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入門第78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宗入門 各位比丘、沙彌、淨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居士 大家好 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我們現在繼續 是來上這個天台入門 是關於這個思想淵源部份 龍樹大士的思想 在佛法方面的影響 有關的部份丁三 我們上一節課提到呢 那個慧文大師 因為是閱讀大智度論 然後才證得那個 三智於一心中得 這個一心中得 於一心中得 這個最重要是頓證的意思 三智呢是不前也不後 那麼雙照雙亡 那麼這個是頓證 這個頓證的思想呢 一直是到法華 哦一直是到慧思大師 的時候呢 他是透過法華經的證得 所謂的法華三昧 一念圓證具足萬行 觀念轉到這裡來 那麼到了智者大師呢 他因為受到慧思大師 教學的影響呀 慧思大師在修有相修 有相法的時候呀 之所謂的有相 是漸漸的由空修到有 然後再進入中 所以他自然的 智者大師就會開展出 所謂的頓證當中的漸次修法 所以因此他就開出 空假中三觀 可是空假中的三觀 最後的真俗中三諦 也應該於一心中得 因為真俗中剛好是配合三智 所以這個又有慧文大師 的影子是在那裡 所以一方面修立空觀中 三觀的分別 二方面呢 他所證又認為是最究竟的 是一心中得圓融三諦 空假中三諦圓融 三諦圓融 那麼這樣子呢 一下子有慧文大師的影響 一下子有慧思大師的影響 然而最主要還是慧思大師 慧思大師又受到慧文大師 的影響 所以天台大師重點的那個 一心三觀 證得三諦圓融呀 像這種的觀念 也正是三智於一心中得的 這種觀念的延伸跟發展 所以我們就看出這個思想 的脈絡了吧 是不是 而問題是三智於一心中得 又是龍樹菩薩思想的什麼 一個重要的觀念 換一句話說天台的核心思想 是基於龍樹菩薩 也是照然若揭 是很清楚了 哦這點呢 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就好 哦就是這個 好就是雙照雙亡 那麼這樣子才能夠入 初住無生忍位 能夠這樣證得三智 於一心中得 那就根本怎麼樣 三智裡頭有一切種智 那一切種智也能夠證得的話 換一句話說這個是佛智呀 而佛智你都能夠證得 那不就分證法身嗎 是不是呀 所以只要能夠證得 三智圓融於一心中得 你鐵定是入聖位 換一句話說修法華三昧 能夠幫你三諦圓融 對不對 證得三諦圓融 換一句話說修法華三昧 的有相修道 無相修這二種的修法 我們以後是會提到呀 那麼這種的修法證入之後呢 當然是讓你證聖 而這種的證聖呢 根本是不關手什麼呢 不關手這個 這個斷煩惱了 什麼這一類的 他是直接去看到佛性嗎 那麼佛性一顯 煩惱自然就是抖落 他不是從佛性表面 的煩惱去斷 那個 那個 那個一個鏡子呀 鏡子表面的灰塵 你當然也可以去擦灰塵 猛擦灰塵 然後怎麼樣去看到鏡子 然後再後來知道是有鏡子 可是如果你怎麼樣 你如果一口氣是把它放到 水裡頭是這麼的一泡 那就不管什麼 你就把鏡子的本體給洗出來 那一拿出來 根本沒有那個慢慢抹 鏡子表面的什麼 看到鏡子的本體 所以說天台家講乃至是 不斷煩惱 不修不入禪定 能夠得到什麼 得到智慧開顯的所謂有相修 有相的修法 那精神原理也就是在這裡 他是直接從佛性上入手 這也是跟禪宗講的不注重 甚深禪定也有關係 他就先看到佛性 是先看到佛性 佛性一看到之後呀 一切的煩惱自然是依著 佛性顯露之後 煩惱就是不沾身了 就不再沾身了 就算有煩惱你也會怎麼樣 你也知道他不是真實的 不過這個話是說回來了 對一般的凡夫 閃動的個性來講 你說不修禪定是很難了 還是要有禪定 只是說那一個的禪定 不再深的像是外道那樣子 的四禪八定 那樣的深 是這樣子 哦它的重點是在慧觀的成就 是這個樣子 絕對不是像我們凡夫 這個樣子是閃閃動動 那是不可以的 所以有法師說 最少是要得未到地定 凡夫欲界定之後 還要得未到地定 欲界定上去就是未到地定 哦欲界定很長 未到地定是更長 哦那麼是這樣子 好 那麼換一句話說是開始朝 離開的境界了 修定離開凡夫的境界了 我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 哦這是很有道理 你看有一些的同學 是很忙很忙的 一定是要手腳洗好 臉洗好 