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天台宗入門 二十二 #d 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請放掌 各位法師 各位同學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 - 法師、居士大德 我們現在繼續 - 天台宗入門甲一 序說當中的最後一部份 乙六是不是 乙六 乙六的部份 講到這個序說 乙六、五重玄義部份 五重玄義部份 講到了丙二、辨體 我們天台宗入門 這是以唯佛一乘 - 做為我們的根本 也就是一切的說明 - 都不能夠離開唯佛一乘 所以我們如果在講解 - 天台宗入門的時候 我是這樣講的 各位你們要知道 - 唯有天台宗 才是佛法的精髓 - 其他都是廢物 如果這樣講 - 那就錯了 懂嗎 因為唯佛一乘的觀念 - 是怎麼樣 就是只要是佛陀金口所宣 - 都會入到什麼 究竟成佛這個目標上面 如果在講天台宗入門 只是在表顯 - 天台宗最好最棒 這樣它就失去了 - 它自己的立場 我們是 至少天台宗入門 - 是這種講法 不過你不要以為 所有人講天台宗 - 都是這種講法 那你說啊! 那一定是他程度比較差 - 才會這樣 並不是的 這不一定是這樣 比如說假如 - 你們的程度很差 怎麼樣都不想學天台宗 那我就會這樣講 我跟你講啊 末法時代唯有 - 天台宗可以得度 其他宗派都不能得度 你念佛 - 你也念不了往生 我告訴你 如果你不學天台宗的話 我就會變成這樣子講 幹嘛 「調熟」各位嘛★ 那你們就是這樣嘛 沒有最好的 - 你不要 那就只好硬拗 - 拗到最好的 那你才要聽 像這樣子的 他不以唯佛一乘為體 他就是以方便為體 誘引眾生 - 入天台教門為體 他就是這樣子 可是我覺得 - 這樣子弄下來啊 你們以後當大比丘 - 到各地去 以訛傳訛的講成這樣 這樣弄成什麼 - 又是宗派見 互相什麼 互相諍論 沒錯 所以說一再的 - 要強調這種觀念 所以說永遠要 - 養成一種觀念 心胸要廣大 可是心胸廣大 唯佛一乘這種觀念 心胸廣大 並不意味著囫圇吞棗 - 什麼都好 這樣 這也不是這樣 這是要能善於分別 - 了知法相 進退高低 - 你自己有篤定 那麼這個才可以 所以天台宗入門 - 以唯佛一乘為體 因此一切的法門 - 在我們天台宗的認知底下 我們都認為它是 - 幫助你成佛的 在這種情況底下 - 講天台宗入門亦是如此 我們在講解它的時候 難免會評論到其他宗派 或是評論到現世的 - 種種事情的存在 甚至都會說到 - 有人蓋廟啊 什麼什麼這樣 對不對 或者是男人女人啦 如何如何 這樣是不是 那這樣子都只是 - 一個分別之說 它的更根本義呢 都是承認 - 佛陀不捨於眾生 佛陀所立的教法 最後的目的 - 就是要調熟眾生 令入一切眾生 - 入大般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那是要 這怎麼樣進入呢 要讓一切眾生 就天台宗的立場來講 要讓一切眾生 - 現見諸法實相 不現見諸法實相 - 你不能夠唯佛一乘 不能 你一定有差別 一切相中有差別 九界眾生不能夠怎麼 不能夠怎麼 當下泯除他的差別性 九界眾生就是有 - 羅漢、菩薩、佛 十法界眾生 - 就是有分別 諸法實相當中 - 就無法分別 就不能分別 所以於諸法實相當中 - 一法不立 那麼我們講天台宗入門 - 的時候亦復如是了 所以要是你在未來當中 聽到了有一些比較、分析 - 或高低這樣子 你都應該知道 這是分別當中的 - 不分別 不分別當中的 - 分別 而不應該過度的死執 不應該過度的死執 乃至當也講到了密教 淨土教或是禪宗 - 或者是律宗 跟天台宗的關係 你也要這樣來了解 好!這是你學天台宗入門 - 應有的最根本正見 有了這個根本正見 有什麼好處呢 二個好處 第一、你內心裡頭 - 面對各種佛法 你不會打架 相對的 - 你也不會恐懼 我記得我初學佛的時候 常常有這種恐懼 我初學佛 我第一次學佛 第一次看到和尚 不是 第一次看到和尚講經 我第一次坐在下面 - 聽和尚講經的 就是上智下諭老法師講 講什麼呢 講六個字 南無阿彌陀佛 - 六個字 然後我聽了 - 我就歡喜信受奉行 回到家裡就開始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開始念 什麼也不知道 可是後來有人跟我講 - 念佛不能成佛的 你這麼年輕就念佛幹什麼 然後就說 - 要參禪啦 後來我又認識了一些台大 - 當時的同參道友 他們是什麼金剛兄弟★聽不清楚★ - 灌頂去了 一天到晚灌來灌去 這樣子 即身成佛 哇!