把佛弄錯了 那個佛是報身以上的佛 不不不 他還是化身 但是已經能夠示現 //種種的什麼呢 種種的神變 對不對 法華經一開始就是這樣 對不對 你看阿含經那裡有這樣 所以你一翻開來那個佛 //一開始就怎麼樣 腳洗一洗 腳盤起來 就是一個老阿公 //在那裡講課了 他從來不會示現什麼 放光動地 就像我們 //遇到老師父一樣 這為什麼你要這樣分別 //佛的面貌相貌 那這樣怎麼對 就是佛祖出世在印度 他一向就是人 那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 我告訴你呀 那是我們凡夫去看他 他在講法華經 可能也是你看到的 可能也是你看到的這樣 像講阿含經一樣的外表 可是他真正的角度 你應該用大乘菩薩 //的立場來看他 那個時候你看到他 //是放光動地一個什麼 非聲聞人能夠認知的佛 是這樣子的 菩薩看到他 他是現報身佛 //在講經說法 咱們凡夫眼看到他 //就是什麼 一個老比丘而已 你看那個智者大師 //要投胎的時候 白老鼠跑著來 白老鼠跑來了 結果相命的跟他講說 那不是白老鼠 那是白龍 白虎還是白龍投胎 那將來是大聖人 怪了 是不是白老鼠 //都是這樣我不知道 現在做白老鼠很倒楣 都要被解剖 是不是白老鼠 //都是這樣我不知道 但是人家看相的人 //就把它解釋成這樣 我們凡夫 我們就是看到一條蛇 一條大蟒蛇在那裡 //拽來拽去的 在那裡游動 可是以一個天人 //來看的話 牠是地龍 牠非常莊嚴很大身的 身體很大的 但是你凡夫眼 你看牠就是一條小蟒蛇 在那裡扭扭扭 你要知道 幹嘛 還是一念三千 是不是這樣子 我說過那個故事沒有 那個大身的那個故事 那個大蛇的故事 說過了對不對 你看那個嘴巴打開來 坦克車開進去沒有了 不見了 這是真的 因為心田長老的司機 老芋仔 在那個什麼 在那個金門炮戰裡頭 他還是第一個發現什麼 發現敵軍來襲的人 所以得了獎章 後來替心田法師開車 他講到說 那個蛇是這麼大 講了一個故事 然後我的一個 //以前的同參道友 反正就是 在清涼寺出家 雪聖法師 他說他以前受特別訓練 //的時候 軍中受特別訓練的時候 也看過這樣的資料 他還看過那個鱗片 //是這麼的大 這麼大的一個鱗片這樣 講的故事是一模一樣 所以二個 //完全不同年齡的人 不同生活環境的人 二個不同來源背景的人 講同一個故事 那大概是可信了 那種蛇這麼大你看 我告訴你 這種蛇一定是牠倒楣 牠業障現前 牠才會變這麼大的 不然咱們凡夫看到牠 //一定是小小的一條蛇 不然牠要養到這麼大 //是幾千萬年呀 牠要吃多少東西呀 牠怎麼可能呢 地球上的東西 //早就給牠吃光了 那就是已經能變化身了 牠就是變化出來成大身 一不小心又吃到了什麼 吃到坦克車回不來了 變不回來了 變不回來就只好被打死 業障到了 那都是妖精了你知道嗎 已經大身小身都能化了 是這樣子 我們的海底 //可能應該還有這種東西 但是我們是凡夫 我們看不到 我們看不到 那牠就是被我們看到了 就是牠化不回去 牠變不回去了 牠就卡住了 吃了大卡車在那裡 牠要怎麼變回去呀 對不對 對不對 怎麼變回去 牠變不回去了 那個神通力破了 被業力所擋 不破 就像目犍連有沒有 神通第一 可是遇到他的什麼 他的冤家 神通力起不來 就活活被亂棒打死 全身的骨頭全部打斷 他用定力才回來靜坐 然後把後事交代完 入滅了 你看看業力抵不過嘛 抵不過那個 神通力抵不過業力 所以說講經一定要判教 你才能夠分別 我們是用什麼角度 //來看這尊佛講什麼法的 同樣是釋迦佛 都一樣的 那是你凡夫的看法 你沒有學東西 你學不來 你才這樣的講法 所以今天 //所謂一切的學者 他都不研究判教 他也不懂得判教 //是什麼道理 他今天拿了經就這麼讀 那麼大乘經比小乘經 聲聞經比那個經 通教經比圓教經 那麼的比來又去 就說他得到一些道理 那不笑死人 是不是 這真的是胡說八道的多 所以說一定要判教 那為了要判教清楚 為了要判教清楚 所以要先將這一部經 //定位清楚 而為了要定位清楚 為了要定位清楚了 他必須先講五重玄義 五種什麼呢 五種深奧內在的 //深刻的義理 這一部經內部深刻 //的義理 必須做 所以說這樣講下來 不能先講七番共解 我們最好 //還是先講什麼呢 先講五重各說好了 因為有了五重各說 //才有七番共解 我們翻過來 先講五重各說好了 所以要先講五重玄義 什麼是五重玄義呢 是五個各別的項目 來表達一經的什麼呢 一經的綱領 一般皆說此 就是說 講經一般都講五重玄義 那五重玄義它怎麼講呢 分那個五個各別項目呢 就是釋名.