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入門第100講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天台宗入門 各位比丘 各位沙彌 各位淨人 各位同學大家午安 阿彌陀佛 好我們上一堂課 我們提到了藏、通、別、圓 約略的道理了 我已經跟大家講完了 現在我們就回過頭來看 這個庚一 華嚴時裡頭所說的正說圓教 兼說別教 約化儀名之為「頓」 這個道理 就容易懂了 所謂正說圓教 那我們說過了 華嚴經裡頭極大部份 而且主要的是在說圓教 可是在十地品裡頭 事實上修行是歷歷隔礙 所以這個時候就兼說了別教 所謂的一步一步的 有階次性的 不是當下什麼 圓成的 所以就兼說了別教 這華嚴時就約教法的內容 來講的話 是圓中兼別 正說圓兼帶別 兼別 兼說別 那麼約化儀而說呢 名之為「頓」 這個什麼叫做頓呢 這個頓可以這麼講 就講說的方式來說 是頓說 是立即說 這個並不是說教法頓 教法頓是什麼意思 教法頓有另外一個意思 那個是什麼 那個是華嚴宗 賢首宗講的什麼 小、始、終、頓、漸那個頓 那個頓跟我們天台講的頓 是不同的 天台講的頓很簡單 就是什麼 頓說 立刻說出來 就這樣叫做頓 很簡單 是不是 可是到了智者大師 不不不 到了澫益大師的時候 他竟然把兩個頓搞在一起講 弄得實在是昏頭轉向 是這樣 這個在天台 他老人家以前 是沒有這種說法的 所以你如果看教觀綱宗的話 你會在這方面 你可能會有點模糊 那麼我想這個 時候到了再說 有因緣再講了 那麼我們在這方面不必理會 那好 那麼頓呢 所謂的頓就是指 最初就講下來了 沒有經過漸次的調熟 一下子就講下來 立即而說 不假漸次立即而說 這叫做頓 華嚴你看 佛陀成道 最初三七日 是不是這樣 華嚴最初三七日 就是這樣子 三七日而說 他也沒有任何的準備功夫 是不是這樣子 這叫做頓 這叫做頓 那麼這個頓 事實上華嚴並不是三七日 有講而已 其他時間也在講 那那個時候那還叫不叫頓 也叫頓 那是就他講法的方式 所謂的頓就是說 我不經過前行 我立刻就跟你說 圓教法、別教法 在一次的法會當中 立刻就這麼說了 這就叫做頓 頓法是這樣子 所以說約化儀名之為「頓」 那麼到底這件事情 在經上有什麼證明 證明說有華嚴時的存在呢 那麼四教儀裡頭引了一段文 引了一段文 那這一段文呢 我把它再補充了一下 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一段 信解品第四云: 信解品是第四 信解品是四位大弟子 領解之文 那四位大弟子 那四位 舍利弗 還有這個 不是舍利弗吧 迦葉、目犍連還有呢 迦旃延還有呢 須菩提還是舍利弗 須菩提 是須菩提 須菩提 目犍連、須菩提、迦葉 迦葉、須菩提、目犍連 還有摩訶迦旃延 是不是 這四位 四大弟子領解 這四大弟子是中根之人 舍利弗是上根之人 所以不算在裡頭 是中根四弟子領解文 領解之文 那麼文應該是由迦葉尊者 代表說的 他說這一段話 這整個信解品在講什麼呢 講說迦葉尊者 代表他們四位中根之人 迦葉、須菩提 迦葉、目犍連、須菩提 還有摩訶大迦旃 他們四位中根弟子 代表著所有中根的弟子 來說明說 佛陀在譬喻品 講完了譬喻之後 他們懂了 譬說週 在這一週他懂了 懂了之後怎麼樣 他自己要表達 他自己領解的意思 他就說 講一句話 他說 我真是高興 講成白話是這樣 我真是高興 我總以為我自己年紀老了 也沒什麼機會學大乘 摩訶衍法了 那麼以前佛陀 叫我要講摩訶衍 這我也不過是 將就其事的講一講 總不以為自己能夠修 現在佛陀竟然對我們 能夠授記 然後講說 我們就是能夠修這個大乘法 我真是不求自得 很歡喜 那麼一切眾生 皆以譬喻而得解 我現在也把我領解的內容 我把它用故事 把它譬喻講出來 注意呀 人家是說他領解了 領解佛的深義 結果講這個故事 奇怪了你看 