這更厲害 - 更猛 那糟了 那我這個念佛 - 大概太慢了 那麼後來又學了教 聽這個、聽那個的 啊!慘了 這麼一弄呢 我就開始心中煎熬了 到底哪一樣 - 才是佛法最精髓的呢 那我要學哪一樣 學哪一樣都會被人家說 - 哪裡有欠缺 那你就會恐懼 你哪一樣都不敢進入 那聽到人家數息嘛 - 然後就數一數 聽到人家不淨觀 - 你還去觀一觀 就這樣 大小乘顯密到處鑽 是不是這樣子 一個暑假 一個暑假二個月當中 - 在家裡只有七天 也算是打七 只有七天 其他時間都在外面 怎麼樣 佛七、禪七、觀音七 - 灌頂什麼 一個接一個 - 不停的這樣子 會恐懼啊 你會覺得 如果學了它 - 而沒學它 好料的都被別人學去 那我就不知道 - 要如何成佛啊 我要去學那個 人家說那裡又不錯 - 我就趕快衝去 「瘋狗衝墳坑」★ - 一直衝、一直衝 這樣 就是一直撞 就好像請佛像一樣 看到這一尊 - 不錯!實在雕工好 那看到第二尊的時候 - 啊!這個材料更好 又看那一尊 - 啊!這個更合我意 最後把所有佛像賣掉 請一尊 對不對 哈哈!這沒辦法的 當你在迷糊的時候 你搞不清楚 - 你喜歡的是什麼 所以說你如果不能在 - 心情上面了解一下 唯佛一乘這種 - 最根本的觀念 你就會這樣子 你會覺得 - 你會不會被佛法騙了 這個可能不究竟哦 這個可能還不夠哦 啊!這個搞不好更好 我現在怎麼才聽到啊 人家說有更好的 那這樣搞不好 - 真的是更好的 你就會這樣恐懼 不安穩於你現前所學的 然後你還有一件事情 你會很無奈的聽到 - 人家說他的好 為什麼 你剛剛才找到一個 - 你認為很好的啊 才剛開始在學 怎麼他說他的又更好 那這樣我的哪有應效 - (哪有效果) 現在是變這樣 - 你知道嗎 那就像小時候玩彈珠一樣 一直贏一直贏 這個最大顆 - 我收起來 這顆最讚 等一下過了二條街 看到另外一堆小孩子在玩 不幸!他的比我大顆 哼!不要了 我要那一粒 這樣 一天到晚都在找最大顆的 有沒有 現在很多出家師父都這樣 你注意看 撞啊撞的這樣 我們憑良心講 有的老師父啊 他根本從來沒找過 他到老了 他還是不知道 - 什麼是最好、最讚的 所以當我們年輕人去問他 師父!你告訴我 - 什麼是最好的佛法 那他就隨便抓一把亂講 沒有 沒有什麼最好的佛法 怎麼樣 - 就是怎麼樣 他就這樣講一堆 你還是丈二金剛 - 摸不著頭腦 去那一家 - 也這樣跟你講 他各說一家 然後你就在眾說紛云當中 - 迷失了你自己 然後你也不能承認有最好的 為什麼 你還沒找到啊 那你還沒找到 - 你就說你最好的 我不信 我不信 你會這樣 那是我摸過的 - 那個不是最好的 人家還說最好 - 不過不對 但那也並不一定很好 你就變成不信任主義 還有對立主義、懷疑主義 整個合起來 - 就是茫然無所措 茫然無所措 那麼再加上這個情況 - 你就把中國的給丟了 然後學南傳人 - 以前這樣托缽啊 那現在不能托啊 那麼就學那個、這個的 文化已經不能搭配了 你生活的環境已經 - 這麼的文化氣息濃厚了 你要去學那個 或者南傳 或者藏傳 或者日本 又不搭調 那個性格又不塔調 好!學外國的也不行 學本國的也不喜歡 - 也學不來 卡在那裡 所以唯佛一乘的觀念 如果被你提起來之後 你會覺得怎麼樣 唉!什麼都是最好的啊 他們最後都是同一條路啊 那我就不用分別 - 哪一樣最好 契機就好 唉!你就勇於承認這個事實 當你看清楚的時候 - 就勇於承認這個事實 第一 第二、如果正在這個同時 你能夠有一個 - 一套的思想脈絡下來 而這個脈絡是中庸的 在這種情況底下 萬一 比如說密宗 密宗說他們即身成佛 有的人就聽了不爽 我參禪的人 - 見悟成佛才對啦 那他就說 - 不是 你的才見性而已 我們的是即身又成佛 那你就脖子變粗 - 整個臉紅起來跟他拼 有沒有 那二個凡夫 - 什麼都不懂 禪宗的 他說他學禪的 - 實在他不懂禪 那他去灌頂的 - 實在他也沒見過本尊 那二個都是外行人 站在門外 - 二個人在相爭 這樣 再來起整堆的煩惱 禪宗的 - 誹謗密教的 那麼他就造了 - 誹謗大乘的罪 然後這個密宗的人 - 也為了要說贏他 又把他誹謗過來 又把他罵回來 他也造了誹謗大乘的罪 然後二個人呢 在還沒有辯論完成之前 雙雙就下地獄去了 哈哈!