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3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概說 各位比丘各位沙彌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好我們上一堂提到了這個佛教的傳入 一直到這個東漢 整個東漢時間啊 主要因為這個東漢中葉之後 主要傳入的佛法的性格 內容還是怎麼傳入的 跟著周圍的環境是怎麼樣子 接著呢它這個佛教史概說的第三章啊 提到了魏晉的佛教 那它的副標題是經典之翻譯與研究啊 我是覺得這些都 這種標題目前還可以 那越到後來越離我們越來越遠 那我們這裡參考參考 這個魏晉的佛教 這樣講也不太好 其實不是魏晉的佛教 第三章魏晉佛教是把它含混 它其實是應該分成三國的佛教 這是東漢末年之後呢 就是三分天下了 三分天下他其實還有這麼一段時間 主要是220年到265年之間啊 所以這個45年之間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也經過了一兩代了 三十年為一代的話 也經過一代多 這段時間呢 就是天下動亂 這個軍閥割據 最後是三分天下 這一段時間其實也有它佛法傳入的情況 那麼這個時候呢 其實又跟東漢有點不同 東漢在怎麼說 雖然它中央集權開始微弱開始弱了啊 但是終究它還是一個帝國 但是到三國的時候 就天下大亂 人心也跟著分崩離析 那因此呢在思想上呢 這個開始也跟前一個東漢時代呢也不太一樣 這種不一樣 當然也造成了佛法的流傳重點上的一個不同 那麼這個 首先呢是我們要知道就是說這個 在這個三國的時候啊 在這個之前我們知道 安世高的佛法傳進來 主要是有點接近這個 這個道教的這種方術 可是傳到了這個三國的時候 三國的時候啊 以正統自居的是曹操 而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是一個奸詐之人嗎 對不對 這是你們呢 看這個歌仔戲 或者是什麼京戲啊 或者是看什麼三國演義啦 你所得到的印象 我告訴你錯了 曹操是一個什麼一個 很有雄心大略的政治家 你搞錯了 只是說怎麼樣 只是因為以漢人為主的那個什麼史學家 認為他篡漢 另外立了一個魏國 這這就是壞人 這種你懂意思嗎 是叫你真正的一個 我們逃開這個 漢人所謂的傳統 這個道統觀念來看 他根本是一個亂世的政治家 你要知道 而且呢曹操最有名是跟誰鬥 跟誰鬥啊孔明嗎 是不是這樣子呀 是不是這樣子 跟誰鬥就是跟孔明鬥 那你想孔明是怎麼樣 呼風喚雨對不對 他穿的前面就是一個八卦的那種道袍 都不對了都不對了 孔明其實他跟曹操一樣 是一個軍事家跟政治家相結合的人 而將將好呢諸葛亮老先生 諸老先生他的謀略 他的治軍絕對沒有曹操那麼靈活 要講謀略要講政治的什麼呢 要講政治的手段 治軍的那種高超性啊 曹操超過諸葛亮老先生 諸老先生的 咱們都受那羅貫中 那已經到了後代那個想像的 你懂意思嗎 為什麼要把他 為什麼要把諸老先生 想的這麼神 還是漢人道統這種思想在做怪 你懂嗎 你懂意思吧 然後呢就把他想成什麼樣 唉,能呼風喚雨啊什麼借箭 曹操借船什麼什麼借東風啊什麼 這兒那兒的 都不是那回事 歷史上事實證明 歷史事實證明 諸葛亮一定要敗 一定要敗 在三國那種時代 你採取守勢就不對第一 第二你的帶兵方法 過度的正點 曹操帶兵作戰呀 非常的靈活 他呢軍事的那個常識啊 還有手腕啊 那真正的是像麥克阿瑟一樣 他領軍很聰明很活潑 那麼你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我問你在那種時代 大家都想當王 你若拿到兵符 你就可以叫天下了 這本來就是你的手段嗎 是不是在今天來講 