辨體 //明宗.論用.判教 名.體.宗.用.相 判教相 名.體.宗.用.相 庚一釋名 無名不能顯法 故先釋經題 所以釋名就是解釋經題 你講一部經 你當然要解釋經題 解釋經題最難 是不是 解釋經題最難 你要把一切經 //完全消化完了 你才有能耐解釋經題 解釋經題很難 一般剛開始簡單的講經 就是不釋經題的帶過去 是釋名 釋名 再來庚二是辨體 分辨的辨 名者顯體 故次宜辨之 體者一部之旨歸 眾義之中樞也 是種種的義理中樞思想 一部經最後的義理 眾旨所歸依之處 是這樣 字面上先了解一下就好 等一下我們 //舉個例子來說 那麼庚三是明宗 宗是什麼呢 宗者修行之宗趣也 這是實踐 就是實踐面 這一部經怎麼實踐 實踐的宗趣 也唸宗趣 宗旨目標 會體必由修行 要達到那個體的道理 體那個道理 體是眾義之中樞嘛 要達到那個體 你必得要由修行 //才能達得到 因此在體之後 //就是要明宗 明宗 再來庚四 論用 會體而自行既圓 故當依體起用 那麼彰諸功德 破除煩惱 故就宗而起 //斷證之作用也 宗是你修行的目標 那麼你按照那個目標 //你去行動了 當然它就產生作用了 是不是呀 是不是這樣子呀 它要讓你幹嘛 要不然該開悟就開悟 要不然該往生就往生 是不是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這就是作用 這一部經要產生 //這個作用才可以的 比如法華經 //讓你悟得中道實相 這是它的作用 那麼它以中道實相為體 那修行的方法呢 以修法華三昧懺 //為它修行的辦法 這是明宗了 是不是這樣子 最後庚五是判教相 判教相是說化益已多 化導利益已經很多了 以上面說的很多了 則所說之教義無盡 所說的教義沒有窮盡 故當於起用之次 判攝教法之相 以分大小權實 令知心與歸趣 令知用心與歸趣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前面告訴你 這一部經的根本內涵 //的道理 根本理 然後告訴你依著這個理 你要怎麼樣去修行 立什麼修行目標 然後再說 你依著這個修行目標 你去修行了 那麼你又怎麼樣 //得到什麼 得到解脫的力用 可是解脫的力用 //雖然得到了 可是這一部經的義理 你不一定還是全部懂哦 它還有很深很深的什麼 義理是無窮盡的 所以必須要倒過來 再把它怎麼樣 判入到教相裡頭去 讓你更知道這一部經 真正是在藏通別圓 //的那一教 頓漸祕密不定 又是那一種方法 以分大小權實 令知用心與歸趣 讓你知道怎麼樣用心 再去把握這一部經 //的義理 將這一部經修到那裡去 這一部經最後只提醒你 //做成一個阿羅漢 那你就只知道做阿羅漢 你要知道你的歸趣 //就是這樣 他教你厭患生死 他沒有教你觀察 //生死即涅槃 所以你怎麼修 你很努力的修 你用功的修 你都知道它的體是什麼 以聲聞的什麼 生滅法為體 那麼聲聞法是以什麼呢 以什麼為宗呢 以解脫為宗 那你說 以觀無我為宗 觀無我為宗 無我解脫為宗 那麼論用的話 出於三界為用 阿含經就是這樣 出於三界為用 那麼宗就是修觀無我 修四念處為宗 很可能是這樣 假設有一部經是這樣子 它可能是以 //修四念處為宗 那麼辨那個體 所以是那個什麼呢 緣起性空 為它的根本理也有可能 是不是 那麼像彌陀經 法華經這樣 它們各自有它們的體 //宗.用.