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天台宗入門 三十三 #d 法藏法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各位法師 各位同學 各位居士 大家好 現在我們正要繼續上 - 天台入門 上次講到竺法護 這位西晉的重要譯經家 他釋譯什麼樣子的經文呢 唉!講到他的一些生平呢 稍微了解一下 那麼我們提到了 上一節課提到了 他呢 懂了很多種語言 那麼也到西域去怎麼樣呢 - 求取方等大乘經典 方等大乘經典 那為什麼方等經 - 叫做大乘經 那麼有什麼經 - 不叫做方等經呢 大乘經又為什麼 - 會叫成方等經 所謂方等 - 叫做四方皆等 叫做方等經 那麼有什麼經 - 不是四方皆等呢 阿含經之類的 - 聲聞法經 以所謂的對治 以所謂對治為出發點的經 - 叫做非方等 啊!戒律 - 它還不是方等 我說聲聞的戒律 一切聲聞法都不是方等 聲聞法是對治的 你比如說戒律好了 戒律呢 在極樂世界沒有五戒啊 在極樂世界殺 在極樂世界不會有殺人 盜 極樂世界一切都現成 - 你幹嘛盜 在極樂世界婬 那裡沒女人 - 那你怎麼淫 都是男人 也沒男人 就只有一種人 一種人 哪叫男人或女人 - 就是人 就是天人 沒男人 - 也沒女人 也沒有行婬 那裡生小孩 - 也不用行婬來生 都是化生的 所以沒有婬 所以說戒律在極樂世界 - 管不管用 至少前面殺盜婬妄 妄 - 搞不好會有可能了 但是沒什麼機會講妄語嘛 是不是 至少殺盜婬妄酒這五樣 - 全部在極樂世界沒用 所以在那裡 - 不等於這裡 四方不等 是吧 是吧 戒律是這樣 還有在聲聞法當中 - 告訴你 要斷淫欲啊 修不淨觀 修數息觀 數息觀還好說啦 天人還可以數息 欲界天的眾生 - 還可以數息 到了色界天 - 根本沒得數息 他沒有肺部了 他只有光而已 他那裡有肺部 沒肺部怎麼數息 他講話也不用嘴巴講 他就放光放光 那麼我看你的光 - 我就知道你在講什麼 你看到我的光 - 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 那幹嘛 沒有空氣這個事情 他就一團光而已 那還需要數息嗎 所以這種法呢 - 也四方不等 是不是啊 還有聲聞人教導要什麼 - 觀身是苦 極樂世界 - 你怎麼觀身是苦 大家蓮花化生 - 美得很 這身體美得很 你怎麼觀身是苦呢 你觀身體漏劣不淨 極樂世界 - 還會讓你漏劣不淨 那就不叫極樂世界了 是不是啊 那麼觀人生是苦 極樂世界 - 還有苦好讓你觀 那就不叫極樂了啊 是不是 所以它也不等 聲聞人注重在觀這個 觀十六行觀、十六特勝 他就從苦、集、滅、道 - 裡頭觀身受心法 裡頭一一重覆的觀 觀到最後 - 「一念」就入苦諦★ 當中觀苦而入初果 是這樣的 徹見當下什麼 - 身體的無常性 入初果 是這樣子的啊 那麼這個在極樂世界 - 沒修這個法 好!那這樣他要修什麼 他要修一種法 這個法是偏一切處 一切世間、一切佛世界 - 都應當修的這種法 這種法呢 如果在這裡說 - 在那裡說 都只能這麼說 沒別的辦法可說 有這種法 這個法 - 所以四方皆等說 皆均等 這樣子的法門 - 才叫做方等法門 什麼呢 哪一種法呢 大乘法 大乘法當中 - 還有了義、不了義的 所謂不了義就是 我讓你修空觀 空空空空到後來呢 才讓你接受這個有 那麼有有有 - 有也不行啊 老是有 - 這樣也不行 要空有不二 - 入實相 這個實相的究竟觀 - 才是真正最後究竟的方等 人家在極樂世界 我不管你身體怎麼樣 我不管你有沒有苦 觀實相 - 不需要苦不苦 實相觀不到 - 那本身就是苦 你就還沒有見性 這個法門是遍世間 - 一切法界之內 佛以下 一切眾生、一切世界 - 都要講的 這叫方等經 所以方等經 - 不依眾生而異 不依眾生的有無而異 當然也不依它 - 有沒有集結而異 為什麼呢 因為方等經就算不集結 法爾如是 還是存在那裡 那麼呢 聲聞法如果要 - 經過集結、理解 哦﹗那是我們所需要的 - 我去集結 我認知的 我這個凡夫認知 