個個黨派都出來的時候 有的人就要拿李登輝牌 對不對 現在李登輝牌現在已跌到谷底 變成已經沒有用了 但是當時就是這樣啊 是不是這樣子對不對 所以這個呢時代論英雄 你要給他恢復原來的定位 你要給他恢復原來定位 所以這個思想的大變革呢 在這裡頭受到曹操影響了 曹操是一個很有思想 很能夠帶兵 也很能夠掌握群眾思想的人 那麼他呢看到了說 有道術啊 有道術啊顯異惑眾 他就開始下令 下令怎麼樣 不得行道教的這一些 道術惑眾違者必殺 這個時候好了好了 安世高是不是跟道教很接近對不對 跟著遭殃 所以一開始呀 咱們中國佛教裡頭啊 它是一起接受聲聞法跟 支婁迦讖的什麼大乘佛法 但是很倒楣去遇到曹操去禁什麼 禁道教那麼跟道教很接近的什麼 聲聞佛法跟著也遭殃 這第一個原因 那第二個原因才說什麼 中國人有大乘思想 我告訴你門兒都沒有 那個時代那裡有什麼大乘不大乘 那個時候儒術都不管用 還什麼大乘 那是到後來的時候 儒家重新抬頭 有淑世思想了 跟大乘的那種利益眾生思想又相結合 在早期之所以大乘思想會突顯 不是因為中國人有大乘思想 因為那個時候中國人正在大亂 那裡會有大乘思想 邦無道則隱啊 是因為曹操的關係你懂嗎 所以曹操對弘揚大乘是有大功勞你要知道 他禁了聲聞乘法 他不是故意禁他也不懂 但他禁了道教 禁了道教相對禁了什麼呢 相對禁了聲聞法的流行 好了到過來說 因為當時三國互鬥 那一些文人雅客啊 他就不敢怎麼樣 不敢太想出頭 他就躲到山林裡去做清談 他清談談來談去嗎 你當然清談就耍嘴皮 那看誰的嘴皮耍的利 誰就是變成意見領袖 思想的什麼呢思想的先鋒 那誰要耍嘴皮耍的贏呢 INFORNMATION越多,資料越多 他就怎麼樣,耍的贏 你想想看如何你老是在搞老子 你當然就什麼 老是你在拾穗(拾人牙慧) 你要是能夠吸收 一點點外來的思想啊 你不是很跩嗎 這個時候佛經那個什麼 那個談空說妙的什麼 般若經典 只要講般若 講般若是很深奧的 對不對 剛好那個《小品般若》出現 就是《道行般若》 就是三十小品般若就出來 就三十小品嗎 那個《小品般若經》啊 唉這個是一個新的思想 剛好讓他們在山林裡頭怎麼樣 不管懂不懂 反正拿起來胡吹亂蓋 就能贏人就這樣子 一方面壓仰一方面興盛 哈哈哈,大乘佛法就這樣誤打誤撞 被興盛起來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 事實是這樣子 你不要老往中國人臉上貼金 說我們中國人就大乘根性 當時或許也是因緣啦 也或許真的有這根性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好這個是第一個 這樣子對不對 那山林清談 在加上曹操三國時代的壓仰 還有第三個原因是怎麼樣 你弘揚佛法去對地方也很管用 幹什麼支婁迦讖一下就跑到洛陽去 洛陽當時的文化中心就在那兒 那麼有知識的人來讀般若經 當然比較容易懂 你要是傳到了廣州 傳到什麼 什麼四川的那裡 或者是什麼湖南的那裡 根本沒有人會去懂 但是當時文化薈萃的洛陽 那就管用了懂嗎 那是地方上 很多的士大夫 已經國家大亂了 他失業了嗎 他失業了之後呢 就要清談 那開始要反彈儒家 那就拿道家 可是道家還不夠有力 就拿佛十家那麼七研究八研究 本來在東漢西漢末年的時候 就一直有一種傳統就是說 士大夫啊儒家治國 老莊修身 在西漢末年就一直有這種性格 在南方也已經有這種性格 楚王英就是這樣的人 楚王英被什麼呢 被漢朝的王室啊 差一點要把他殺了 那因為他怎麼樣信佛 所以救了他一命 說認為他不會判亂 不然人家認為他要判亂 所以他就說唉因為他要信佛嗎 所以叫他交錢出來贖罪 他就交錢出來贖罪 表示呢懺悔就對了 他又把那個錢拿來就還給他 說讓他去做優婆塞吧 好好的去供養那個什麼呢 供養這個浮屠之教 供養出家做為優婆塞 然後做供養供養出家人 供養比丘比丘尼 