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天台宗入門 七 #d 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 請放掌 各位同學 我們上一堂課啊 已經跟大家提到了西土呢 西土 這個宗派存在的事實的鳥瞰 已經大體上就這樣講完了 只是一個鳥瞰 我們重點並不是在講那一些 我想知道一個大概就可以了 那麼接下來是什麼呢 丁二 - 是中國這一部份 中國部份呢 它的宗派 啊!那可就精彩了 那麼它呢最主要 中國人一向說的有十大宗派 其實這十大宗 - 哪何只十大宗 要以曾經出現過的來講啊 你說什麼地論宗啦 什麼涅槃宗啦 還有像什麼 這個舍論宗啦 像這一些都怎麼樣 都是怎麼樣 都是曾經是中國的宗派 而在這裡頭我沒提到 所以說它當然少了一點點啦 弘傳也短了一點 在它的教理呢 - 局限了一些 後來它被大的宗派所吃下了 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就是主要是提 - 中國的宗派是八大宗 八部大宗派 大乘派跟二個小乘宗派 - 合起來就十大宗派 我們就以這個一般所談的 - 這個十大宗派來談 首先呢 - 戊一是什麼呢 小乘分二部份 - 分二科 那麼呢 戊一分二 一個是已一 是什麼 成實宗 成實宗下面分五 下面寫一個分五 - 這裡沒有五 分五成實宗分五 那麼呢五 五部分 哦!來說明它 那麼呢再來 已二是什麼宗 啊!這個俱舍宗 好 俱舍宗 也是分五科來說明它 那麼乃至於三論宗 是戊二裡頭的大乘分八 大乘分八 大乘分八 然後呢 這個到時候再跟大家提 先談到中國的小乘部份 - 成實宗跟俱舍宗這兩部份 為什麼我們先講成實 - 先列成實而後列俱舍 我們大體上是依以 - 它成立的先後來立的啦 所以說我們依成實宗 - 因為先在中國出現 那你說嗯 對啊!剛剛你不是說天台宗 - 是中國最早的宗派嗎 你不要聽錯啊 我是說中國人 - 自己立場所立的宗派 是天台宗最早 但是成實宗不是啊 成實宗就是依成實論而立的 那是根本就依於 依於「論部」本來就有的一部論★ - 來立的 那不是大乘 那不是中國人自己什麼 - 自己創發出來的 哦自己整理出來的 哦都不是 那如果要這樣講 如果是這樣講的話 那你又會問 那麼中國人自己最早成立 - 的宗派 不管是印度既有的或者什麼 只要在中國最早成立的宗派 - 是哪一個 啊!就是成實宗跟三論宗 大乘的是三論 小乘的是什麼 - 成實宗 這二個宗派呢 影響中國 - 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有一個固定的影響力 哦 大乘的這個三論宗 - 聲聞乘、小乘的成實宗 所以我們成實宗呢 - 先出現 我們就先寫在己一 然而要介紹成實宗呢 那對不起 我得要從俱舍宗介紹起 所以己二是俱舍宗 是不是啊 你們看看那一個標題 己二就是俱舍宗 那麼呢 這個俱舍宗分五 己二、俱舍宗 雖然先成立的宗派是成實宗 - 在中國 哦 它是印度既有的宗派啦 那麼呢 在中國它先成立 - 是成實宗 然而呢 成實宗要理解它 - 卻得要先瞭解俱舍宗 而俱舍宗呢 在中國也曾經在 - 成實宗過後一段時間啊 它也流傳起來了 也興盛起來了 那麼我們就先 - 介紹一下俱舍宗 今天有台灣很多的 - 佛學院都在上俱舍論 曾經我們舊有的同學 也曾經有老師來給你們 - 上過俱舍論 那我就不在俱舍論 - 談法師怎麼上啦 反正我也不太清楚 不過俱舍宗呢 確實是一個怎麼樣 - 整理部派佛教當中的 說一切有部主要的一部 - 集大成的論書 所以說俱舍論確實是怎麼樣 到處被引到 在大乘宗派裡頭也被引到 因為它是什麼 整個部派佛教 - 所有的思想的一個大整合 大整合 不過它是以有宗的立場整合 並不是它是唯一哦 請注意 問題就在於 - 說一切有部的部派勢力很龐大 勢力相當龐大 部派佛教當中 - 它勢力非常龐大 所以他們的人才也濟濟 它們解行也比較並進 所以說 它們的教法、教學的內涵呢 也怎麼樣 也精緻而系統化 而且綿延三、五百年的什麼 - 的研究發展啊 最後成立的俱舍宗啊 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經過四、五百年的歷練啊 是這樣 所以俱舍論就在這裡 - 顯現它的強固性 然而如果拿俱舍論再 - 跟大乘的唯識學來比較 啊!