娑婆世界的凡夫 - 才需要集結戒律啊 極樂世界凡夫不需要 - 集結戒律 極樂世界沒有戒律 - 好集結的 所以佛陀也不會 - 在那裡講戒律 你也沒得集結 這樣子的經典叫方等經 所以中國人 - 你能夠相信方等經 你就會知道說 - 佛法的究竟義在那裡 所謂大乘法 大乘法不一定透過集結的 它有時候就是怎麼樣 菩薩在定中 那麼呢 佛陀就跟他講法 或者佛陀直接就怎麼樣 就教某個弟子怎麼樣 示現在眾生的世界裡頭 把這種經典寫成文字 - 交給你 不是像阿含人一樣啦 - 集合起來啊 你念一句 他集合一句 他記一句 這樣叫做集結經典 不是這樣子的 大乘經典不這樣子存在的 不一定都是用這種方法的 所以呢 西方的學者認為說 哦!大乘經 - 根本就沒有集結過 所以這樣突然間 - 冒出來的話 恐怕是假的哦 那是錯了 我昨天才跟同學講過 - 這個道理 你看那個螞蟻在地上爬 牠爬爬爬 你看牠這樣爬 牠這樣爬爬爬 在地上這樣爬爬爬 爬到這裡 咚!牠繼續爬 繼續爬 對牠來講呢 從這裡爬跟在這裡爬 - 完全一樣 都在地上爬 牠沒有所謂的高 沒有這件事情 牠爬不過去 牠如果有個溝 我們如果人遇到一個溝 我們怎麼樣 跳過去 對不對 跳!表示有個高度過去 你看過 誰看過螞蟻在跳的 舉手 誰看過螞蟻在跳的 螞蟻不會跳 螞蟻呢 如果看到溝 牠就這樣 - 循著溝走下去 再走平面 再走上來 再走過去 對牠來講 - 一切都是平面 沒有高 沒有高這回事 也沒有高這個概念 所以螞蟻 你跟螞蟻講 - 跳過去、跳過去 螞蟻說 - 你是瘋子 什麼是跳 那裡有跳 沒有這個事情 牠會罵你 說沒有跳這個東西 一樣道理 所以牠永遠不知道有 - 高這個東西 高!上面這種 - 牠沒有 牠一切都是平面的 牠的思想是平面的 好!相對於人跟佛菩薩 - 也是這樣 人是三度空間的動物 所以他就知道 - 現在、過去、未來 長、寬、高 他也受時間限制 可是如果佛菩薩 如果是大修行人呢 他在定中 - 他就跳過了時間的限制 他就能夠在這個時代 - 看到那個時代佛陀講經 他也能夠在 - 那個時代的眾生 想到說這個時代的人 - 因緣到了 他就從佛陀正在講經 - 的那個時候啊 咚!突然間消失 然後來到我們這個世間 然後把經典抄出來 - 給我們來看 他不需要經過集結的 所以法華經上不是說嗎 他說我呢 - 一直就在靈鷲山上面說法 乃至這個世界風火劫難 把這個地球毀了 我的靈鷲山 - 偃然不散 祂在壽量品上就這樣講的 他還這麼說 他說我講法華經 - 一講五劫 僥倖!五劫 我現在就看到法華經了啊 那到底五劫是講完了沒有 講完了沒有 還沒有 只是那個時候的菩薩 - 覺得因緣到了 他就示現給你看 - 先看這一部份 祂繼續講 法華經是永遠講不完的 祂繼續在那裡講 可是你到靈鷲山去 - 看到什麼 一堆爛土 一堆敗石 你有沒有看到什麼 - 釋迦佛坐在那裡 沒有 那是你的業感 那就是你那隻螞蟻 - 看不到什麼 看不到另外一個空間 不過這樣而已啊 所以說凡夫的淺見 - 揣度經典的產生 從而懷疑經典的正確性 這就是今天末法眾生 - 最大的顛倒 就在這裡 最大的顛倒 最大的可憐 可憐在這裡 所以疑根不斷 - 不能信仰大乘法 所以大智度論當中這麼說啊 它說大乘的佛法 - 你只有能夠信 唯信能入 也是這樣講的 好!所以大乘法不可思議 那麼呢 我們還會講到一些故事 讓你們知道說 其實大乘法真的是不可思議 - 要好樂大乘法 那麼他求取方等經典 那麼由秦始元年 說錯了 泰始元年 泰國的泰 - 開始的始 泰始元年也就是 - 西元二六五年 一直到永嘉二年 東晉的永嘉 永嘉是末年 永嘉是東晉末年 啊!