供養外國的比丘 當時沒有中國比丘 這樣子 在那個時候 在西漢末年就有這個性格 所以說一路傳下來啊 整個漢朝都有一種性格就是說 修老莊這是修養 治國用儒家 現在已經不能治國了 專心搞修養吧 所以啊這個支婁迦讖所傳入的這個大乘佛法 就這樣子一路的這樣流傳下來 所以中國人一開始就研究般若 你看誤打誤撞就搞定 所以這就是你要知道 為什麼天台佛法 天台教理這麼跟般若有關 因為它就傳承於這樣子的思想下來 所以研究天台不研究般若經 是不行的 好那麼三國時代 有什麼重要的翻譯家呢 那麼這裡頭有一段文說這個 魏、吳、蜀三國的鼎立時代 活躍於江北的翻譯家 有中印度注意中印度的什麼曇柯迦羅 有康居國呀康居國的什麼呢康僧鎧 哦康僧鎧翻譯什麼 《無量壽經》 所以你看看阿彌陀佛跟咱們東土 中國人實在很有緣 都是打頭班的 早期就已經翻譯進來了 康僧鎧 現在的什麼《無量壽經》 而且流傳最廣的《無量壽經》 還有安息國現在的伊朗 康居也差不多伊朗的那一帶 什麼呢安息國的什麼呢 曇諦等在江南從海路而來的 有這個吳 吳就是那個誰啊 那個那個孫權的吳啊 吳江南的吳哦 你要知道這地方早就有佛法了 就所謂的楚王英的時代 也就西漢末年楚王英 被貶到江南來就已經 把佛法帶到江南來了 而這個時候他從南方來 那支謙吳國的支謙 康居國的什麼呢康僧會 康僧會啊應該康居國的僧人名字叫做會 叫做康僧會 那麼康僧鎧啊其實不是 康居國的僧人名字不謂之鎧 是這樣子的 有人是這麼解這個名的 當時這個名字 外國人的名字唸了一大堆他唸不來,你懂嘛 乾脆就這樣簡別 他從那裡來的的什麼身份 的什麼名這康僧的鎧 跟康僧的會 這些很奇怪怎麼都姓康啊 哈不是都是姓康 那麼剛好 那個時候康氏家族很多人哦 都姓康的來不是這樣子 那麼呢這個這個 這個康僧會來 其中呢曇柯迦羅於 西元的250年的魏嘉平二年啊 在洛陽譯出了 你看看最早這個時候就開始譯出 這個很重要譯出了什麼 譯出了《僧祇戒本》 注意沒有戒經只有戒本 那麼曇諦譯出了 四分律的《受戒做法》 這就是什麼曇無德羯磨 唉呀麻煩了麻煩了 僧祇的戒本 但是是怎麼呢 僧祇律的戒本 但是呢受戒的方法卻是四分律 這就是中國一開始就立下了什麼 我們的戒體跟戒行啊 兩個的分離 一開始就這麼慘 照說我們如果傳戒本 是傳僧祇戒本 我們的羯磨法也要用僧祇羯磨法你懂意思吧 照說是這樣 但事實不是這樣 就後來啊才會有 這個我們中國的祖師啊 開始懷疑得不得戒的問題 然後才開始要重新弘揚四分戒 為什麼因為他認為 他受的羯磨法是四分律的羯磨法 那麼你不學習四分律是不行的 所以四分律後來啊 為什麼會大興特興到今天 原因就是因為 我們這位曇諦 曇諦譯出什麼呢 譯出四分律的受戒羯磨 那麼原因在此 在此之前中國僧尼僅知道帝法不知道什麼 這個不管啦 在此之後啊才知道有受戒的作法 因為有受戒文傳進來 好那麼接下來就朱四行 朱四行是河南人 他精通般若 你看看他奇怪了 那個時候就會有精通般若的 可見啊般若已經很能 很那個時候就已經很興了 那麼般若為什麼是很興呢 因為它甚至有文獻記載 他在洛陽講《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還記得吧 是179年由誰支婁迦讖 上一堂課我們講過 支婁迦讖在洛陽譯出的 而他在什麼呢 他在西元260年 隔了相隔了差不多將近一百年的時間 人家就能夠講了 一部經傳進去了一百年 才有人講 當然也不一定 搞不好支婁迦讖已經在那裡講了 邊講邊翻譯也說不定 但總而言之那個時候已經號稱有人士精通了 般若講空性 而般若經幾乎就純講空性 你要看《道行般若經》 就是所謂的《小品般若》 幾乎就是講空性 但是講空性講不講實相呢 其實也講了 只是說不那麼凸顯 不那麼凸顯 好那麼這個時候呢 這個以下呢這個朱四行還有 聽說朱四行就是個出家人 但當時沒有說姓釋 姓釋釋法藏釋某某 