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22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中國佛教史概說 各位比丘各位沙彌各位居士阿彌陀佛 好 我們上一堂呢課將印度的佛教史概略 我們用一種教理史的態度 簡單扼要的跟大家提了一下 那麼我想核心也就是說 注意它的那個大乘小乘的一個分別 還有思想的流轉 從這個小聲聞法到根本佛教到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完畢之後到了這個大乘佛法 的對治義出現 所謂的特別講求緣起空性出現 然後緣起空性因為過度強求 講求了之後 就墜入了頑惡趣空 還有眾生難以在空性當中但破不立啊 當中立有一個基準點所以又回歸了什麼呢 回歸了緣有起性來談什麼呢 談心識的什麼呢新式的結構性問題 那麼將一切的緣起性會入到什麼 會入到新式的相續作用那就是所謂唯識學 那就是瑜伽形派出現為什麼叫瑜伽形派 就是因為他們注重禪定止觀 來觀察心的微細變化 瑜伽瑜伽瑜伽在中國 瑜伽啦瑜伽瑜伽那麼有人念成瑜伽 那個那個是以心相應 那個是指心相應就是說你在修禪定當中 你跟你的最深的那個心的意識相應 觀察了 這種呢他觀察了深細的思維之後呢 發現到說心的那種念念緣起呀 緣起性 他認為這是可以解釋萬法皆空的一個 一個彌補啦 所以他建立了阿賴耶緣起性空的觀念 阿賴耶緣起 所以建立了一個賴耶修行 轉識成智的這種觀念這就是從空到有 但是這樣一建立之後 空有之間就產生某種程度的 一個對話跟一個對立那麼你從空這邊講 確實它是當時為了對治說一切有部 而慢慢的興而慢慢的流傳出現 流傳出來 所以空性根本畢竟空義出現 可是畢竟空義一直被誤導為頑空之後呢 這個這個什麼這個 心識的賴耶緣起的知見就從俱舍論 說一切有不再轉身出來 所以將七十五法轉為百法 所以說就有百法名門 論這部論的出現也是這樣來的 這些都是他當時學的聲聞派的說一切有部 然後再對治空性意之後呢 所建立的什麼有宗的思想 那麼印度大體上有兩宗其實這兩宗還不只 後來這兩宗一直在空有之間兩邊對立 有了第的態度那就實相宗的出現 其實實相宗在龍樹菩薩就已經 講實相這個道理了 可是他那個時候重點在空 到了鳩摩羅時的時候 他解釋的空就中道實相啦 他就能夠儘量的恢復到凸顯他這個 不可思議有的這個概念 所以說這個時候空跟有就已經就整合了 這個有不只是阿賴耶的有而已 還是一種非賴耶的有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有 這一種中道實相是回歸到龍樹的中道************ 畢竟空 但是這個時候他開始談有 這就是已經被有所剌激然後回過頭來 再以空的立場談有這就很有意思哦 大乘的空性見本來是要對治說一切有的 可是大乘的有見的性宗又要對治空宗 就是空性見義 那麼對治完了對之後空有又開始對立 那麼聲聞就開始退出 退出主要的主流的佛法 佛法的那個舞台印度舞台 現在變空有大乘的空有在對立 這個對立的時候又開始又有人呢怎麼樣 重新回到像真諦 真諦三藏他們又開始恢復了什麼 恢復在空的這邊綜合有的那種思想 回復成為一種中道實相的概念 這種中道實相名為實相其實是不可說的 這個就不可說 所以你說他是空也可你說它是有也可 但是你說這是一種世間的有 那肯定不是 你說他是排除世間有所說的 那種畢竟空也不是 空如果對有的破除而說空的話 那個空不是空所以要空連空也空 這個是無可名謂之畢竟空 這樣子的空其實你說他是有也無妨 因為那個空已經不是對待一個有的存在說空 是叫做絕對的空 我們說這個杯子有沒有水啊 空空的水沒啊 那是對杯子說的是吧 有杯子的存在裡頭不裝水 我們才能夠說杯子是空 我不能夠說根本沒有杯子這個東西 我就問你說 有沒有一個東西是空的啊 你在問什麼啊我能不能這樣問 有沒有一個東西是空的啊 有沒有一個容器是空的 你在問哪一個哪一個容器啊 空一定對著某一個東西而說的 有所以空一定對有而對立說 對立談的 那麼你說不空就是緣起 緣起就是空不是這樣子 緣起是就人類的經驗說的 就人類的經驗說的 那麼在人類的經驗之外 人類的經驗以外的東西那是不可得的 人類的經驗他才能夠檢測這世間的存在 