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略釋 21 上法下藏法師 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乘起信論略釋〉 各位比丘、比丘尼 各位沙彌、沙彌尼 各位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請放掌 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談到了-這個心生滅門 也就是正宗分裡頭的乙二、-己二、庚一、辛一、壬二 那麼癸一、子二、-丑一、寅一、卯一 一直到卯一 卯一就講到本覺 那麼略辨 略辨 這是在略辨始本二覺 它所謂的略辨-就是告訴你這個名詞 並且告訴你這個生滅當中 其實它當下-是以這個心的這個正體 也就是心的這真如心體 真如心體怎麼樣呢? 一念不覺生起這生滅 那麼就這個生滅當中-不離真如體性 那麼這真如體性一念不覺 就不了真如-那麼產生生滅 那麼這個生滅-生生滅滅 與真如本來的這個不生不滅-和合 這個時候真如就不再叫真如 所以說此時就叫做什麼呢? 就叫做這個阿梨耶識 不過他這裡不講真如中有生滅-他講如來藏有生滅 這意思是一樣的 如來之藏 如來表示說如來是究竟圓滿 其中含藏 那就是這個含藏了這個真如性 那這個真如 這個這樣子生起阿梨耶識 阿梨耶識並不純然是好或不好 不過它終究是一個生滅和合了 所以基本上它已經是凡夫相 已經不是原來的清淨真如相 所以這叫生滅門 這叫生滅門 那這個生滅門能攝、能生 「生」是種子義-「攝」是含藏義 含藏一切種子叫藏識 或者叫無沒識 「無沒」有兩個意思 昨天上一堂課我提到了 一個意思就是說它含藏種子-不沒它的本性 其實另外一個意思是-含藏種子永不壞失 也是「無沒」的意思 它有兩個這樣的意思 永不壞失 種子不壞 這就是所謂的能攝一切法-「無沒識」 或者叫「藏識」 含藏種子 或者含藏一切-任持一切萬法的種子 任持一切萬法 任持 「任持」聽得懂嗎? 不假作意-它就在那兒 就好像鏡子 只要是鏡子的體 對這個境界一照 鏡子自然裡頭現種種萬物-對不對? 鏡子不用作意 不用特別想要幹嘛 它就任持著這個萬物 照魔現魔 照鬼現鬼 照佛現佛 照眾生現眾生 那麼你的真如 你的這個阿梨耶識也是這樣 從你這一投胎-那它任持著整個世界 你說沒有啊!我在娘胎啊 娘胎就任持世界了 你娘的生活 你娘的周遭的社會環境好壞-就直接牽涉到這個胎兒了 怎麼會沒有咧? 對不對啊? 有胎教嘛 就表示能夠影響你 所以你已經在任持了 這裡就能攝一切法 再來你成長了 你長下來之後 你六根對六境 依於你的這個根本的這個-無明為因 那麼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 名跟色就是-意識狀態跟六根的那個功能 那名色緣六入 六入就是能夠在六根當中-接收外在的刺激 六入緣觸 觸就是有感受 那麼受 觸緣受 那麼這個觸就是能夠接收訊息-受就是有所感受 那麼再依這個感受產生分別 那就是有了愛了 有了愛就有我喜歡、我不喜歡-那就取了 愛、取是很可怕的 基本上我們修行的話 我們說色、受、想、行、識-想跟行之間要拉開來 那麼在十二因緣上來講-就受跟這個愛之間要……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那個受跟愛之間要拉開距離 有了感受 不要這麼任意分別-弄清楚它 弄清楚它 不要那麼緊張 不要反應那麼迅速 受跟愛之間要拉開這個距離 一樣 那好!那這些-就是你產生的種子義 所以能生一切法 能生一切法 那麼這裡我們用十二因緣講 到了等一下文裡頭 這個往下的文裡頭-它提的是另外一個說法 不過意思是一樣 無非就是十二因緣流轉 能生一切法 那麼這裡頭-有兩種義能攝、能生 哪兩種義? 一個覺義-一個不覺義 什麼是覺義? 剛剛不是說了嗎? 前面不講了嗎? 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 不生不滅是覺義 那麼生滅就是不覺義 所以說它一定有兩種義 既然叫和合 和合不是兩者皆消失 是兩者吻合 兩者融合成為一個心體 這個心體本身具有覺的能力-也具有不覺的內涵 那無論是覺-無論是不覺 都能生世間 攝世間法-生世間法 你有覺-所以你今天你才會修行 你們坐在電視機前面的人 你們沒有把電視機關掉 或者沒按到那個別台那裡 去看那個什麼? 