講的太慢了用唱的 簡單的說就是這樣 他自己用唱的了 他講故事 他不是講道理 整個法華經這一部份 是非常的什麼 精彩 他沒有講道理 他沒有講說我真正懂什麼了 他用一個故事來講 你懂吧 法華經這裡頭算是很精彩 有好幾個精彩的部份 比如說 譬喻品裡頭 那個火宅 三界火宅那個也是很精顯的 再來就是信解品 信解品的窮子喻 描寫內心的感覺 也是怎麼樣 很特別的了 也是很特別的 不過我覺得信解品 更特別的是 它代表了弟子 領會了佛陀教法的內涵 在這裡頭引的 就是要引出這一段意思來 這樣了解嗎 那麼中根弟子 本來不懂佛陀施教的用心 現在他知道了 他把領解的內容給講出來 不過很不幸的 他還不是真講 他用故事來講 那還沒有智者大師 來解釋的話 我們還真不知道這件事 四位中根弟子 他領解的是什麼 什麼內容 那現在這個 現在他是真的講出來 現在智者大師把他捻出 他告訴我們說 每一段文他領解的是什麼 那麼這個就可以看出來說 智者大師建立天台教判 其實真的是用了很多 法華經裡頭的體悟 他當時在法華中 證得旋陀羅尼 真是名不虛傳 還真是如此 這樣了解了嗎 還真是如此 那麼我們來看看 智者大師怎麼領解 也可以說是四位弟子當中 領解當中暗含的道理 他講一個故事 他講這個故事大體 我講個大概 你先聽看看 你們沒有誦過法華經嗎 沒有誦過的人舉手 真的還假的 沒有誦過 都還沒有誦過是吧 沒有誦過法華經 還沒有誦過法華經 好OK 那這樣確實有人沒誦過 那我就講個故事 講個法華經的故事 大概跟你講一下 是這樣子 就是說 它故事有一個城市裡頭 有一個老長者 有個長者 他有非常非常多的錢 威勢 有錢有勢 家裡的僮僕、財產 事業很龐大 可是最大的遺憾 就是沒有兒子 繼承他的事業 有一天又怎麼樣 又坐在門口 坐在他的客廳 大門洞開 那麼 糟糕了 大門洞開 大門洞開 然後他就表示說怎麼樣 表示說有很多僕從在旁邊 那就在這個時候 有這麼一個窮子 窮子 窮的小子 他從遠地怎麼樣 他從遠地一直乞食 沿路在乞食乞食 弄得全身是髒兮兮的這樣子 弄得全身髒兮兮的 然後來到了大宅長者的門口 來到大宅長者的門口 他好奇 探頭進去 這是什麼人家 一般人窮人都像這樣 窺視有錢人的家裡 一看 有長者 這麼多人 好漂亮 他在門口這樣看、看、看 傻呼呼的看的時候 這個長者 遠遠這麼一看 那不就是我的兒子嗎 他有什麼特徵什麼特徵 我認出來了 譬如是這個意思 他就跟旁邊的人講 喂那個人那個人 那個人是我要找的人 快 去把他抓來 就要找來 他不是抓來 找來 旁邊的人財大氣粗 他想替長者做事 他就過去 穿的很莊嚴僮僕的身 過去就把這個小子找著 這個小子 這個少年人 我只是一個乞丐 這個比國王還有錢的人 竟然抓我去 我完了 我這下抓進去一定完了 一定頭沒了 他就啊啊啊叫呀叫 他硬抓硬抓 老闆這麼說要先抓進來 你知道老闆是很嚴重的 老闆在黑道裡頭講 他就是黑道的老大 是不是這樣子 然後呢 然後就抓進來 抓進來之後 他就這麼叫了 這裡有一段話 『即遣旁人 急追將還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窮子驚愕 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這是這段文 就是這一段文了 『使者執之逾急 強牽將還 于時窮子 自念無罪 而被囚執 此必定死 轉更惶怖 悶絕躄地』 就是這一段文 就是他在門口 被長者認出來之後 那個長者就說 密遣旁人 為什麼要密遣旁人 密祕的 前面那個傢伙 去把他抓來 但很多人 把他抓來 這個時候 使者就很快的走過去把他抓 窮子就很驚訝 說你抓我幹什麼 你抓我幹什麼 我又沒有偷你們家東西 你今天為什麼抓我 使者說別管 我們老闆找你 這什麼這個事情我又沒罪 這抓了邊拉扯的時候 這個時候窮子這麼想了 我又沒有罪又沒有侵犯他 只是偷偷探頭進來看而已 怎麼這麼倒楣被他抓了 