人類的經驗之外的之外 我甚至連說東西都不可以 是吧 人類的經驗絕對是有限的 我們思考一切都是用符號 所以符號之內是不會有空 都是緣起的 那當然我們就說空 但是當你超越符號的存在的時候 這種存在已經不再是符號的存在了 那這種存在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這種存在你不能說他是有也不能說他是空 那個時候就會有一組人馬出來了 他就說那個叫做中道實相 中道實相不可名為有 因為如果是有有而必壞 一定為緣起性 你不能說有個畢竟究竟不壞的有在那裡 不會這麼講 但是你說他是你說他是空 其實沒有一個可成立的東西 你怎麼能說他是空呢 所以空有都是超越的那才是中道實相 龍樹原意是這樣 可是龍樹原意是這樣被人家 至少現在還有人這樣 把他回歸為阿含的所謂緣起性空 那不是這樣那是 在天台立場來看也好 或者我們就佛法的邏輯語言來看也好 那是很低階的 緣起叫做性空固然沒錯 但是這種空絕對不是畢竟的空 也因為因為緣起所以你說空 那這種空一定是在緣起性上面看的 離了緣起還有沒有世間的悟呢 離了緣起沒有人類概念中的世間物 我只能這樣講我不能夠說沒有 因為沒有還是我的理念中描述 懂嗎是不是這樣 所以離了緣起之外 我們世間形而下跟人類能思維的東西 就沒有了沒有可以思考了 但是你不能說沒有那是一種聖者的存在 那種寂滅的存在 那種存在不名為存在而勉強說為存在 所以祖師在描述這件事情的時候 祂說:那就像我修行修到後來成佛了嗎 是無佛可成的 那就人家問祂說那你修行是幹什麼 你修行那你看啊我開了一條船 到太湖上去那我拿了一瓢水 水瓢子 水瓢子啦 水瓢子 我把東邊的船東邊的水努力的搯向西邊 這個努力搯的過程就是修行 請問水有沒有增加 有沒有減少都在同一池水上面 所以說我努力的去惡修善對不對 善跟惡都在法性水當中 我去惡就好像搯開惡然後丟向西邊來 就好像行了善 可是弄來弄去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 從來就沒變過什麼 所以(心經)才會講無智亦無得 你要有所得 那你(金剛經)講你要有所得話 你不並名為那含哦那含啊 那個阿羅漢你就不名為你是 要以寂淨的阿羅漢 是不可能的是不是這樣子啊 是不是這樣子所以說這種觀念 其實都已經在透露出一種什麼 一種其實有目標 但是那個目標不是人類所能理解的 這個並不治義意也不是說 要對著空跟有來談的而是那是要實證的 天台聖祖他是實證了這個道理 所以慧師大思以降慧文慧思大師以降 才會說一心得勝三智三智在一心中得 那麼後來轉成空假中的三智 然後呢 智者大師在講那個什麼 一念具足三千的時候 當時他還沒有完全開悟 他就害怕那慧師大思跟他講 這是我一夏九十天當中親證的 九十天可以成佛你看看好可怕 他能夠親證這個道理 我一夏中親證的你不必懷疑 告訴他一念真能具足三千 所以這一念之外具足法界的 你懂意思嗎 可是又有人說哦那這樣心生法界 哦所以說這個常唯心系 先立了一個心弄錯了心是不可得的啊 心是不可得不過是先立一個心 才證心法界 他沒有說心生法界他只是說一念有三千 他只是說一念有三千可沒說一念生三千啊 前後沒有因果關係的你懂意思嗎 不是先有一念為因後有三千為果 聽懂吧聽得懂吧 所以說真常所以天台家講的真常心 那個真如心講得一念真心 這一念真心不是心生三千世界 這是唯識學的概念 這是唯識的概念哦不是這樣子的 是心不可得三千也不可得 可是三千不離心而得心也不離三千而得 這就很特別這樣懂嗎 所以這個如果還要再用話講 是沒有話可講的 我只能講否定的話講到這裡 剩下只是悟的事情而已了 我的責任就是這樣 在網路上很多人會問這種問題 很多人一直在問這種問題 都是受了那些現代的現代的什麼 佛學的什麼緣起性空的那種白話說明所毒害 所以造成一直要落入這種問題啊 中道是講這樣 那麼其實印度是有這樣中道的思想 日本人也承認是有的 日本也承認只是他不知道這個的重要性 那麼天台當然也講這實相論 他也特別提到這樣 好這是印度發生了這樣 那麼呢 龍樹菩薩事實上是在 鳩摩羅什大師前150年出世的大德的聖者 所以所以中國其實在祂出世之後 150年就已經接收到祂的思想了 那有多近呢 有一點比我們跟33益大師還要近 