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33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概說 各位比丘各位沙彌各位居士大家好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已經提到這個接受期結束 並且進入到這個「理解研究期」 那麼我們呢回過頭來 要將這個接受期的這個右手的地方啊 對這個佛法怎麼樣接受的 那麼在這個補充的講義方面 我們呢把它簡單的帶一下子 那麼呢這個是講義有提到的丙一 「傳入接受期」呢一直到401年啊為止 裡頭呢其實有漢代有三國時代有東晉 還有有西晉,有東晉 一直到東晉的末年 這個鳩摩羅什時代 我們大體呢概念性的跟大家提一下 現在就文字上也簡單的帶過 比如說漢代的時候呢 它主要為神道方術化佛教 那麼這個時候神道方術化 也就是說把那個佛教當作是一種神道的佛教 那麼但是即使是這樣子呢 它也有新的因素開始加進來了 那就是所謂的輪迴的觀念 還有一種那種道德性的內涵 比如說五戒這就是道德性的內涵 那麼輪迴的觀念中國人本來是沒有的 中國人說未知生焉知死 敬鬼神而遠之 這是孔老夫子孔夫子呢 他的學說是這樣 所以在漢代以來啊 中國人對於死亡這件事情口 知識份子基本是不研究的 但是呢道家研究 可是道家並沒有法探討 死亡的事跟死亡的之後的事 它甚至於也是一種概念性的 一種所謂的哲學性虛無飄渺的 人來自於一個太極的一個觀念 這是一個對模糊的宇宙生存所做的說明 也就是說儒家跟道家 都沒有解決這個人的過去的成因 還有死亡之後的一個現實的解決 雖然道家強調修行成仙 但是呢這也只是一個 就現實已經存在的一個生命 然後說怎麼樣讓它解決 死亡之後的一個出入的一個想法而已 但就這個人的世間道德的內在因素呢 他沒辦法提出解釋 你比如說人為什麼不能殺人 這儒家講不要殺人 或者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五儒五常 這樣子這樣觀念 他提不出來一個內在的原因 所說明為什麼 乃至於遵重這個權威 儒家相當強調權威的 所以有人說儒家不適合民族發展 或者不適合科學發展 它強調君主權威啊 他也沒有辦法跟你說明 強調權威的內在原因是什麼 他提不出來 可是佛教就不同了 佛教從因果的立場來說呢 你殺人可以啊你殺人就被殺嗎 那麼你今天造惡 你將來那個惡像射出去的箭一樣 它還會回來的嗎 這是因果所以使得你的道德 有了一種自立的那種條件在那兒 它並不一定恐嚇你 它不是在恐嚇你 但是它在告訴你有因必有果 這裡頭基本的使得你那個道德的那個立足點 就很明確了 這在中國人在早先是並沒有這些的 百家爭鳴裡頭也沒有提到這一些 坦白講因為中國人沒修行 中國人只修人性 只有的人的性格本份上的修養 這可以這麼講 他並沒有在禪定當中看到輪迴的事實 或者就算有的話它也不成為顯學 也不成為一個獨立的學派被一直推動著 但是佛教一進來之後這種觀念開始有了 主要是輪迴的觀念 所以使得道德性內涵開始出現 那麼接著呢我們處理的一個說 初傳時間的一個考察 那麼有一個是可能 傳入最早可能 西漢成帝河平三年的時候 西元前26年就已經聽到了 有這麼一部傳叫《列仙傳》 就提到了這個佛經這兩個字了 這佛這個字已經存在 但是這裡頭有值得要考驗的就是 這裡怎麼會有佛這個字呢 怎麼會有佛經這個佛這個字呢 這很值得人家懷疑的 因為《三國志》裡頭呢 佛這個字還沒有出現 還再用浮屠 還再用浮屠這兩個字來指設佛教 不過呢很可能呢 在《列仙傳》的前後會 或者《列仙傳》是被偽也有可能 被偽造也有可能 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知道說 那個時候的前後期呢 這個佛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中國了 那麼它被落入為文字 很顯然在民間一定流傳一陣子了 才會落入文字 換句話說佛教傳入絕對是在西元前的 就在西元前 那麼一般考據的信史呢 比如說庚一裡頭《三國志》 <魏志.