相 最後要判相的原因就是 要研究總攝這一部教法 //的什麼 一個基本精神內涵 所以才要判教相 所以說令知用心與歸趣 好了這是五重玄義 那麼五重玄義 各各一重 你比如說釋名是一重 辨體是一重 各各重都有七番共解 各重的當中 //都有七種共同的見解 那七種 現在倒過來看 這七番共解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叫共 因為五重當中 大家都有 叫做共 懂嗎 比如說庚一是什麼 標章即是標名 令什麼 令易憶持 起念心故 比如說釋名 它就標章了 釋名 然後庚二引證 引證 你解釋這個名稱的時候 是這樣呀 我覺得大方廣佛華嚴經 為什麼叫大方廣 這個大是大而無礙的 //絕對大 方是什麼呢 是宇宙四方謂之方 廣呢是深廣無涯 簡單講是這樣 好 為什麼我這麼解釋呢 經文上在某一段某一句 //是這麼說這麼說 你為了要解釋名詞 你可能就要引經據典 讓人家生起信心 這叫做什麼呢 引經文為證 起信心故 所以你要解釋名詞 //的時候 首先要標章 現在比如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 解釋名詞 妙 法 合稱為妙法 蓮華是什麼東西 經是什麼 這是標名 標章 那麼引證就是這樣 我解釋蓮華的時候 在經上那一個地方 引文是這麼說這麼說 所以叫做什麼呢 引經文為證 令起信心故 前面一個是總持 令起念心故 那麼信念都有了 那麼五根.五力都有了 五根五力裡頭的 //信.進.念.定.慧 那個信 還有念都有了 再來庚三是什麼 生起對不對 對不對 什麼叫生起 比如說為什麼辨體 //要在釋名之後 因為釋名 名以顯體嘛 所以說體必須在 //釋名之後就要顯出來 明其次第 使不雜亂 起定心故 不雜亂 你不要一下解釋辨體 等一下又解釋明宗 待會兒又解釋釋名 再來解釋判教 最後才解釋論用 這樣是不對的 是明其次第 要這樣說起來 換一句話說 七番共解的第三番經 //幾乎是固定的 因為五重玄義的順序 //是固定的 名.體.宗.用.相 釋名.辨體.明宗 //論用.判教相 這是固定的 所以生起這一部份 好像也是固定的 說法都是固定的 那麼接著庚四是什麼 第四番是什麼呢 要記得哦 每一番在五重玄義 //的各各重當中 都要再講一遍的 都要再講一遍的 所以五七三十五 總共講了三十五次 總共講了三十五番了 然後再開合 分別各種義理之開合 同五.七皆起什麼 皆起慧心故 五跟七 庚五跟庚七 開合 釋名當中 其實也會用到辨體 //明宗.論用 乃至於判教相 倒過來 你也可以把這個辨體 //開成什麼 釋名跟明宗 也可以 看你是怎麼的解釋 這個是開合 再來庚五是什麼呢 料簡 自設問答以簡別疑慮 //或易混淆之什麼 之理 這是說解經的方法 比如說釋名 那你要 有些必要的話 你就自設問答 那為什麼叫阿彌陀佛 而不叫無量光壽 為什麼叫阿彌陀經 不叫無量光壽經呢 這個原因是怎麼樣 //怎麼樣怎麼樣呀 這就是什麼 料簡 料簡 那麼再來第六 庚六是觀心 修心為本 即聞即行 起精進心故 所以你在研究經 你在研究這一部經的時候 正在研究講解它的時候 你就以修心為本 聽多少就修多少 那麼修心為本 但是你在講解 你要怎麼辦 你在講解 你就要把經文 //配合修心來講 倒過來說 如果你自己讀呢 我我剛剛不是說了嗎 我上上上節課 前三節課 不是提到了嗎 每一部經你看得懂的話 你要自問 佛陀是要跟我講什麼 他要告訴我什麼東西 是不是 所以觀心 明宗.論用.判相 //都是要觀心 起精進心故 再來第七是什麼 庚七會異 會釋五重之異點 好,你從釋名上來說 說辨體.明宗.論用 //判教相的差異 也可以 你乃至在判教相的地方 //來總說名.體.宗.用.相 你的解釋的重點 的差異性 這都可以 不過會異 如果說真的 //會釋五重之異點 可能它只有一番 沒有說各個都一番 可能在最後判教相 //再講一遍也有可能 不管怎麼說 他告訴我們五重玄義 //是了解一部經的根本 這個七番 是各個五重玄義當中 //可能都會用到了 你看裡頭有慧.有進 //有念.有定.有信 信.進.念.定.慧的道理 好,那我們今天 //就先上到這裡 下一次我們從戊二 //開始上 向下文長 復於來日 我們迴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什麼如海 智慧如海去了 唸到那裡 一切無礙 好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