這下抓進去一定死了 想到這兒更害怕 一看到長者的時候 暈倒 事情就演到這裡 目前演到這裡是這樣 你看是不是很精彩 能夠靠一點想像力的話 其實法華經讀起來 是蠻精彩的 這一段很精彩 他這麼講 OK 那麼 當然還有其他的文了 不過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這一段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來 他領解什麼呢 即遣旁人 急追將還 是迦葉尊者體會到說 怎麼樣 為什麼要遣旁人呢 因為當機是凡夫 那已經久修的菩薩 是凡夫所不認得的 他跟佛是很相應的 所以對佛來說 是他旁邊的人 是跟佛 是法身大士 跟佛很貼近 所以他是旁人 對凡夫來說 凡夫不認得這久修的菩薩 已經體會大乘佛法 已經體會圓教的密意 圓頓的中道實相 他不知道 所以對凡夫來說 他們也是旁人 懂嗎 所以就是華嚴經上說 遣什麼呢 法慧、功德林、金剛幢 還有金剛藏四位菩薩分別說 十住、十信 十住、十行 信、住 十信 住、行、向、地 十信 十行、十迴向、十地 四十位的法身大士 的階位內容 分別請這四個人講 華嚴經上就有這一段文 華嚴經上說 佛以大威德力 加持所謂的旁邊寫的小字 旁邊寫法慧功、德林 金剛幢、金剛藏四位菩薩 講解什麼 是住、行、向、地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這四十位的道理 那就是遣旁人 為什麼急追呢 為什麼急追 急急的去追呢 為什麼要急追呢 因為你在很遠的地方 我怕你跑了 我很快的跑過去對不對 這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因為華嚴 講四十法身大士的法 四十法 四十位 四十位的法 這個是大法 可是對凡夫來講 很遙遠對不對 是不是 所以要急追而去 所以佛陀成道之後 三七日之內 頓說華嚴 這就是急追 這就是急追 三七二十一 二十一天就要告訴你 華嚴境界 那是不是操之過急了 急追 是強迫的讓你中獎 讓你聽聞 讓你理解 是這樣哦 這急追 那為什麼將還呢 因為久遠劫來 這些弟子都是佛陀所護念的 已經教他們教很久了 不過他又忘記了 忘記了 所以將還把他帶回來 就是法華經上說 這個故事裡頭講的 本來是他兒子 他忘記了 現在長者 趕快把他叫回來抓回來 將還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看迦葉尊者 已經聽過華嚴經了 在法華會上把華嚴經的道理 用故事講出來 用故事講出來 你看他二部經扣在一起 這只有智者大師才能 馬鳴菩薩都不能做到這樣 馬鳴菩薩講過法華經 註解過法華經 有法華經論 也沒有講這麼白 所以說東方小釋迦 唯有智者大師跟華嚴經 扣的這麼緊 兩部大經能夠扣在一起 那一定要大開圓解之人 才能做得到 急追將還 即遣旁人 急追將還 這樣懂了吧 那麼爾時使者疾走往捉 為什麼叫疾走往捉 將這個大教 將這個明白的道理 怎麼樣 真實直接的就怎麼樣 丟給他講給他聽了 所以這四大弟子 直接就把佛陀所加持 所說的法 一下就講出去了 就講出去了 所以叫做疾走往捉 就把他抓回來 這真的是這樣 有時候要跟你們講解佛法 你們還不一定聽 我不想聽 我現在我只要數呼吸 我現在我要去那裡 去參學 你跟他講說你慢一點去 一定要去 我要是不去的話 我活得很不舒服 沒有辦法 往捉也沒有用 往捉之後窮子就會驚愕 同學呢 你不讓我走 我好苦 很驚愕 是不是這樣子 對不對 那麼什麼叫窮子驚愕呢 因為凡夫沒有功德法財 所以說聽了這個大法的時候 害怕 所以我也不能一開始 就講天台宗 講到現在才開始講出來 大概你們不會太怕了 會不會怕 有一點但不會太多 是不是 沒有功德法財所以說會驚愕 那這一驚愕了之後 就怨嘆不想學 有沒有 所以稱怨大嘆 