是西晉 - 說錯了 西晉末年的永嘉二年 也就是西元三○八年 他以七十八歲入寂於 - 東方的澠池 繩子的繩有沒有 左邊的糸字邊 - 改成三點水 那個澠池 在河南省 澠池之際呢 他以四十多年的時間呢 他由敦煌一直遊歷到長安 沿路呢 - 遊化而翻譯經典 總共翻譯了 - 一百七十五部經典 一百七十五部 後來呢 歷代三寶紀說 - 不止翻譯一百七十五部 他翻譯了二百一十部的經典 總共三百五十四卷的文字 不過今天只存 - 九十五部就是了 那麼呢 他從後漢 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 從後漢以來 - 到十六國時代的 鳩摩羅什法師出現之前 - 的三百四十多年之間 西元前二年到 - 西元後三百四十四年 這三百四十六年之間啊 譯經的大德當中 以安世高、支婁迦讖 還有呢 - 支謙 這三個人翻譯的 - 經典為最多 然而 然而若論翻譯經典的順暢 - 語句上面的比較容易懂 那就要竺法護 這位西晉末年的 - 這位精通中國語言 以及西域各方語言的 - 這位大譯經家 大譯經家 他呢 最為出類拔萃 最為出類拔萃 那麼不但呢 他所譯的文字高超 內容呢 重要 主要的這些 - 內容都是方等經典 他替中國人介紹了 - 很重要的方等經典 尤其有一部 - 正法華經 我剛剛說的 - 原來還沒說到 正法華經 - 就是竺法護所翻的 竺法護是敦煌人 你要知道 - 敦煌當時在中國 所以他能夠說中國話 能夠又說中國話 - 又能夠翻譯 又能夠精進修行的大乘人 - 翻譯了正法華經 確實不錯 所以後來鳩摩羅什 - 雖然又重翻 可是那是修改「意義」而已★ 他並沒有真正重新 - 再拿梵本再怎麼樣 再改訂 他就是把他的再怎麼 翻的不好的部份 - 修改修改修改 一路這樣修改 參考舊本就對了 好!那麼呢 這些方等經典對中國人的 - 影響非常得深遠 而且呢 這位竺法護 第一次開創了中國人 - 翻譯經典的固定制度 這個湯用彤先生啊 我看那個寫佛教史 - 又能夠了解佛法的 日本人就不提了 日本人有優劣 - 也不一定了 那我看了 - 即使日本人的文章 都還是湯用彤寫的佛教史 - 實在是好 日本人也有他可取之處 我們也不能一竿子 - 說他不好 但是呢 確實還是資料多、龐雜 但是呢 不夠深刻 不夠深刻 終究是外國人嘛 那麼湯用彤就不同 那麼他就講 他就說啊 他說翻譯經文啊 他也提到了 在這一段裡頭 - 他也就提到了說 這個古人啊 翻譯經典 - 他一定自己是修行人 那麼他對於他所翻的 - 也就是他所修的那個法門 他才會大部份 他才會去翻那部經 那麼現在的人 不要說他沒有修行了 他乃至只是懂點外文 他就開始翻譯經典 甚至於他自己都不是哲學家 - 何況宗教家 他就開始翻譯一些經典 言下之意就是認為說 古人翻譯很嚴謹 - 現在人翻譯的比較隨便 這確實是這樣 你比如說竺法護對中國 - 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 那就是他開創了什麼呢 傳語、手受、筆受、 - 參校、勸進等等 多種分工的那種 - 翻譯的體制 什麼叫傳話啊 一個人念出胡語或梵語 - 一段文 如是我聞 - 他講成梵文 那麼另外一個人呢 就解釋什麼叫做 - 如是我聞 解釋完了之後 或者他自己 - 或者旁邊的另外一位大德 就說這句話要翻成 - 如是我聞 他可能第一次 - 他不是講如是我聞 他講什麼 我聞如是 那麼另外一個人 - 就把我聞如是記下來 手受 - 記下來 另外那個筆受呢 - 就不同了 他就潤色 我聞如是不好聽 要如是我聞更合道理 他把它改過來 改定之後呢 記錄的再宣讀一遍 所有在場三、四百人 - 都聽一遍 哦!這樣好 敲定 好!另外一個記錄 記錄下來了 公告貼出去 我們這句話是這樣翻的 然後呢 最後一段就是 - 再有人解釋這句話 再解釋一遍 - 說為什麼這樣翻啊 這樣翻一句 鳩摩羅什也好 竺法護也好 他當時就用這種方法 - 來翻譯經典 你說人家翻譯經典 - 會有什麼問題 要有問題的話 那些人都共同負責任 也不是一個人負責任的 你給那麼多人騙了 - 你也心甘情願 對不對 現在不是啊 人家就丟給你一本原文書 丟給你一本梵文書 好!你去翻 他去查查字典啦 也不是佛教徒 就這樣翻了 你給他這麼一個糊塗蛋 - 這樣騙了 你實在有點不甘心 你實在很倒楣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中國漢譯的經典 - 可信度很高 原因在此 這樣懂了吧 這樣懂意思吧 所以不要輕易的誹謗漢文 - 的經典哦 不要輕易的誹謗 好!