西戎傳>引的《魏略》 《魏略》已經失傳這本書 但是在《三國志》裡頭還引《魏略》 這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憲 受大月氏王王使大月氏王 那麼王使呢就是一種國家的研究院 那受到一個外國使節口授浮屠經 這個浮者 這個浮屠佛經 那麼呢復豆者,其人也 復豆當時呢當時沒辦法 沒有統一的翻譯名稱 他翻譯那個音浮 佛,佛陀,復興,佛 你要發台語音 不能發所謂的滿州族的音 現在國語是女真族的的的音啊 那應該是發成那個佛佛 復興那佛,佛那個佛陀 佛陀,那個佛, 那個音很接近 其人也 那麼另外一個《後漢書》卷四十二 這個楚王英的傳載啊 這些在書上也有啊 我們還稍微列一下 這永平八年西元六十五年的時候 下詔,就楚王,誦黃老之微言 尚浮屠之仁祠 這就是當時啊 漢室對於它一個重弟,楚王 這個楚王呢聽說有要叛變 結果就把他給抓來了 他其實也不太清楚楚王是不是真的要叛變 不過就把他給有人說你要叛變哦 你給我說清楚 楚王呢他就自己說我犯錯 我沒有這樣做我那裡敢呢? 但是呢我請求自我懲罰 我來繳費,上繳中央一些錢 那麼這個漢室就看他呢 也表現出那種誠懇的樣子 他就給他面子他就說了 說這個楚王啊平常都誦這個 黃帝跟老子的微言 微言就是什麼 微言就是指著道德經 那麼呢很崇尚什麼呢 佛陀的什麼呢 仁祠仁祠就是祂的寺廟 去拜拜佛陀的簡單講就這樣子 所以應該把他罰的錢還給他 讓他再去供養呢優婆塞還有比丘們 當時已經有比丘了 後面還一段文是這樣講 可見啊在永平八年 西元六十五年的時候 明明確確的王室裡頭已經都知道了 有佛法這回事 歷史上研究是這樣 好,不管它了 那麼這樣子我們就知道傳來是這樣子 傳來的時間大概就在西元前之間就已經有了 那麼傳來的路徑呢 這個以前我們提過了 這個是大月氏還有安錫國這兩個地方 大月氏伊梨河,伊梨河上游是在指那裡啊 伊梨河就指現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西邊 新疆的西邊啊 新疆幾乎整個都是維吾爾族 而維吾爾族呢跟我們漢族有很大的不一樣 看他們樣子呢 就是所謂的名副其實的胡人 你現在看他就有點像波斯人那樣子 他是胡人簡單講這麼回事 就新疆的西邊 那安錫國就波斯 哇現在依朗那更遙遠了 我們聽起依朗就覺得很遙遠的地方 在當時的中國依朗沒什麼 你比如三論宗的創宗之人啊 那個唯啊張嘉那個什麼 那個創宗之人那個嘉祥大師啊 唉呀!他就是胡人 他就是依朗人 你看一個依朗人在中國竟然創立三論宗 所以現在講起來啊 我們現在的漢人反而比以前還要封閉 以前還封閉 我們現在文化並不儘然比在那 在那個漢朝末年乃至於漢朝到唐朝之間啊 漢、唐的時候啊 那個文化更薈萃不竟然 不竟然 以現在交通這麼發達的方式來比對當時 當時事實上更文化更薈萃 所以我們更應該要把心胸打開 這個要是我們那一代 我們那一代就學了英語 不,就把英語當做第二語言 這事實是這樣 或者把什麼日語當做第二語言的話 台灣會更不得了 中國人要是早一點把世界性的語言 當做第二類語言的話 出家人恐怕弘揚起佛法來更方便 所以要是有人呢有那語言的能力 應該廣學種種語言吸納種種文化 讓佛教更具有世界性的那種那種眼光 