不是這樣的 當時就是按照你原來的姓 所以我們看不出來他是個出家人 據說他是依著這四分 羯磨法受戒的了 不過沒有明文啊 然後就做這個 那麼呢這個 他為了《般若經》的不清楚 他還到了什麼呢 到了這個于闐國啊 于闐國去取什麼呢 去取那個《般若經》的原典 《般若經》的原典呢 那麼呢由這個于闐 于闐人的摩羅叉以及河南的竺法蘭 在元康元年譯出為 二十卷的《放光般若經》 著名的為嘉平四年到洛陽的康僧鎧 還有譯出的什麼呢 《無量壽經》 前者呢現在呢現在者 的這個現在還有在的 這是則又有什麼呢 西晉的什麼竺法護所譯的 還有劉宋的導言所譯的 的種種的譯本 都是什麼呢這個 經典啊有異譯 那還有另外呢 在吳國時代三國時代 的吳國還有一個支謙 支謙也是大月氏人 受到大月氏的影響很大 那麼他呢這個歸化了中國 也是支婁迦讖的再傳弟子 那麼呢他也是在孫權的國中啊 擔任什麼呢擔任官職 那麼也譯出了 《大阿彌陀經》《維摩詰經》 《瑞應本體經》 《大般泥洹經》等 在這一部《大般泥洹經》啊 還不是後來的《涅槃經》還不是 那麼呢並且依據《無量壽經》 還有《中本起經》製成了《讚菩薩梵唄》 又為《了本生死經》做了註解 這以下這些人呢 大概你就約略知道說 這個時候般若系統的經典 還有呢主要是般若系統的經典 還有淨土系統的經典 以及我們天台講叫做 方等就大乘系統 講一般的大乘佛法的經典都已經進來了 你這樣知道就可以 那比如說還有康僧會 他還譯了什麼呢 這個譯了這個《六度集經》等等 都翻譯進來 這裡頭有一段文 他說翻譯進來都是以 他們自己所知道的翻譯進來 沒有什麼系統 而且呢因為他對中國文化 文字運用也不太清楚 所以翻譯的文字呢 有時候都怎麼樣 語文啊翻譯的不太好 也不很完備 因此當時的中國人 不太能夠完全理解 這就是我說的「格義佛教」的出現 就是這樣子 因為中國人 他翻譯的又不好 而且有時候翻譯的很倉促 那中國人呢又沒有佛教的觀念 他有道教的思想 道家的思想 他常常拿道家的思想來摹擬什麼呢 摹擬佛教的思想 是這樣子的 這個情形呢也就造成了什麼 造成了「格義佛教」的 的發生 好接下來他這個文上就是二啊竺法護 其實就是西晉佛教 西晉佛教西晉是怎麼來的呢 西晉事實上是三國鼎立之後由曹操的兒子 曹丕那麼怎麼樣 統一了三國 那麼立了什麼西晉佛教 那麼西晉佛教是一個 黨閥的佛教 或黨爭的佛教,不,不 是一個西晉是一個黨爭的 學閥的一個政治 那麼呢不是不是曹魏 不是曹丕 曹丕後來呢又為司馬炎 司馬炎所怎麼樣 所奪啊所奪 那麼這個時候是司馬氏建立了西晉 建立了西晉 建立了西晉呢這個 這個時代呢主要的翻譯的人呢 他這裡提到一位是竺法護 竺法護 那麼竺法護他 他還是大月氏的人 那麼人家甚至於稱他是月氏菩薩或者是敦煌菩薩 舊來的譯經僧都貫以出生之國名為姓氏 又被稱為支法護 就是因為他的名字竺跟支是譯音之轉啊 那麼所以又稱他為竺竺法護 那麼呢他事實上翻譯了很多方等的經典 在文上面也有提到 那麼記著秦始元年的時候 是永嘉二年啊 這段時間啊 他總共翻譯了四十餘年的時間 翻譯了《光讚般若》 還有《正法華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這不是現在那個什麼 會集本呀,不是 那個是什麼呢 就是《無量壽經》的另譯另譯 你看看幾乎在這個時代 每一個時代階段都會有 阿彌陀佛有關的經典翻譯進來 翻譯進來這點也很重要 那其實這裡頭呢 對中國佛教都只是在翻譯 用格義的方法來理解啊 也沒什麼好說的啦 你知道一下就好了 不過這裡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就是說 因為竺法護啊 他呢精通這個西域各個的這個語文 那麼當然精通就能跟很多人溝通對話 因此就有很多國的人呢 就會來跟著他學習 這不一定是為了來中國 