好歹去看一下那個什麼? 這個什麼森的什麼台、購物台-也好一點 那為什麼你現在看一個和尚-在那裡呱呱……講呢? 因為你有覺-你有始覺之心 你有那種覺悟之能-對不對啊? 這就覺義 可是你也一樣不覺-才來投胎啊 你正在看電視的同時-你不會帶著煩惱嗎? 不是因為看電視看我講經煩惱-是因為你潛藏了好多煩惱 等一下要上班 等一下要上殿 剛剛上完殿-吃早齋吃完了來聽課 師父又說我怎麼樣…… 那麼我看到哪個師兄不爽快 或者是我在家 我正在看電視 我老公在那裡講閒話 好多事啊 或者我的兒怎麼樣、我女兒… 這些這就是不覺 所以它覺與不覺同時並進 所以說它有覺義、有不覺義 那麼所言覺 接著就要談本覺 什麼叫本覺? 本 「本」者是根本的意思 也有不假外求的意思 或者是本來的意思 根本、不假外求、本來 本來即是覺 不假造作-它就是覺 這就真如的體性 所謂謂心體離念 注意!整部《大乘起信論》-其實在講幾件事情 真如、生滅-真如離念、生滅有念 就這樣 沒了!就沒了 它在講心 心就是兩件事情-有念、無念 無念-真如 有念-生滅 怎麼樣從有念變無念?-就是它修行的方法 如果修不來-念佛求往生 好了!沒了 這就是所謂的《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就這樣-四個字而已 有念、無念-或者真如、生滅 兩對兒 沒了 這樣你就總攝《大乘起信論》 這樣 那所以這裡還是核心 心體離念 什麼叫心體離念? 念是動搖的意思-那麼妄念的意思 執以我執或法執為根本-所起的錯誤分別的意思這叫念 你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那麼現在離念 也就什麼離念? 法執沒有-不法執也沒有 我執沒有-不我執也沒有 所以無無明亦怎麼樣?-無無明盡 這個也沒有-這樣才徹底的離念 一切都是以這個離念跟不離念-產生一大堆問題 他就以這個來演繹出整個-大乘起信的根源、心的根源 從而讓你生起信念 就是離念 離念成就大乘的自性的心體 所以心體離念 那麼離念相者等虛空無所不遍 你只要一離念 那麼虛空、法界存乎一心 那這一念心不動搖 時間、空間就不再來去-不再生滅 時間不再生滅-空間不有來去 不來不去 不一不異 不生不滅 也不垢不淨 那這個時候一切法-泯為不可分別的平等法 這個為什麼叫 那平等為什麼遍一切處? 因為此處、他方平等 現在、過去、未來平等 沒有念念的分別 那就沒有念念的生滅 這一切皆平等 那一切皆平等就不能分來去、-分大小、分前後 那就遍一切處了 這就叫遍一切 遍一切實無有遍 這叫遍一切處 所以無所空間 所以說虛空界無所不遍 這勉強對我們講虛空界 這個時候虛空也粉碎 什麼叫粉碎? 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虛空的分別 沒有虛空的分別 什麼叫虛空? 什麼叫空間? 什麼叫空間? 什麼叫空間? 你在那兒、我在這兒 我們中間有距離要用腳去走 你就有空間了 空間感是這樣來的 空間感是這樣來的 你看我們聽音樂-如果沒有stereo(立體聲) 沒有那個所謂的立體音 你會覺得聲音扁扁的、乾乾的 為什麼? 它聲音好像就在腦子裡 沒有一個空間感 沒有一個距離感 距離是來自於我跟你的分別 對不對?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 是!時間感是來自於-現在跟過去的分別 所以才有時間感-是吧? 你一念-看書看得很好 不!看那個卡通影片 或者看那個影劇 看得非常好 最好現在就停止 我繼續看…… 剎那之間天都黑了不感覺 不感覺!沒有時間感 所以時間感、空間感-也是專乎一心 所以遍乎一心的意思是-你這一念分別沒有了 沒有了!我實在沒辦法說-還有空間、時間 不過假名說空間 所以虛空無所不遍 這個時候法界一相 當然一相 沒有分別 還沒有來去、沒有前後-沒有一切一切的你我 這當然是一相 那即是如來的平等法身 為什麼是平等?-不分別為平等 為什麼是法身?-一切法如了 一切境界通通如實相的現前了 是不是這樣? 所以在一切境界當中-通通是法的顯現 對不對? 所以說法的顯現 除了看到法-沒看到別的 那麼除了法沒別的-那就是法了 那麼以它為什麼? 乃至於我自己的身也以它為 我看到我自己的身體-也以這個法為本質了 那不就法身嗎? 