我每次來這裡都會搭那個 那種什麼遊覽車 遊覽車都會演電影 那我就努力的看 你怎麼在看電影呢 第一看電影在小僧戒裡頭是沒有制 但是呢其實是有制啦 它還是一個小罪 不過最重要的是說我可以融納吸收一些 所謂的外國人的文化 其實外國文化還是有值得你尊重的地方 你不應該中國尤其出家 出家尤其自以為中國文化很了不起啊 當然了不起可以 可是別的文化也不會很差啊 你也可以理解理解啊 是不是這樣子呀 尤其是佛教應該世界化了 那你要世界化那你首先要了解別人的文化 而吸收別人的文化是最容易的 你去看書你不一定有時間 你去看他那個電影去感受一下 他們強調的那些觀念是什麼,倫理 他們有他們的倫常觀念 生命的價值也有 也是有的,也是有的 所以他極端的表現但還是有 可見當時是這樣,好 這樣傳進來的時候呢 這個有一個主要途徑是涼州跟長安 經涼州跟長安而入洛陽 這個主要是因為漢文帝的時候為了大月氏 使得大月氏國呢為了避匈奴而入北印度 建立貴霜王朝 當時的印度因此就造成了印度跟西域通 那麼呢漢武帝的時候北方有匈奴 匈奴就現在的蒙古人啊 可以這麼講 而為了要治西域 這個時候它主要通什麼呢 為治北方他得要先通西方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結盟於西方就能夠以西方的 西域的盟國呢來制衡什麼呢 蒙古,制衡蒙古的南下 因為蒙古一南下我發一通電報過去 我讓西方的盟國呢去打那個什麼 打匈奴的尾巴 咦!匈奴就不敢隨便下來 就像現在的美國 要制衡什麼呢要制衡當時的蘇聯 還有現在的中共 就要連什麼呢連日本乃至那裡那裡 這都一樣的 世界的超強為了維持他超強的地位 他得要搞一些什麼假想敵 那為了要完成這些假想敵的封鎖 他得要進行合眾連衡 這全世界就是這回事 自古來都這樣幹 當時世界的超強是什麼呢 大漢天威那漢朝 那麼他就通西域 通西域就派張遷出使西域 當時的西域呢就像振興極進中國一樣 憐中自樂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出使西域之後呢 中國就跟大月氏一直保持著什麼盟國的 但中國人自己往臉上貼金 他說那是番屬、番邦 番邦就是他對我進貢 中國人一向就是這樣很自大,這是真的 要小心,不適合不適合佛教,這不太好 我們讀歷史要注意這個事情 到現在寫很多出家人還是落入這個觀念 我們是應該讀歷史醒一醒 中國人很偉大沒有錯 但是事實上是什麼 只要是人類都偉大不起來,你懂嗎 只有一件事情是偉大 尾巴的尾,那尾巴很大 為什麼我們的很多的惡法 在留在那裡,我常常說這叫尾大 留一個馬尾 造惡的尾巴那是很大 只有這種是偉大以外 沒有那個民族特別偉大於其他民族 如果是這樣的話世界不會和平 你應該想像你應該想像 你是在全世界任何一地方都可弘揚佛法 都可以平等的愛護個個民族 甚至於你不自認為你是中國人 你就是世界民族的一份子 你愛世界的每一個人 你要突破這個觀念 你要有大乘佛法的心量 才有辦法慢慢的突破 一般我們在學習大乘佛法 很少人告訴你這個關鍵 不過這幾年來我一直在 我一直在面對這種這種事情 好,種族不但台灣以內的種族 你要平等看待 你自己甚至於要超越 你自己的種族 你唯有這樣子你才能夠 一方面,吸收佛法 像你自己本有東西一樣 二方面呢,把一切的西方人講愛 中國人,佛教也講慈悲 很自然的普及於全人類 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 現在你可能在山裡頭沒有那個感覺 但是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 世界化的情況會越來越不可控制 會越來越清楚 