是不是這樣子啊 33益大師現在已經多少年了 好像300年了足足近了好近好近 是不是這樣 就幾乎接近於我們幾乎接 哦清朝沒什麼大師所以是沒什麼好講的 但是差不多是我們距離印光大師在遠一倍 這樣子的人而已 所以當時中國人接受龍樹菩薩思想 算是很新的思想 以一個當時流傳速度很慢的 一個佛法來講的話 當時佛教接收到了是滿快的啦 好那麼這是印度的思潮是這樣 就進入到了中道實相中道實相了之後 因為中道實相的正見於現起之後 佛法的大用現前佛法大用於現前的話 密教就敢於出現就能夠有機會出現 因為講中道實相心即法界的話 那麼心能夠動法界法界能夠動心 所以你看看觀世音菩薩能夠變一口井 你不覺得很奇怪能夠變一口井 無情有情能夠變無情你看看 所以天台家講這經藏也這麼講 這個情與無情能夠同圓種智 是這樣 同圓種智是就佛性上來談 為什麼呢 禪宗常常問一句話請問 請問尊者這塊石頭 是在你心外還是在你心內 有人就問這種問題顯然就 假設有人問我我一腳就把他踹倒在地 你問我這個問題 我這一腳是在你肉體之外還是在肉體之內 我就問他是這樣子 你問這話分明是要我落入圈套嘛 那就是舌頭上的圈套 這塊石頭你說在心外還是心內 我連心都不可得你問我心外還是心內 我踹你看看是不是這樣子 你要會痛那就在那裡會痛的就是了 會痛的就是了 所以說像這樣都是很禪宗的典型思考方式 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 天台宗也是這樣子的 那麼這一種思考方式很有大用 非常活潑的他怎麼來就怎麼去 你是轉不了的你騙不了人的 耶這個時候密教的出現是很必然的 你要知道密教講求是佛用 佛果的大用是從果地修起的 所以觀想自己是本尊要跟本尊相應 好觀想自己的功能無限的大 是這樣子的 所以你看看要結這個印結這個印 都是用法界來供養 用怎麼樣來供養這是對的 為什麼能夠用法界供養 因為法界因為心之外沒有法界了 是吧 所以心供養就是法界你把心擴大 你隨時修無量無邊的菩提心 那麼我們的心就無量無邊大 當然你可以拿須彌山來供養 對不對 我們結那個須彌印的時候 是不是我們就是拿那個須彌山來供養 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是可以的為什麼這樣不可以 為什麼這樣不可以 所以說中道實相見一出現的時候 這種佛法的大用就自然現前 可是很遺憾的 大用一現前就可能造成你惡用 懂意思嗎 就可能造成惡用 因為眾生終究是怎麼樣 釋迦佛當時出世的時候根本就不想度眾生 祂說太難懂了 是不是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你眾生運用了這個大用 當然當然有種種的事情都可以拿來修行 這個時候開始就會有有人顛倒運用 那倒顛運用當中衰敗的快 那這樣衰敗的快你說這就是因為密教害的 所以密教不是佛法 這個說法就不對了這個說法就不對了 人家那個密並不是密秘也不是見不得人 你搞清楚了吧 你不要把密教就想成男女雙修 這樣想就太好笑了 太好笑了就算有那個也不是重點 更何況人家不一定強調那個 人家重點在於說他運用佛法的大用 而這大用確實從中道實相來的 那麼佛教就這樣發展所以你硬要說硬要說 那是什麼發生才讓佛教滅亡 你不如說佛教的產生佛教的流轉 跟著眾生的根基有關 眾生的根基愈來愈弱而他荷擔的法如果不能 如果荷擔不起來的時候 他就兩邊倒 他就兩邊倒 他又不能恢復他比較能接受的 然後呢那個 那種深奧的法他又荷擔不起來 那當然就瞎弄一陣了 修也無能修證也無能證 然後又拿佛法的美言美語來 來享樂那這樣佛法要滅 我想頂多是講這樣懂意思嗎 那就是眾生的根基如此啊 那不能夠怪罪到宗派上去 這是我個人研究佛教史我透過宗派的立場來看 我覺得應該是恢復這種比較持平的看法 這是印度的佛教現在就講到中國的佛教 我們這一個開始這一節開始 應該算是下學期的真正開始啦 那麼是二十堂課 我們要把中國佛教講個概略 這是綽綽有餘啦 中國佛教要點出它的時代因緣為目標的話 我們不講是什麼宗教教派 我們不去講這一個的話呢 二十小時綽綽有餘 我們重點在於提出什麼 這一節課要跟大家講的 我們的佛教中國佛教史現在在這學期 真正進入的時候 我們打算從幾個角度切入 