不就法身嗎? 不就法身嗎? 那麼好!平等 如來平等法身 如來即是 法界一相即是如來 如來者佛也 那麼為什麼-用「如來」稱佛呢? 乘如實性而來示現利益眾生 乘如實性而來 「如實性」是寂-「來」是照 或者「如實性」是不變-「來」是隨緣 不變隨緣 那麼來而不變-隨緣而不變 名曰如來 那麼所以這就是佛的境界 佛不只是枯槁的 他能利益眾生 所以能來-是如而能來 聲聞人少分的如不能來 他因為他不能顯現心性 是這樣 所以不名為如來 這是如來 那平等法身 我說平等因為不可分別故-謂之平等 一切境界皆是法 乃至於身、心也是法 那這個就是法身 所以以這個法為身-就是法身 所以如來平等法身 那麼依此法身 這樣子的法身不是本然在嗎? 對不對? 是不是這樣子啊? 它本來就心體就離念 所以用這樣子的法身-我們說它叫本覺 所以依此法身說名為本覺 說名就叫本 那就叫「覺」就好了-幹嘛說「本覺」咧? 他意思這樣 所以叫何以故? 他問這個意思是說 那不就叫「覺」嗎?-幹嘛「本」字加上去? 不就「覺」咩 幹嘛要「本」? 那個覺字加個形容詞 加個或者叫指示代名詞 不對!它叫形容詞 形容 為什麼要加個形容詞-叫「本覺」? 因為我要講個「始覺」 所以何以故呢? 因為本覺義者對始覺說 所以我只好說個本覺 其實就是覺 對不對? 對不對? 反應過來 就是覺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麼就是覺 那幹嘛要加個「本」? 因為我對「始」說 始覺 對始覺說 所以對始覺義說 所以我故意把「覺」前面-加個「本」字 最後是本、始二覺同一個 是這樣 那麼為什麼呢? 因為以始覺者同於本覺 因為始覺 始覺 之所以始覺會產生作用 這作用是因為基於本覺的關係 那麼所以我才會-又談一個什麼樣子呢?始覺 始覺跟本覺-體既然是同一個 不過因為始覺的作用-不同於本覺 所以我得要 體是一樣-那作用又不同 所以對始覺 所以本覺 之所以要談本覺 何以故要談本覺呢? 因為我要談一個始覺 那以始覺-體與本覺是相同一個體 所以我今天要用兩個名詞-來分別 因為始覺的作用不同-體是相同的 好!接著始覺義者 下面就是卯二 那我已經提始覺了 前面這一段話說本 我只是在解釋本覺-我並沒有解釋始覺 只是因為始覺跟本覺-是同一個體 那因為我要提始覺 所以我只好跟你講-「覺」加個「本」字 叫做本覺 這裡頭只解釋了為什麼叫本覺 可沒有解釋為什麼叫始覺 這樣了解嗎? 接下來我就要解釋始覺 所以卯二是什麼? 看!趕快看 始覺 對啦(臺語) 始覺 始覺 很慘!只有兩句話-三句話 你以為好像他會解釋很多 其實只有三句話 我看這三句話-看了一、兩個小時 實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臺語) 始覺者 不是又繞回來了嗎? 對不對? 始覺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 又冒出一個不覺 「不覺」還沒定義啊 那所以說這裡也是這樣 剛剛說為什麼提「覺」-提「覺」就好 前一段文是卯一是說-提「本覺」對不對? 那他問你說-為什麼要提「本覺」? 不就「覺」就對了唄? 我說因為要提「始覺」-所以我才要提「本覺」 接著因為始覺跟本覺同體 你如果不去分別它的作用的話 那麼你就沒辦法分別-始覺跟本覺的內容 所以我乾脆始覺一個名-本覺一個名 各有各的作用不同 「本覺」本來具足、本來圓滿-不假外求 那「始覺」是什麼意思呢? 接下來就解釋始覺 簡易的解釋 這叫做什麼呢? 這叫做什麼呢? 略辨 略辨始本二覺 就略略的辨別而已 看一下 看一下那個科判 這只是略辨而已-對不對? 好!那怎麼略辨法呢? 我說始覺 那麼因為始覺所以才談本覺-那什麼叫做始覺呢? 因為始覺 是因為這樣 因為有個「不覺」 懂嗎? 有個不覺 那「不覺」哪來? 從本覺來 你看很扯 因為有「始覺」-所以才談「本覺」 這個「始覺」又因為「不覺」 可是「不覺」又因為「本覺」 你懂意思嗎? 那搞了半天是-本覺、始覺、不覺互相咬尾巴 你看到這樣意思沒有? 它的邏輯似乎是這樣 對不對? 這樣聽懂嗎? 就是它咬著一個 我談B是因為 我談A是因為B 我談B是因為C 之所以有C又是因為A 是這樣子 那搞了半天A、B、C-到底互相是什麼樣關係啊? 這個論據就是這樣 所以你得要一點突破它-你才突得開 不然都是什麼? 