雖然即使是這樣子的話 各民族的自我風格也會被強烈的建立起來 但是呢我們如果講大乘的話 這種觀念可以透過歷史當中慢性的去體會到 我們必須來認知 不要過度的自我膨脹才好 好,那麼接下來呢 傳來的內容,最主要有兩大支 這個你一定要給我記清楚 就是那兩支 就是安世高所代表的小乘佛法,聲聞佛法 它內容主要是小乘的禪法 跟小乘的什麼所謂的法術 法術就比如說這個四聖諦啦、十二因緣啦 這個什麼五戒啦 它這一二三四五六七這樣子的一個 這個數目這樣子 還有呢禪法相對的這屬於小乘的禪法 還有小乘的教理 第二大系統就是從 這是從安錫國依朗這邊傳入的 由安世高所代表的 所以安世高對於中國佛教的啟蒙 具有舉足輕重的佛教地位 不過他的影響力很快的就消弱了 過不過三國時代 闖不過三國呢他的影響力就有限了 這主要有原因的 再來大月氏國這個人呢 這個人更傳入的更嚴重影響的更厲害 那就是支婁迦讖 支婁迦讖呢,傳入了《道行般若經》 小乘般若,還有《般舟三昧經》 這是彌陀本源的故事的的的內容 這裡頭就已經傳入了《般若經》了 那麼中國從那個時候開始啊 就對《般若經》有很深的研究 而且一直研究不墜 終其漢代他傳入《般若經》 一直到達隋唐 《般若經》的研究是如此停止 前後呢前後足足有三、四百年的時間的研究 差不多四百年的研究 《般若經》的研究一直都很興盛 一直都很興盛 這點這點觀念很重要 而最重要的支婁迦讖在這個年代 一七九年來華 東漢靈帝光和年間來 好,這是重點書你們再去看 那麼丁二呢 裡頭的有什麼漏掉 這個丁二應該是指著三國啦 三國的時代 三國時代外在環境是什麼樣子的時代呢 外在的環境基本上 是一個分裂與戰爭不止的時代,三國啊 是這樣子 那麼一方面呢曹魏啊禁止了,這是重點 曹魏禁止了方術還有神仙思想的流行 神仙思想的流行 那麼這一點 二方面隨著漢室的衰亡 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呢也鬆動了 這兩個原因導致老莊自由思想興起 這裡頭有一個是這個正始年中啊 這個是正始年中這是個年號 正始年中提倡老莊而排斥儒教 歷史上稱為「正始之風」興起 但是呢曹魏呢又有一件事情就是 曹操這個老兄 他呢有一次親眼看到了這個 這個道士啊施展道法蠱惑人心,讓社會動盪 那麼他就下令禁止什麼 禁止這個道術 你知道啊這一禁止道術呢 早期佛教就跟道術相合的 因為西方來的那些出家人 穿著跟一般老百姓不一樣 那麼呢有的又會道術 在這種情況呢因為坐禪 所以聲聞佛法尤其注重坐禪啊 他難免有一些神通啊 就被認定為是一種道術 那麼結果道術呢一禁之後啊 道術興聲聞佛法順便跟著興起來 結果道術被禁止了唉!聲聞佛法也被禁 這樣就觸成了中國的小乘佛法 就不太流通,不太流通 不是不在是不太流通 但是大乘佛法 他是談般若,般若是談性空 性空有玄虛的內容的特質 結果又跟老莊相結合 這是在三國時代開始就已經這樣 就已經開始這樣 那麼這種情況呢一直發展到南北朝,不 乃至於一直到唐朝都是這樣 都是南方密學興盛很怪哦! 北方呢北方雖然密經很勝 可是他對異學的研究就不清 那北方比較執伏重修行 可是呢重修行可是它又不在學習上下工夫 結果變成了後來中國的佛教,南勝北衰 北方雖然有修行啊 可是他盲動的修啊最後還是不能把佛法傳成 弄到後來呢到宋朝之後佛法的重點都在那裡 那南方也一直在南北朝的開始 不,主要是東晉主要開始呢 就開始往它南方的異學研究就比較興 那麼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已經顯露出一個性格 雖然這個時候還沒有分南北 可是咧般若思想呢開始跟老莊思想相結合 已經出現解 那麼因為社會的動盪 社會上有重視經學這個漢朝的傳統 