桌子移好 桌面準備好 筆也準備好 然後再來看書 那個時候已經是怎麼樣子 半個小時過了 已經是很累了 剛好是爬在桌上睡覺 然後再開始念書 一天看書是看不到二頁 那你要是定功強一點的話 你白天是忙忙忙 晚上你就一直的看書 看呀看一直的看 那你就完全進入到狀況了 那你就很容易進入到狀況 你不會是給白天的工作 給干擾 就像脫一層衣服一樣 一坐在桌子前面 就門外的東西全忘光 就開始思惟佛法 不過這還不是定哦 只是說少分的接近 那種氣質而已 這樣子是不是能夠 工作很多的事情 是不是這樣子呀 是不是 那你不要說我沒有午睡 唉呀 我沒有午睡是不行了 午睡完了還得弄那個這個的 好 完全的放下 暫行看書 哦那這樣子是看了二行 啊有點累呢 唉去喝口水 哦去作一個運動 是這樣子 哦又是去遇到誰 哦又是再聊一下 哦話再講一講 唉那是不是這個樣子呀 所以凡夫確實還是要修定 OK 好 這樣了解了吧 好這個初住無生忍位 好復又讀中論裡頭的四諦品 它偈云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這是四諦品當中 他體會乃恍然大悟 頓了諸法無非因緣所生 而此因緣 有不定有 空亦不定空 那空有不二名為中道 你看他也是綜合了定 有不定有 空不定空的觀念 這個觀念到了慧思大師 的時候 他就直接講成什麼 直接講成空 不空如來藏 單獨就把那個東西提出來了 是直接提出來了 所以說這個都是一貫的呀 我就搞不清楚現在的人 一天到晚的罵如來藏 怎麼會罵如來藏 人家如來藏 是從空性出發的嗎 是不是 千萬不要再 有關談如來藏的人現代人 的著作全部都是不要看 你是要看古人的書 那尤其是看一部重要的書 大乘的止觀法門 那你去看看 還有什麼慧思大師 的很多著作 比如說法華經安樂行品義 是一定要看安樂行義 是一定要看 不看是完蛋 要學天台那一部小書 一定是要看 一卷而已 我真是恨不得有時間講解 那一部書 太棒了 我昨天晚睡就是因為 看了那個太興奮了 哈哈哈 而是沒辦法睡 那以前看過還沒覺得 是那麼好 現在有困頓再去看他是很好 是字字珠璣 文很短呀 文很短 好這個應該是要去看一看 那麼好 而此 考試的時候一定會有考到 那一個部份 而此 那你們自己去找呀 那麼大正藏46冊裡頭有 那麼好這是空不定空 有不定有 空有不二的中道義的證得 你看因緣所生法 這一定是世間的什麼 世間的萬法 是一切智的觀察 對不對總相 我說即是空 就是得總相智 所以由 所以怎麼樣 所以怎麼樣就是理解到說 哇原來這個世間呀 這個種種的法都是畢竟空 都是因緣所生 那麼呢我說即是空 可是空中呢 是怎麼樣有那個名字的作用 名字的作用在幻化當中 彼此有什麼相互的關係 比如母親 我母親 喂你媽媽誰呀 哦我媽媽是誰 談到我媽媽的時候 我有特別的感覺 是名字而已呀 可是他內心裡頭 會產生一種抖動 所以說是空 可是空中會有作用 這謂之為名 名 不是名字而已 名字的意涵就表示 他有相互的作用 所以空不定空嗎 有作用所以空不定空 可是你說有作用 有不定有 當下一切是如如 是如幻如化 所以有不定有 所以這樣子的話 亦名為假名 那亦名為中道義 那為什麼亦名為中道義 因為空不定空 有不定有 所以說空也不得 說有也是不得 說有嗎是因緣性空 說有嗎是畢竟是空 所以空有都不得說 但是空有當下是在 所以說是不二 不二就是不一懂嗎 當我們講不二就是不一 它不是一個 所以也不是二個 是這樣 你不能夠說不二是叫著一佪 哦龍樹菩薩的論證法呢 不二就是不一 他跟不一是同時存在著 不一不異嗎 不來不去 不生不滅 是這樣子的 那麼這個就是不二 那既然是不二 它即不一樣也一樣 像這樣子也叫著什麼不異 空有不二 那這樣子名為中道 這個中道是不能說的 因為你只要說一定是落有 再不然是落空 所以這個一定不能說 所以說是不可思議中道實相 實相是真實之相 那麼因為中道是非空非有 是不是 即空即有就是中道嗎 它因為是不能思又不能議 可思可議要不是空 要不就是有 所以不可思議的中道實相 這是唯證相應的了 那我是勉強說了 對不起呀 我不說的話你們睡覺就好 是不是 那還講課是幹什麼呢 對不對是這樣子 那因為是不可思議 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 是怎麼樣 怎麼樣不可思議 為什麼 都是從中道實相出發的呀 而中道實相出發 你也有中道實相可以發揮 跟佛感應 佛有中道實相證得 所以他能如幻的示現什麼 極樂世界的萬德莊嚴 請問為什麼能夠如幻的產生 