就這樣幹的 看起來實在很可憐 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那你如果說 - 有一套完整的系統 你聽到人家說 人家即身成佛 比如說我學天台 我會想 - 即身成佛是有可能的 那麼是這樣這樣 理路是這樣這樣 應該他們如果說 - 講即身成佛 應該就是合乎這個理路 這樣這樣 如果他見得 - 見到了諸法實相的話 他就是即身成佛 對對對 他們的大手印、大圓滿 - 不就是這樣子嗎 圓滿次第裡頭 - 是沒有次第的 所謂沒有次第 就是不是漸法 - 是頓法 那不就天台講的 - 頓悟成佛一樣嗎 哦!表達的語句不同而已 你就會會歸 你這一會歸啊 你會發生什麼效果 第一、你會對於你的自宗 你對於你自宗自派 你會覺得嗯! 果然我們這個宗派 - 也不孤獨 人家的講法跟我們 - 有雷同之處 第二、你也勇於讚歎他宗 你也勇於讚歎 懂我意思嗎 我們一般 尤其是女人啊 不要這樣子講 由於一般 女孩子是這樣子的 女孩子總覺得 愛道經也這樣講 我才是天下最美 - 天下無雙 沈魚落雁 - 羞花碧月之姿 她沒想到說 是她的鼻子較美而已 她的耳朵好像招風耳 二隻腳呢 好像大象腿 她沒在看那個 她只有看她鼻子最美 她都認為我的最美 她不敢讚美別人的眼睛很美 別人的耳朵很美 她就不敢讚美這樣 不敢讚美 不能勇於讚美其他人 - 的那個人 本身一定有那個 - 難以挑動的缺點 不敢面對的缺點 而一個在學自宗當中 在自學 你看我學天台 我學我的自宗 我學教 我學禪宗 我學我的禪宗 在這個學得很好的人來講 他一定能夠煥發出一種 看到別人優點的 - 這種心量出來 然後勇於的 而且自然的、歡喜的 - 真誠的去讚美他宗 唉!唯佛一乘這樣子的觀念 - 就能讓你這樣 這才真正的以僧讚僧 是不是啊 不是嘴巴上講 - 你真好、你真厲害 好好好 不是這樣子 如果大家能了解 - 這個意思的話 那麼唯佛一乘的價值 - 那就非同小可 可以引領你成為一個比丘 面對多元化的佛法當中 它所能夠幫助你 - 在心性上的調練跟降伏 它所佔有的價值 再也不只是教理上的認識 這樣子表面而已 它根本就在安撫 - 你那動盪的心 更何況中國佛教 - 一直有這種觀念 融合的觀念 好!唯佛一乘 所以無二亦無三 特別要談無二亦無三 - 的意思是說 沒有二乘 - 也沒有三乘 二乘就大乘、小乘 三乘就是菩薩乘 - 聲聞緣覺、菩薩、佛這三乘 聲聞緣覺合為一乘 這三乘 沒有這樣子的 那麼這樣你會這樣問我 那龍樹菩薩為什麼 - 要說有二乘 大小乘 那是方便說嘛 他只好這樣分別啊 他活在西元九世紀以前 不是這樣講 他活在那個 - 小乘佛法興 而大乘佛法 - 也正要顯現的時候呢 他只好這樣分別 讓眾生能夠有名詞來知道說 - 有個教法的根本分別 懂嗎 所以不要執持的 - 有真正大小乘的分別 但是確實有心量上 - 能不能荷擔的差異 好! 那麼緣覺、菩薩、佛 - 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 這個四乘 這個三乘當中的分別 - 亦復如是 法華經上講的很清楚 累劫以前啊 他帶領著舍利弗 已經在「點塵劫」以前★ - 就修行了 而且教他大乘了 然而他一再的忘記 可是一再的忘記 諸佛卻一再的 釋迦佛卻一再的怎麼樣 一再的示現在他眼前 然後接引他修學大乘 還記不記得我說那個公案 法華經上面公案 他說釋迦佛等到 - 舍利弗重新怎麼樣 認知了大乘佛法之後 舍利弗就很感慨的說啊 唉啊!我以前真的是 - 不懂得佛法 我還以為我所證的 - 是跟佛一樣 現在聽到佛給我授記 我才知道說 原來我也可以成佛 而且還有這麼長的路要走 那佛陀才說啊 今天你了解我這個道理啊 還不是你自己的力量哦 還是我的加持哦 你要知道啊 你要有你的力量啊 就不用我以前 - 無量劫以來薰陶你了 那他當然不懂了囉 佛陀你什麼時候 - 無量劫以前薰陶我 他就說啊 在無量無量無邊無邊 - 以前的時代 他講的什麼時代 他說啊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每一個微塵為一粒 向東方 我們這個世界東方 五百萬億國土放一點 再拿一粒微塵再放一點 這樣子一直放 把這些三千大千世界 - 的微塵全部放光光了 裡頭的所有國土 這麼遠的這個 - 範圍裡面的國土 有無量無邊 再把這無量無邊的國土 再把它揉在一起 再把它磨成粉末 聽清楚 再把它揉成粉末 然後一粉末一劫 一粉末一劫 我教化你 就在這麼多粉末劫以前 - 我就教導你 那會嚇死人 那諸佛成佛已經 釋迦佛成佛已經在點塵劫 無量點塵劫以前成佛 他那個時候就度化誰 - 舍利弗了 可是舍利弗呢 - 晃啊晃 晃到現在還在做小乘人 不過我們可以說 - 他是示現啦 他是示現給我們看 我們就是你懂嗎 我們就是 我們現在就是小乘人 好啦 好啦 大乘好啦 我知道你們想學大乘 好吧!