而轉而重視辭賦文章 為什麼呢因為唉,因為經學研究也沒有用了 國家不安寧,社會動盪 人才呢也由,敬重質直之人 儒家呢總是質直嗎轉而喜尚才華風流 為什麼才華風流呢 那社會的習政治的習性使然啊 因為唯有在那種動盪的時代,才華風流的人啊 才比較容易出頭 才比較能夠讓人家注意 你質直之人啊就不能受到注意,原因在此 那麼接著呢重要的譯經 這個重點都在譯經方面 我們簡單的把他翻譯的經典提一下 一個是曇柯迦羅,他是在中天竺人 他是魏跟漢就三國的魏呢來到解洛陽 譯出了《僧祇戒心》等 那麼康僧鎧在嘉平四年來到洛陽 譯了《無量壽經》 支謙是大月氏國人是居士身 那麼呢他在南方呢 是江南佛教重要開拓的人呢 他在黃武元年以及建興年 至建興年當中呢 就譯出了《大阿彌陀經》 以及《了本生死經》還有咧這是《十二因緣經》的一種 這講十二因緣的 還有《維摩詰經》 《大明度無極經》之《道行般若經》 這已經都是般若系統的經 還有方等系統的經 還十二因緣是屬於 共佛法的經呢都翻譯進來 大月氏一支對中國輸入的事 所謂的大乘佛法 康僧會,康僧會這個人呢是天竺人 不過因為早期隨父親來到了這個南方呢 很會華語也會道家的很多的理論 那麼以道家的理論來解釋這個《般若經》 解釋禪經啦不是 那麼這樣子呢就開展了什麼 中國「格義佛教」的這種氣習 不過真正發煌的並不是他 他開端做為發端 也就說那個時候中國人對於佛教的理解呢 並沒有用他的語句 是佛門專有的語句來理解佛法 但是呢卻借用了道家的理論來解釋 有關於佛門裡頭禪修的一些思想的概念 這很有意思 你說這個禪法它通外道就是這樣子 如果只是禪修那它通外道 它通外道原因就在此 那麼,那麼這就是「格義佛教」 他就是運用這種道教的理論來解釋禪經 好,翻譯大概是這樣子 三國時代,不過其實還有一個人啦 朱四行,朱四行這裡沒提到 應該補充一下 朱四行呢他特別強調般若的研究 朱四行,這個人你也要注意一下 注意我沒時間多講他 在天台入門裡頭為了解釋天台的思想背景 也有提到這些歷史你們也去聽一聽 有提到這個人哦 這裡我們就提一下就可以了 那麼呢三國時代的重要發展是怎麼樣 是由於方術的被禁啊 這個導致了這個附庸於神道的這個聲聞禪法 以及小乘的法數等啊 受到了這個數數學的數啊 不是那個道術的術 那麼受到解仰制 乃透過,因此怎麼辦呢 還是要研究它 因此就透過康僧會他的努力 而朝向道家格義化的方向去發展 此為延續漢代以來而另有轉進的方式 也就是說既然禪的那種神道的色彩已經 都不見融於當時的為政之人 那麼只好轉而研究它的教理 那麼研究它的教理因為一下子思想 沒有相類似的思想好來研究 那怎麼辦呢 那就用道來轉用借用它吧 這就是不同於漢代的地方 他就開始研究禪經了 但研究方法是道家格義化 那麼另外一方面呢 老莊玄學思想抬頭 這個是很必然的我說過了 因為漢室獨尊儒術 壓抑了老莊之學 老莊自然天底下自有足秀之夫嗎 各有各的興趣 你壓仰我我時候到了我就冒出頭來 這是很必然的,對吧! 所以說那個漢代漢室一弱 老莊就要興 老莊被壓抑的就要想要出來透透氣 這老莊一興之後啊 使得支婁迦讖以及支謙為代表 支謙是支婁迦讖的再傳學生 再傳弟子 支謙是支婁迦讖再傳學生 他所代表的大乘般若是大月氏國的 大乘般若學說呢 就被理解為道家玄虛 還有空無相應的這種玄學式佛教 因為那個時候呢就講空無我 這個是跟道家的無為差一個字而已 也講不可求不可得 這個玄虛的道家的這種理念啊 確實有一點點接近 所以就跟道家這種思想相結合形成一種 玄學式的思維的一種佛教 這樣的從安史的佛教受到 因為當時的事受到當時士大夫的重視 那麼就分別以洛陽跟南方的建業為中心 洛陽是什麼呢 是曹操這一邊的 那麼建業是吳,孫權這一邊的 曹魏跟孫權這一邊呢 兩個東西而被研究 