冤枉呀大人 我就是不要這個東西 你偏要教我這個 我就是不懂 學這個什麼大法 學這個什麼華嚴法華 根本 我看我還是去數呼吸好了 這樣比較快一點 或者我就去念佛算了 念佛又不一定念的下去 持戒也不一定持的好 他就是不想學 稱怨大喚 稱怨大喚之後就說了 我不相犯什麼呢 何為見捉 所以就說 雖性德本有 而無功德法財 昔於大通智勝佛前 雖發大心 是廢忘不憶 卒聞大教 乖心故驚了 不識故愕 小乘以煩惱為怨 那麼生死為苦 不知煩惱即是菩提 生死即是涅槃之理 故喚 所以為什麼叫稱怨大喚呢 為什麼又驚愕稱怨大喚 小乘人呢 視煩惱為冤家嗎 那麼視生死為苦難嗎 所以說煩惱來了 你看看 有的同學起煩惱 我的錢被偷了 某某人一直老纏著我 那個張某人一直纏著我 我快抓狂了 是不是這樣子 我的生死還沒有了 我看到男人看到女人 我就起歹念了 起貪念了 好苦我將來還要輪迴 真是苦 那就對視生死為苦 那麼生起煩惱就很怨 愈怨愈厲害 一天到晚拿個苦瓜臉 那別人也苦瓜臉 苦瓜臉對苦瓜臉 誰怕誰 看誰苦 那就苦來苦去 互相供養 愈苦是愈難修 愈難修愈苦 最後就沒辦法了 就起惡心了 這是以煩惱為怨 以生死為苦 那麼主任有沒有煩惱 有沒有生死 多得很 同學學的好不好 我最煩惱了 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煩惱 因為我老菩薩都已經往生了 那我自己好好的 我要乖乖的 我自己看我的書 我也沒有什麼好煩惱的 也沒有誰來煩我 信徒差不多給我得罪光了 是不是這樣子 上一次過年的時候 那麼有那個 據說是佛衛的那什麼呢 死忠的信徒跑著來 好幾車你知道嗎 好幾人 大概坐一、兩台車子 過年了跑著來 下面在跟我講說 會客 其實不能講會客 應該說外找 怎麼講會客 會客只有什麼地方才有會客 當阿兵哥、在綠島的 監獄裡頭的 這才要講會客嘛 是不是 應該要怎麼講 外找 有客人找 是不是這樣 客堂會客 好像我們這邊是什麼 編號003 是不是 編號189 是不是 吃了藥這樣呆呆的這樣子 然後被帶出去會客這樣子 很難聽 那不是會客 那是外找 然後我一下去一看 我不能見你們 那要是這個見那個見的話 那佛衛不曉得有多少的信徒 不曉得有多少的觀眾 見不完 然後還有台中的一些信徒 也是說 他要這樣要那樣 我說你這樣那樣 你就寄放給別人好了 你要拿東西給我 你寄放給別人 那你要供養呢 你就看怎麼樣隨你 你因為要這樣一定要我下來 下著樓來見你一面 我太忙了我也沒辦法 現在好了 信徒也得罪光了 要說我最沒有什麼煩惱 但是還是有 是什麼呢 就是什麼呢 以煩惱為怨 那我是以很多煩惱 你們有沒有 我想猜大概也有 生死我們還有生死 什麼叫生死 生生滅滅就是生死 那怎麼辦呢 怎麼辦 如果你以煩惱為怨 那是頭上安頭完了 你在家人生活 你都有夫妻兒女了 你也是煩惱是不是 煩煩惱惱 你要知道有煩惱 可是你不能怨 你怨的話是頭上安頭 是煩惱加煩惱 你要這樣想 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就是這樣 做雞要啄 做人要翻 雞吃東西都是用啄的對不對 啄、啄、啄、啄 雞吃東西不是這麼啄嗎 牠不是這樣子 牠是啄、啄、啄這樣子 啄、啄的髒兮兮的 所以說人家養雞就是罵 好好的吃 啄來啄去啄的髒兮兮的這樣 是這樣子 好像雞在啄 所以有時候小孩子吃東西 掉的滿地 我們就說 吃個東西就雞在啄一樣 就是這樣 做雞要啄 做人就要翻 翻來翻去的有沒有 講話也是要轉來轉去 作生意也是要變來變去 交女朋友也是要換來換去 交女朋友也是要換來換去 帶妻帶子都要滾來滾去 有夠虛偽 這也是可憐對不對 但是你要知道 這就是煩惱 你要怎麼樣 忍受並且看著他 你不要煩惱加煩惱 那是頭上安頭 我們凡夫就是這樣修的 是顛顛倒倒的 所以叫稱怨 那為什麼叫大喚 生死苦 在那邊叫就是大喚 生死本來就苦 可是生死如幻 圓教人生死如幻 