俱舍論又差一大截 又差一截 所以你就可想而知 所以說 鳩摩羅什大師他後來 - 學了大乘之後他就說 啊!我沒學大乘 我還以為我所學 - 的是金銀寶玉啊 學了大乘我才知道說 其實聲聞乘 說這話 - 聽的人就不要那個了 不過他老人家真的這麼說的 哦這不是我說的 哦他說 - 就像地上的石頭一樣 他這樣評論的 至少傳記上是這麼寫的啊 這樣評論的 啊我想聲聞佛法 - 或許不是那麼糟糕 也不是那麼沒有價值 但是這是一種比喻 比喻說如果學了佛 - 不了解、不先修學大乘佛法 甚至於有人還棄大學小 唉啊 當然各有因緣啦 不過我是覺得這些大乘人哦 這麼大有智慧的人 一聞百悟千悟的人 他能夠這樣讚美大乘 而且還不是一個 - 二個、三個、四個而已 簡直是代代相承 - 都有這種大乘人來讚美大乘 而且這一些人都是在 - 小乘廟裡出家的 學盡小乘法 哈哈哈 這樣子來讚美大乘 你就可想而知大乘是怎樣 有幸學大乘實在是怎麼樣 怎麼樣 不曉得幾百代積陰德啊 才有這個機會 說實在話 所以大家要珍重珍重 - 學習大乘法門 那麼俱舍宗 我們從俱舍宗的歷史背景啊 我寫了這麼一大段字啊 這已經是最 - 精要中的精要了呢 那麼呢 你就可以知道說 - 俱舍宗的身份非同小可 唉 所以我們來解釋它的時候 - 分五大科來描述它 庚一是什麼 名義 解釋它的名義 庚二是什麼 弘傳 庚三是什麼 判攝 庚四是什麼 典藉 主要的典籍 那庚五呢 是教法的大綱 教法的大綱 不過庚四跟庚五 - 這裡還沒有打出來 你們手頭上的還沒有打出來 好 庚一是什麼 名義 分二部份 分二部份啊 辛一是什麼呢 歷史背景 辛二、釋名 本來名義的主要 - 就是要釋名的啦 哦就叫釋名 但是如果不了解它的 - 歷史背景 你去釋名 也是七釋八釋 - 也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所以還是要把它歷史背景 - 給大家交待一下 那麼呢 歷史背景是這樣的 佛滅後三百年初 佛滅後三百年初 上座部呢 - 已經是根本分裂完畢了 當時有一個上座部 對不對啊 我在講部派佛教當時 - 鳥瞰的時候 是不是有這樣講到啊 對不對 那麼上座部呢 - 就流出一部叫做說一切有部 這一部呢 也就是薩婆多 薩婆多就是說一切有 說一切有 流出一部說一切有部 這一部呢 - 它是先弘揚對法藏 什麼叫對法呢 對法 等一下會解釋啊 等一下會解釋啊 先弘揚阿毘達磨藏 阿毘達磨藏 啊對法 對法 啊後來呢 這一些說一切有部人呢 - 光弘揚對法、論藏呢 但是對法是一種論 abhidharma是論 是不是 dharma是法 abhi是對的意思 那麼對法論或者叫無比法 那麼呢 後來呢它就弘揚了經律 什麼意思啊 說一切有部 - 它事實上是從座部出的 上座部的人呢 雖然是比較保守 然而他們對教理的研究呢 他們有很多論書留下來 這些論書、論說呢 - 或許沒有寫成文字 但是一直口耳相傳著 他們當中有一部份人就 - 認定說一切有 什麼叫說一切有 我們先講一下 所謂說一切有就是說 他認為啊 人才是空 - 宇宙萬物萬法都是實有的 包括組成人類的最小分子 - 細胞 極微叫做什麼呢 電子、分子 以前的佛教徒早就知道有 - 分子、電子這種觀念 他早就知道 它叫極微嘛 名稱不一樣而己啊 人家早就知道了 二千多年前他們 - 透過禪定就看到這個事實了 那個如果你在禪定當中啊 進入什麼呢 - 空無邊處的時候 四禪八定的第八定 空無邊處的時候 身體如雲如霧 那麼呢 過牆如霧 穿牆一樣 那個牆的那個 牆啊!在你眼中來看 - 那個氣孔就像這麼大一樣 那你的身體呢 雲霧一樣 就直接從牆那邊 - 嗯飄過去了 是這樣子的 所以有襌定的人啊 - 銅牆鐵壁關他不住的 關他不住 所以宋七力 - 他顯然就是沒有七力 他要有七力 不用 他一力就可以了 人家就抓他不住 他立刻就嗯飄出去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這種在空無邊處 - 的定功的人來講 他看待一切的東西 - 根本就是怎麼樣 哦!