那就大乘吧 但是「終究是」凡夫大乘★ 是不是這樣 凡夫大乘 - 沒什麼用場 泥菩薩 一場雨來 - 就化為灰燼了 這就是所謂的聲聞 所以雖然有聲聞之名 - 而無聲聞之實 沒有 宇宙之間沒有 - 真正的聲聞法 也沒有真正的菩薩法 只有佛法 這就是調熟而說的 所以你不能反過來這樣講 唉啊!持戒、四念處 - 這聲聞法 你不能講這種話 它就是佛法 它就是讓你成佛的 但是究竟成佛 還不是阿含人 - 看到的那個成佛 那又不同 我們看到的成佛 - 那層次更高 好!那麼是這樣子 - 叫做無二亦無三 特別提這個名稱 所以將來你面對 - 不同教法的時候 一定要記得我這個話 如果你不能看到 - 其他的佛法會入唯一佛乘 或者叫唯佛一乘的話 那麼不名為善學之人 要記得哦 好!接著 - 除佛方便說 雖然無 - 可是又要方便說 「方便說有此」★ 這樣懂嗎 「方便說有此」★ 這個事情我好像 - 打過比喻了 對不對 比喻就是說 一個爸爸如果要訓練 - 這個兒子成為太子 將來接他這個國 一個國王如果要 - 訓練他的兒子 王儲啊 成為國王的話 他從小時候 - 就開始告訴他 怎麼樣子穿衣 怎麼樣走路 怎麼樣表現威儀 愈長大 - 教的愈來愈不一樣 那麼他的目標 - 從來就只有一個 從來就是一個 從來就是一個 要像這樣子 所以目標是同一個 可是呢 調熟的方法有善巧 好!我們天台宗入門就是 - 以這樣子的觀念來講解的 未來裡頭會到處充滿了 - 這種意識、思想在裡頭 你們慢慢聽 - 就會感覺得到 隨緣遇境 - 你就會聽得到這種道理 這是體 - 根本精神是在這裡 丙三、明宗 宗是什麼東西啊 宗就是這個課程 - 它真正的目的 要讓你達到什麼效果 這個效果 不不不 不是效果 讓你達到一個什麼呢 讓你達到一個層次 我們講層次好了 層次 或者讓你達到一個 - 修學佛法當中的一個階位 這叫宗 或者這麼講吧 這個教法當中 - 一個主要的目的 要讓你怎麼樣 要讓你怎麼樣 主要目的 - 跟主要的效果不同 效果跟目的不一樣 我們打個比方 我們打個比方 比如說效果跟目的不同 目的就是宗 效果就是過程的用 那麼我們講 用就是效果 - 宗就是目的 那你比如說 對!比如說 我叫你去擦車子 - 去洗車 假設是這樣 我叫你去洗車 然後我還教你說 - 洗車必須怎麼樣 你必須彎腰九十度 左邊的門 你必須用你的手 - 左轉三十五下 右轉三十五下 這樣才算打臘打得很乾淨 我內心裡頭 我的宗旨是要你怎麼樣 要你怎麼樣 是要你學會擦車子 - 的真正技術 可是當你這樣弄下來的時候 卻是把你的身體練好了 你多了個運動 順便會在過程當中 - 達到的效果 這是一個比喻啦 所以體是什麼呢 體是我內在要調練你的心 比如這個意思 所以體是我內在 - 一個根本不變的思想 我就是這個思想 它遍一切處在表現的 所謂的宗是什麼呢 宗就是說 當我要達到這個理想 - 這個根本思想的時候 我依於你們的程度 或依以這個時代 或依於這個需要 我立下來的一個行動目標 那麼這個行動目標 - 就是我們的宗旨 好!那麼什麼叫做用呢 用就是說 當你達到這個行動目標之後 你表現出一個 - 什麼樣的效果出來 好!你到了那裡了 - 你自然就能得什麼效應 你把這個觀修成了 - 你自然就能離苦得樂 離苦得樂是效果 - 是結果 可是你要修觀 修觀是一個宗旨 你看我們那個「修觀矩」★? 我要你成佛 - 是內在的體 比如說是這樣子的 所以體、宗、用 - 這三個要善於分別 你比如說閱讀一本經哦 乃至要講解經典 - 給人家聽的時候 你才有辦法 - 朝這方面去思考 好!這樣講宗 宗就是目標 我教導這門課 我目標要調熟各位什麼 要讓大家達到 - 什麼樣子的目的去 就是要發起阿耨多羅 - 三藐三菩提心為宗 就是要讓你們發起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就是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 為了要自利利他 因為為了要利他 所以我得要趕快自利 - 成就佛果的這種心 那麼我所行所為 - 都是為了要利他 乃至成佛 - 也是為了利他 這種心情就叫菩提心 可以說菩提心是 - 徹底的利他之心了 可以這麼說 可以這麼說 好!