你要知道三國時代南方的開發呢 才有大好幅的進步 就是為了戰爭而來 孫權大舉的開發南方 使南方開始有這個佛法的強中的這個因緣啊 其實差不多在這個時候 那麼後一發展不但借著這樣子的發展 也就是玄學化的發展啊 不但開啟兩晉時代的清談 以及玄學格義佛教的發端 清談是指著一種一種生活方式 或者是一種學術的方式 那麼呢玄學格義呢是指它的內容 其實那兩個是一體兩面只是同一件事 用清談的方式 來完成那種玄學格義化佛教研究 那麼什麼是清談呢 就只,只是這樣子講啦 它少於實踐 而且都在山林裡頭多 實踐的比較少所以叫清談 這個清談,這樣懂意思嗎 在今天的台灣啊 清談的情況是少了 大家都重視實踐了 大家比較重實踐 我想七談八談 你沒有一個實際的成果給人家看 那不行 所以大學裡頭教書的出來 投入政治或者投入經濟的什麼 生意的作生意 你看現在很多那科技的公司 根本就是大學的教授啦博士啦出來做的 他不會在那清談 不過話又說回來 今天的台灣沒有清談的環境 乃至也沒有這種清談的人 人家當時的清談談玄學 我們講哲學吧 現在台灣誰要談哲學啊 笑死人,對不對 大家都也是在賺錢 談玄學講老莊說什麼呢 那沒什麼啦 這必須等到一陣子 等到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個極端的 的經濟發達然後社會安定 然後老百姓已經沒有什麼外患 無代誌做了 這個時候就有可能發展 好那麼那個時候是這樣發展的 不過那個時候是政治環境逼使他這樣子 因為當時沒有所謂的科技嗎 當時就玄學思想可以發展 所以士大夫就是發展成為這種清談 那麼呢佛教就透過清談形成那種玄學格義 玄學是道家的 格義是因為 為什麼要格義你知道嗎 什麼叫格義格義就是說 用道家的語句來摹擬佛教的思想 來格義,格就是摹擬的意思 摹擬了佛教的意義 叫做格義,懂意思吧 是這個叫格義 那麼這樣子的佛教發端 同時也透過傳譯 那時候還有在翻譯經典 而植入了當時在印度正盛行的這種 大乘的性空思想 主要是透過大月氏國啊 當時的印度呢其實已經是大乘 我們說大乘已經發展到第二期了 已經唯識,唯識思想已經開始出來我們了 可是中國是透過大月氏傳過來 它會慢一點 懂意思吧,慢一點 他先傳入第一期的思想 那也就是大乘空性的什麼性空思想 是這樣 那麼於中國的佛教中 這為中國的佛教奠定了深厚的大乘般若思想之基礎 此一性格深深的影響了 宋代我是唐宋的宋 宋代以前的中國佛教的發展 沒有錯,是很注意是這樣子 不過這個其實的一直影響 到全中國的發了 到現在我們還在談性空思想 嗯!沒有了性空佛教簡直就完了 對不對 好了那三國一結束之後大概是這樣 你大概了解 三國時代已經格義再萌芽 性空學已經進入中國 你大概知道這樣就可以了 那麼到了西晉的時候呢 外在的環境是那麼樣呢 西晉是由司馬氏 他的門閥政治呢 他把這個三國給統一了 但是呢統一之後的政朝呢 並沒有清明太久 緊接他個人的荒淫啊 所造成的這種政治腐化 一代一代下來之後 使得這種門閥的政治更形嚴重 什麼叫門閥就是關係啦 就講關係,妻子、兒女兄弟、師父 老師跟學生 那麼呢門人部屬它這一系統 門閥有點像黨派 但是黨派通於什麼 我們現在黨派通於全老百姓 大家都可以加入 現在那這個不同 這一個話是派給他私人的關係去建立的 而且有排外的性格 這樣使得漢朝以來一直有的這種 為國科舉舉才的這個制度呢 就形成了無用 為什麼因為你講關係才能當官 那我讀書算什麼 所以平民的知識份子顯得很怎麼樣 很窩囊很鬱卒,懂吧 感到很受迫害不滿 這個時候呢 三國以來的清談呢 就更加的興盛了 所以並沒有因為政治的改變 三國的統一啊而改變這個清談 反而更加深這個清談 更趨向於山林 所謂竹林七賢就這個時候出現 竹林七賢 