但是只為了追隨他 因為他年輕的時候 小時候就出家 道行很深吧 人家都稱他是敦煌菩薩 表示這個人行大乘佛法 既然行大乘佛法人家想親近他 那再加上他語言能力很好 就更多人來親近他 那這個時候所謂的翻譯啊 無非是怎麼樣 無非是邊講邊翻譯 因此竺法護就開展了 這個譯場翻譯的這個先河 譯場翻譯是怎麼樣呢 這裡講到了說了 開出了這傳語、筆受勸進等 很多分工合作的譯經體制 這是竺法護在西晉時代 就已經做了這麼樣重要的貢獻 就做了這個貢獻 那麼當然當中也有很多他的門人 比如說竺法乘、竺叔蘭那麼支敏度這些都是出生國啊 出生國為主而貫上那個姓 還有帛遠的人 這裡頭的文章有提到 不過這個都是歷史上的一些名詞 你知道就可以沒什麼好說的 總而言之這裡都是在翻譯 重點都是在翻譯 那麼理解方面呢 還是重在理解般若 雖然翻譯那麼多經典 並沒有那麼多人去研究它 你看這裡乃主有 《華嚴經》的什麼樣 的翻譯對不對 我告訴你《華嚴經》的研究事實上在 鳩摩羅什之後 鳩摩羅什之後才開始有 哦不是跟鳩摩羅什也無關 那是覺賢他們呢開始翻譯下來 那開始才會有有餘暇去研究 現在現在啊所有的翻譯 幾乎都被集中在《般若經》的研究上 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因為淵源嗎 支婁迦讖這位對中國 大乘佛法最有貢獻 般若空性最有貢獻的人的翻譯 主要這個淵源以外 再加上「清談」 三國跟西晉乃至到東晉都是清談的時代 好久啊這當中呢 耗了兩三百年的時間啊 都在做清談 這個清談絕對助長了什麼 般若的研究 般若的研究 好那麼這是西晉的佛教 其實我們就他這裡的文引 這一個竺法護為代表 那接下來呢就胡族的佛教 這裡頭它名字叫胡族的佛教 可是不能夠這麼講 其實是東晉的佛教 如果以漢人立場來講是這樣 要不就是東晉十六國佛教 南方為東晉北方為十六國 這個就要講到了西晉的滅亡 西晉的滅亡之後啊 這個主要是因為北方五胡國啊 我們講五胡亂華 匈奴、鮮卑、氐、羯、羌這五胡 這五胡就是五種邊陲的民族 他來擾亂中原一帶啊 那麼使得他呢遷都 從這個洛陽這個往南跑 這中國人這個這個 整個打輸人家 然後整個都跑了 要不就被人家佔領 最慘的就被人家完全佔領 像清朝滅掉明朝 像元朝滅掉宋朝 都是外來民族來滅掉你 漢人的政權 漢人的政權 但是也有像這種的 比如南宋怎麼樣 被外來民族所壓迫 跑跑跑跑到南方來 那個呢東晉也一樣 被北方民族壓抑的跑...,跑到南方來 嘿你不覺得奇怪 那麼蔣老先生呢 他也是南方的人對不對 他北伐成功然後也是怎麼樣 被陝西的什麼 也是北方的人也怎麼樣 不過他不能夠說他匈奴啊 他是不是匈奴後代我就不知道 也打了跑跑跑這次哦跑到跳港、跳海 跳來台灣就更慘 是怎麼樣 以前還有半壁江山 現在簡直就沒有了 跳到這個所謂的什麼寶島 寶島再跳就跳河了跳海了 這沒得跳了 你看這歷史一再的在那邊重演 很糗對不對 這很慘那麼不管啦 那麼這個時候 所以說日本人叫做什麼 胡族的佛教就不對了 這樣立標題就不對 應該立東晉十六國佛教 東晉、十六國佛教 這因為他們 事實上是兩個集團 不,應該是一個大集團 一個什麼一個北方亂七八糟的集團 北方怎麼亂 它十六國要不就同時存在 要不就你併我併 那北方是個大分裂 大分裂中原一散了之後 中原群俠散了了 就變眾妖精來這裡怎樣 分制啊分制 他們的國家他們第一 他們都是遊牧民族居多 所以呢也沒有政治手段 它也沒有文化來統治整個北方 所以就變成怎麼樣呢 也還學不會怎麼統治 還在住帳篷你懂嗎 一下子住到那個皇宮裡頭去啊 還要睡地上他不想睡床 是這麼回事 所以他根本無能力 來統治一個大的北方 大的北方胡族管的 你不能這樣講他 他剛開始還是真有點這樣 所以說魏國的時候 北方那個魏國就要娶 孝文武就要怎麼漢化 原因在此啊 他侵占了別人的國家 但是羨慕別人國家的文化 這實在很怪異 