前面咬後面的尾巴 那這個咬成三點-是這樣 這個 你家住哪裡啊? 我家住那個什麼? 太麻里隔壁 是不是這樣? 太麻里隔壁在哪裡啊? 在這個太武隔壁 太武隔壁又在哪裡? 在我家隔壁 那不等於沒說嗎?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意思是一樣的 對不對? 它就一個頂一個…… 有點這種意思 所以你得要突破一個點才可以 那是這樣 從「不覺」當中下手 從「不覺」 為什麼我談始覺呢? 為什麼談始覺? 因為有個不覺 可是又為什麼有不覺呢? 為什麼有不覺呢? 因為有本覺所以才有不覺 什麼叫有本覺、有不覺? 因為本覺不是心體離念嗎? 不是心念離體 是心體離念嗎? 對不對? 離念 離念 那我問你 我問你你現在有沒有念? 多的是 念頭一堆 對不對? 有人還嫌觀音菩薩不夠意思 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 沒有幫助我 對不對? 那麼這個念頭可多了 老念觀音菩薩這念得好好的-怎麼這一次他老兄沒有挺我? 是不是啊? 那這就是念嘛 這是有一些念-有念 所以你發現了 既然你已經承認了心體無念 可是眼前一觀照-欸!有念 好!那你就知道了 所以我是一個有念的人 相對於什麼叫有念?-是因為無念 有個無念在前-我不知道 不過顯然我跟它不一樣 那我就知道有念 我有念 所以說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咱們是有不覺 那為什麼又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呢? 前面不講了嗎? 己二 心生滅門的第一句 己二的第一句 己二、庚一、辛一、壬一 就壬一那一句 來!唸給我聽 兩句話而已 什麼? 唸啊!趕快唸 大聲一點 對!就那句話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心 什麼叫心生滅啊? 我們今天就心生滅 什麼叫心生滅? 很簡單!就是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我用前文來解後義 我能前義來解後文 前面的意思說 因為依於如來藏-所以有生滅心 生滅心是什麼?-不覺 如來藏是什麼?-覺 所以依本覺故而不覺 就等於說依如來藏-故而有生滅心 意思是一樣 不過講法不同是說…… 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講的重點是心體 你心體之所以會生滅-是依於那個不動搖的心 依如來藏的心-所以能產生動搖的生滅心 這裡講的是什麼? 這裡講的是 既然告訴你有本覺-心體離念 問題現在我有念 這有念恰恰相對於無念說的 所以這個不覺-恰恰相對於本覺說的 我離了本覺的境界-我就叫不覺 這樣聽得懂嗎? 所以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我是不是有不覺?-有 我有不覺 我有不覺 所以我跟佛不一樣自在嘛 是不是? 所以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那因為不覺要向於本覺 「向」懂嗎? 不是你像我的像 是向著哪裡的向 方向的向 本覺 不覺要回到那個本覺 從不覺要回到本覺-這叫修行、這叫還滅門 無明 這個無明盡則老死盡-對不對? 無明滅則行滅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什麼?-名色滅 名色滅緣六入滅 六入滅緣觸滅 觸滅緣受滅 受滅完了愛滅 愛滅完了取滅 取滅完了什麼? 什麼? 有滅 有滅完了什麼? 憂悲苦惱輪迴等等的滅 意思一樣 無明緣行-這是生滅門 還滅門 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什麼滅?-名色滅 一路就滅下去 一樣道理 我現在一樣講兩個頭 一個叫本覺-一個叫不覺 從不覺當中要回、滅回 要滅回不覺 要向於本覺 這也是一個逆向的、還滅的 還回來滅掉 滅掉無明回來 所以我知道我現在有不覺 那我怎麼回到本覺呢?-靠始覺 這樣懂了嗎? 就三個覺就是這樣來 本覺 一念不覺產生不覺 這個不覺念念生滅-就有種種輪迴境界 那麼可是不覺雖是不覺-它終究由本覺而生 所以它具有少分的覺性-還殘留在那兒 為什麼? 