我老菩薩過世的時候 我還蠻堅強的 真的還蠻堅強的 幹嘛 我正在打佛七 我照樣講開示 我已經早有心理準備了 我就講 老菩薩往生了 今天早上往生 我下午一樣講開示 明天一樣講開示 又連講了六天 不過這撐了半天 到了後來我回到了 老菩薩住的那個地方 看到我老菩薩那些東西 床什麼的 我跟他相處這麼一段時間 又想到我從小到大 都是他帶大的 我是獨子 沒兄弟姊妹 這悲從中來 那這就是生死真是苦 我就不了解 老母親其實也是無來無去 也是無來無去 當時就是什麼 不能當下就失正念 那就會痛苦 那麼這就是什麼呢 就是稱怨大喚 大喚就是這樣子 大聲叫 生死苦啊 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這不能感覺生死苦的人 是不能修行的 真的是不能修行的 那種人是不成熟的 不成熟的 不成熟的人生 你七老八十還不了解生命 生死是苦 那真是可憐憫者 他那個生死已經在鼻頭上了 他還不能體會的話 那真是可憐憐憫 是不是這樣子 那你能不能呀 讀佛學院還不了解生死苦 出家還要回去問媽媽 將來你死掉了 要不要問媽媽說 媽媽我可不可以死 門都沒有 是不是這樣子 那麼呢 修行 直接了當 這生死真苦 有沒有感覺 乃至出家人有的都沒感覺 不要說在家人 是不是 所以說有時候還真難 所以說也不能太勉強 但是你要知道 這是大喚 好這叫稱怨大喚 這一段小文就是這樣子 那麼使者執之逾急 就是佛陀講法 繼續講 請個弟子講 講華嚴法 那麼強牽將還 勉強的講那個法 那麼將還就是什麼呢 將他帶回 從大通智勝佛時代 已經宿昔有發大心 要把他帶回來 這樣子可是窮子忘記了 忘了 所以于時窮子 自念無罪 我不干求 何意用大法化我 我又不求你這個大法 你幹什麼用大法教我 我就是觀呼吸 這樣就可以了 他這個想法 就這樣 所以他不管 他不管了 他怎麼樣 他就這麼想 那好怎麼辦呢 怎麼辦呢 自念無罪 而被囚執 他自己認為他沒有罪 而被囚執被抓去 此必定死就是說 他堅持不學 他堅持不學 最後聽了大法 因為沒有功德法財 又緊張 所以轉更惶怖 是悶絕躄地 最後就怎麼樣 就悶絕下去 就躄地 就怎麼樣 所謂的躄地就是 昏死過去了 好了這一段文就在講什麼呢 這個弟子 對於華嚴經 有些凡夫眾生是聽不下去 現時是這樣 不過現時雖然是這樣 在法華會上他提到了說 那釋迦佛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再下來就是這麼一段話 華嚴時當中怎麼去講 為什麼華嚴時最後不說 會接著講阿含時 下面這一段話 就是在講這個事 他說呀 來我們念一下 又云:『父知其子 志意下劣 自知豪貴 為子所難 審知是子 而以方便 不語他人 云是我子 使者語之 我今放汝 隨意所趣 窮子歡喜 得未曾有 從地而起 往至貧里 以求衣食』 好 你看是不是有這種事 同學來主任這裡告假 我也只好怎麼樣 好了好了 好了我今放汝 隨意所趣 然後窮子歡喜 得未曾有 從地而起 往至貧里 怎麼樣 以求衣食 現在他們就是鏘、鏘、鏘 是不是這樣子 就往至貧里 以求衣食 所以完全一致 也沒有辦法了 也只能讓他這樣了 對不對 所以這一段文 現在讀來倍感親切 真的你這樣也留不了了 那就讓他去吧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前面那段文 子知其父 不不 父知其子 志意下劣 我不要了 我就是不學 要怎麼樣 你的那個我不聽 我這樣聽聽不懂 我這無效 我去念佛就好了 不好意思 你這樣念佛也是念的不好 他以為他這樣好 是志意下劣 你們聖人 你們這些聖人 應該志意比較高超一點 不要下劣 然後怎麼樣 自知豪貴 這父親知道他是豪貴的 就是我講的法 他們聽不下去 這些人真是 久遠劫來發願來學習 還說要發菩提心 那好了 現在就看著我豪貴 我要給他最好的法 竟然就 志意下劣不想聽 