因為有如來藏性 這是從中道思想出發的嗎 而中道是從空的立場 建立的嗎 換一句話說如來藏性是從空 的什麼思想建立起來的 完全是沒有違背空的思想 因為空才能夠具足 一切的萬物 如果不空的話 這個東西永遠是在那裡 燒也燒不壞 打也打不壞 打也打不爛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永遠就是在那裡 它就是不空呀 就是因為空 所以才能夠於一心當中 現前三千世界 而一念三千就是這樣來的 一念三千反過來 從本體論上來說就是所謂的 如來藏呀 本自清淨心嗎 而但是這個又是不可得 這個心又是不可得 所以如來藏者 即非如來藏 是名如來藏 還是不離開什麼 還是不離開金剛經的道理 看看 人家是清楚明白的是 這麼說的呀 天台講如來藏是這麼講的呀 怎麼會說壞中國佛教呢 這樣有什麼壞中國佛教 我請問你 有人說這樣是壞中國的佛教 哦這樣弄的禪宗 都是在講如來藏 密宗也講如來藏 弄的中國人都是什麼 一點都不無我 都非常有個我 因為有個如來藏在那裡 所以有我 你會不會 人家如來藏是從空中出發 的講如來藏 即非如來藏 才會有如來藏 那你還真執著有個東西 叫如來藏 我是如來藏哦 你是給我走開一點 我有如來藏哦 我是打死你哦 你是這樣子的嗎 當然不是這樣子 因為它是要跟空相應 所以密宗是怎麼修 是修本尊跟本尊相應的時候 修完的時候 最後是要怎麼樣 匯入空一切是不可得 所以他們最後證得 是要化紅光身 是這樣不可得嗎 觀想自己是紅光化掉 最後禪定力加深之後 真正死了就是化紅光走了 他連肉體都把它給化掉了 唯心所轉呀 是不是 不過這個還太注重心 天台家更進一步說 連心也不可得 所以連化紅光也省了 乾脆把它給留著 懂嗎 省了 還要化紅光 是更進一步 乾脆把它是留著 後來智者大師 什麼人的 這一些人的身體呢 是被天人給帶走 被天人帶走 帶去供養去了 因為凡夫界的什麼 那個福報低呀 是會被毀壞 所以天人把他給帶走 把他給帶走 是這樣 所以他就不會多事 你懂嗎 那至於說 那為什麼不乾脆讓他爛了 沒有辦法爛嗎 因為他是禪定功深 爛不掉嗎 是這樣你懂嗎 要把他爛是爛不了 蟲子是不敢咬 水是自然乾 是這樣子的 是沒得爛 全身是清淨的 沒有污穢的東西 沒有蟲子爛不了 而且那個氣是很足 外面的東西是進不來 所以是爛不了 所以就這樣自然的肉身不壞 可是他不會多用意 把他化紅光 幹嘛一切都是假的嗎 那麼就把他擺著就好嗎 多心多事 這樣子的修法 你說這樣是高妙的不得了 而且是有道理可尋呀 對不對 聽到這樣呀 想要去修一修 就去死 不要講了 趕快去修 是不是這個樣子 所以這有時候呀 研究天台教理研究深了 我也沒有很深 是研究有一點法昧的時候 你就覺得是很興奮 哇塞原來弄了半天道理 就是在這裡 修明明白白就是這樣的修 你不會說唉呀到時候 不知道是怎麼修 就不會這樣的想 懂嗎 好 那個就是什麼呢 是不可思議的中道 那接下來這一段話 此乃天台教法遠承龍樹大士 之明證 從此傳於南岳慧思大師 復傳智者大師 天台之教乃燦然大備 而廣弘於世焉 是這樣子的 所以慧思、慧文大師 直接由智論當中 產生了觀心的辦法 雖然他沒有講很多的道理 觀心的核心已經是抓到了 你是要知道 一切如果沒有觀心的話 什麼天台教理都是沒有 哦也不可能有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這個是慧文大師 雖然在教理上 沒有很多的舖成 可是 是證的很深了 他證 他一不小心證到聖人位去了 是證的超過了 是不是 他已經不是凡夫了 是不是呀 他就是在那裡晃呀晃 這樣人家是不知所終 這個是不知所終 那證境也是不可言議 也不可描述 這個已經是到了神祕 對不對 然後他這個心得傳遞到 慧思大師的時候 慧思大師是直接誦法華經 以這個心得為本 誦法華經為用 然後在法華經當中 果然是證得了什麼 果然是證得了一心三觀 一心三智這個道理 一證得之後 他開展出怎麼樣 他開展出這種所謂的什麼 法華頓證的道理 當然他也不壞緣起的觀念了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這個他還是用 他還是用 他還叫人家修四念處 但是那個四念處 已經不是聲聞人的四念處了 以後我們會提到 有因緣我們是提一下子了 他是這樣 但是他是特顯法華經 他是教什麼 他是教智者大師普賢道場 修有相的什麼法華三昧 然後再進入無相的法華三昧 他有相的法華三昧 就要從什麼 從觀緣起性空來的 