這是竺法護的主要功蹟 記得!在西晉時代就有了 所以西晉以後 經典都應該依著類似 - 這樣的方法在翻 不過我請問你 - 西晉以前呢 西晉以前也已經這樣 不過只是說 - 西晉這位竺法護 他用更大的力量 - 把它組織成為固定的模式 這樣懂嗎 不是說西晉以前 竺法護以前就沒有這樣 不是哦 不是 OK!好 再來 這種翻譯經典呢 他的門人啊 很多他的門人呢 - 就接著他的志業而做 例如竺叔蘭這個人 或者竺法乘這個人 乘是大乘的乘 或者支敏度、帛遠 帛是布帛的帛 一個白 - 下面一個巾 那個帛 帛遠 - 或者字法祖 帛遠字法祖 - 又叫帛法祖了 帛法祖 法國的法 - 祖先的祖 這些人他們呢 都接著竺法護 - 而進行翻譯的工作 換句話說 當時竺法護翻譯 - 有很多人幫他忙 那麼他的這一些 他在方等經跟般若學方面 - 的翻譯的貢獻呢 深深的受到了後代 例如道安大師、僧佑律師 - 等等的推崇 所以竺法護所翻譯的 大乘經典跟般若系統 - 的經典可以看 那麼也反過來說 也因為他這麼精細的翻譯 中國人從那個時候之後 對於大乘經典 還有方等經典 不!般若系統的經典 理解上就比較沒有那麼困難 這是很重要的哦 所以在這之前啊 - 理解的很難 理解的很難 譬如我說過那個大愛道經 - 它已經是翻譯的不錯 它在北梁時候譯的 - 但不曉得誰譯的 語言上是稍嫌 - 有一點點窒礙 但已經很好了 你要再看更以前所翻的 啊!看沒有 真的看沒有 這個原因就在這裡 所以大德 道安大師都有這種感嘆 他說這可能是翻譯的不好 - 實在讀不出來什麼道理 你看 - 都有這種感嘆 所以翻譯是對中國的佛教 - 很重要、很重要 這樣了解哦 了解 再來世稱月氏菩薩 就是那個月亮的月 月氏菩薩 或者稱他叫敦煌菩薩 哦!那這個人一定 - 行了很多菩薩道 我沒有抄錄下來就是了 他行了很多菩薩道 那麼他重要翻譯的經典 你們知道一下 來!講義就是壬二 - 重要之翻譯分五大類 第一類、正法華經 - 十卷二十七品 就是他翻的 二十七品 - 基本上已經定案了 只是七卷 - 後來鳩摩羅什改成 唉!十卷 - 鳩摩羅什改成七卷 是晉武帝太康七年 - 二八六年八月十日 在長安譯出 口譯而出 這個正法華經 - 一翻譯出來之後 造成了這個晉朝 西晉初年以來 西晉初年 太康是西晉初年 因為晉朝才三、四十年 - 的國祚而已嘛 才幾年 才幾年的國祚 這個三十五加七 - 才五十年左右的國祚而已 他是晉朝的初期 - 一直到中後期的人 他四十年在中國 翻譯了四十年 - 在中國 所以從中期到後期 從早期到後期的人 那麼呢 這個正法華經 - 翻譯的很早 在西元二八六年 - 也就西晉的初年時候翻的 造成了那個時候 - 對法華經的研究 注意哦 那個時候是二八六年 智者大師是五三八年 前後差了多少年 - 三百五十年 三百五十年 前後差了三百五十年 那麼呢 那麼呢 三百五十年之間啊 法華經已經流傳了 - 三百五十年 然而卻怎麼樣 - 沒有被很大的提倡 一部經典搞了三百五十年 - 才被人家注意 你看這是法待緣起啊 各位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你今天好好的做 你不要說沒有人看到 你也不要說沒有人注意 對不對 有沒有道理啊 你今天好好的學 回到你的常住 或者回到你什麼地方 或者你最後在那裡 - 創立一個教團 你也不要說沒有用 只要你奮鬥 只要你努力 將來歷史總是會有影響 不要說歷史記上一名啦 我們又不要名 - 對不對 他怎麼會知道說 - 他的翻譯法華經 最後竟然造成中國佛教的 - 一個大的改革呢 他怎麼會知道 是不是這樣子啊 所以說啊 眼睛要看遠一點 - 不要看眼前、小心小量的 所以飯要多吃一點 - 量才能大 那麼呢 庚二 庚二 這個光讚般若 唉啊!