不是空無邊處 - 說錯了 其實進入初襌的時候呢 我剛弄錯了 空無邊已經在第八意識 - 的潛意識裡頭消除掉了 那些執著了 應該是說 啊!剛剛修正一下 在初襌的時候 它就已經怎麼樣 - 超越了肉體的限制 所以離欲界了 - 已經進入色界了 進入色界的人 色界的人已經不需要 - 吃這些物體的東西了 它只是吸 這樣子 作意 以意思來做飲食 - 思惟、襌定來做飲食 它只要一思惟、一襌定當中 進入襌定 甚深襌定一下子 它就能支持它好久好久 - 好幾年的營養份 是這樣子的 這是凝聚它的那個身體的氣 所以如果初襌之後啊 那個牆壁什麼就根本像 - 穿過去一樣 在他來看是這樣子 所以他能夠知道說構成人類 - 的物質根本就是分子 他很清楚的知道 一點都不難 不用放大鏡 所以他當然更知道什麼 - 氣脈的循環 為什麼西洋醫學 - 不能知道氣脈循環 因為他們都是看死人 對不對 西洋的科學大部份 - 早期發展的時候 它是以死人解剖 死人沒有氣脈的 它沒有氣的流通 而氣又看不到的 啊一死人呢 它就沒有氣了 所以沒有辦法 後來它才發展成 - 「生物能」的探測法★ 接受了說 - 人類真的是有氣脈的 是不是啊 那中國人早在幾千年前 - 就已經知道有氣脈了 對不對啊 哦 「易筋經」★ 練什麼「奇筋八脈」★ 要怎麼按摩 他為什麼知道要按那裡 他不是亂按一通 - 他是在定中看到的 看它那裡特別有反應 那麼那一些聲聞人修行 當然也能夠 任何修道人只要進入襌定 - 他都能看得到 他是一看到之後啊 他就知道說 這個是實有的 他就執著組成身體結構 - 的東西是實有的 當然他覺得說 - 組成身體的元素是實有 可是組成的身體是如幻的 所以他認為我是空 我是空 人空 可是法不空 法是一切外在的存在物質 - 是不空的 唉 他是這麼認定的 這叫做說一切有 一切都是有的 只有我是空以外 人是空以外 一切都是有 所以叫說一切有部 這樣知道吧 這叫做什麼呢 - 人空法有 或者叫做法有人空 叫說一切有部 那麼他當時就弘揚關於說明 - 這一種道理的所謂對法藏 是阿毘達磨藏 後來覺得這樣弘揚也不夠 他繼續弘揚什麼 - 經跟律 那麼這樣弘揚呢 到三百年末 佛滅後三百年末 就出了一位論師 - 說一切有部的論師 他叫做 他的大名叫做 - 迦多衍尼子 他就集結了從上座部流出的 - 說一切有部的所有論書 把它集結起來 集結成什麼呢 - 發智論 在初期舊有的論書是六足論 這個六足論啊 當然我也可以 - 念念這一個名稱啦 那麼呢 給大家做做參考也可以 這個呢 也不是什麼太重要啦 不過呢 念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所謂六足論啊 是集異門足論 法蘊足論 施設足論 識身足論 品類足論 界身足論 是這個六足 集是集中的集 異就是什麼 - 相異的異 不一不異 - 那個異啦 門就是那個門窗的門 集異門足論 法蘊足論 法是佛法的法 - 蘊是五蘊皆空的蘊 法蘊足 足就是什麼呢 腳嘛 兩足尊那個足 那麼呢施設 布施的施 - 設計的設 識身是阿賴耶識 - 第八識的識 身 - 身體的身 第五是品類足 品是三個口那個品 類就是什麼 - 一類兩類人類的類 再來界身足 界就法界那一個界 - 法界的界 身是身體的身 它就叫足論呢 足就是腳啊 有足能前進啊 哈哈 它講足論就是這個意思 在這一位 - 迦多衍尼子時代之前啊 就已經有這個六足論了 那麼他就集合了這六足論 覺得六本太麻煩了 他把六本的精要、精神呢 - 把它整合起來 透過他的修行所知 - 造了一部叫做發智論 這一部論是以六足論為藍本 - 更有所闡發更深的道理 這樣子就形成了發智論 唉形成了發智論 那麼造成發智論之後呢 他就這樣整合組織了 - 用一部論來組織六部六足論 所以人家就說前面是六足 - 後面發智叫做身論 前面是足 - 後面是身 有腳有身體 身體比較重要 - 身體把腳都抓起來 六隻腳一個身體 這叫做身論 身體的身 叫做發智論 由六足而發智 - 所以它取名為發智論 那麼這樣以組織有部 - 就是說一切有部的教育系統 組織這個教育系統 他把它整合起來 用發智論整合起來 那麼整合起來之後 到四百年初的時候 有部論師呢諸論師呢 很多論師 哦人才很多 