第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切入 整個佛教在二千年當中 在中國做了什麼樣大的變化 幾個大的區間的變革 你得先弄清楚 這個是要先見林才去見樹的事情 你研究任何一門學問你都先給他見一個林 先巨觀的了解它 這個當中你去了解他大體上的意義 然後接著你再循這個大體的目標 去理解他內部裡頭的主要事件 還有主要思想教團這三個主軸 所謂的事件是指的什麼呢 社會事件社會政經文化的事件 在那裡為背景流轉 社會文化還有時代政經背景 當時尤其重要的是政治政治背景 當中中國人當時最重要的是政治 中國人能看到歷史 是政治能夠影響經濟為主 凡事都是泛政治化 很厲害那麼的這個主軸 來看佛教所在的每一個時代 每一個時代他是在什麼樣的時空 背景 舞台上面 然後在這個舞台上來考慮兩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就是教團的發展 第二個就是教理思想的演變 所以我們整個研究佛教史 就是用這三大主軸來討論 當然重點還是教團發展跟佛教思想的演變 這是佛教史最名符其實的那種對不對 可是我們要運用不同的作法 以前人就專談這兩件事 結果他抽離了什麼社會背景 我們必須把這種一切的社會人文 軍事 政治 經濟背景也適當的導入來討論 來理解 在這方面你們手頭上的那本黃燦華的 的書呢 當然是極端的是不夠的 不過他是極端傳統 所以讓你們成為教科書是可以的 可是在這方面的運作方法呢 湯用彤也好啦日本人也好 都有了很新的方式 佛教史中國佛教史的研究 在世界上獨步的不是中國人 是日本人 這一點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成果比較豐碩 成果比較豐碩 台灣人還沒有寫過一部 一部比較好像說完整大部頭的一個佛教史 約略的好像有聖嚴法師聖嚴法師 他好像寫過部份或者他翻譯 他翻譯的 翻譯的我手頭上是有 那麼那麼不管怎麼說啦 日本人寫的我已經說過了 我們也不一定完全接受 但是怎麼樣 有一些材料確實對一個出家人 你也不可能再去做歷史學家 去找 去挖 那麼當然你可以拿他們的做一個參考 而我的責任 我的責任不只是要參考他們的那個來告訴你 我還要去分別 我不是把它抄抄剪剪剪刀 漿糊加紙 這樣來弄成的 我的講義跟我的講詞的 應該說我去理解吸收研判 然後會匯入的一個道人的理解之後 講給各位聽 雖然這運用的材料確實有不少是日本人的 或者是類似這樣湯用彤這樣子的 民國的學者 那麼好我們用的態度是這樣 我們研究的方式是這樣 那我們的進展是怎麼樣子的進展的呢 我們進展的方式 基本上是我們先對中國佛教做個鳥瞰性的 概略性的這種理解 這種理解當然也是用三軸來理解 社會環境政社會政經背景 還有教團發展還有呢教理思想演變 三個為主軸來談 那麼呢做一個概略性的理解 理解完了之後對各個時代呢 再做微觀的這種討論 不過因為我們時間只有二十小時 所以我們也只能夠就對綿綿長長的這個 漫長的2000年歷史 最極簡要極重點性的提醒 我們可能選一個重要事件 有三武一亂他的成因後果 影響 因應 就怎麼樣 成因是什麼影響又是什麼呢 後果造成了什麼最後怎麼因應 怎麼恢復 這對我們來講很重要的 未來歷史學家再來討論中國的佛教 已經不再談三武一亂了 三武一禍了 應該說三武這個三武一亂還外加一個一文 文化大革命恐怕更嚴重 那麼三武一亂這個固然也很嚴重 有的也研究起來也很廣泛 但是你說徹底到連根拔除到簡直都沒有了 哇這個恐怕是文化大革命才是更深 比較起來是更浩劫啊 因為他用新的技術新的方法 來剷除什麼來剷除佛教啊 那個就跟以前那種舊技術 舊方法 來得怎麼樣來得差很遠 而且用的手段之狠到現在呢 還可以看得出來那個痕跡 那個樣子 那麼好 而且恢復的還算是很慢都不算是快 政府在這方面的接受度 還不是開放度還不是很高 好那麼我們 所以說這些都是要選重點談一談 我們大概處理的方式是這樣 好 那麼現在我們就進行 的第一部份就是鳥瞰總覽的部份 這個總覽的部份我們原來是這樣跟大家講 就是說以一個中國佛教的總覽 中國佛教的總覽其實他會跟中國佛教的分期 很有關係所以我們把中國佛教總覽 這一個單科這一個屬於述說的部份 也把它掛入那個正說的什麼 中國佛教的分科這裡頭來分期這裡頭來 