那麼這是宗 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你們在學習 - 天台宗入門的時候 你的心情上 一定要趕快的進入到 不要說趕快 一定要適當的 - 隨著我的語言 調熟而進入到 - 菩提心的「趣發」★ 這個事情上來 這個目標上來 如果你學了天台宗入門 弄了半天 - 還很小乘 或者還小心小量的 對於教法的分別、差別 - 還很大 很嚴重 那這樣 - 就沒有學好那個效果 沒有學好這個效果 - 怎麼辦呢 就要再努力求懺悔 這個宗是這樣子的 接下來講論 論用 天台宗入門這個課程 到底你學了之後 - 會有什麼效果 建立對天台宗教法 - 之整體了解與好樂之心 好樂之心 建立這種心情 那麼整體之了解 - 或許講得太大了 搞不好我自己都沒辦法 不過就是盡量 - 把目的放在那裡啦 好樂之心 - 是一定要有啦 好樂之心一定要有 沒好樂之心啊 你學一門功課 學一門修行法門 - 就索然無味 是不是啊 所以培養對這個你 - 所學習對象的一個好樂之心 是一個學習者 - 應該有的很重要的工作 不要人家在後面推著你啦 為了考試來學習 你是為了真正好樂 - 來學習的 好!論用講到這裡了 再來判教相 天台宗入門是藉別顯圓 它目的是顯現圓教的思想 然而呢 然而呢 要能夠讓你了解圓教 - 我會用次第法來說 比如說先這樣 先藏教 先通教 先別教 然後才講圓教 所以說 藉著次第法來顯現 佛法最高層次的那種 - 當下契入的實相之教 藉著次第法來顯現 那你說藏教跟別教 - 不是次第法嗎 它也是 不過這個次第法 - 不是大乘裡頭的次第法 所以它只在身心上 - 用功夫而已 沒有在法界上用功夫 那麼從別教以上 - 在法界上用功夫的 像華嚴經 - 主要是別教的思想 因為在整個法界裡頭 - 用功夫 那麼到了圓教裡頭來呢 法界即是一心 那已經沒有法界 - 沒有心了 什麼一即一切 - 一切即一 這都是別教義啊 某種程度的別教義 「一多相即啊 - 這個還落入言宣」★ 嚴格講還是別教的 不過有人說這是圓教啦 這樣也可 體會到後頭的時候 - 算是圓教了 不過理論上 - 這還是有一多相對 還是有一多相對 一即是多 - 多即是一 泯然不可分、不可別 - 這才是圓教 不然老是會弄成有一個心 - 有個三千大千世界 你看一心生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說法啊 有時候讓人家一下子 - 覺得太唯心的思想 天台宗並不是這樣 它是直接契 從緣起性空的 - 藏教這種思想 一路一直契入契入 - 契到究竟的諸法實相 是不可「言宣」的這種實相義★ 它沒有任何的對立 一、多 - 都還是對立的 可是我們要講圓教 - 必須要這樣講 必須要這樣藉別來顯圓 在天台宗入門裡頭 - 也是這樣 所以在未來呢 我們在解釋它的時候 解釋天台宗的時候 在很多的說明呢 會用階次法來說 會先這樣這樣 - 然後所以這樣 比較這樣、比較那樣 - 所以最後的是這樣 這樣子來比較 所以天台宗 - 這個教相到底是什麼 基本上是圓教的 不過裡頭有很多 - 別教的觀念在裡頭 是這意思 好!乃至藏教的也有 也會藉它來輔助 好!這是丙五、判教相 整個天台宗入門的序說 - 全部講完了 到此為止 你應該知道這門課 - 到底要講什麼了 這門課以上這樣子 - 我們回顧一下 天台宗入門 - 主要的大綱、講綱 講綱 所謂的甲一、序說 - 序說 甲二、正說 甲三、流通 是不是啊 還在不在啊 恐怕丟了 那麼呢 這裡頭我們回顧一下 總算把序說給講完了 對於宗派應有之認識 - 天台宗之特色 乙三、學習天台宗之目的與效益 乙四、教起因緣 乙五、教所被機 乙六、五重玄義 這一切呢 總算是序說 天台宗的入門 - 總算是有一個 有了一個完整性 堪稱完整性的交代了 現在看甲二、正說 正說就是要 正式進入到天台宗的 - 一個堂奧的地方 開始的地方 不敢說多麼深奧 至少已經是帶引你 - 真正投入天台宗裡頭去了 那麼它講什麼呢 乙一、天台宗之名義 要介紹天台宗 我們總要解釋一下 - 天台宗的名義 乙二、天台宗之創立 天台宗之創立 天台宗怎麼創立起來的 乙三、天台宗之思想淵源 天台宗呢 - 它不是憑空跑出來的 它有它的思想做根底 然後它的思想淵源是 - 怎麼樣慢慢演變過來的呢 好!