不是殘留 它終究本質上在 這點很可怕 這點這個基督教在最早的時候 呃!猶太教最早的時候 它有一部聖經-後來被羅馬教廷所禁 那因為這部聖經講說 這部新的聖經裡頭的這個-諾斯底 它叫諾斯底教派 所記錄下來的語句 跟這裡講的還有點接近 它這樣講 它說哦 聖經 所謂的聖經的《舊約》-裡頭提的那個上帝 不是真正的上帝 那只是一個很差勁的造物主 我講差勁的意思 他們的語句當中意思-代表這個意思 是一個不完美的造物主 聽到了 然後這個造物主-是怎麼來的呢? 是來自於 為什麼他是差勁的呢? 有兩個原因是差勁 第一、他竟然會造出-墮落的天使 天使是他造的 天使是讚美真正的上帝的 可是他竟然會墮落-你看看 哪有上帝、萬能的上帝-會造出墮落的對象 如果這樣我們天生-就具有墮落的可能性了 因為他會把-天使這麼完美的形象 他的 讚美他的這麼完美的形象-都造成會墮落 才會造成魔 他造成會墮落 那我們呢 我們不是一不小心-就被他造成有缺憾的了嗎? 那不太倒楣了 我招誰惹誰了-我為什麼會造成有墮落的人?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惡人天生不能夠叫惡 那只是上帝的原因-造物主的原因 對不對? 那跟他無關 因為你無能自己抉擇-你最初一剎那的能力 沒有錯!基督教也同意 生命擁有了之後-後面的事情要由自己負責 這因果要自己負責 不過在這之前你不能負責 你連決定你要不要被生下來-都沒有權力 因為那是上帝決定的 所以如果這叫上帝的話-那是上帝有問題 創造了一個會墮落的對象 而且亞當跟夏娃-竟然還會被引誘 那這不就是什麼官商勾結嗎? 對不對? 那更不可能 所以諾斯底教派一開始就認為-那個造物主不是真正的上帝 哇!你們有沒有聽過這種話? 你們聽過沒有? 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朋友-我可沒有自己自編 這在網站上面-都有這樣子的訊息 諾斯底教派就這個想法 這個想法被當時的羅馬教廷-非常的憤怒 非常的憤怒把它判為邪教-並且要剷除而後快 為什麼? 因為如果這樣子的話 他就不能建立一個上帝的權威-被我皇上所用 他要透過皇帝、上帝的權威 而我就是上帝的代言人 這種方法來絕對的統治人民 那你這樣講-你無非否定了創造者的權威了 所以他不容許 這是人的想法 這搞不好還真的 這搞不好是真實的 可是他為了人的想法-抹煞這個真實 那如果是這樣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 你們要不要再去看一下-諾斯底教派的文獻呢? 這不是我編的-你不要說我 我雖然是一個和尚 可是我對基督教、天主教-完全沒有惡意 但我真的是指這個講法 好了!OK 那他下面的話才有意思 他下面的話 跟我們的本覺、始覺-完全有意思、完全很接近 我是要說這個 我不是要解釋天主教 我說 好了!那麼這樣之後-他們怎麼解釋呢? 他說 那個只是叫造物主-不能叫上帝 第一個原因-我說過為什麼? 因為他推論說 不是推論-他甚至於他知道 因為他們諾斯底教派-非常注重實修 聽到了!注重實修 那又為什麼? 我待會兒等一下跟你講 哎呀!還真的很接近-你知道嗎? 那他特別注重實修-所以他有感應 他覺得上帝給他真正的訊息 什麼訊息呢? 他說第一 根本那是造物主而已-那不叫上帝 為什麼? 因為上帝-萬能、圓滿、不會出錯 好了!他出錯了 首先第一件事情錯 第二 自從人類被他造錯了之後 而且也是被天使、墮落天使-叫做惡魔所誘惑的 這不是人類自己的過失啊 然後呢 上帝竟然用什麼? 大洪水來懲罰人類 這從何說起啊 你把我給搞錯了 然後我當然就具有那種-無法抗拒誘惑的本質 因為我的那個品質就差嘛-所以我無法抗拒誘惑 那無法抗拒誘惑 結果被你的墮落天使-叫做魔 所引誘 那條蛇所引誘了之後-我吃了禁果 這也不是我願意的啊 結果你現在說 還要用洪水把我全部給毀了 只因為我沒聽你的話 那如果這樣你應該懲罰那最早-變成墮落天使的那個人 那如果還要再講下去的話-那你應該懲罰你自己 是你把他造成這樣的 所以諾斯底教派第一件事情說-這個不是上帝 上帝不會幹成這樣 第二 上帝這麼的慈悲-這麼的圓滿 如果他真的做錯了 他會用這種洪水來懲罰我們嗎 不會這麼殘忍 不會這麼報復的 是的!