光讚般若 - 就是放光般若 也是這個什麼呢 - 大品般若經 大品般若經多重要啊 不過很遺憾的就是 光讚般若呢 到了道安大師時代 - 已經所存無幾 沒有人研究它 因為當時已經有人 - 翻譯了放光般若 人家習慣研究放光般若 人家習慣研究放光般若 結果他翻譯出來的光讚般若 - 就是放光般若 也就是大品經般若 所以中國人早期 - 很研究般若經的 到了法華經的時代 天台法華宗的時代啊 一樣的 天台宗非常注重般若 所以中國人一向 在天台宗以來 - 都一向很注重般若 怎麼後來搞了半天 - 沒人談般若 沒人看般若 般若經都拿在那裡養蟲 - 把蟲養得飽飽的 實在太可惜、太可惜了 是不是啊 我們真的沒有繼承祖業 沒有繼承祖業 我們要慚愧懺悔 那麼呢 那麼呢 這個翻譯了光讚般若 在太康七年 - 十一月二十五日譯出 不過沒有流行 人家放光般若九十品 他的光讚般若最後 - 只存下二十七品 再來勇伏定經 也就是支婁迦讖所翻譯的 - 首楞嚴經的再譯 首楞嚴經不是我們現在講的 - 大佛頂首楞嚴經 不是 不是那個十卷的首楞嚴 不是 它是在講定 它是在講楞嚴定的首楞嚴 首楞嚴 - 就是堅固嘛 堅固 它是講那個定 它是講定 修定的定 表示中國人那個時候已經 - 也很注重禪定了 很注重禪定了 注重禪定主要是從 - 安世高傳來的 漢朝安世高傳來的 安世高很注重禪定 他是一個禪修、禪師 是這樣子的 佛法呢 - 也是要很注意修禪定的 他是在晉惠帝元康元年 - 二九一年 西元二九一年 - 四月九日譯出的 第四類呢 第四部經就是 - 漸備一切智德經 這部經你們一定沒聽過 - 但是非常重要 它就是華嚴經十地品 所以它也造成了 - 後來地論宗的發展 當然地論宗不是 - 拿它這部經做主了 但是他已經翻譯出 - 十地品來了 華嚴經十地品 華嚴經其實翻譯了好多次 一品一品的翻呢 一品一品的翻了很多 十地品、十住品、十迴向品 - 都有單獨翻譯 單獨翻 後來是到了東晉的時候 重新 重新又翻了什麼 重新又翻出了六十卷 華嚴才正式的 - 全部翻出來 那麼漸備一切智德經 - 也就是華嚴經十地品 很重要哦 很重要 這一輩子 如果能夠誦大般若經 法華經不用談 法華經一定要誦 法華經、無量壽經 - 大般若經、華嚴經、楞嚴經 這幾部經能夠好好誦的話 - 了而無憾 十方世界 - 很少有這幾部經的 要滅都要先滅這幾部經的 除了無量壽經特別以外 多留住世間一百年以外 但是不是這部經 - 我不知道 但除了淨土法門 - 會多留一點點時候以外 像剛剛說的這幾部經 - 都不太會留得久了 楞嚴經也一樣 破魔顯正 會早衰 會早衰 哦!以它的文句啦 - 翻譯的有無啦 來說楞嚴經是偽經 - 這是不對的 那麼呢 - 在惠帝七年的時候翻譯的 好!這一位是竺法護 他對中國佛教這樣子 對!還有一個 維摩詰經重譯 他重譯維摩詰經 不過後來呢 很不幸 後來沒有被留傳下來 維摩詰經譯了好多遍 包括鳩摩羅什又重譯 好!這位是竺法護 還有另外一位他的學生 - 叫竺法蘭 辛二、竺法蘭 我們說這個人 這個竺法蘭 - 是竺法護的學生 不過是在家居士 在家居士 那麼是一個臉很白的外國人 天竺人 一般天竺人都臉要很黑吧 - 怎麼他臉很白呢 其實不是 他是白種 - 亞利安系人 像佛陀有沒有 釋迦牟尼佛 其實臉是白的 - 祂不是黑的 清涼寺舍利塔上面 - 造了一尊釋迦牟尼佛像 臉塗黑的 那麼我問他 問那個造佛像的人說 - 你幹嘛把臉塗黑 他是印度人啊 - 所以是個老黑 哈哈!那個自己想的啦 其實印度有二大系統 亞利安系的人是白種 - 哦!是白種人 那麼他是天竺人 - 臉是白的 也是亞利安系的人 他的祖父因為國家亂 - 而被害 他的父親叫做達摩尸羅 在西元三○六年呢 - 投奔晉朝 當時的印度跟晉朝 - 竟然交通那麼好 他要逃亡逃到晉朝來 逃那麼遠 很有意思 那麼就居於河南省 那麼就在河南省 - 生下了竺叔蘭 父親跟叔父呢 後來都出家做沙門 竺叔蘭自己沒有出家 但是從小就好樂什麼 - 好樂學佛 通曉什麼呢 印度的胡語跟什麼呢 唉!西域的胡語 - 跟中國的漢語 不過他老人家愛喝酒 有一次喝得醉醺醺的 - 被抓到馬路旁邊去 被人家抓去 抓去 人家就跟他講 喂!你是西方來的人 - 你臉怎麼這麼白呢 你猜他怎麼答 這是沒有道理的問話嘛 我臉白 - 干你家什麼事 是不是啊 他沒有 - 他就這樣回答 學佛的人還是 - 頭腦比較清醒一點 他說啊 你們河南人 - 有那個臉黑的 你不去問他 - 為什麼臉黑 現在我臉白 - 你幹嘛問我 他意思就是說 - 你們中國人應該臉白啊 可是有人臉黑 - 你不問他 現在你認為我應該臉黑 哦!