看他這一部發智論啊 - 也都很有意見 也想要發揮 結果就為了要解釋發智論啊 他們共同的解釋發智論 把這些解釋的什麼呢 解釋的內容集合起來 - 成為大毗婆沙論 本來發智論 - 是把六足論整合起來 整合完了怎麼樣 又有人要解釋它 又把它解釋得好大 那分久必合 - 合久必分 是這樣 嘿嘿 那又解釋成更大的什麼 - 大毗婆沙 什麼叫大呢 因為部頭很大 哈哈 所以叫大 再來呢 毗婆沙Vibhasa★ Vibhasa是什麼意思★ Vibhasa就是廣說勝說異說 廣說發智論裡頭的道理 那麼呢 這個道理是 - 聖人所的勝義諦 是勝法 是殊勝的教義 所以叫勝說 那是什麼 由大阿羅漢們怎麼樣 用他們各自不同的理解 - 來解釋發智論裡頭的道理 所以他們各自不同的道理 - 是異說 所以叫做廣說、勝說 - 或者異說 是這樣子 如果真要翻的話 是MahaVibhasa Vibhasa是毗婆沙 毗婆沙有時候是一個通稱 是廣說勝說異說 所以以「廣釋」發智論★ 換句話這是一個 - 集體創造的一部論哦 大毗婆沙論也很重要 那有時候你們會說 - 這名字怎麼取得這麼奇怪 大毗婆沙 不知道在說什麼 這就是這個意思 大毗婆沙是一個 - 很重要的一部論 它是一個集體創造 它是為了要解釋發智論 你要知道人家發智論 - 當時就是嫌六足論太「繁」★ 才整合發智論 現在後來人又要 - 解釋這一部發智論 那麼一部大毗婆沙 下面的糗事還有呢 下面的事情還有 不是說糗啦 很有意思 那麼解釋大毗婆沙呢 將什麼 - 有部的教義做一個大集成 愈來人愈多嘛 - 想法愈多 就把它集合起來成大毗婆沙 這樣又流傳 - 從四百年初流傳到五百年中 一百多年過後 人根又更「陋劣」了★ 對不對 然後又嫌大毗婆沙太大了 幹嘛 他就怎麼樣 又有有部的論師 - 那一位大德叫做法勝 跟我師兄弟 哈哈 然後怎麼樣呢 他怎麼樣呢 他就又取了毗婆沙的要義 - 最為簡明的要論 而成什麼呢 - 阿毘曇心論 為什麼叫心 - 核心的意思 他覺得大毗婆沙又太累了 哈哈你看 本來是很多 六足 轉成發智 精要一點 精要人家又嫌不夠 一解釋 - 把它解釋得很多 變成大毗婆沙 那大毗婆沙 - 又有人覺得它太麻煩 又把它弄成心論 然後又什麼心論呢 - 阿毘曇心論 阿毘曇心論 類似「書中之最精要的」★不能確定★ 什麼意思啊 其實啊 阿毘曇心論其實是 - 大毗婆沙論的一個什麼 精要的核心「提示」書★ 然而這種大毗婆沙論的 - 核心提要書啊 精要書啊 可以這樣講 - 那考前衝刺 聯考二十分鐘速成 這種考前衝刺本這種 其實不止是一本 有南一書局出的了 也有瑞成書局出的 各種書局出的考前衝剌都有 對不對 它就是這一個意思 阿毘曇心論其實是 - 大毗婆沙論裡頭的精要書 然而這一種精要書太多了 不過大家認為法勝論師 - 所造的這一部精要書呢 是大毗婆沙論精要書當中 - 最好的一本 所以說類似書中 - 這是最恰當的 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知道吧 換一句話說 後來的人也是 - 反正總是要找一點事情做 哈哈這樣就弄出這一本 那麼呢 到了這樣之後呢 五百年中出了這一部書了 可是到了六百年 - 又有這麼一位師兄弟 其實不是師兄弟 名字剛好叫做法救的這一位 他來救了 當然這位論師 - 又以為心論太「略」了★ 這真的是弄來弄去 是這樣 分久必合 - 合久必分 是不是這樣 又覺得它太「略」★ 更造雜阿毘曇心論 - 把它雜一雜 又擴充它一下 這樣到底不知道弄了幾次 - 以增補之 這樣子之後呢 從六百年大家就乖乖的 - 就看這一部雜阿毘曇心論 一路看到三百年 到了九百年的時候 哦 世親大師出世了 世親大師這一位大德 - 很有意思啊 他先於有部出家 先有部出家 然後後來呢 有部當中不是弘揚什麼呢 - 弘揚對法藏的嗎 弘揚雜阿毘曇心論的 後來他又學了經量部 什麼叫經量部呢 經量部就是後來弘揚★ - 經律的說一切有部律★ 繼續再轉述、轉掉★ 把說一切有部律的★ - 某一些思想呢★ 再把它剃除、轉變★ - 依經為「正」量★請檢查整段★ 他們的經 - 不是什麼法華經、涅槃經 不是的 是什麼經 阿含經 是以阿含經的量 「正」量★ 阿含經所說的為「正」量★ 他們主要依阿含經 - 就不再依論了 他就跟說一切有部師呢 - 作風稍有不同 他依於佛所說的阿含經來說 你看這就是對於一個 - 教理上的一個 一個覺醒跟反省跟補充 - 跟多元化的發展 他呢先於有部出家 - 學了說一切有部的思想 但他覺得老是有一點問題 後來呢 他又跑去學經量部 經量部括弧裡說是四百年初 - 由說一切有部當中分出來的 以經為「正」量★ - 而不依律及對法 它不再依律跟對法 它主要是依經為「正」量★ 以阿含經為「正」量★ 那麼叫做經量 那麼他學了經量部之後 他就覺得說 - 嗯!