我們要總覽中國佛教其實不如 從中國佛教的分期上面來談起 這樣就當然能夠看到中國佛教主要的 發展的過程 這樣各位懂嗎 什麼叫做分期呢 歷史上我們不 我們做一個歷史的研究者 或者愛好者 我們要研究一個時期 一個時間的研 哦我們要研究一個歷史要研究歷史 最重要的是一個首先要畫定時間範圍 是吧 比如我研究的是近代史 近代史從什麼 近代史基本上基本上呢 有人就這樣劃分啦是什麼這個 七七事變之前 這個北伐之前 一直到這個往前一直推 推到這個明朝初年明清到民國 這樣叫近代史 或者是說有人說不 清朝到民國的這個幾年都算是近代史 就有人要先去講求區分 講區分 區分完了我們再來說那我們要研究現在佛教 那就要當代史當代的還這一代 我們還活著 我們論的人是論剛剛死掉完畢的人 那叫做當代 一般來講當代是當代上一代死光了 的那一些人的50年前後啊 那叫當代 那我現在還在論那不叫歷史那叫時事 你懂嗎 你在評論哪個總統怎麼樣 哪個大德如何 他還活著的那是時論 你懂意思吧那就不叫做歷史 歷史基本上我們的界定為是死亡了啦 死亡之後人的事情 好因此我們討論歷史 我們研究歷史 我們不敢說到什麼研究啦 這互相學習啦 那麼呢首先重要的因素就時間的區隔 綿延的2000年的中國佛教 那你總不能拿2000年含糊籠統的來研究吧 是不是這樣 所以首先入手就是要區隔它的時間 那麼怎麼區隔法呢 哦這就是問題了 這個區隔就牽涉到你對中國佛教 打算用什麼方式來研究 或者倒過來講 你對整個中國佛教的認識又是怎麼樣 又是怎麼樣 一般的區隔最傳統的 就是按照中國的朝代來區隔 比如說佛教傳入中國最明顯有記錄的 我在天台入門的理頭有講到 這個世界上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 比較公認的說法 是什麼時候呢 是西元前西漢末年 西漢末年元壽元年的時候 是西元前二年 所以說中共也接受這個說法 因此中共在1998年就慶祝什麼 佛教東傳2000年 東傳2000年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我覺得很有意思 這個裡頭包含了某一種 一種一點點的那種民族意識在裡頭 你知道全世界都為了2000千禧年在那抓狂 發燒對吧是不是這樣子啊 但是中共偏偏要在1998先來它一個怎麼樣 慶祝什麼麼佛教東傳2000 要以西元來說在我們客觀來談 那也不過是耶穌怎麼樣怎麼樣 死掉之後開始哦出生還是死掉 出生之後啦 出生之後開始算的年齡 那是你們的宗教這麼算 那咱們中國有沒有個世界性的宗教可談啊 中國人是一個沒有宗教的民族 但唯有一個外國宗教 算是中國很深很深的耶那就是佛教 那麼呢算一算元壽元年到西元前二年 1998剛好2000 湊湊也2000 這個2000很時髦 他就先怎麼樣先慶祝了一番 那麼呢這當然很好啦 這一個很明顯看出來他就是運用這個 這個學術的成果 他認為是2000在我們來看確實是 湯用彤也基本接受這一個說法 不搞不好就是湯用彤先研究出來 說不定啦 他就提到了元壽二年的時候 正式的有有文字記載有依存 那麼呢就教導我們的這個博士學生 我們的博士學生 應該說國家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 跟他講浮屠經跟他講說浮屠經 大月氏大月氏國 大月氏國大概現在的吐魯番那一帶 這樣子 那一帶那一帶人 跟我們中國人完全不同種族 有一點像伊朗那樣的人 那樣的人 他們長相就跟我們不一樣 都信仰回教 在現在以前信仰佛教大興盛的國家 那麼他就有記載這件事 明明白白的記載正史當中 所以我們認定說那個時候是 明確有證實說到說佛教傳入中國 但事實上根據我們這樣看很多的資料發現 佛教傳入中國應該在更早民間就有 但是一直就把它當做是一個 類似於外道 外道求神問卜保安平的這種所謂宗教 為什麼 因為當時候其實有很多外來因緣 透過了絲路呢 就已經早就在移民進入中國了 而他們帶入了他們的信仰 而也傳遞了他們信仰到中國人的社會當中 是肯定的 只是說他們大月氏國呢他們大月氏國呢 沒關係 大月氏國呢 應該那個不叫月念大月 那個他們是一個高級的官員 那當然他們也對我們的高級研究員 傳遞了他們當時認為是一個很深奧佛法道理 