那麼這個是觀空觀 那麼漸漸的趣入有 然後就證入中道實相 因此在智者大師身上 就發展為空假中三觀 並且發展為很廣的 以法華為核心的教理 這一些都是由心法 發展到什麼教法來的 這是由宗從教 由宗出教就是這個道理 宗懂嗎 心宗叫宗 宗教的宗了 為什麼以心為宗 叫著宗 那麼由心而出教法 是由你的體證才出之教法來 天台家是這樣 所以天台家 是很特重什麼實修 好 這個於焉燦然大備 所以這個都是很明顯 影響了中國的天台宗 那一影響了天台宗 那接著影響了中國 所有的佛教了 是不是這樣子呀 中國人到處都是在修法華經 到處都是在怎麼樣 到處都是在講如來藏 像這樣子的說法 都是天台家一路傳承下來的 是不是這樣 他對佛法的影響 可以一路的總結 是影響了整個中國佛教 甚至都可以這樣的講 這是智者大師 其次進入到丙二 鳩摩羅什大師 也就是龍樹大士之承傳者 與弘揚者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呀 是不是這樣呀 那麼已見前面已示呀 今略 我們就不再談他了 他的佛法影響了什麼 什麼的 我們前面都有講到 對不對 所以我們就怎麼樣跳過去 其實也沒有跳過 我們只是先講而已 對不對 那麼這是重疊的部份 標題還是要作出來 那麼丙三 就是什麼 立觀二祖--北齊慧文大師 慧文大師 那麼這個 哦空中佛學院的課呢 上到這裡已經是尾聲了 那接下來還要繼續上的 第三階段的課呢 我們還是把這個講義的後續 還是沿續下去 那麼上的內容就進入到 天台宗的基本教理 那個可以說是最精彩的部份 那個再上完 可以說天台宗 入門的真正課程 或者是叫綱要了 真的課程差不多就是結束了 好最重要就是在那裡 好 那麼這個可能是在 第三個學期才上得到 現在我們就是能夠 把這一學期的 這些思想概念交待完畢 大概也就可以了 或者是有點尾巴 下個學期繼續 好 現在我們看丙三 立觀二祖--北齊慧文大師 你看就沒有什麼啥名字 可以描述他 北齊的慧文大師他甚至 也沒有皇帝去給他什麼 加一個號給他了 都沒有 都沒有 這種人確是什麼 卻是聖人 真正圓教的聖人 哦你看看 所以說呀 有名的人不一定是什麼 管用的了 那麼默默無聞搞不好我們是 豬羊眼看不到他的聖境 所以說這個 這個世間法如此 哦世間法是如此 好 分三科是這樣 首先丁一 是時代與生平 我們來看看他的生平呢 我們看一下呀 大師的俗姓是姓高 那麼北朝 當時是南北朝 北朝東魏的人 北朝的魏 北魏是什麼 北魏是不同 北魏再來是 北魏的時候 不是北魏 北魏後來是分什麼 是分東西二魏 哦東西魏 是東魏時的 那麼到高齊 魏呢後來是誰 被高洋所篡 所以就變成什麼 北齊滅北魏 滅東魏去了 轉成 東魏轉成北齊去了 東魏轉成北齊去了 所以這是東魏的高齊 高齊又叫北齊 北齊就是叫著高齊 是北方的齊 高齊年間的人 差不多是在534年 西元534到577之間 這是高齊之間 東魏到高齊之間的年歲 是534到577 不過他真正出生 在什麼年代呢 是沒人知道 這一類人都是這樣 你知道嗎 他都不跟你多費話 也不跟你講他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們也只是大概知道 他是那一個時代的人 那麼道化主要行於高齊之世 就是在那個北齊的時候 那麼夙稟圓乘 幼歲入道 什麼是叫夙稟圓乘呀 就是過去世以來呀 就一直在圓教的佛法 藏通別圓的那一個圓呀 圓教的佛法當中呢薰陶了 有那這一種特別的領悟了 那麼呢小時候就怎麼樣 出家修道了 那麼天真獨悟 那什麼是叫天真呀 天生的怎麼樣 天生的智慧 然後是單獨的開悟 是可以這樣講 天生的智慧是天真呀 可是我們現在描述小孩子 很天真 不是那個的意思 天真在這裡頭 在佛經裡頭 佛教講的天真 就是天生的智慧 這一類 這一種的意思 因為他有天生的智慧 所以他能夠是怎麼樣 無師而自悟 叫著獨悟 不過雖然是如此 他仍然是苦學深思 你是要知道呀 天才呀是有好幾個條件 他就是天人才 宗教的天才人 天才家嗎 天才首先是怎麼樣 一定要有過去的業緣 這個是沒話講對不對 第二一定是棄而不捨 這是你現在要作的 棄而不捨 第三一定是什麼 一定忍苦耐勞 他怕苦的話 他是不會成為天才 棄而不捨 也可以棄而不捨的下去 哦忍苦而勞 這一定有這幾個特質 哦有過去的這個天資 那麼有棄而不捨的決心 還有刻苦耐勞的行動 你俱備這三樣呀 你再笨的人 將來也是要變成天才 你是要知道 再笨的也要變成天才 這就是他當時他雖然是 天真獨悟呀 可是還能夠苦學深思 乃至成年因閱 這個乃是錯了 應該是寫及 不要寫乃 及至成年 因閱大智度論卷十七 引大品般若經云 哦這段話有講到 他說呀 欲以道(種)智 或者是道智 道慧都是可以 有人說它是不一樣 其實也可以簡單說他是一樣 這是(假想所成)道慧具足 一切智 這是空觀所成 一切智 那麼欲以道智也就是一切智 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 那空觀所成應該是在前面呀 那怎麼會一切智呢 你是要知道就修觀來講 是放在前面 哦是這樣子的 好 那麼一切智 那麼欲以一切智 具足一切種智 是中觀所成 那麼...