說一切有部有問題哦 有一點點過失 不是全部 但有一點點過失 他於是怎麼辦呢 遂增訂 又把雜阿毘曇心論怎麼樣 - 再來一次改革 就增訂了 - 又把它擴大 好 這個時候就形成俱舍論 你看俱舍論 你看看 牽牽扯扯、曲曲折折 - 才弄出來 從佛滅後三百年初六足論 - 一直到九百年 前後搞了六百年 - 才發展出這一部俱舍論 真的是集大成 可是這裡頭為了 - 增加可讀性跟可看性 也避免電視機前面的 - 觀眾睡著 我要講他一個故事 這一位世親大德啊 有夠厲害 他呢 學了說一切有部 - 的教理之後呢 他就覺得有問題 那他覺得有問題啊 他就東問西問 他問經量師的人 他後來跑去經量師那裡學嘛 經量部那裡學 經量的人就跟他講 沒有辦法啦 我們也是覺得這樣有問題 可是啊 說一切有的那一些人啊 - 勢力太龐大 他們就是人太多了 - 供養太豐富了 啊就「惡質惡氣」的★ 你要是反駁他啊 他就不高興 而且他也不把 - 他們教理流傳出來 我們總覺得有問題 但是不曉得它的破綻在哪裡 也攻不破 那麼這樣子 這樣子不然怎麼辦 沒辦法啊 不然你就到南印度去 - 偷學他們說一切有部 這樣子 年輕的你敢嗎 就跟世親菩薩這樣講 世親菩薩說 真的嗎 哪有問題 去就去嘛 你給我買飛機票 - 我就去 是不是啊 那個時候沒有飛機票 啊!不 火車票 啊也沒有火車 路費 然後談談就去了 其實沒有啦 他是托缽去的 去了之後呢 就憨憨的 裝得一副憨憨的 啊 學人剛出家 - 我叫世親啊 我剛出家 想來你們這一邊 - 重新學一學各種教法 哦 年輕人要來跟我們學 好啊 先掃廁所 他就從基層幹起 然後呢 大論師 - 說一切有部論師講經的時候 他們就戒備森嚴 有沒有不是我們 - 這一部派的人來偷聽 而他算是進去參學的嘛 沒有問題 然後呢 一學學了幾年 我忘記了幾年 他學得很抉 把所有大論師 說一切有部論師 講的雜阿毘曇心論 - 裡頭的道理全部學盡了 然後學盡之後啊 他也顯露出才華 也開始上他們 - 說一切有部的講台 也開始講經 邊講就邊編俱舍論 然後呢 其實他已經學過經量部了 他就把經量部的思想 - 來修正說一切有部 然後呢 說一切有部那一些人呢 也怎麼樣 憨憨的你知道嗎 他以為這是我們自己 - 訓練出來的論師耶 講得好啊 好啊 然後也聽啊 也鼓掌 也在什麼 也在佛教衛星電台 啊那個時候沒有 在那裡廣為流佈 啊那麼流佈 但是呢 人家說一切有部的呢 - 還是有高桿的高手 武林高手在背後 他每講一次的時候 - 他就寫四句偈 一次講四句偈講下來就寫 寫下來 然後他就講就講 所以說 俱舍論有頌 - 先寫頌然後再解釋 所以俱舍論頌論 - 是這個樣子來的 它有它的頌 先寫出頌 - 然後才講論 他這麼大膽你知道嗎 他到說一切有部去偷學 學完了 再講說一切有部的論呢 然後用他自己本來就學到的 - 經量部的道理來修正它 弄的那些說一切有部的人 - 也聽不懂 也覺得叫好 好啊好啊 叫座 所以世親旋風 哈哈 可是呢 長老不一定來聽經啊 但是呢 他會耳聞 他會派他徒弟去聽 一聽呢 背後那一些武林高林 嗯!有問題 是有問題 那繼續聽下去 嗯!