這算是一種文化交流 就像現在我們跟大陸那邊也是做文化交流 意思是一樣的 會先從這裡下手這是有可能 但是這一個是在這種文字記載程式上 就在民間層次上 一般推論是早就有了 早就有了 為什麼呢 因為就在隔著幾年了隔了幾年了 隔了60幾年的時候 那個楚王英在南方楚楚是南方 在南方 那麼 這個在稍南方一點 已經就明明確定的他已經信佛了 你想想看有沒有哪一個國王突然間沒來由的 去信了一個全國老百姓都沒聽過的宗教啊 絕對不可能 那這當中也不過差60多年 60多年竟然能夠讓一個國王能夠這麼平常的去 而且還去建廟還捐錢去建廟 那你想想看60年不可能從無到有的 一定在更之前 所以說到與東漢的元壽元年元年之前啊 其實就已經有了佛教進來 而且搞不好民間很澎湃了 可是一直沒有記錄為官方的正確的文字 就像就像呢這個我們今天台灣 有什麼的日本的什麼 日蓮宗什麼宗 台灣政府從來也沒去記錄它 也沒去談到它 是不是這樣子啊 除了什麼這個 這個清海那個女人搞了很那個 後來國民黨對她下達最後通牒令 她一夜之間搬光光 現在是消聲匿跡了 有人迷她迷得很那個 那麼現在除非是這樣政府才會有記錄的 不然你說你說什麼日蓮宗或者什麼 南無妙法蓮華經念那個什麼 南無妙法蓮華經你們有沒有參加過 那日本日蓮宗的那個 只要它還不為反動反政府造成社會的不安 我想沒有哪個政府會對它怎麼樣 就不會記錄 但事實上它傳進來好久好久了 聽說最早在日本時代早就已經有了 但是幾乎沒有人記得它 因為我們的官員連釋迦佛祖跟太上老君 有的都還分不清楚 那你說他會去分別什麼南無妙法蓮華經是啥嘛 是不是這樣 沒事他就儘量沒事他忙著搞政爭 他會記錄這個嗎 但其實他已經流傳很久了 就比如說這個意思這樣懂意思嗎 所以元壽元年 是在官方的記錄當中明確的有 而我們制史的人當然講求是要有證據 對不對 所以他就號稱說 那個時候肯定佛教傳進來 但絕對不是那個時候有才會有才了解佛教 絕對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了 這樣懂意思嗎 懂意思嗎 這是這樣可以理解的ok好 那麼呢我們回到回到本位上來 我們剛剛講說這佛教是不是 所以說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傳到中國的今天 1998年總共不現在是2000年了啦 我說到1998已經2000年了 現在已經2000又過2年了 這麼長的時間你佛教從無到有 從翻譯 理解成立宗派 發展一直到一直到今天這個樣子 這當中有多少多少的大變化 我們不但要研究我們如果要研究 我們就要先對它做一個什麼 大的時代的區隔 而這一種區隔適不適合按照 所謂的朝代來分隔呢 比如說唐朝是一史唐朝的佛教 隋代的佛教這是一般人最容易 最容易談論的是不是這樣子 我們常常現在講民國的佛教 我們在講是什麼呢 我們是在講這個大陸易治之前 日本來之前 那是叫民國的佛教 等到後來大陸易治民國38年過後 我們幾乎就只能談就我們來講 只能談台灣佛教對吧 38年到今天我們就能談這樣 好像也真的跟政權的什麼 迭變 地移有關 也絕對是也確實是 但是呢其實也不完全盡然 也不完全盡然 你比如說你怎麼講隋代佛教呢 因為我對南北朝佛教研究的比較多一點 你怎麼講隋代的佛教呢 其實隋代的佛教根本無法單獨看 它事實上它是一個轉捩點 它上承什麼呢 南北朝的什麼呢 南北朝的學派轉宗派的一個末期 那麼它下啟什麼 下啟宗派宗派佛教的興盛 它中間是一個過渡 你要硬要說你硬要把過渡立為一派的話 當然勉強也可以 可是它絕對不是斬釘截鐵的切開來 這樣各位了解嗎 所以固然用一個朝代朝代來區隔佛教史 有時候不是不可以 就像我們講台灣佛教 那還真的是朝代變了 我們談台灣佛教還比較有意思 現在台灣佛教已經建立它自己的形象了 它自己的方式 固然是如此但是也有不盡然的 我說過了 有一些是在covntrne連續的那個轉變 你很難用朝代來區隔 所以我個人也看了有一些參考資料 也確實提了有四期區分有三期區分法 有五期區分法 由五期中又有複期 就是五期當中每一期當中又分前期後期 這樣子區分法 有好多種廣略詳盡這個廣略不同 那分的那個角度也不同 分的角度也不同 那麼分的角度不同 造成你分期的那個方式不太一樣 不太一樣 