不穿衣服啊光溜溜的 這屬於自然主義者 我們講什麼叫竹林七賢 講白了就是嬉 那麼呢在清談的風氣推動底下呢 三國以來具有了這種 反儒家以及自由派思想就是老莊玄虛思想 就更形的發達隆盛 在思想上是這樣 從而呢在思想上產生了 以老莊玄虛無為的思想呢 來解釋這個儒教淑世學說的這種潮流 以前的話是什麼東西都要跟儒家扯上關係 用儒家的觀念來解釋易經 來解釋老子 現在倒過來現在用老子的觀念來解釋六經 這個春秋詩書易禮樂這一些人來解釋它 這是思想上也是風水輪流轉 當然搞到明的時候呢 根本就佛經來解六經 也解春秋也解,不 沒有解春秋解那個 這個倫語、孟子、四書啦 也解這個 到現在,到現在通通沒有了 通通衰敗 只剩下呢佛教還有出家人在那一脈相承 命若游絲是這樣 所以有出家人還佔便宜的 雖然大家都在衰敗啊 因為佛教有出家人頂著 頂著 你看道家出家人的很少 對吧! 那儒家根本沒有什麼這出家人嗎 這有就有沒有就跑光了 還能頂嗎?不能頂 沒有什麼傳承,對不對 再加上有戒律就不同了 佛教的長存就是出家人的原因啦 還有戒律 好,那麼這個時候當然還是翻譯 因為這叫做翻譯接受期 可是重點還是在翻譯 那重要的翻譯有那些呢 有這麼一位竺法護的世居敦煌 先祖為月氏國人 這個打字有點打錯了 不是那樣,分開的 月氏國人他精於翻譯 為什麼,因為他住在敦煌 會講華語 在方等、般若學方面深有貢獻 深受後代所推崇 人稱敦煌菩薩 稱他是敦煌菩薩 那麼他譯《正法華經》 《漸備一切智德經》這是《法華經》十地品 哦,開始已經傳入了什麼呢 開始月氏國已經開始在接受《法華經》 這個《華嚴經》了 《華嚴經》你要知道 它是講唯心思想的 跟《法華》、《般若》是完全不同系統 但是已經傳進來了 這個其實也蠻重要啦 《光讚般若》就《放光》般若 或《大品》般若經了 它《勇伏定經》就支婁迦讖 所譯的《首楞嚴》 不過這個《首楞嚴經》跟後來的 《大佛頂首楞嚴經》不一樣 《大佛頂首楞嚴經》呢 在當時是不見 根本就找不到這本經 那麼一定是沒有因緣流通出來 眾生還沒有那個因緣啦 所以這個經還不會流通在民間啦 那麼這個《首楞嚴經》這部《首楞嚴經》談的也確實有 有某一種唯心的思想在那兒 好,那麼不管了 但是這個時候重點都還在般若 雖然已經開始譯入了唯心思想 但是沒有見到有人研究 讀讀就算了 哈,就擺著 OK,第二個人是竺法蘭 我是講重點啦 不是說那個時代只有這兩個人作品翻譯 他也是他是天竺人 不過呢你看看人家生於河南,你看看 在那種時代呀 天竺人會出生在河南 也就可見當時跟西方的交通不密切 現在你若有個外國人生在我們台灣 甚至都不多,對吧! 是不是這樣子呀 何況現在的世界已經這麼容易來來去去 但竟然一個外國人出生在台灣都很少 在那種時代一個天竺人出生在河南 你看看 而且還不少咧 一下子是什麼長安啦 一下子什麼越南啦 一下什麼敦煌啦 都很多外國人 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 而且都還能夠實踐很多宗教的活動 這表示其實當時文化很薈萃 它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刺激 以今天來講反倒我覺得還是有點守國 哼!中國人這幾百年來被外國人打怕了 打怕了,你懂吧! 