中間 還有一段話了 那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這個就是不同了 道智 一切智 我們的一切智就是這樣子 就是講什麼 就是我們講的跟空相應 哦是叫著空智 那麼呢你能夠假 假觀所成 為什麼是假觀 因為你是要先觀一切 所以就因地上說 道種智道智呀 這是指因地上的智 這是因地上觀察 觀察之後才能夠怎麼樣 才能夠成就 具足一切智的空觀的智 因為你是要觀察種種的相 是這樣子 好 反過來如果你 具有了空觀智之後 你才能夠重新回頭照什麼 照假 照假 那個時候才重新回頭 證得什麼 證得道種智 是這樣子的 所以因地說呢 果地說呢 前後是顛倒 那麼欲以一切智具足什麼 具足一切種智 這個的一切智是指的什麼呢 是指的能夠空有雙泯 雙運的一切智 那麼這個時候 是具足一切種智 這種的一切智是中觀所成 這樣子的一切種智 才能夠真正的雙照雙遮 空有相即 那麼如果能夠這樣的話 就能夠斷煩惱習 為什麼 因為知道煩惱無自性 所以眾生怎麼樣皆能成佛 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他能知道 才能夠斷習哦 不然你習是很難斷 你信不信 你看那個阿羅漢是斷不了習的 哦迦葉尊者還是很慢 是不是呀 那有的人還是很貪 可是他是阿羅漢呀 他是習沒有斷 他沒有破根本的無明 那是要一切種智 才能夠見無明 那才能破它 哦所以一切種智 也叫著道種智 得一切道種 得一切種智 那麼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那麼行般若波羅蜜的話 這個大智度論 它自己有問一句話 它是說問曰 一心中得一切智 那麼括弧有一個(道種智) 一切智 一切種智 裡頭還少了一個道種智了 好了道種智是扎放進去 是彼此含著道種智 那麼斷一切煩惱及習 或者是一切煩惱習 那麼今云何言以一切智 具足得一切種智 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呢 那麼一心中本來就可以 得三智的了 他是這麼的講 他是說一心中 應該是具足三智呀 這是大智度論這麼說的 那為什麼你會說是一切智 先道種智 然後再來是一切智 那再來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 為什麼是要這樣呢 為什麼你是要次第而來呢 他是為了要凸顯一心三智 他不得不先問 不得不先跟你講 依序而來 好他是這麼的答 他是答曰 這是龍樹菩薩自己答的 換一句話說就是龍樹菩薩 自己的意思 他說呀 答曰 實一切智 實一切智就是三智了 這個不是一切種智 那個一切智呀 不是 這是一切智慧的意思 這裡講的一切智 是一切智慧的意思 一切智慧的意思 一切智即是三智呀 實一切智一時得 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密故 次第差別說 啊你看到沒有 所以龍樹菩薩的根本想法 是認為三智於一心中得 而且是一時得 不過是為了讓人家知道 般若波羅密是有差別呀 因為般若波羅蜜 是叫智慧度嗎 智慧度有的人是大度 有的人是小度呀 有的人是度的快 有的人是度的慢呀 對不對 有的人騎腳踏車過河 有的騎船過河 有的人開飛艇過河 看誰快呀 看誰紮實嗎 有的人騎驢 有的人騎牛 有的人騎象過河 那看誰是怎麼過呀 騎象過河是一腳踏到底 徹徹底底的三智於一心中 也過那個生死河 有的人騎什麼呢 騎馬是浮在水上嗡嗡嗡過去 乃至是騎狗呀 那麼浮在水面上 就這樣的過去 過去 他沒有踩到什麼 沒踩到什麼 沒有踩到底嗎 狗會游泳 會狗爬式嗎 對不對 那麼嘿嘿嘿就過去了 是不是這個樣子呀 所以說這個智慧是一 可是眾生的慧解是有深淺 所以不得不說三智 