算了算了 看著這樣子 為子所難 這個兒子 這些小孩子 恐怕很困難學 審知是子 我了解他們了 這些人就是這樣 業障現前了 而以方便 不語他人 云是我子 而以方便 算了我不說 我暫時隱藏著 我不跟人家說 他就是我的兒子 我久遠劫來跟他有緣 我要把真正的財寶給他 我要把真正的財寶給他 因為有時候想一想 我們當時被懺公趕出來 大概也是這樣 懺公說我就是要教你 你還跑 好好讓你去吧 就是這樣子 而以方便 不語他人 云是我子 可能懺公也看我們 是他的兒子 但是我們就是怎麼樣 志意下劣 所以就跑了 懺公你太莊嚴了 你太嚴苛了 對不起 你還是去嚴苛你老人家的 我走我的陽關道 你走你的獨木橋 就離開了 這還是這樣沒有辦法 因為看看別人 其實想想自己也是如此 所以今天同學的離開 我也不過是因因果果而已 也沒什麼好說 是不是這樣子 那麼呢好 那麼呢 這個時候 這個弟子走了之後 佛陀就跟旁邊的人講 使者語之 不語他人 云是我子 使者語之 就跟使者講 他就跟旁邊的使者講說 放了他吧 那麼使者就說了 我今放汝 隨意所趣 好了好了放你出去 真沒用 嚇的屁滾尿流又暈倒 增加我的麻煩 好好好我們主人 我們老闆說要送你出去了 就把他送到門口 一推 出去了 這下歡喜了 好好好 放我走了放我走了 太好了 你看看 我們離開的同學 那一個不是興高采烈的 是不是這樣子 是不是 窮子歡喜 得未曾有 我自由了 是不是 當時來南普陀 是他自己要來的 現在他竟然說他自由了 實在是這話從何說起 是不是 又不是我求他來的 對不對 那麼好窮子歡喜 得未曾有 從地而起 往至貧里 以求衣食 就是去鏘、鏘、鏘了 他們現在已經組成 一個什麼呢 組成一個什麼 山外派 南普陀山外派念經團 是這樣 那好了以求衣食 甚至於到南洋一帶去求衣食 那就不要再說了 好 為什麼叫貧里 你看看 南普陀有戒有法有食 有團體 有僧團 在今天台灣有幾家是這樣 對不對 那真的是富裕的很 最富裕的 去到外頭來 說法無法 說食還得自己敲 鏘、鏘、鏘南無佛 是不是 說戒律也很難 說僧團更是不可得 是不是很貧 所以真的是往至貧里 那念的是什麼 但念一時 不念在道 你信不信 人要是到了那個時候 只有食是最重要的了 明天你就要餓肚子了 你還管什麼 什麼我是南普陀讀出來的 還什麼要趕經懺不趕經懺 做了都做了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說以求衣食 真的就是這樣 所以佛陀講法 還真的是恆古彌新 歷久彌新 那個時候所說的例子 今天來用還真管用 是不是這樣子 你仔細想一想 是不是這樣子 往至貧里 以求衣食 是嗎 那我們在這裡 你看看誰敢惹到 誰敢對我們怎麼樣 我們修就是修 修一步就是一步 得就是得 僧團就是僧團 安穩的很 只要稍微出去 回來就知道會犯很多的戒律 你不覺得嗎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各位同學 實在是最富裕的地方了 雖然你我不一定 永遠能住這裡 但是應該要以成就一段因緣 是不是這樣子 成就一段因緣 有始有終 好 這一段話講的實在是很真實 那麼以下這一段話 就是要來 前面是法喻 前面是譬喻 後面這一段是法合 來合這個法 懂嗎 譬喻完了 那到底道理是什麼 我要講這段道理 來我們念一下 初於華嚴會上 法身以下眾生 不見不聞 如聾若啞 有耳不聞圓頓音 有眼不見舍那身 教法全生如乳 非法身大士不能得益 故更說阿含 以調熟初機 好 看到了沒有 所以這就是在講什麼呢 他是嚇的半死 也不得不放他出去 放他出去意思就是說 我再也不能教他華嚴法了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說這就是指的 初在華嚴會上的時候 那個法身大士以下的眾生 就是他的使者 那個長老 