我在某個意義上-是背叛了上帝 不過他不應該 上帝這麼圓滿 他創造我 他是我的主人 他不應該對我僕人報復啊 可是《舊約》裡頭明白寫著-有洪水報復了我們 我是手無寸鐵 你是上帝 你懲罰了我 可是我很無辜 我甚至於可以不要有生命-我就不用被你懲罰 我的生命本身帶有原罪 那我還怎麼辦? 我還怎麼辦? 我有原罪-我本來就受不了誘惑的 這不是你做的嗎? 所以第二 上帝 真正的上帝不會像造物主-這麼樣殘忍 這麼樣子的抹煞無辜-殘殺無辜 不會 所以他認為那不是上帝 要不然是什麼? 哦!他說了 他說上帝啊 是可以有形相 也可以沒有形相 其中屬於沒有形相的那個面 注意哦 無明 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 有沒有? 有沒有? 注意到了 可以有形相-也可以沒有形相 有形相好像是生滅 沒有形相又好像不生滅 好!那再來 當中上帝有一個心念叫做智慧 wisdom智慧 這個智慧的一個分枝、-一個念頭 一念無明 注意!一個念頭 形成了造物主 所以上帝在上面 上帝的思想叫做智慧 上帝的念頭叫智慧 這不就是第八意識嗎? 叫思想嗎? 他們講成思想 第八識-思想 然後思想當中有一個小部分-產生了想法 所以就變成了叫做創造主 注意!上帝、真如 那麼有一念不覺 所以智慧產生什麼? 產生什麼? 產生一個想法 注意哦!他說有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是從智慧的本體當中-出現的 就是這個想法-突然間想要創造萬物 一念不覺生三細 想要創造萬物 當他一想要創造萬物的時候-違背了上帝的意旨 上帝在上面嘛 違背上帝的意旨 並沒有經由上帝的同意 沒有經由上帝的同意 注意!心體離念 離念不會生念 可是一念不覺之後就生三細 不經由你那個離念的抉擇 他解釋成為不經由上帝的同意 然後他就自認為他能創造萬物 第八意識不是含藏一切種子嗎 他就誤認為他能創造一切萬物 然後他就創造了好多好多-世間不圓滿的東西 注意!可是因為我們-終究還是被那個智慧的心念 所生出來創造主所造的 這個創造主雖然沒有經由-上帝的同意而創造了萬物 不要打瞌睡 創造了萬物 可是呢 可是呢 他終究也是智慧的產物 所以他來創造我們的時候 這諾斯底教派說的 他來創造我們的時候 我們終究也沾染了上帝的智慧 所以諾斯底教派的人認為 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上帝的智慧 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上帝的覺性 上帝的神性 所以我們諾斯底教派的-每一個人通通要修行 為了就是恢復那個神性 然後不是去讚美上帝 透過修行恢復上帝的神性之後-回到上帝那裡去 回到本源的覺性 上帝的完美的智慧那裡去 所以諾斯底教派特別注重修行 基督教派後來的-《新約》、《舊約》 革除了這種說法之後 整個基督教世界裡頭-不注重內在的修行 因為修行沒有用 因為我永遠跟上帝的神性-沒有關係 我沒有上帝的神性 我的快樂是來自於上帝的愉快-上帝的完美對我要求的事情 因此我沒有修行的根本必要性 後來天主教、基督教-乃至於猶太教 通通傾向於這個性格 然而諾斯底教派不同 諾斯底教派承認了人有神性 因此強調人也應該在-上帝的教導 他慈悲圓滿的教導之下 其實可以很安穩的努力的-修回這個神性的 之所以他要修行這麼勞累 只是因為上帝的智慧 智慧的分身所生起的那一念 那一念創造主他的不圓滿 我如果人類有原罪 只是因為當時創造我的那個人-不是真正的上帝 只是一個不圓滿的創造主-所以把我造得不圓滿 因此我現在必須修行恢復神性 注意!這裡頭有一個-他具有神性這個觀念 所以我要修行恢復神性 注意!始覺就這個意思 始覺就有點這個意思 就始覺 我已經遠離了本覺那麼遠了 可是終究是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是依於本覺而有不覺 所以這個本覺當中-所生起的不覺 這個再怎麼不覺 哪怕你在地獄十八層-你都具有覺的最後可能性 這叫佛性 佛教講叫佛性 這個覺性具有怎麼樣? 具有少分反熏的功能 「反熏」懂嗎? 反熏這個不覺成為覺的功能 我們要做的只是一再的-開顯這個少分的覺性 諸位聽懂意思沒有? 我們沒有說我們要信仰上帝 那搞了半天-我們不是變外道了嗎? 