我現在白一點 - 你就問我 他意思是這樣 大家看 嗯!這傢伙 - 嘴巴蠻利的 他就跟他講 那你是外國來的人 - 你幹嘛喝得醉醺醺的呢 他說 祖先造酒 - 就是讓人家喝的嘛 那麼喝又喝不醉 - 那算是什麼酒呢 這也對 那你喝就喝嘛 - 幹嘛喝得稀爛呢 他說我雖然醉得稀爛啊 可是呢 - 就像大官你啊 那個抓他是官嘛 某某官 你啊 你也是喝酒 可是你喝酒 - 你卻能夠辦公啊 那麼我今天喝酒 我老百姓喝得醉爛 - 我也沒有壞法啊 這也對 就把他放了 這個人就是這樣子的人 - 倜儻不羈 是這種人 那麼他呢 - 頗染當時的清談風氣 與名士交遊 - 性嗜酒 酒徒 - 愛喝酒 但是這個人聰明、有才華 所以很喜歡跟 - 當時的名士幹嘛 交遊談天 幹嘛 這樣可以喝酒啊 是不是 有酒可喝 那麼呢 他的重要翻譯是講什麼呢 庚一 這壬二是重要的翻譯 庚一是什麼 - 放光般若經 也就是光讚般若的意義 在光讚般若譯出後的九年呢 他又跟無羅叉 無羅叉 無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 那個無 羅叉 在什麼呢 在倉垣 - 也就是洛陽那個地方 重新再怎麼樣 再翻譯出來 再翻譯出來 這我已經講過了 - 是不是 放光般若重新再翻譯 那麼流傳在中原地帶的 - 知識份子階級呢 都在看放光般若 很有意思 他師父翻譯的光讚般若 - 沒流通 結果他自己再重新翻的 - 放光般若卻流通的很好 卻流通的很好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因緣如此嘛 是不是啊 那麼呢 是在光讚般若翻譯出來 - 九年之後 不過後翻的搞不好 - 真的是有改進 那麼他又翻 - 異維摩詰經 就是他師父翻的維摩詰經嘛 然後呢 - 可是丟了、搞丟了 他當時又翻了維摩詰經 可是又流傳下來 你知道為什麼 因為他師父 - 沒有跟人家交往 他老人家怎麼樣 - 一天到晚跟那些名士交往 那就會怎麼樣 搞一點印經的費用啊 助印啊 然後助印出來 - 就會留給他們看啊 那就流通出去了 所以流通法寶 有時候還是得靠這些 - 雜七雜八的外緣 所以他老人家 他翻譯的都比 - 他師父流傳的還久 就是靠這種因緣而流傳 再來癸三是什麼呢 首楞嚴經他又翻了一遍 其實應該是從什麼呢 這個首楞嚴經呢 前後有後漢的支婁迦讖 吳支謙 還有竺法護 四種版本 支婁迦讖、吳支謙 - 還有竺法謢 都翻了首楞嚴經 結果我們這位竺叔蘭 - 又翻了首楞嚴經 那麼西晉末年的 支敏度將這個四譯呢 - 做了一個校對 互相校對 哦!有四種翻譯 四種翻譯 好!這竺叔蘭的事情 - 也就這樣子過去了 「在西晉時代 - 都是翻譯了四譯」★怪怪的★ 最後有一段 最後這一段很重要 庚三我們講到這個時期 - 佛教的特色是什麼 這個時期佛教的特色呢 我們要談的是 這段文字 - 你看一下 由於魏正始年中 魏 - 三國的魏 正始年中 正始 - 開始的始 年中 也就是二四○年到 - 二四九年以來啊 那個時候開始 - 發展出來的什麼呢 自由思想 這個思想呢 後來歷史學家 - 就稱它為正始之風 正字標記的正 - 開始的始 這個正始之風呢 - 具有自由的色彩 具有反儒家、駁斥儒家教理 - 的這種內涵 因為這個正始之風 - 流傳到西晉 再加上政治上面 - 門閥政治的苦悶 所以形成了知識階級的 - 清談風氣 以及自由主義、自然主義 - 都產生了 他要清談 - 他就跑到山上去 山上就要講求自然環境 他要清談 - 思想就要自由 對不對啊 所以自由、清談的 - 這種山林主義跟自然主義 就跑出來了哦 就跑出來了 這個風氣呢 剛剛好跟佛教的生活形態 - 很自然 佛教生活形態不就是要 - 吃自然的東西嗎 吃素啊 生活不是很簡單嗎 山間小屋這麼一待 - 就可以了嘛 剛剛好跟這個清談風氣很合 這是就生活方式說 那麼再從解脫的思想上來說 尤其是維摩詰經這個 - 居士的那種灑脫的思想 還有般若經這種空性的玄學 - 這種空性的思想 剛好被老家的什麼呢 - 不拘禮節啦 跟維摩詰居士的灑脫 - 很接近對不對 甚至還有點混淆 還有跟什麼呢 跟那個空性的思想 那種所謂的空 - 好像什麼都沒有 跟老子那個虛無、無為 唉!