長者的那個使者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以外的 以下的眾生就是門外的窮子 那麼呢不見不聞 長者在講法的時候 那些窮子就不願意進來 進來了也不見不聞 如聾若啞 像聾子像啞巴 有耳不聞圓頓音 有眼不見舍那 這要唸那(ㄋㄨㄛ/) 捨那(ㄋㄨㄛ/)身 見不到圓滿舍那之身 所以這個時候 三七講華嚴 講的像全生如乳 那乳 那乳你喝不下口 有的人喝牛乳會怎麼樣 會怎麼樣 會怎麼樣 亂搞 肚子會亂搞 拉肚子 是不是 可是吃起士就不會 是不是這樣子 為什麼 因為太生了 那個胃不能消化 是不是 華嚴就是這樣子 太生了 你不能消化 所以全生如乳 除非是法身大士 不然不能得利益 有道理嗎 譬喻的很好哦 譬喻的很好 是不是這樣子 善於譬喻 是這樣子 那麼呢所以怎麼辦 只好再把乳去提煉一下 讓你能吃 對不對 提煉成是 提煉成什麼東西 提煉成什麼 乳提煉成什麼 酪了就是下一代 下一個階段了 提煉成酪了 那麼故更說阿含以調熟初機 所以開始提煉成酪的時候 叫做漸初 漸法漸漸的調的法 漸法漸初 開始調 調熟 開始調熟 好 那麼就是漸初了 好所以以下第二時是什麼時 庚二什麼時 阿含時 有時候又以地方來講 叫做鹿苑時 阿含是就法為名 那麼也可以說是就經為名 鹿苑是就說的地點為名 最早是鹿苑說法度五比丘 是不是 是這樣子的 OK 那麼這個叫阿含時 阿含時 那麼這個五味是那一味 那一味 酪味 對了酪味 所以說來看看這個阿含時 是漸初有沒有看到 看這個表 看這個總表 漸初 漸初 阿含時 來我們來念一念 來 說四阿含經 (「無比法」 「傳來之聖法」 之謂有長-通說無常 四諦破外道 中-明真寂空義 增一-明人天因果及 雜-明諸禪定等 四種阿含經) 依經題(或說法庭)立名 但說(聲聞)三藏教 約化儀名之為「漸初」 好到這裡 好了什麼叫做阿含時呢 就是說阿含經的時候 叫阿含時 其實說阿含經 不會只是在那裡說阿含經 他也可以說別的 但是專指說阿含經的時候 叫做阿含時 懂嗎 他可能在佛臨入滅的時候 還在說 是不是這樣子 所以說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說般若 法華涅槃共八年 華嚴最初三七日 這個雖然是這麼講 但是就一往而分的了 其實阿含十二 不只是十二 他可能 也不一定就在這開頭的十二 這可能任何時間都是 這簡單的說是這樣 阿含是什麼呢 阿含就是無比法 叫做阿含 無就是阿 比就是含 阿含這是什麼 這是什麼呢 就是無比法 傳來之聖法 也可以說是傳來的聖法 這是現代人這麼解釋 叫傳來的聖法 這個都可以了 其實阿含有四種阿含 有長阿含、有中阿含 有增一阿含 有什麼 雜阿含 所以說中 有長 長阿含講什麼呢 通說無常四諦 並且破除外道邪見 這個是長阿含的內容 主要是這個 通說無常 通說四聖諦 主要破外道 有中阿含主要在明真寂空義 就是寂空之義 真諦裡頭的寂空之義 寂滅真空之義 叫真寂空之義 增一阿含是人天的因果 人天因果專門 這在增一阿含裡頭講的 還有人天因果很重要 人天因果都做不好 你怎麼修行 是不是 那麼雜阿含是明諸禪定等等 雜阿含專門在講禪定的部份 阿含 那麼雜呢 雜不是雜亂無章 是兼湊的意思 兼湊在那裡叫做雜 那不是說雜亂無章 不是這個 不是雜亂編在一起 不是這個意思 是兼湊著 又是講講這個 後來講講那個 大大小小什麼事情都講一些 兼湊著叫雜阿含 四種阿含 那麼阿含時 主要是講這四種經 或者這四種經有 跟這四種經相應相同的道理 都叫做阿含時 叫做阿含時 依經題 或者是說法處鹿野苑 鹿苑說法處而立名 這個時候但說聲聞的三藏教 講的是什麼呢 講的是聲聞 就是講四阿含 就是講苦、空、無常 講人空 講人空道理的 人的空不可得 所以證得什麼呢 證得有餘涅槃 阿羅漢果位的 是對界內的什麼呢 界內的鈍根人所說的 三藏教 這就是所謂藏教 所以約化儀名曰「漸初」了 那約化法呢 即是三藏教 