這小子有料哦 不是都用說一切有部 - 的道理哦 他滲入了經量部的道理 然後呢 這都是大阿羅漢哦 有神通的哦 用神通觀察 - 究竟觀察 看這小子來源 - 是從哪裡來的 一看 哈哈 原來如此 不是如鼠 - 如鼠太小隻 如貓才夠大隻 哈哈哈 怎麼樣呢 原來他經量部的高手過來的 他有一天就派 那一位大阿羅漢是誰 - 我名字忘記了 反正故事內容比較重要啦 - 名字忘記也沒關係 然後他就叫什麼呢 他就叫他徒弟 - 去把世親給找來了 年輕人啊 你講的這一個道理 - 是用經量部的哦 你滲入了經量部修證 對不對 那世親就說 既然被大德識破了 - 那我就坦白講吧 就是這樣這樣 其實你們說一切有部 - 觀念是有問題的 他畢竟是證得阿羅漢 阿羅漢號稱什麼 「無諍」★ 他已經「無諍」了★ 他說啊 其實這是有部人的執啦 那也不一定完全 - 像你說的那樣 不過啊你要知道 請注意下面這一段話 你趕快離開吧 你講到這裡 - 差不多要露出馬腳了 你要是被我們這 - 說一切有部的其他人 那些沒修沒證的知道 - 你會被殺死 講到這個故事 會被殺死 你想想看 你想想以前人 說根器很利嘛 也很利 護法的精神嘛 說他很勇猛 倒也真勇猛 勇猛到怎麼樣 可以為教法殺人 嘿嘿!你看看 耶!西藏也是這樣 玄奘大師去留學 - 不是也這樣嗎 你看玄奘大師 他講那個心經 譯那個心經的時候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乃至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這樣才二百四十幾個字而已 它就貼在城門口 站在上面大喊大叫 我今天把心經這樣譯出來 這二百多個字 如果你們一切內道跟外道 有一個人能夠增一個字 - 或者少一個字的話 我玄奘割頭謝罪 七天 - 沒有人敢去撕那一個榜 二十幾個國王全部震驚 幹嘛 那個紐約時報報出來 這一號人物太厲害了 是不是這樣子 在CNN裡頭成為 - 一個封面人物 哈哈 亂湊的 幹嘛呢 幹嘛呢 立刻驚動整個西域 這個消息很快就給報馬仔 快馬加鞭的傳到 - 唐朝的國都裡頭來 中國第一個留學生震驚西洋 是他老人家 有夠厲害吧 這是拿性命交關的啊 現代人學佛啊 哈哈 算了 自己都搞不清楚 - 自己在學什麼 還能幹嘛呢 對不對 人家那個時候 二百八十幾個字 - 貼在那裡七天 沒人敢增一個字 - 減一個字 當然要增要減 - 也要跟他辯論啊 辯輸就得要割頭啊 是不是這樣 當時也是這樣 還有我們中國 - 有沒有這種風格呢 有 天台大師的師父誰啊 慧思襌師 慧思襌師證得 - 般若「正」義的時候呢★ 人家都沒有證得 人家沒有證得 他有證 他講那個般若經 - 講法跟人家不一樣 講說沒有生死、沒有涅槃 大家聽了很火大 - 要把他毒死 毒了他二三次 沒毒死而已 你想想看 中國人也是這樣 所以說呢 根器愈利的人 他對法的那種 - 堅固的護持啊 愈厲害 啊有時候會有點過頭啦 啊過頭就變成怎麼樣 挺而走險要殺人 就會這樣子 所以以前的比丘會打架 - 是為「法諍」而打架★ 現在人比丘不是為 算了 - 就不提了 哈哈!是不是啊 所以說這是時代不同 一樣的打架 - 不一樣的內容 是不是這樣 一樣的殺人 - 有不一樣的用心 是不是啊 那麼呢 就這麼一說 世親菩薩說好吧 那我就走吧 這一走啊 這個長老才說出來 說你們不要再跟他的 他那個是有經量部的思想 才看出來 唉啊!這個年輕人厲害 他一回來之後呢 嘿嘿!捉不到了 回來了對不對 回來之後怎麼樣呢 他就廣造俱舍論 - 就成就起來 寫了俱舍論之後啊 耶!也有人不爽快了 說一切有部的人也火了 作了一部「刨論」★ 把他「刨」掉★ 是這樣子把他「刨」掉★ 這裡沒寫 作一部「刨論」把他「刨」掉★ 那他世親老人家看一看 嗯!說者有理 改幾個字 把經名改掉 改成什麼 順正理論 然後子之矛 - 攻子之盾 他本來是要來「刨」他的★ 你懂嗎 他看一看還給他作評語說 - 寫的不錯 然後把名字也改掉 改成什麼 順正理 你那個不是刨我 - 你也蠻順正理的哦 「刨」論把它改成順正理★ 這一點像打太極拳 有沒有 人家一拳打來 我就順你這個勢 - 一拉變成我的力量 那麼那個人 那個寫「刨」論的人★ 唉!就冒煙冒煙冒煙 哈哈!是這樣子 後來改成順正理論 他就把它改這個名稱 那麼這就是講到俱舍論 - 一點點的插曲了 那麼呢 所以說世親菩薩是大德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寫這個俱舍論 不過大家知道 - 世親菩薩後來怎麼樣 學了什麼 學了大乘 他其實蠻怎麼樣 他跟無著是師兄弟 還有另外一個 名字叫什麼 「師子覺」★是不是 那麼「師子覺」還比較沒有★ 他跟無著 他的哥哥更有意思 他老是笑他老哥 唉啊 無著他哥哥 叫無著嘛 不執著 哈哈 然後他叫世親 我是無著 哈!