但真的是這樣 全世界有兩個國家 兩個民族是這樣 漢族跟印度 印度其實不能講那個族 印度有好幾個族 印度的主流文化也是這樣 你看看回教徒哦 侵略了什麼 侵略了印度 統治了印度八百年 嘿,有夠悽慘 但是呢印度人還是過他原來的文化樣子 然後那個回教徒走了走了走了八百年 拍拍兩袖留不下什麼東西 留下一個大墓園在那兒 印度人照樣信他的印度教 照樣咬他的楊枝 照樣穿他的什麼 穿他那個沒有內褲的那個沙龍 他照樣這樣過日子厲害吧 就是一個民族 他可以失去國 但是文化就是卡在那兒 你打我你打我不死的呀 你可以把我國拿掉啊 但是我過我的日子 我拜我的祖先 你看猶太人有沒有 他被德國人逼的到處跑 最後他還是能建國 是不是這樣文化 文化才是凝聚的重點 所以說現在兩岸啊 談不攏呀 我認為還是那麼 人性跟文化這兩個可以談 所以用文化交流確實是需要的 談不攏談不攏啊 這也是 這人也都在變的 你現在罵沒關係 就不要罵的太兇 把刀槍都拿出來 不要罵到這樣 那就罵吧那互相叫囂 那是為了鞏固內部 才需要對外叫囂的 你要知道 就是這樣子呀 你把注意往外移動了之後啊 內部就比較平安無事 所以說這他中國人一向有的後倆 內部安穩不了他就向外砍伐 然後國威打贏了就國威強盛 回來了就這樣子的 中國人一向歷史就這麼幹 我們就不必太當真了 這恩恩怨怨一代一代過了之後 大家都有錢了 大家都怕死了 你懂嘛,怕死了他就不敢打了 不敢打了就會要求什麼 要求那些負責人 就不要打不要打 不要打不要打好好,坐下來談 就要坐下來談 現在是因為經濟還不平等 所以有人覺得 我打怎麼樣我打了就怎麼樣嗎 他等到整個地方都很有錢了 那大家打了 打了又能怎麼樣呀 不能怎麼樣 那就不能再打了 你懂意思嗎是不是這樣 而且現在全世界已經整合在那兒了 你要打你要打 你看看全世界就會起狀況 對不對 上次台灣地震之後啊 那個全界電腦立刻漲價 為什麼台灣沒辦法製呀 沒辦法製電腦 幾天之內的事而已 立刻就要漲價 已經是個地球村了那沒辦法 所以這是一個互動的關係 當時的胡族來到中國 而這個時候就很大了 南方本來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 南方 但是咱們那些北方的那些東晉這些人啊 那沒辦法就打輸人家 那打輸人家自己腐敗 西晉自己腐敗嗎 內部腐敗那打輸人家跑 跑了就把典章制度往南帶 往南帶我們就是那個時代 第一次大遷移 北人移南來啊 我們是漢族你知道 我們不一定是漢族啦 我們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 好幾代的父親 可能就跟南方人呢相結合 所以我們到底算不算中原群俠 我們就很難說了 你要真知道的話 第一你看你的鼻子是不是塌塌的 你看你是不是單眼皮 你看你的腳指甲 有沒有那個小指甲有沒有多出 小指甲看小指甲 看你的小指甲 小指甲有沒有多出一片指甲邊 就中間有割裂這樣 還是你整片完整的 如果你呢單眼皮 或者偶而雙眼皮 有一點點雙眼皮 那你就是摻著了 你不純了你知道嗎 那如果你真的單眼皮 鼻子又塌塌的 你那個小指甲 腳的小指甲 尾端又割裂著 啊我告訴你你真正的河洛人 河洛人河南洛陽一帶的人,河洛 就真的是中原群俠來的 純的就是了 血統純正的就是了 DNA你去量看看 但是你說那我就拿這個DNA 去跟現在的河南人對一下 我告訴你現在的河南人 很多都蒙古人來的 也搞不準了你懂意思嗎 我的意思是說北方的文化血統 往南移就在第一次的東晉時代,大舉南遷 在漢朝都還沒有這樣 你懂意思 啊有漢朝有一次 就是吳王孫權 但是重新統一了之後又往北帶 那留下南方一些漢朝文化,沒有錯 可是那時候的吳王孫權 孫權他的漢文化 還屬於在野黨的漢文化 還不過是屬於主流的魏朝文化,魏國文化 曹操的那個 後來呢司馬炎已經在北方 所以真正以一個政府大舉南遷的 