我們也不能說多啦 講到目前為止 已經二十一 - 第二十二節課了 第二十二節課 - 才講完一半而已 那正說照說應該要更多 是不是啊 我看我們能講多少 - 算多少 乙四、天台宗之發展史略 天台宗怎麼流傳到今天的 這些你也應該多少 - 要有一點梗概 是不是啊 那麼天台宗這麼發展 - 發展到今天 它的興衰 它的思想 它的弘傳如何如何 這些多少你也應該要 - 知道一下子 再來呢 天台宗所依之經論 - 及歷代重要的論疏 重要論疏 這個呢 所依之經論 天台宗到底呢 茫然然的 - 不曉得往哪兒看書 是不是啊 那麼大體上 - 你只知道法華三經 大智度論這樣子而已 到底天台宗 - 依之經典是什麼 這裡先告訴你之後 以後你遇到它的時候 你突然間會有一種 - 特別的感覺 這個是要告訴各位的 如果有夠時間的話 會對這些重要的經典 - 略做說明 好!談一下 也可能 看情形 那麼乙六是什麼 天台宗之根本教理 - 與實踐方法 這當然是最重心中的重心 - 核心中的核心 是在這裡 是不是啊 但是竟然擺在第六 怎麼這麼麻煩 我在考慮是不是擺在第一 擺在第二 - 把它講完 讓你們很爽快的聽完 不過呢 又考慮到什麼呢 考慮到一個弘法的技巧 商品推出之前 一定要先打歌 這種情況底下呢 - 先做廣告啊 所以我又想 - 放稍微後頭一點 好酒沉甕底 那麼我們再看 - 適當的情況做調整 基本上這幾樣呢 我是按照一個思考的路線 - 來擬定這個順序的啦 不過它各自還是可以 - 蠻有獨立的可能啦 不能完全 但是前後順序 - 也不是那麼死板板的 我們到時再看 那麼再來最後的 - 乙七是什麼呢 哦!乙六還沒講完 乙六、天台宗之根本教理 我們只談了根本教理 不過在我自己閱讀之後 做了一個總整理之後 我發現呢 這些根本教理差不多 - 也是天台宗的所有教理了 只是說深入、不深入 - 的問題而已 都會提到吧 所以這個挑戰性是很大的 講的人 - 挑戰固然很大 聽的人 - 挑戰也很大 是不是啊 你要面對這麼強大的 - 一個思想體系 又要這麼短暫的時間裡頭 - 弄個大概 恐怕也不容易 不過你們不要皺眉頭 沒關係 學習東西 - 本來就是先鳥瞰一下 不要認為你懂 - 先看一看 將來你進去的時候 - 你就有印象 然後慢慢就登登登 唉!你就一直會入到 - 你的印象當中來 形成一個很堅固的主軸 思想的主軸 懂意思嗎 所以這個根本教理是這樣 不過教理有了 它一定有相應的實踐方法 相應的實踐方法 這一次我自己 - 在準備教材的時候呢 我感到最得力的就是 - 對於為什麼實踐 它的教理 - 跟它的實踐方法之間的 一個密切的關連 - 到底是在那裡呢 以前在閱讀天台教典 - 或者是多少接觸的時候 還不是很堅固的理解 那這一次呢 因為寒假 - 這樣子來看的時候 我們發現就是說有了一個 基本上可以告訴同學 - 的一個重點 也就是說 它的教理發展到 發展在實踐當中 - 有明顯的一條脈絡 這個也就是 - 面對現代人質疑 質疑說它的教理 - 跟它的實踐是兩分的 我今天早上 我今天不是 我在上一節課不是提到了嗎 提到怎麼樣 提到說有人認為啊 天台大師在講解教理 以法華玄義跟法華文句 - 為主的教理的時候 他談的是空性的 可是怎麼講到實踐法門的 - 摩訶止觀的時候 唉!卻講唯心了呢 那麼是現在有人 - 這樣質疑過 那我發現了 - 這種質疑的時候 當然我也會覺得 這個質疑是不是 - 空穴來風 我要去理解 那麼經過我理解的結果呢 我發現天台教法是一貫的 教理是這樣 - 那麼它實踐就是這樣 不過是用的語句怎麼樣 他的用詞被那些 - 斷章取義、閱讀的人 很快就把它給弄成弄錯了 是這樣 到時候我會告訴各位 這件事情蠻強調的 蠻要強調的 那麼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接下來乙七、 天台宗在中國佛教中 - 之地位與影響 那這個 就是比較接近尾聲了 在中國佛教之地位與影響 就是說 它到底在中國佛教 - 站在什麼樣重要地位 我告訴你 到目前為止 - 還是「執牛耳」的地位★ 你說那不是禪宗嗎 是的 禪宗在實踐風格上 - 確實是這樣 可是禪宗的教理少 它禪宗的教理 - 是通於各宗派的 有人參這個 有人學那個 