那你世親 那世親每次笑他老哥 - 學什麼摩訶衍嘛 摩訶衍就大乘 - 根本非佛說 你學那個是魔法 - 你知不知道 那他就誹謗大乘 笑他老哥 哈!老哥你老了 - 你頭腦壞了 你沒有效了啦 然後他老哥啊 - 你不要這樣誹謗大乘 什麼誹謗大乘 那根本非佛說嘛 他老哥想啊 這個傢伙糟糕了 不曉得怎麼辦 怎麼度這個弟弟 這個弟弟什麼是千部 - 已經是五百部論師了 他在小乘教作了五百部論 五百部 像俱舍論 當然不是每一部 - 都像俱舍論這麼大部 但是他作了五百部論 後來他出家 他到大乘裡頭來 - 又造了五百部大乘論 所以叫千部論師 哦!嚇死人 一輩子才活多少 寫千部論書 你想想看 厲害吧 一天寫一部論 - 也要寫三年呢 拜託哦 是不是 人家寫千部論 然後他就造了五百部 - 小乘論來誹謗大乘 這當中都有啊 無著他知道 - 啊!誹謗大乘一定完蛋 要下割舌地獄 - 永不超生啊 怎麼辦呢 嗯!跑出一個電燈泡 想到了他們兄弟怎麼樣 - 手足情深 那他就想說我裝病 有一天哦 就寫給他一個飛鴿傳信 傳給他弟弟 他們當時大乘人跟小乘人 - 是形同水火 你懂嗎 不住在一起 大乘人說你們焦芽敗種 小乘人說你們的非佛說 哈哈哈 是這樣子的 然後各自不爽快 那麼分開 不過這是一部份 - 另外一部份人不同 另外一部份人 - 尊重彼此大小乘 尊重彼此 所以有一部份人真的是這樣 有一部份不是 在我們看到的文獻 - 是分二部份 有一部份是很執著 - 有一部份沒有 那他們大概是屬於 - 不執著那一部份吧 他就傳過去 他就來了 老哥啊你看吧 我就告訴你 - 不要學什麼摩訶衍 你看生病了 你看業障 就這樣跟他老哥講 他老哥裝病嘛 好好好 就這樣子 看在兄弟的份上 - 你幫我誦一部 他當時不知道叫他誦哪一部 - 大乘的經還是論 你幫我誦一誦好不好 他老弟想這個老傢伙生病了 - 還執迷不捂 好啦好啦 看在兄弟的份上 好啦好啦 我唸一遍給你聽 你知道啊 那一種大論師啊 教理通透得很 - 而且記憶力是超人的 念一遍呢 - 他就前後文都能互解 他只是不唸而已 他就唸了 大乘經拿起來就開始唸了 如是我聞什麼什麼 剛開始他還一副 - 心不甘情不願 唸到中間的時候 他有那個記憶力啊 他隨唸就隨記了 啊記了之後 他就會唸後文就記前文 - 會解前文啊 他愈唸愈多 他就記得愈多、解得愈多 他愈唸愈發抖 唸完了的時候 啊!摩訶衍法這麼好啊 啊!我完蛋了 我誹謗大乘 馬上給他大哥懺悔 他大哥才說我沒有病 我是為你而生病的 怎麼會這樣 我就是為了要讓 - 你瞭解大乘法 啊!他當下刀子拿出來 你知道以前都有戒刀嘛 舌頭拔下來就要割舌 他說我要割舌謝罪 你看 當時的人就是這樣子 說剛烈不好聽啊 - 是勇猛 真的是很勇猛 好 我誹謗大乘 我割舌謝罪 他老哥說你割一百個舌 - 也沒有辦法謝罪啦 你不如以誹謗大乘的舌頭 - 今後弘揚大乘 怎麼樣 好 老哥你一句話 - 我這下就改宗學大乘 他就這樣一夜之間改過來 - 學大乘 然後造五百部大論 比如說攝大乘論啦 什麼都是他作的 還有什麼 不是 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 所以說俱舍論思想 - 一轉化成大乘法之後 他就創造了什麼唯識論 論學 他就學習了唯識論 那麼呢 這就是世親菩薩的一個轉變 所以他呢 是一個從聲聞乘 - 轉入大乘的一位大行者 他的故事也真的是很戲劇性 這個足夠可以演電影了 你把他整個剛剛他跑去偷學 - 一直到今後這樣子 真的是可以演成電影 所以說這一些人的性命哦 - 非常的活躍 充滿強大的生命力 所以說學佛的人 - 並不是只有躲在山上 做事情他也是要做 山也是要住 戒要好好的守 那佛呢 - 要好好的念 事情要多做 這樣才充滿了生命力 一個「活脫脫」的修行人★ 你看以世親菩薩來講 - 他真是一個血性漢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他不是彆彆扭扭在那裡而已 哦門關起來在那裡 只是在那裡打電話跟人講 弘揚佛法而已 不是 他是真正走出來的人 好 OK 這樣了解吧 那俱舍論是這樣子 講到這裡呢 