我的意思是說 他用這樣來比喻 如果我們把上帝換成第八識 第八識真的能含藏一切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這樣子或許可以對等的看 那我這種說法就冀望電視機-前面的基督教徒跟天主教徒 你如果聽到的話 你一定要相信我-我完全沒有惡意 這是真實留下來的文獻 這部文獻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年的時候 就已經被找到 可是一直被古物商當作是一個-很重要的古物在買賣當中 後來一直到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才開始被解讀 因為這個東西存了兩千多年-一直要粉碎掉了 所以進行得非常慢 但是我剛剛說的那些-通通已經被解讀出來了 也因為這樣解讀出來 所以它說猶大 猶大是一個在傳統基督教裡頭 認知為是一個-當時出賣耶穌的人 可是諾斯底教派看法不是這樣 它說在最後的晚餐那一天-耶穌對著猶大微笑了 跟他講說你知道該怎麼做 那猶大就真的去-報告了這個猶太人 把耶穌釘上十字架 那麼諾斯底教派的人認知為說 所有的人通通不了解-真正耶穌的意思 耶穌只是來傳遞了-真實上帝的意旨 只有猶大知道 那麼所有人都在崇拜上帝 而不了解-上帝真正那個慈悲的用心 所以辜負了什麼呢? 這一位使者 耶穌這位使者所要傳達的訊息 那耶穌這個時候認為-已經有猶大知道 這叫拈花微笑 你已經知道了 只有猶大知道 那就叫猶大告訴猶太人吧 然後說把我釘上十字架 我代你們受罪的意思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 你們這些人真的都不了解主-就上帝真正慈悲的本懷 還都不了解 只有猶大知道 哇!他把猶大倒過來-當作是一個什麼? 迦葉尊者一樣了 他完全拈花微笑 這個涅槃妙心他領受了 意思是這個意思 就是說他領受了、他來傳遞了-上帝最完整的意旨 哇!那這個在傳統基督教裡頭-是不容許的 所以他就把他的文獻-也全部毀失 在諾斯底教派認為-猶大是領知了什麼道理? 領知了一切眾生 一切被上帝 一切被這個創造主所造的人 其實他本質上除了有原罪以外-還有更棒的東西 那就是能成神的那個神性 是需要自己恢復那個神性的 可是所有的人-都拒絕相信這件事 他寧可只相信上帝創造我-這樣就夠了 他寧可去崇拜 這也叫一種崇拜 他寧可只是崇拜 他不願意相信自己有神性 但是基督是要來-傳遞這個訊息的 已經 只有一個人能知道-叫猶大知道 好了!那其他人算了 再說也沒有用 我已經把訊息傳下去了 那我現在不要再受苦了-我要離開 我是為了傳遞這個-我來受這個苦 我行的是這樣子的悲憫-來給你們知道 所以我為了你們而釘上十字架 他的解釋是這樣子 所以這個時候不需要來分割 不需要來分割-猶太教跟基督教的差異了 就不需要了 因為後來人用這件事情來說-猶大就是猶太人 所以說西方的世界-在某個意義上 曾經要跟猶太人-要做一個很大的區隔 原因也是從這聖經上-簡易的區分開來 用這種方式區分 也是因為猶大的這種身分-被這樣描述 諸位!那這就是形成了 後來為什麼羅馬教廷 他要隔除、排除了這個-諾斯底教派 甚至於不把這些文獻留下來 今天是因為這個文獻-總算在石壁裡頭 就像我們敦煌石壁裡頭一樣 它也是藏在石壁裡 然後被再找出來 然後都有點要粉碎 那個相片我們也找得到 在網路上都找得到那個東西 那諸位這樣了解嗎? 那我沒有說這就是什麼意思 我只是說你看看西方-哪怕是基督教、天主教 這麼早期的宗教 其實它也有某一派具足了這種-所謂的他們講叫神性的東西 這種本質存在的東西 在佛教裡頭這個所謂的-本覺、始覺的觀念 其實也是一樣有的 那你說那這樣的話-我們修行成佛什麼樣? 我們跟基督教還有一個不同 那就這裡頭我們-沒有建立上帝這個觀念 對不對? 我們沒有建立 我們就是心性 心性為我主宰 就這樣而已 我們不需要有一個外在的主 是這一點在差別 其他的都很模擬的-可以有點接近那個樣子 我只是講接近-我沒有講等同 我沒有這個意思 那這樣子講這話有什麼意思呢 今天整個世界上-都在講宗教的融合 今天中東的一些對立-跟西方的對立 其實就是宗教成見 講白了 宗教造成了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造成了彼此的成見-那麼的深 基督教世界跟回教世界這麼深 我們佛教基本沒有 不過佛教-整個在世界上的勢力來講 相對於只侷限於亞洲 西方也部分有 可是我們真正要跟西方的文化-西方的宗教對話的時候 我們要找到一個入口 我剛剛講的這些是一個入口 是一個入口 我只是這個意思而已 所以我要講這個 那講這個基於什麼立場? 