是不是這樣子呀 情況就這回事啊 外國人現在來中國 或者到大陸或者到台灣 也不過做生意 他不會在這裡長居哦 沒有這樣 好,那麼再譯出這些 《放光般若經》重譯 你看還是《般若經》非常的被那個 還有《維摩詰經》 這是方等經典啊 也是般若系統的 這重點的經典啊被翻譯 西晉這個年代呢 從265到317之間啊 說長不長啊,差不多五十年左右啊 五十年上下 那麼呢它這個時代風氣是怎麼樣啊 由於時代所造成清談風氣跟自然主義 是道家無為思想所成 結合了佛教的解脫思想與淡泊的生活態度後 這佛家解脫跟淡泊的態度 一方面呢使得這個佛教也有著濃厚的清談思想 另一方面在這個風氣帶動底下 三國以來即已蓬勃發展 的什麼呢 這個主要是朱士行啦 他也是出家行哦 當時沒有出家的姓的舊般若性空學 一直成為這個時候 以及東晉羅什大師來華之前啊 這佛教義學大宗 我的意思也就是說 從西晉一直是什麼 一直般若學研究的重點 一直到羅什大師來都還這樣 那麼羅什大師來的般若的研究 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舊般若學的研究 那麼羅什大師來之後就新般若學的研究 新般若學的研究有它的特點 我們會講到 那麼舊般若學一直成為此時 以及羅什大師就這佛教義學的大宗 雖然其中亦一直存在道家玄學性的思維 的這種格義的性格 但確也為性空之理的深入理解 種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不對 雖然我格義,但是我總是 我雖然有一點格學騷養 用道家思想來理解它 但是慢慢慢慢的總是我會 到 我會接觸到佛教的真實義的 總是還可以的 所以這個在東晉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你不能夠說舊般若學的研究 跟空性是還有格對是有點格 但是呢也一能說沒價值 懂吧! 好,另外一方面由於清談風氣 進一步促成了名僧跟名士的交遊 這是在社會上呢的一種風氣 使得名僧跟名士一交流了之後 名士就代表一種社會地位跟社會的資源 而名僧既然能夠跟名士結上來 就表示佛教開始在上流社會 已經被接受並且被注意了 其實這早就這樣了 那倒過來呢倒過來 這個西域的出家人呢 來到民間呢 他不一定跟那個上流人交往 可是他被老百姓很擁戴 中國人常常講嗎外來和尚會念經 那麼這個外來的和尚一來到華人 這個華人這邊就把他想像成像活神仙一樣 這個時候他就他既然有民間的基礎 他就深入民間弘化 那麼使得佛教一方面在上流社會 二方面下流社會,不,很難聽 叫做庶民階級 不要講下流啊 就庶民階級的佛教這兩個領域 上下這兩個領域呢都有了擴大之勢 這一擴大了 本來是跟道家合作 跟道教相並存的 這個時候開始有了距離了 因為我們搶了它的信徒了 哦開始搶了它的信徒了 就造成了道家的眼紅 道教的眼紅 因而開啟了跟道教排斥的一個效應啊 數百年之後呢,道教 佛道相爭的局面 一直到唐朝 一直到唐朝都這樣 唐朝一結束之後呢 開始就什麼是佛家跟儒家摃起來了 就打起來對立起來 那麼宋朝完了之後到清朝 到宋、元、明、清、明還有 然後一直到清的時候呢 儒家也不知道跑那兒去了 道教我看也剩下幾個道觀在那裡撐場面 就沒有了 到了這民國之後 啊,你看呢道家老子啦 道家只剩下送死人啦抓鬼可以呢出現他們 還有在電影裡頭出現以外 已經平常看不到他們了 那麼儒家呢早期還存在課本裡頭 這一陣子恐怕連課本都快要沒了 找不到它們的蹤影了 你就可想而知啊 這個但是反過來世界各地 你乃至於台灣 佛教研究還是一直存在哦 哦它轉形到什麼呢 學識當中去了 雖然有一點怪怪的 但是呢總還是還是保持著吧! 好,這個是西晉 接下來就是東晉到鳩摩羅什大師 也就傳入期的最後一段 那麼我們呢 我們把它複習到這裡呢就差不多了 我們這一堂課呢就先講到這裡 下一堂課我們繼續再把它複習一下子 因為這個是中國佛教發源最重要 所以我們就文字上來複習複習 今後我們直接看課本 就不再做這個動作 好,向下文長付以來日 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