哦剛開始只了解空 哦空 唉後來是了解假 假也是空呀 那後來發現非空非假 即是中 這都是證悟的深淺 這不是拿空來否定假 拿假否定空 不是這樣子的 懂嗎 但是大證悟者 當下一心三智 所以實在是一心中得 不過聲聞人不懂 所以是要讓他了解 般若次第義 是這個意思 哦次第差別說 然後你看看欲令眾生 得清淨心 這個清淨心呢 拿到慧思大師身上來講 就講成什麼 什麼 什麼 如來藏 就如來藏了 是故如是說 所以才這麼說的 讓他得清淨心 這個清淨心就是一心得三智 已經具足三智的心 是叫著清淨心 能夠具足三智的心 能夠幻化種種的妙有 所以叫著如來藏 從作用說是叫著如來藏 從本體說是清淨心 清淨心者即是非心 是名為心 哦要知道哦 所以心者即是不可得 哦即是不可得 要可得又是錯了 是故如是說 是為了讓你得那個清淨心 佛就是得清淨心的 復次好 接著說復次雖一心中得 方有初、中、後次第 對呀 亦有初、中、後次第 就說明上來 說是有初、中、後 就你在修持當中來講呢 也應該有初、中、後 只是證得的時候 一念頓證是有可能的 但是修還是怎麼樣 你在初學的時候 還是要怎麼樣 從初、中、後開始 你在修行的過程 還是初、中、後 是叫著先後次第 如一心有 亦有初、中、後次第 如一心有三相 生因緣住 住因緣滅 其實一心就是一心 那裡有三相 可是它就是有三相 對不對 在扭轉當中 你看哦 生才會有住 什麼是叫住呀 我生起一個念頭是很生氣 很生氣 那個生氣的念頭 你不要惹我 我現在還在生氣當中 這個是叫著住 那生氣完了最後呢 吃一頓飯 那麼今天吃披薩很爽 然後就怎麼樣 那個惡心就降伏了 然後就滅了 其實都是一心 一心是了不可得 可是不可得的當中 有如幻的生、住、異、滅 生住滅三相 對不對 所以一心有三相 三相亦不可得 但是還是要說三相 懂嗎 懂嗎意思嗎 喂我問你哦 你比如說明宗師 他小時候不是叫明宗嗎 不是 現在才叫是明宗 你本來還叫本孝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呀 是有三種名字 一生有三名 可是呢都是同一個人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那以前是叫什麼 俗家是叫著某某名字 對不對 哦某名嗎 是不是這樣子 那後來又叫著本孝 又叫著明宗 一生是有三名 其實是同一人 所以三名於一人心中得 然而呢有初、中、後的差別 那是不是這樣子呀 就是這個意思 這一念心要抓它 現在生是不可得 要抓它現在住 住的當下是念念變異 亦不可得 要說它滅 滅其實是另外的一個生 對不對 滅亦不可得 所以生住滅三相 其實儼然不可得 然而不可得 卻又要有三相的如幻差異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這是空有的真實義 就是這個樣子 不可得謂之空 但是如幻的差異 這是空有不二 當下如如的不可思議中道 好 那麼呢生因緣住 住因緣滅 那麼以道種智具足一切智 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 道種智 以道種智或者是叫道智 道智具足就是什麼 就是慢慢的成就而得了 觀察一切而得什麼 而得一切智 以切智得了之後 空智得了之後 就對一切的理解呢 怎麼樣 就會慢慢的體會到 它是如幻如化 就證得道種智 反過來呢證道種智 道種也證得的時候 漸漸的於一心中了知空有相 即相離是不可得 不二那麼這樣子 就證得一切智 那麼一切智具足了 就得一切種智 證得一切種智 一切智是怎麼具足 就是還要證得道種智 哦才能證得 才能具足呀 那麼以一切種智具足之後 就能夠斷煩惱習亦如是呀 就是用一切種智來斷 所以這個也是生、住 異、滅的 三智於一心中得 得的什麼是一心得 可是呢可是在修觀的時候 你難免會有生住異滅 的這種修法 那你說先修這個住 再修這個這個 回過來再修這個這個 那一直修 一直修一直的修 那麼三個是互相的修 再互相修 修修修到後來一剎那頓證 哦是這樣了 師依此文以修心觀 遂證得怎麼樣一心三智 是雙亡雙照 這以後我又講了一遍 哦雙遮雙照 什麼叫雙遮雙照 也就是雙亡雙照 遮是更好了 是用遮住是更好 雙遮雙照 即入圓教初住無生忍位 分破無明 分證法身 還不是六根清淨位呀 是什麼 是法身大士位 對了是法身大士位 不是六根清淨位寫錯了 六根清淨位才是初住 哦才是十信而已 十信位滿六根清淨 十信位滿就是六根清淨呀 好 那這樣知道吧 即入圓教的什麼呢初住 