基於佛教要利益一切眾生-的立場 講這個 懂嗎? 因為我們要去 我們要提醒基督教世界-乃至於回教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神性-你要修行 你也要修 當他先相信這樣了 他跟佛教的同質性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哪怕他最後修的是-他回到神那裡 有一天他要修成了 他就會知道神是怎麼回事? 搞不好那只是個代名詞而已 搞不好就真的是佛教講的真如 對不對? 這樣了解意思嗎? 我講這話的目的是這個 請佛教徒也不要弄錯了-我的用心 那麼所以說因為本覺-所以有不覺 那因為不覺 我才要從不覺開始覺悟-對不對? 在這個時候給一個名字叫始覺 請問這個始覺的本體-是不是跟本覺一樣? 是不是啊? 大海這麼大 一滴 一滴海水跟全部海水的內容-基本是一樣 基本是一樣 只是完整跟局部的差別而已 這樣了解嗎? 所以始覺體同於本覺 我之所以要分兩個名稱-是為了因為始覺為開始 從不覺當中要向於本覺 所以有兩個端點-不覺、本覺 中間有始覺一步一步走過來-走到本覺來 這就是修行了 這就是修行了 這樣聽懂了嗎? 這樣聽懂了嗎? 好!這樣懂了 所以說始覺不離本覺 那麼因見始覺而知有本覺 因為見到始覺才知有本 我們本身是不知道本覺的-對不對? 對不對? 因為我們離它太遠-我們在不覺當中 可是因為恰恰好-因為我們有始覺 我們開始覺悟了-我們才能見到本覺 比如說參禪的人對不對? 參禪了悟了 悟了就看到本覺了 因為他願意去參禪-這是始覺 對不對? 他能夠放棄心意識而參-這是始覺的內容 因為有這個始覺-我才有機會看到本覺 對不對啊? 因為有苦-你才會知道修道的價值 因為修道困難-你才會知道你更需要修道 因為修道有種種的障礙 人家會說我不好 人家會說我業障重 我離開了某個寺廟-我就叫業障重 他要這樣唬你 是他把你當作你什麼都不懂 可是你要相信 你帶出來的不是業障-你帶出來是道心 能修行的人業障越重-那是代表了壓力愈大 你要知道豆芽菜-為什麼長得白白胖胖? 是因為有壓力 如果你把那個 人家種豆芽 外面賣的豆芽跟你自己種的-豆芽為什麼不一樣? 你自己種的豆芽細細高高-不好吃、沒水分 外面賣的豆芽矮矮胖胖-都是水分很好吃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人家外面種豆芽 正在把豆子灑下去的時候-上面蓋一層布 上面蓋一層布 那個豆芽一長出來就遇到布-遇到布的阻擋 因為遇到布的阻擋 所以它要把自己長得更強壯-更有力 才能把布頂出去……是這樣 所以說蓋著一層布的豆芽菜-特別的胖而好吃 特別的有油水 特別的有水分 是因為它一開始就面臨障礙 因為有障礙-所以你才長得更強壯 所以說修道就是這樣子的 修道就是要面臨障礙 所以我們因為有不覺-所以我們才要始覺 我們「不覺」越嚴重-我們的「始覺」就越強而有力 所以說生於憂患-然後一定死於安樂 是這樣 所以你帶出來的是那一念覺性-那一念決定要修行的心 你業障重有什麼關係?-叫業障重 更何況離開道場不叫業障重 我們轉換跑道也不算業障重 然而當然真很可能我們自己-啊!修修不來 這是業障重 那業障重正是契機、正是機會 你看看那龍樹菩薩 那個這麼樣的-不出世的一位菩薩 他業障也很重啊 他還沒有出家、還沒有修行-的時候 他就是一個登徒子色鬼 是不是這樣? 他還會有騙術 騙術騙到人家皇宮裡 去把人家宮女-每個人都弄得肚子大 你說這是不是很惡劣? 是不是這樣子啊? 誰的業障比他更重? 釋迦佛曾經一口氣殺死五百人-只為了貪圖金銀財寶 你看看現在的那個槍擊要犯-也沒那麼狠的 是不是這樣子啊? 那他這麼狠 他業障夠重 業障夠重-成佛越快 所以說不要擔心業障重 擔心的是什麼? 擔心的是-你有沒有那個認知往前衝 這樣懂嗎? 這就是所謂的始覺 因為有不覺-我才看到始覺 也因為這樣-我始覺才有價值 所以說一切惡是善法之師 一切的煩惱是你的解脫之本 要了解這樣 我們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予來日 我們回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