說到世親菩薩呢 應該讓大家知道一下 - 他的意義 那麼接下來呢 「雖述一切有意 - 而是以經量部之理證之」★請檢查整句★ 這是剛剛講的 對不對 他雖然 俱舍論雖然主要是講 - 說一切有部的道理 但是他覺得不對的地方 - 他就用經量部的道理來修證 當時他造這部論的時候 當分是什麼人啊 聲聞人 - 是小乘人 所以這一部論確定是小乘論 雖然他後來轉成大乘論師 但基本上它是什麼 - 俱舍論它是小乘論 所以是「理長為宗」★ - 這個理不是這個裡 - 是道理的理 啊不是裡頭很長 是道理很長 道理比較長處的地方為宗 - 為主要的宗旨 那麼呢不偏於一部 印度的學人呢 - 「咸稱」之為聰明論★ 這一部論呢很聰明 讀了它很聰明 好 你已經知道俱舍論 - 是這樣產生的 那麼釋名 - 什麼叫俱舍論 以俱舍論開宗的叫做俱舍宗嘛 俱舍論「具云」阿毘達磨俱舍★ koca★ 那麼abhidharma★ abhi是云對★ - dharma是云法★ kosa是俱舍★ - 是云藏★ 「具」翻是對法藏、論★請檢查整段★ 對法藏、論 什麼叫對法 對就是什麼呢 - 「對向」涅槃★ 對觀四聖諦 - 這叫對法 法是可觀的 對是一個動作 是朝向、是思惟的取向 - 叫做對 或者是修證的取向 - 叫做對 對向涅槃之「正義」★ 叫對法 對就是一種法 - 是對向涅槃的這一種法 這一種法是一種勝義法 所以叫做什麼 - 對向涅槃之勝義法 或者叫對觀四聖諦 - 因為四聖諦能讓你入涅槃嘛 所以涅槃跟四聖諦法 由因果來說 - 是一個為因、一個為果 無漏智慧就是對法 法是有智慧 所以對法 對向對觀四聖諦的無漏智慧 - 叫做對法 所以就法義而說這裡的 阿毘達磨是正指著前面的 - 六足跟發智論等等的七論 跟雜阿毘曇心論這一類論 - 所詮的道理叫做對法 那什麼叫藏呢 藏 這個藏就是藏攝的意思 今天所造的論呢 攝藏了前面的六足論 - 跟發智論等等的「正理」★ 能夠讓你發起涅槃的「正慧」★ 這個叫做 - 攝藏這些道理叫做藏 因此阿毘達磨俱舍就是什麼 「對指」約義來翻★ 指向涅槃所攝藏 - 的那一些智慧 那如果「正說」的話★ 就是攝藏涅槃「淨法」★ - 能發無漏「淨慧」之論點★ 就叫做阿毘達磨俱舍論 攝藏涅槃「淨法」★ - 能發無漏智慧、「淨慧」的 一部論★ 叫做阿毘達磨俱舍論 俱舍論俱舍論 這個名字好怪哦 所以它就是什麼呢 - 聲聞法能對向涅槃的論 簡單講是這樣子說 所以這樣俱舍論知道了吧 好 那俱舍論這樣瞭解了 我們應該就可以理解到 俱舍宗的主要修行 - 就是以聲聞法為主 那麼接下來講弘傳 陳文帝 中國的弘傳啊 這是指中國的弘傳 在陳文帝 陳文帝是什麼時候呢 陳文帝天嘉三年 陳文帝是南朝的什麼 宋齊梁陳的陳 哦宋齊梁陳的陳 陳文帝天嘉四年 換句話說 - 它翻譯進來比成實論還慢 陳文帝時代還慢 哦南北朝的早期 五胡十六國的時候 - 就已經翻成實論了 可是俱舍論呢 教理在先 可是呢翻譯在後 是陳文帝的時候元嘉四年 真諦三藏呢 於「制多寺」★ 南朝的「制多寺」★ 南方哦南方「制多寺」★ 地方在那裡 - 還沒有來得及查 那麼呢 有五年當中才把它翻譯成 - 名字叫做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這一個第一次翻 - 所以叫舊俱舍論 當時有陳朝的「智愷」★ - 跟唐初的「淨慧」二位大德呢★ 「造疏」★ 來怎麼樣 來流通它、來講解它 那麼好 唐太宗「永徽」年間呢★ 這個時候唐玄奘大師 就於慈恩寺重新再譯 - 並且提名為阿毘達磨俱舍論 這是新譯 - 所以叫做新俱舍 今後的俱舍宗 或者是什麼呢 或者是唯識宗 所用的俱舍論都是這一部論 - 都是以他玄奘大師譯的為主 那麼他的弟子各作疏 - 而弘揚之 後來呢歸入唯識宗而不獨傳 哦唯識宗而不獨傳 是這樣子的 因為它事實上就是 - 唯識宗的前期的什麼思想 是這樣子的 那麼講到這裡呢 我們這一節課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就迴向 向下文長 待以來日了 那麼我們下次再上 我們現在先迴向 請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