就是藏教 但說聲聞三藏教 就是約化法而說了 叫三藏教 就是藏教 那麼約化儀呢 就是名為「漸初」 漸是慢慢調熟 漸次而入的意思叫漸 那麼漸次而入有分三個階段 漸初、漸中、漸後 這樣懂了嗎 這樣懂意思吧 這樣子 所以說它是漸初 漸初 好這不難理解 這不難理解 來 我們接下來信解品云 這次又是什麼 又是四大弟子的領解之文 他領解什麼道理 在阿含當中 他為了要表達阿含的這個 阿含時存在的這個道理 他怎麼解 他怎麼用譬喻來講解 這信解品 繼續有這個故事 繼續講下去 來 我們來念一下 信解品云:『爾時長者 將欲誘引其子 而設方便 密遣二人 形色憔悴 無威德者 汝可詣彼 徐語窮子 此有作處 倍與汝直 窮子若許 將來使作 若言欲何所作 便可語之 顧汝除糞 我等二人 亦共汝作... 爾時窮子 先取其價 尋與除糞 其父見子 愍而怪之... 即脫瓔珞 細軟上服嚴飾之具 更著麤弊垢膩之衣... 以方便故 得近其子...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 名之為兒 爾時窮子 雖欣此遇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由是之故 於二十年中 (見思斷盡 各有十無礙 十解脫智 故為二十) 常令除糞』 於阿含會上 聞因緣生滅法 轉凡成聖 如轉乳成酪也 好 這一段文全部念完了 這就是這一段文 這一段文是說 爾時 這小孩子跑了 跑了怎麼辦呢 跑了沒辦法了 那麼爾時長者就怎麼樣 為了還要度化他 你看看 還是度化他 不是說跑了就不理他了 怎麼辦呢 將欲誘引其子 怎麼樣將欲誘引其子 我們曉得就是說 隱實為密 把那個實法 華嚴經中所說的 實法就隱密起來了 那麼指偏真為遣 偏真涅槃 就跟大家講一些什麼呢 阿含經的那些 我空 人空的道理 偏真 偏於人空的這個道理 內密菩薩行 內密菩薩行 所以外遣聲聞現 聲聞相 這是寫錯了 故云「密遣」 外現聲聞相 外遣聲聞相 內密菩薩行 外遣聲聞相 聲聞相 所以是叫做密遣 我表面上看起來是聲聞人 來度化你們這些聲聞根器 的眾生 那麼我只好把我真正要教你的那個實法的道理 隱藏起來 我不講了 講跟你講阿含的那些什麼 生滅的道理 偏真的道理 跟你講這個道理 所以說這個時候 誘引其子 是將欲誘引其子 而設方便 那怎麼設呢 就密遣二人 怎麼密遣法呢 我外現聲聞行 內密菩薩心 或者是內密菩薩心 外現聲聞行 是這樣子的 聲聞行相的行 也就是聲聞相 內密菩薩行 外現聲聞相 這就是密遣了 為什麼叫二人呢 為什麼叫二人不三人 那二人呢 那二人 聲聞跟緣覺二人 所以叫二人 有道理 是不是這樣 這譬喻的很好 密遣二人 那麼形色憔悴 為什麼形色憔悴 不具性具功德 不修相好 你看阿羅漢 你看看 長得苦哈哈的 窮癟癟的 像個老頭一樣 你看那個羅漢相就是這樣 是不是這樣 不具那個性具的功德 不具性具的功德 那這樣他看了才舒服 你知道嗎 所以你看有同學他就去托缽 那麼他曬的烏七八黑這樣 爽呀 他太喜歡了 這性格如此 你不放他去也不行 是不是 這密遣二人 形色憔悴 形色憔悴 無威德 無有威德 苦哈哈的 這樣他歡喜了 他喜歡這樣 你有沒有注意 是這樣子 那接下來要幹什麼呢 無威德者 到底什麼叫憔什麼叫悴 關於這個道理 他還有他的譬喻 不過我們今天這堂課 時間已經到了 我們暫時講到這兒 下一堂課我們繼續再來說 這一個故事到底是在講 阿含經的什麼意思 講聲聞人是什麼樣子 它的譬喻裡很容易理解 好不好 我想這樣子你就對五時之教 就能有深刻的理解了 五時八教能講完 其他的標題你知道一下 也就可以了 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好 向下文長 復以來日 迴向 好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