初住那接下來他又因 他自己又在讀中論裡頭 中論原來是大智度論 的中觀一品了 是中觀品不過現在是 獨立起來 它是很重要 它是獨立起來 那麼中論的什麼呢 四諦品 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 亦名中道義 我們剛剛是有講過 上一節課已經是講過 那麼他恍然大悟 頓了諸法無非因緣而生 而此因緣有不定有 空不定空 空有不二不一 名為中道的實相 這個我們呢上一節課 也已經是講到了 這個是他體證的道理是這個 因為是很重要呀 所以再講一遍 頓了諸法無非因緣生 就所謂的因緣性空 而此因緣 為什麼 有不定有呀 為什麼有不定有 這個你當然是要去證了 那證可以由身念處證呀 由身、受、心、法去證 也可 不過這個時候要證 要證得是什麼 有不定有 空不定空 空亦非空 的道理 我們是講很多遍了 就不再提了 所謂實相者 那麼好 什麼是實相呢 那我們也曾經有引過 有引這一段文了 不過我們這裡是再引一次 上一次引的時候呀 是還沒有抄出來 什麼是叫實相呢 中道實相 那實相是怎麼證得呢 是怎麼證得 其實中道實相 已經是在談如來藏了 已經在談如來藏了 我們上一節課有稍微說到過 對不對 現在我們再說一遍呀 這個大智度論卷十八呀 講到這個實相呀 他說呀眾人各各說諸法實相 自以為是 此中實相者 什麼是實相呢 是第一不可破壞 第二常住不異 第三無能作者 是沒有人能夠作的 實相出來哦 所以我問你 如來藏是誰作的 沒有能作者 如來藏會不會壞 不會壞 是常住不壞 那麼如來藏會不會再變異 不會變異 所以你成佛證得清淨本心 如來藏性的時候 再也不會退墮到什麼 退墮成為凡夫了 所以如來藏是不可能 修成的了 有修必壞 所以無能作者 但是你修一修 是修出如來藏出來 那糟了 那如來藏是有作者 是不是這樣子呀 所以我就是說 修行是不能夠成佛的呀 因為證得如來藏才是成佛嗎 而如來藏是不能夠修成嗎 是不能夠修成 修成必壞 是不是這樣子呀 哇糟糕 那我修行是修什麼 修行就是把一切的惡法 一切妄想顛倒法修光 然後如來藏自然現 所以你不能夠證得如來藏 你懂嗎 如來藏是沒得證 所以那個阿羅漢一天到晚 是證得阿羅漢 以為自己有阿羅漢 那就糟糕了 是不是呀 以為有法可修 以為有法可證 有位可證那就糟糕了 不過這個話呀 拜託 拜託呀 拜託 拜託呀 你不要拿話尾去跟人家講話 你跑去跟人家講 人家那個某某師說的 修行不能夠成佛 我就被人家罵死 我鄭重的否認 我鄭重的否認呀 我只是說 我只是就法義上來說 如來藏性是沒有能作者 人家大智度論 就是這麼講的嗎 無能作者 那你怎麼能夠修成呢 所謂的修 是把非如來藏的一切惡法 是全部修光 然後如來藏就自然怎麼樣 跑出來了 就好像鏡子上面有灰塵 你只要努力的把灰塵擦光 那鏡子自然就顯 你不要再照鏡子了 是不用照了 那麼你擦擦擦 鏡子本來是照不到你嗎 也看不到你自己 那邊擦邊看 啊看到你了 擦了最乾淨 看到最真實的你 那就叫如來藏 那在鏡子裡面 是可以看一切的東西 換一句話說如來藏 具足一切的功德 就這樣懂嗎 阿彌陀佛就是這個樣子 那阿彌陀佛的如來藏 跟你的如來藏是一樣 還是不一樣 啊 不好意思 剛好是一樣 是不一不異 不異一樣嗎 但是不一是為什麼 你的有沾灰塵 他的沒有了 所以是這樣不一不異了 都是同一個 但是不異 你的是鏡子 他也是鏡子 照了萬物的功能是怎麼樣 怎麼樣無二無別 無二無別 既然是這樣 那麼如來藏有沒有局限呀 遍一切處 對不對 那麼阿彌陀佛的如來藏 當然就是怎麼樣 遍一切處 對不對 那請問你的如來藏呢 遍一切處只是照不起來而已 所以是不是 我入佛 佛入我 對不對 所以你念佛 阿彌陀佛聽到沒有 聽到了沒有 你念心外的佛嗎 即是念心內的佛 可是心內的佛不壞什麼 在心中有心外的佛 對不對 如幻心外有一個佛 心中之佛不礙十萬億佛土外 有國名極樂 有佛號阿彌陀 是這樣子的道理 所以說唯心淨土 即是如來藏 那如來藏又不壞什麼 不壞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外 有世界名極樂 彼土有佛號阿彌陀 都在心 都在心內 也不在心外 但雖然不在心外 但是就是有十萬億佛土 那因為是遍一切處 那遍一切處都是一念心所成 不就是一念三千嗎 對不對 所以法華 所以說 天台家的思想從頭到尾 都是一貫的 從頭到尾一直都是一貫的 而這一貫是從實相義出來 所以天台家講實相 實相 就是這個意思 而實相就是真如 也就是什麼 就是如來藏 