那麼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分法啦 日本人有日本的分法 歐美人士有歐美人士對於這個 對於這個中國佛教期的那個分野 那麼我們就是研究了這些 不一樣的分野之後呢 我們就要提出來說我們有怎麼樣子的看法 我們憑什麼這麼分隔 我個人認為既然我們研究佛教史 以三個為主軸 就社會 政經 環境為第一背景主軸 第二主軸當然就是教團發展為最重要的主軸 在其次就是教理思想的演變為第二主軸 那剛剛那第一個所謂社會 政經 環境 是為背景主軸 那很顯然的依朝代來講的話 就是依社會 政經環境做主軸來區隔的 對不對 比如說隋朝 哦唐朝 這是社會 政經環境變了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南北朝是這樣那樣 我是覺得三大主軸當中應該有輕重 我個人覺得我今後要講這門課 當然現在正在講啦 就是說我們講這門課我們是以教團為主軸 為主軸中的重點 主軸中的主軸教團為第一主軸 第二主軸是什麼 教理思想為第二主軸 那麼呢當中的附主軸 才是所謂的政經社會 環境 所以我不覺得既然是這樣子的話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以教團的重點發展呢 來看待什麼來看待佛教史的一個 來做為佛教史分隔的什麼呢 分隔的那個標準才對 可是問題是光談教團 其實教團受到政經環境的影響 對吧是不是這樣子 教團為什麼受到政經環境的影響 你比如說咱們台灣很多的什麼大道場啦什麼 挺連啊這下子挺連 好好 你知道那個中國佛教會 長期以來就跟國民黨很接近 我最近才讀到一份資料原來是有原因的 原來是在民國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時候 中國國民黨直接受益中國佛教會 比照他們的黨成立中國佛教會組織 你看原來是這樣 弄到那裡去 原來他們共構的很厲害 那這樣子的話好不好呢 以前或許好今後恐怕不能再這樣了 因為今後已經政黨輪替了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是不是中國佛教會也應該要高 我們也應該高喊政黨輪替 是不是這樣子啊你那個理事長該換人 不那個理事長早該換人了 因為他們兩年一任 受了法令的規定也非得這樣 但是他們都是用配票的啦 這個民主化還慢 但是佛教適不適合民主化呢 我覺得不太適合 還道德領導嘛這不一樣 但是你既然是不一樣你就不應該 不完全完全運用那個社會上的那一套 政黨組織 這樣會挑起人類的那種什麼 慾望跟鬥爭性的 你看看韓國的那個佛教會 動則打仗 打架 跟韓國人鬥性堅固固然是有關 但是他的體制就立個頭頭 而且那個頭頭就是怎麼樣 就是支援很多錢很多 所以他放不下 這樣子呢就不好 所以這個事情事實上你想想看 教團的發展其實受到政經 環境 簡直幾乎是無與倫比的影響啊好大啊 是吧是不是很大 對不對所以這樣講下來 固然我們說研究的主軸放在教團發展上 但是不能夠說教團發展唯一獨存 於其他兩個主軸之外 當中有一個落題就是說 你會問我既然同時用三大軸在研究佛教史 那為什麼你會以教團研究主軸為研究主的 而不以教理思想發展為主軸呢 我可以告訴你 教理思想絕對是必要的 因為是教理 常常是教理思想呢影響了教團發展 你比如說禪宗的教理思想出現了 才造成了叢林的發展 因為有了叢林造成了整個佛教的生態變化 就不講求戒律只講求清規 那因為這樣的中國佛教的戒律 一直就是什麼呢 一直就是命如游絲 為什麼呢 因為你不能說他沒有戒律 因為清規也代表某一種程度的戒律概念 對不對 但是有時候家法超過佛法 那就很怪異了 你懂意思嗎 比如說一不做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啊倒了 出家人本來就是什麼 一日不做當日才得食 你要去作田你怎麼可以有食物呢 你一日那個作要改成靜坐的坐就可以啦 對不對一日不坐一日不食 一日如果沒有靜坐修禪的話 我就不去吃飯這樣還可以 但是你作物的作那就很怪了 那叫邪命糊口食對不對 還有一個養口食 方口食是不是這樣子啊 鐵嘴直斷 是不是這樣 我們今天好多出家人專門給人家算命的 