第一次是在東晉 第二次是在南宋 剛好都是相隔一段時間 那麼第三次呢遷到這個台灣來 你看又陯多少時間呢 你看很有意思你看 台灣也第一次有了漢文化這麼完整的傳入 第一次 第一次 這麼完整的傳入 好!OK,那麼呢這個 所以北方的十六國 跟南方的東晉是要分開談的 不能像日本人寫的這樣 什麼像胡族的佛教 這他弄錯了 他把它弄混了 你懂嗎這位先生到底叫什麼名字 怎麼會弄的那個亂呢 是完全不一樣的 是完全不一樣的 好!OK 那麼好了這一段佛教呢 裡頭出了一些人 在北方出了什麼呢 出了道安大師 在南方呢 唉出不了什麼人 早期出不了什麼人 該談的在這個時候呢 那這個出不了什麼人 但是後期道安之後就出了一個重要的人 誰他的弟子慧遠大師 南方佛教的重鎮 北方佛教的重鎮呢是他的師父 中國佛教在那個時候 這兩位師徒一出啊 中國佛教才開始定型化 所以我們說定型化真正的開始 事實上是在這個 第二期啊 也就是鳩摩羅什入中國之前 第一期的末期定型化 這我們前面幾堂課有提到 那麼在這裡我們勉強在提第一期 最後一個人 那就是所謂的道安大師 道安大師他出在東晉的這個時期 那麼我們了解啊 西晉是一個門閥的政治造成內部的這個腐化 那麼開始呢人就跑了 因為政治的腐敗啊 門閥政治怎麼樣門閥 什麼叫門閥你知道嗎 你是我的學生我就讓你出頭天 來做公家的官子 那麼學生再找學生 或者學生找學生周圍的什麼他認識的人 總而言之一定要靠關係 拉近政治做官 結果呢老百姓讀書沒有用啊 在唐朝的在漢朝的時候 還可以靠讀書、科舉 來進入到政府官員裡頭來的公家機關來做事 那麼現在沒有了 以前就業機會很少啊 又沒有科技發展 所以你除了做官以外 你根本就回家種田而已啊 你沒什麼事情可以幹 你做生意讓人家認為那是一個奸商的行為 那根本當時商人那裡有什麼地位沒有啦 不像現在商人簡直就要 簡直還可以選總統 是不是這樣子呀 那麼沒有 所以說讀書人沒有出路 所以西晉末年正是 我剛剛講的 正是清談最盛的時候 可是好了到了東晉 啊家破國亡 破了一半了嗎 所以南來到了南方來 心庭對泣也說新語裡頭 就這個時候說的 這個中國人他覺得江山一半不保 很苦很苦 可是來到東晉的時候 仍然什麼門閥政治 仍然的沒有什麼沒有改變 所以就造成了類似像 竹林七賢這種人的出現 清談之風啊 來到南方來是更興盛 為什麼呢 因為來到南方來 政治一樣黑沒有比較好 再來呢因為北方被十六國所拿去 讀書人很苦悶 讀書人一向就有統一漢族 漢族一統這種觀念 他現在北方淪陷 心情鬱悶 在加上南方這個是魚米之鄉 水鄉澤國 而中國以農立國 哇遇到這樣剛好如魚得水啊 山林之盛之悠美 種稻怎麼種都有 那以農立國那麼呢南方又好種 一年又能夠收著兩次、三次 哇就吃的很有剩 都跟現在台灣一樣 經濟一發達 大家都樂不思蜀 什麼反攻大陸 你就別提了吧 大家就安居樂業依此為安 這依此為安啊 一些讀書人啊就開始呢 躲到山林裡頭去談啊 他就沒有那種所謂打回北方的看法了 這樣的思想就變成一種偏安的思想 這種思想造成了你清談更加的嚴重 所以東晉在那個環境底下 是你的思想是更加的什麼樣 更加的傾向於清談 好這個時候呢 因此啊出家人只是名聲而已 你說修道嗎 就有一點浮華 就有一點浮華 還好出了一位道安大師 他呢他不在南方他在北方 他在北方就不同了 北方哇北方的五胡亂華之後 分崩離析各自割據群雄割據 然後你打我我打你 前後十六國是吧 不只超過二十個國 只是說十六國真正有建立起政權更替這樣子 陸陸續續的也十六國建立 而且它不是統一北方的建立 是同時有好幾國 以這個黃河河套 河套的西邊河套的東邊 河套之內,河套的西邊 這樣來看 陝西、河南、山西還有呢這個山東 這幾個區域啊 都各有這個這個 還有這個湖北 湖北的北方這一個割據 那麼以長江為分隔岸 為分隔岸 長江以北幾乎都是五胡十六國的天下 他們呢各自割據 你知道這樣就好了 好我們不講歷史 