他就用他的 禪宗是指著說他見性 了解佛法最根源 - 的意義在哪裡了 但在教理上 他就應用了他宗派的教理 - 來說明的相當多 相當得多 或者依經來說 所以說 你要講教理上 - 的影響的話呢 那麼天台宗的影響 - 簡直是「無以復加」的★ 我們會從歷代的 - 傳承當中 來展現這樣的意義 來展現這樣的意義 最後呢又提到一個影響 那就在中國佛教影響 我們就盡可能的把那些 - 影響的痕跡標舉出來 讓你就知道 你比如說 南山律宗最明顯的 它就提出「圓教宗」★ - 這個思想來 圓教這個思想來 它也用法華涅槃 然後它把四分律講成 - 大乘律去了 你看像這樣子 - 這個最明顯的 唯佛一乘的觀念影響 對不對 好!像這種痕跡 是我在講戒律的時候 - 也一再所提到的觀念 那麼這個也就是到時候 - 會比較完整的來告訴大家 完整的告訴大家 這是乙七 那麼好!現在甲二 甲二、正說 正說那部分就是乙一 乙一、天台宗之名義 天台宗之名義 - 我們前面已經略說過了 在解釋釋名的時候 五重玄義釋名的時候 - 已經提到了 所以我們也就略掉 那你一定覺得奇怪 - 為什麼要略掉呢 那略掉 - 就不要再提這名義了 為了要讓他思想上完整 讓你知道 - 如果單獨看正說的話 正宗分 - 正說這一部份 也應該要有乙一 - 這一部份 就把它列出這個標目出來 接下來就是乙二、 - 天台宗之創立 講到這裡來 就開始讓人 - 有種期待的感覺 總算怎麼樣 要看到天台宗浮現出來了 到底天台宗怎麼樣子 - 被創立的呢 可是呢 還是不要那麼早的 - 說出它的創立的事情 怎麼樣 先調熟一下 告訴你歷史文化的背景 然後告訴你 - 佛法教理的背景 然後才把天台智者大師 - 給抬出來 哈哈!是不是啊 不過有時候又想一想 要去了解歷史文化 - 佛法教理 這個實在太龐大了 要談到 要談到什麼樣子 - 一個範圍呢 這個有時候也真是 鬆緊拿捏啊 - 還不一定很容易 不一定很容易 因此我打算就 - 對一個大時代 先做一個鳥瞰的說明 大時代先做鳥瞰說明 這是歷史上說 所以在這地方呢 我想我必須要 - 先向各位聲明的 丙一、丙二跟丙三 我搞不好會揉在一起講 有時候會必須這樣 你比如說 當我講到智者大師 - 生平的時候 可能又跳到歷史上的 - 文化事件上來再看他 懂意思嗎 你比如說 講到他三十八歲 最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 天台大師最重要的 - 三個階段當中的 第三個轉捩點的階段 就是他三十八歲的時候 - 重新從金陵離開 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重要階段 - 就是所謂大蘇山 不!他在那個 對!大蘇山的時候 怎麼講呢 大悟 大悟 大蘇山大悟 - 是在慧思禪師座下悟的 可是第一個呢 這是第二個 第一個時期是誰呢 在大賢山閱讀了法華經 - 法華三經 以及閱讀了種種的經典 - 也學習戒律 在「慧曠」律師座下學習★ 所以他一生有三個 - 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第三個階段 - 是他自己自修了 也就是他悟後 經過弘法利生 - 在去自修 很有意思哦 他不是悟後立刻去自修 他悟後就去講經 然後累積一些資糧之後 - 再重新捨離 然後再自修 然後自修之後 - 再成就 成就之後 就一路講經說法 - 到入涅槃 六十年的歲月 十八歲出家 扣起來 - 才四十二年而已 四十二年成就 - 這麼大的事業 實在很嚇人 實在很嚇人 那麼呢 當講到這個的時候 我們就要提到 比如講到三十八歲的時候 我們要提一提 - 當時的時代環境是什麼 然後你才會很立體的 我們講說 - 很立體的知道說 智者大師在三十八歲 - 的心情是什麼 然後他看到了什麼 他感受到了什麼 所以他怎麼樣 不然我們老是在 - 佛法的立場上看 啊!他就厭離世間 - 然後住山修行 這個很平面 - 也很單薄 無血無肉 - 你懂嗎 當你「架」入了歷史★ - 地理、文化的背景 乃至於佛法的背景進去之後 哦!