又很接近 這麼一搞啊 又把佛教扯到了 - 老家那種虛無思想去 人家了解佛教 都把它認為那就是 - 老家的一派 完了!把它看成老子的一派 唉!這有它相通的地方 - 某種程度的相類似 因而此時之佛教 - 亦有著很濃厚的清談性格 那麼更由於清談 這個清談論法的風氣帶動 使得呢 當時三國時代 那個朱士行 還記下記得 我們講過三國時代朱士行 最早出家那個 自己出家的那位朱士行啊 - 所提倡的般若 他當時就很注重般若學啊 - 提倡般若學 他那個是小品般若 提倡了般若 當時呢 - 這位大德提倡什麼般若啊 我們再回憶一下 嗯!他提倡放光般若 大品般若 - 不是小品般若 放光般若 他提倡什麼呢 不是 不是 不是放光般若 唉!他去求得放光般若 他自己是什麼呢 - 道行般若 研究道行般若的 他求得放光般若 - 後來被翻譯 後來被翻譯 他自己研究道行 - 可是小品般若不夠 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他是真正中國第一個 - 那麼注重般若經的人 朱士行 那因為這樣子呢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中國的佛教 - 就開始注意般若經了 那麼注意般若經 一直到鳩摩羅什大師 - 更把般若經顯發 這中間這麼長久的時間啊 時間啊 都透過清談 - 把般若思想在那裡流通 嘿嘿 因為般若可以靠嘴吧講嘛 戒律你不能靠嘴巴講 戒律你要去學啊 學了還得要去行 沒什麼好講的 就做就對了 般若可以講 - 天花亂蓋、死吹 你不對、我不對 - 大家來鬥嘴皮子 是這樣子 所以空性的東西 - 不要一下子入 入的話 你就嘴巴修道而已 - 不是心在修道 所以要小心 那麼就是這樣子 所以清談風氣就是這樣子 把般若學成了 - 當時佛教教義的大宗 不過呢 雖然是清談使得般若學 - 成為佛教教義的大宗 不過當時卻是用老莊的理解 - 來理解什麼呢 佛教的般若 佛教的般若 這是一個比較不好的事情 這個事情呢 - 是很需要後代人注意的 也就是中國當時理解佛教 - 有一點把它理解成老莊 這個東西如果流傳到今天 - 還有那個遺續的話 你就應該把它排除掉 - 並且要注意到 好!並且要注意到 再來另一方面呢 隨著清談的普及啊 這個名僧與名士的交往 - 漸漸的熱絡了起來 就是當時 我剛剛已經講過了 上一節已經講過了 那麼呢 以及西方來的這個僧俗啊 這從西域啦 - 這個天竺國來的僧、俗 他們隨著他們的深入民間啊 也使得當時的佛法的信仰呢 有著那種廣傳民間 - 的發展趨勢 這也是西晉時代才這樣 為什麼 因為中國人沒有乞食 唯有印度來的出家人才乞食 而他要乞食 - 就得深入民間 那他乞食為什麼可以 人家把他當做外國人 不會認為你是中國人 不幸哦 - 做乞丐 他們就不會這樣罵你 他們說外國人 - 反正天生就是做乞丐 他們在這裡無親無戚的 - 當然要去做乞丐 他是這樣來看待的 那因為他來乞食 - 久久就熟悉 一熟悉 - 要是有病 出家人就南無南無 - 這樣的念 這杯水你拿去喝 喝一喝 - 病就好了 唉!這個師父有料哦 外國月亮圓 一窩人就跟他學 一窩人就跟他學 搞了半天 - 佛教這樣就傳開來了 傳到老百姓那裡去 早期的中國佛教 - 都是在跟官人 出家人都是跟 - 當官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呢 因為有學問的人 只有當官的人 - 才有學問 所以能看佛經 - 也是當官的人 能夠了解佛法 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老百姓透過真實的需要 - 而跟出家人在一起 唉!