你知道這樣 那麼在這種情況啊 道安大師在那個時候 他看到什麼 他看到動盪不安的國家 動盪不安民不聊生 居無定所的時代 所以道安大師一路在逃難 這就形成道安大師怎麼樣 一個很重要關一個背景 第一他繼承著之前對般若的研究 第二因為他在動亂的國家裡頭 他不能夠再繼續安穩的研究 他要修行也沒有一個很安穩的地方可以修行 因此他才開始修禪 來穩定自己的心情 所以那麼時候 禪法又是聲聞佛法了 所以聲聞的禪跟般若的見就組合起來 再加上之前不是有翻譯戒律嗎對不對 已經開始有人出家人了嗎 所以他又為了要修禪 要注重戒律 所以道安大師啊 可以說呢是一個 到了東晉來的時候啊 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 他非常的注重什麼呢 注重這個般若還有禪還有戒律 還有戒律 那麼他也很注重教化弟子 注重教化弟子 這一些呢都為了 都做了這一個時代 所謂的傳入接受期時代做個總結 第一他已經是一個正式的出家人 他也開始受戒 然後他也研究般若 也運用了當時那個安世高 所傳入的聲聞禪法 所以把禪、戒律、般若 全部整合 然後呢因為動盪不安 他也注重修行 因為知道生命就不能再這樣虛擲下去 所以北方就形成了一種 注重修行刻苦耐勞 以及刻若修道的這種風氣 就從道安大師開始出現 這跟南方 南方的東晉偏安 但重清談不一樣不一樣 這也為未來的什麼樣 而而對他還提到了所謂出家人都姓釋 釋迦佛的釋 他也立下出家人的一些 行為規矩因為他注重戒律 立下一些規矩 可以說他是這一期的終結者 他是這一期的最後整理人 把佛教的傳來跟接受呢 他把它完整的做個總結 這道安大師這個人 這樣知道了吧 那麼我們講到這裡也可以說 第一節所謂的 第一期所謂的「接受傳入期」也講完 是配合著時代 也配合了經典的研入 然後配合這個人 重要的這個人是誰道安大師 他是做這個時代的總結之人 那麼到了下一期是誰呢 下一期的發起之人呢 就是道安大師一直想見 而沒見到的鳩摩羅什大師 而鳩摩羅什大師在北方 那麼道安大師剛好也在北方 所以說下一期的發源之地是在北方 然而終究北方是動亂的什麼 動亂的十六國 他產生在北方 而重要的思想也在北方 然而他真正發展卻會在南方 為什麼呢 因為道安大師有一位很重要的弟子 是慧遠大師他來到了廬山 所以東晉的佛教 進入到什麼呢 進入到第二期的所謂 第二期是什麼期啊 「理解研究期」的時候 也就是兩個人的重點了 一個是北方的鳩摩羅什 一個是南方的誰慧遠大師 是以這兩個人為主要 當然這兩個人一直研究到 隋朝的之後的唐朝之前 所謂宗派期之間 這一段期可以說中國佛教的最關鍵期 如果前面這一期叫傳來期 是說受精的話 那麼這一期叫懷孕生子 懂嗎 懂嗎 懷孕生子了 哦是生出一個中國佛教之子出來了 懷孕生子在這個時候 那麼真正生下來壯年創造事業的是唐朝 那麼進入中年守成的是 宋朝第四期 所謂「祖述期」 然後到了老年 到了老年那就是宋朝之後 到了病死重新去醫癌症 去照鈷六十就是這個時候了 你懂嗎現在能不能照好 癌症第三期是 讓它走入第四期沒改 或是醫好它吃偏方醫好它 就看我們 所以它像一個人一樣 你懂嗎受精期我們講完 我們下一堂課我們要講 懷胎期 懷胎期很精采哦 中國思想的根本 就在懷胎期當中下論做成結論 這個時候的思想就很有意思了 這一個時候的 這一期的思想是最關鍵的 而且也很清晰 其實到了隋唐 都是這一期做後續發展的 後續發展而這一期當中 唯一建立宗派的也是天台 可見天台影響中國 它在懷胎期就建立宗派 可見它真的是中國佛教的根源 哦,你就可以了解 這樣知道嗎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以來日 我們先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