這整個思想的 這時候 智者大師就活生生的 - 活在你心中 他是一個在歷史當中 面對了很多的 - 社會周邊的因緣 而他做這樣的決定 這樣子來閱讀一個人啊 你才能深刻 你才能深刻 所以你要一生 - 研究智者大師的話 應該用這種角度去研究 必須把他的時代的 - 前因後果全部研究了 你說為什麼要這樣子 很簡單嘛 你比如看你好了 就以你來說 或者我 任何一個人 你看我們活在今天 我們都會知道 - 今天社會發生了什麼 台灣在選總統 - 已經選過去了 那你有一種想法 - 選總統就是這樣這樣 對不對 民主 今天誰不了解 - 民主這二個字 對不對 立法院 誰不知道 你有了立法院 - 這個觀念的時候 當你來出家的時候 你跟人家相處 是不是也有民主立法 - 這種觀念 所以大的環境會影響 - 一個出家人的一個思想 那你說如果是這樣 那出家人他的解脫 難道是由世俗的因緣 - 所產生的嗎 那又不對 那又不是 是它有那個影響 可是當它進入到他的內心 這社會文化的影響 - 乃至於佛法周邊關係的影響 進入他的內心的時候 - 他會經過調熟轉變 成為一個向道上會 - 的這種運作 而我們做為一個後代的人 應該學的 就是要學這個 - 這個機制 學習他怎麼面對時代 然後在面對時代的時候 - 他怎麼因應 然後他怎麼轉成 - 他自己的修行 將時代共業的因緣 - 轉化為內在修行的資糧 你該學這個 而這個是「恆古不變」的★ 自古到今不變 比如我打一個最大的比方 智者大師三十八歲的時候呢 這個皇儲講經 - 可以為他怎麼樣 可以為他停 - 罷朝三日來講經 他進了金陵之後講經啊 所有的高僧大德 - 來聽他講經 還有那個年紀大得大長老 - 竟然這樣說了 說!啊 - 我就是這麼老了 不能追隨 - 這位智顗大師學習 要是我將來再年輕十歲 - 不知道多好 我現在就要死了 希望下輩子 - 他能帶領我學佛 這是高僧大德 - 長老這樣講話的 那時候他才三十歲出頭 以他這樣子的一代宗師 又這麼年輕的情況 他受到這麼大的推崇 結果他三十八歲 - 照樣把這些丟光光 那個皇帝啊 國王啊 宰相啊 送送送到城門以外 送二、三十里 他頭也不回就走了 然後繼續修什麼 去修他的苦行 帶了五、六個人 - 這樣子去修他的苦行 當然後來 - 人愈來愈多了 對不對 你想想看 這給我們今天 - 有怎麼樣的啟示 給我們今天怎麼樣的啟示 像這樣的研究 - 一位宗師的一生 活生生的去把他還原 - 在歷史的時空當中 你就可以看到這個人 - 怎麼是一個真正活著的人 而不是抽離了 - 周圍的文化歷史 抽離開來之後 他只是在那兒學佛 他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 突然間就開悟了 突然間就離開 - 然後去那裡了 然後遇到誰了 你懂意思嗎 那個不是這樣子 這樣子 你如果是這樣瞭解 - 祖師大德 你完了 你一定執理廢事 有人要去山上 - 坐在樹底下用功 他忘記了以前那位大德 - 是因為皇帝在滅佛嘛 他只好自己跑到樹底下 不然他會住宮殿啊 - 或是住在房子裡 但是你不了解他的周圍因緣 你就「東施笑顰」似的★ 只學他那個時代的 - 特別的動作 就很可能出狀況 你沒有活生生的來看 - 這個人的歷史環境 不過這還有一點 - 要聲明的 那就是說 到底周圍的歷史文化環境 會不會決定性的來影響 這個修行人的解脫 - 跟解脫的風格 或者解脫的途徑呢 是不是根本 乃至於會不會根本動搖了 - 這個修行人的持戒方法呢 以及修行的根本理念呢 哦!這個就得要小心了 有人說啊 佛陀在世的時候 大家都穿那個裙子 - 沒有內褲的 那麼撩起來小便不好看 所以他一定要蹲著小便 現代時間因緣不一樣 所以我們不應 我們就可以 - 站著小便就可以 這就是拿時代因緣來談 - 對不對 以前是這樣 -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那要用剛剛我那個說法 - 好像這樣是對的了 是嗎 關於這樣啊 好!我們這一節課 - 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下一節課 要進入這個主題之前 我必須在這個觀念上面 在可變、不可變 會影響、不影響 即影響、又不影響 什麼是影響 什麼是不影響 當中做一個分別 不然會混濫 這裡頭很微細 相當得微細 也很少人談這個問題 但是我們必須要談一談 才能夠讓你們 - 能夠無入而不自得 關於這樣子 下一堂課我們繼續說明 我們現在迴向 先發願 請合掌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我們總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