這是一個西晉 - 很重要的轉捩點 也因為這樣子 - 把佛教的基礎往民間紮根 往民間紮根 這個很重要 - 對不對啊 是不是這樣子啊 這很重要 那麼呢 這個時候呢 此宗更因為民間佛教力量 - 的增加 而造成了道教的排斥 幹嘛 以前道教的信仰呢 - 信仰者都是民間小老百姓 現在外國來的和尚 那個道術、那個道法 - 比我們道士還厲害 那這樣我不要信道教 - 我要信佛教 他現在就這樣 這樣搞出來 道教的供養金就少了 這個時候造成了此後啊 - 道教的不高興 這一不高興就造成了 - 道教也要來排斥佛教 那他怎麼排斥呢 就來爭論說 到底道教好 - 還是佛教好 這個就爭論出來了 所以從西晉開始啊 佛道之爭啊 - 就掀起了序幕 一直到了什麼 一直到唐朝都還這樣 宋朝大融合 把儒家、道家全部 - 揉到一塊去 那就才算結束了 才算結束了 你看現在我們看到道士 - 也不會怎麼樣 我們看到修道家的 - 我們也不會怎麼樣 道家很多都是護持佛法的 是不是這樣子啊 也沒有怎麼樣 可是這個是搞到唐朝啊 唐太宗還是信仰道教 為什麼 為什麼 唐太宗姓李 他認為老子也姓李 - 是他們家的人 哼!荒唐 是這樣子的 那麼道教的佛道之爭啊 - 很厲害 從這個開始 這個就是東晉整個佛教的 - 大概是這樣子 這個五十多年以來啊 哦!西晉 - 說錯了 西晉時代的佛教是這樣 好了 西晉一結束之後 - 就到了東晉 東晉是西元三一七年到 - 西元四二○年 四二○年時代 也就大約是在北方 - 五胡十六國的 三一一年 - 到四三九年之間 年代相當 為什麼搞到東晉來呢 東晉在南方 - 西晉擁有整個中國 當時的中國呢 北差不多到河北省 東到沿海 西到甘肅一帶 南一直到浙江、福建 - 乃至珠江流域一帶 那叫中國 西南一直到越南之前 - 的什麼 貴州、廣州 廣州、廣西那一帶 當時中國的範圍有這麼大 可是到了東晉 - 是怎麼回事呢 我剛剛說過 - 西晉是一個門閥政治 所以大家已經惹得很火了 後來搞成什麼 - 八王之亂 搞成八王亂之後呢 八王之亂之後啊 老百姓就怎樣 - 很苦啊 王對王 - 在那邊打 諸侯在那邊打 那麼打完了之後呢 好!這些王呢 - 引進北方的胡族的軍人 也是中國人哦 吃中國人的飯的 - 胡人的軍人 又進入中原角逐皇帝位 所以又搞成了永嘉之亂 連著又搞成永嘉之亂 十幾年之間 把北方的一切經濟、制度 - 全部破壞 然後最後連自己的司馬家族 - 一族的人 皇帝被殺 司馬族 - 另外一族就東逃 東南方逃 - 逃到建康 也就是吳的屬地 隔著長江跟北方對峙 而北方因為胡人 - 來搶奪皇帝位 胡人誰也不服誰啊 所以北方就陷入了 - 長期的什麼 你殺我、我殺你這個所謂的 - 五胡亂華時代就正式進入 這樣懂嗎 五胡是哪五胡啊 匈奴、鮮卑、氐、羌、羯 - 這幾個族 說五胡是不止啦 主要是匈奴、鮮卑、氐、 - 羌、羯這五族 鮮卑又分好多個部落 那麼大家以前都在 - 漢人的政權底下當軍人 所以擁有軍勢力量 - 跟軍勢常識 也深闇漢人的政治手腕 他跟你漢人很久了 而且住又住在 - 漢人的環境裡面 所以等到你漢人一弱 - 他就攻進了長安城 然後你攻我奪 - 結果把漢人趕到東晉 把司馬氏呢 - 趕到了南方來 然後他們北方就大幹一場 唉!你想要皇位 - 我也不讓 每一個人都擁有軍權嘛 所以大家就分崩離析 - 我殺你、你殺我 殺的不夠 再去北方 - 找他們的部族的人 再來加進來 再來殺 就這樣搞了一百多年 搞了從什麼 從西元三一一年到四三九年 總共弄了一百二十八年 - 才砍完 你殺我、我殺你 - 才殺完 北方才真正被北魏所統一 還是胡人 還是胡人 胡人自己統一他們自己 那麼隔了長江「這條帶」★ - 大家對峙 南北對峙 兩岸對峙 就這麼樣 這是東晉的來由是這樣 那到底東晉的政治大局 - 是怎麼樣呢 社會趨勢又是怎樣呢 今天這節課時間已經到了 那麼呢 向下文長 - 下回分解 我們現在呢 - 要迴向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總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