你看看是不是這樣子啊 你說那叫做方便法啦 我跟你講那不是方便法啦 那是丟臉法是不是這樣子 不可以這樣子的但是還是有人這樣做 甚至於我們要去種田 說這樣子是如何如何 有人就問禪宗的祖師說 人家說出家人不能夠這樣不能這樣 你為什麼這樣 那位祖師很老實他就說: 唉要講比丘我是不敢啦 我不過做一個學習出家的居士 所以我今天還在耕田種菜 沒有辦法 那是古代的宋朝的一位禪師 他講這個話耶合情合理 對不對 所以你有沒有注意到教理思想其實直接影響 也直接衝擊了什麼教團發展 所以我倒過來講說我要依教團發展來 做佛教的區隔你不覺得這樣子 好像他力量很弱嗎 對吧是不是這樣子啊 應該這麼回答你們這個問題 我應該說看到教團發展我們不談它的原因 我們不看它教團發展的結果 我們依這個結果來做佛教的區隔 雖然他的結果的因常常是因為社會環境 或者是教理的思想 這樣你懂了嗎 所以其實你依著教團發展來區隔時代 佛教發展的時代 也就等於依著教理思想 甚至於依著什麼某種程度也固然必然會 冥合於什麼冥合於政經環境的發展 也有某種程度會這樣 這樣了解吧這樣了解吧 了不了解這個意思 比如說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的末期啊很怪哦 政治上講求統一他們南北 南北兩方的佛教思想也在講求統一 也在講求統一 很有意思哦 所以智者大師一出統一南北 他總攝南七北三 南方的教理強北方的禪修強禪修強 他把它統一起來 是這樣 然後呢把這個五時八教啊 五時八教裡頭又有人講五教的啦 有人講八教講什麼七教的啦 講什麼幾教的啦 有人講三時教啦有人五時教 有人講四時教啦他把它總籌成五時八教 這樣很明顯天台宗事實上是總結了 南北朝統一的結果 這政治上的統一也造成教理思想的統一 為什麼 因為本來兩邊區隔的啊 那個淨謂分明 現在呢一融合的時候 兩邊各自的東西就會拿來 拿來處理了你知道嗎 那現在呢現在台灣呢 現在台灣要不要跟人家統一還在談嘛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這第一第二的話 兩邊的佛教的發展元氣都還不足 台灣雖然稍好但基本上還不足以自成一家一派 所以還在懷念著大陸 然而大陸呢 大陸除了那些磚頭跟瓦被人懷念以外 已經沒有實質的內容好讓人家懷念 所以弄了半天兩邊政治上就算要統一 那個佛教也無所謂統一不統一 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兩個人口袋都沒東西 你統個什麼呀你懂嗎 要各自口袋都有東西才能統一 當時魏晉南北朝種種分裂了四百年 喂大德 400年各自發展口袋各自有東西的 更何況那是初期的發展 那累積太多太多非常鮮明的東西在那兒 所以他們的統一是必然存在的 這種動作是必然有的是很莊嚴 而輝赫的 然而你不能期望台灣跟大陸目前有這個狀態 你看這就不一樣了這很顯然觀古視今 你就會發現兩者是不同的 唉我並沒有特別讚美古人的意思 我實在是說我對現代的佛教發展 是顯得比較覺得說是悲觀一點 覺得不是悲觀就是評價不是那麼高啦 或許是因為我沒有修行啦 才這樣也對啦 你可以把我想成這樣 也不是或許一定是啦 一定是我沒有修行我才看成這樣的啦 但是我的感覺確實是如此 ok所以我們分期是這樣 那麼到底是怎麼分法為什麼我又要這樣分 我的看法是怎麼樣 對教團的看法又怎麼樣 也有一些人不這麼分那麼他們的看法 又是怎麼樣我想在下一堂課 我會跟大家略略的提一提 總而言之你要知道經過這個分期的分 把它分清楚之後你對中國佛教的大綱 佛教史的總綱你就能抓住了 各位這樣了解嗎 所以關於分期這件事情上 你們是要參考一些書的 你們是要買一些書來參考的 那麼我當然這一次又帶了一些新的書來 還是要請你們淨心法師再抄一下書單 呵 不過這已經是我能帶來當中 不到三分之一的書的量了啦 那所以已經替你們減少了很多了 而且也不是我帶來你們都要 你們都要用你們都要去買 不過常住至少要有 免得以後要有人講研究的話 起碼要有一點參考 ok那麼大概就這樣子 我們這一堂課先上到這裡 下一堂課繼續來談分期的實際內容 向下文長付與來日我們迴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