也就是中道實相 也就是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那麼 那麼呢什麼 哦不生不滅 哦那麼呢不常不斷的 一切的什麼道理 就是在八不中道的道理 就是在這裡 好 所以這個呢實相者 是不可破壞 常住不異 無能作者 哦無能作者 所以念阿彌陀佛 是不可破壞的 那你的自性也是不可破壞的 那是不異 是常住在那裡 所以有個常住法呀 人家講常住真心 真心 真心 是指的能知常住法的心 是叫著常住真心 不是真的有一個心 是常住在那裡 你那裡有心常住呀 你是沒有心可常住 是不是這樣子呀 覓心了不可得 那裡還有常住呢 是不是 人家講的常住真心 是指的能知之心 那個能知之心即是常住 常住之心即是能知 能知即是所知 這個能所雙泯雙妄 不一不異即是當下一念三千 一念就是三千 三千就是一念 不前不後 不一不異 唉呀這個就是叫著 法界常住性 也叫法界之心 也叫著真常唯心 這一個心 已經不是那個意識心 也不是什麼 也不是所謂的 第八意識心而已 那個第八意識 是就我們身上有的嗎 如果是這樣 那就不是 如果人家講的第八意識 是講的遍法界的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也就是常住真心 講下來 如果講成這樣的話 唯識心 唯識宗講的第八意識 第八意識呀就是那個 一念三千的一念 而一念具足三千 三千即是一念 也是唯識宗現前萬法 識外無法 法外無識 這是相互一呼一應的 這種道理 這個道理 這樣子講下來的話 唯識宗跟什麼宗 跟般若宗又是相合了 是相合了 所以佛法是什麼純一法 我上次講過 那個什麼 那個龍樹菩薩說的一切法 皆是佛法 對不對 唯有三門得入 那愚癡的人因為三門有別 所以說把佛法認為是有分別 是不是這樣子好 他這裡又提一次 實相的道理了 所以佛語 他引佛經呀 佛語須菩提是這麼說的 若菩薩觀一切法 非常非無常 非苦非樂 非我非無我 非有非空 就是非有非空了等 亦不作是觀 啊最妙就是妙在這裡 我是說 說它空 說它是有 但是空有都是不可說 那亦不作如是觀 經上是這麼講 對不對 我們用我們的話講 就是說空說有都錯 離空離有 那離空離有也錯 叫著不可思議是作如是觀 這是叫什麼呢 不可名知 勉強名知為什麼 勉強名知為中道實相 所以我說中道實相亦不可執 才真是中道實相 那個才是的才也是多餘的 最後怎麼辦 最後是欲說無言 廓而忘思 是沒有辦法講 這才是最妙最妙 這個是叫著不可思議 中道實相 但是要講出來 只好說了嗎叫著不可思議 實在是不可說的 那一個東西哦 這樣懂了吧 這是這樣證的哦 佛也是這樣親自跟 須菩提講呀 所以亦不作是觀 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這是最深的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是有深淺的不同 這是深的 也是心經上講的什麼 觀自在菩薩 是能觀自在的人是行什麼 行深般若波羅蜜 才能夠怎麼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智亦無得 如果有所得的話 那又是可思議 那又是錯 唉呀 是這樣子的道理 是義 捨一切觀念 捨一切言語 離諸心行 離心行就是不可思議了 對不對 滅一切語言是不可議嗎 是叫著不可思議嗎 不是已經講出來了嗎 接下來應該還是要講下去 但是時間又到了 每次講到熱的時候 就是時間又到了 但是沒辦法 請大家呢是怎麼樣 再把這個事情是記一下 下一堂課我們是繼續再說了 好 向下文長 復以來日 合掌 我們先領眾發心呀 發菩提哦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好 我們三皈依 皈依佛法僧三寶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好總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既然是要同生極樂國 我們呢是一心起三願三行 信願行 哦三行 是專心專意的念三聲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 哦心還是一致的呀 心入佛心 佛心入我心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